沉浸共感度:★★★☆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HuangXinJianHsinChienHuang/)
以「輪迴」為名,多麼宗教與哲學,然而宣傳海報中,於題名字體之下的圖案卻是漫遊的太空人與各式各樣的行星,完全科幻風格。《輪迴》一如海報,是一部既科幻又哲學的互動VR。
《輪迴》是一部可以很字面、很直觀驗體的互動VR。由《輪迴》的互動方式即展現其歡迎直觀理解與本能作為的態度。
大多數互動VR透過手持控制器進行互動,手持控制器有如電子遊戲中「持有武器或工具的手」,左右手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例如右手負責選取、攻擊,左手則負責快速轉向與前進。然而在《輪迴》中,手持控制器就是欣賞者的手,可以張手、握拳,令手心或手背朝上,但通常不具抓握功能。
人類從嬰兒期2個月大開始,就已經知道看著自己的雙手,這是人類理解自己與探索周遭環境的本能。當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身在何處、狀態如何,便會環顧周遭並看看雙手。在《輪迴》中,手持控制器所呈現的手位於視野下方,最主要的功能便是讓欣賞者理解當下的身體(健康)狀態。
看看自己的雙手並望向手所指向的方向是人類的本能。
(圖片來源:https://vrfilmlab.tw/movie/samsara/)
如前所述,《輪迴》是一部字面且直觀的互動VR。戴上頭戴式顯示器,欣賞者進入一次又一次的輪迴,每進入一個新的輪迴,都要看看四周、看看看雙手--宗教戰爭,雙手滿是刀劍留下的舊疤與新傷,一戰時期,軍機投下炸彈帶來火災,雙手滿是炸傷與燙傷,二戰的原子彈在天邊升起蕈狀雲,雙手急性高劑量輻射爆露後皮膚滲血與瀰漫性壞死。
但《輪迴》想談的不僅僅是字面與直觀感知而已。畫面中一次次的輪迴、不過是培養罐中生化複製人的集體潛意識。
《輪迴》的基本設定中,地球早已毀滅。就在毀滅前一刻,諾亞方舟概念的太空船帶著少數人類,往距離地球40光年、最近一顆宜居行星前進,卻在脫離地球過程中不幸遭地球碎片砸中。人類也已滅絕,只剩太空船的超級AI持續運作,它堅持原初設定往宜居行星飛去,並抽取人類屍體組織培育生化複製人,將他們釋放到宜居行星上。
太空船的超級AI堅決執行帶著地球人找尋新地球的任務,培育許多生化複製人。
(圖片來源:https://vrfilmlab.tw/movie/samsara/)
或許是超級AI在衝擊中亦有不可恢復性損傷,也或許是由屍體抽取的組織並不健全,培養罐養出的生化複製人不同於地球上的人類,同時,生命為了適應宜居行星環境而演化,數千萬年後,由超級AI釋放、源自地球的生命體,已演化成各式各樣的物種,欣賞者眼前的「雙手」也變化為外形功能各異「前肢」的模樣。
該行星原生生命體,隨時間經過演化成類似人類外形的生物,學會使用工具,以滅絕物種的方式毫不節制地狩獵源自地球的生命體。數千萬年來默默旁觀一切變化的超級AI,不能接受當年苦心營救的地球生命再次滅絕,決定出手:它再次帶著源自地球的生命體飛向下一顆宜居行星,同時毀滅宜居行星所有原生生命體。
滅絕重演,歷史輪迴。
不同物種移動的姿態各不相同,《輪迴》的呈現不夠擬真。
(圖片來源:https://vrfilmlab.tw/movie/samsara/)
人類從非洲跳島式擴散至全球,香蕉、構樹隨之擴散各地;大航海時代歐洲各國殖民美、非、亞洲,老鼠隨及遍布全球,許多島嶼生物在人類登陸後滅絕。地球毀滅之前,人類已經差不多耗盡地球資源,地球上大多生命體因人類而滅絕;地球毁滅後,人類再次於一個個宜居行星上殖民,利用該行星的資源壯大自己,並在離開時毀滅該行星其他生命體。到底誰有權利決定一條生命的死活、一個物種的存續滅絕?(人類)求生是(人類)生存的本能,這樣的理由夠不夠充分?
然而宏大富哲理的反思,無法掩飾技術的瑕玼。同樣是飛行,蟲、鳥、蝙蝠飛行姿態全然不同,同樣是泅泳,魚、鯨、龜、鱷、蛇游泳姿態各有巧妙。每每出現動物奔走的畫面,動物姿態怪異令人出戲。或許可以更聚焦在人類自身,避免出現不夠熟悉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