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命的自我探問|《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吳曉樂自傳散文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說起吳曉樂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太有記憶點,但你絕對熟悉這句鏗鏘有力的句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沒錯!這部近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作品正是改編自吳曉樂的同名短篇小說
第一次接觸吳曉樂的文字,就被她犀利的文筆充滿戲劇張力卻毫不矯情的敘事風格撩動心弦。今年四月因為參加讀墨台灣閱讀馬拉松活動,有機會再次拜讀她的作品,跟著她的故事靈魂呼吸換氣,感受她直搗生命本質的自省探問模仿不來的文字天賦,實在過癮!
一直認為,和每本書的相遇都是需要緣分的,要能夠享受到那種暢快淋漓的閱讀體驗,著實不易......對我來說,吳曉樂的這本自傳散文——《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就是如此珍貴而重要的一次相遇。
⬇️試圖傳送門

作者書寫的源頭

吳曉樂說自己從小就是個過於纖細的孩子。不知為何,她總能聽見那些人情寒暄底下伏流的潺潺聲響,彷彿被紮了太多天線的基地台,感官老是自作主張地為她蒐集太過巨量的資訊,而那些資訊又自顧自地在腦海裡結構成一些什麼。她說,老是看得太過清晰的心眼反覆磨心的畫面,從未應許過一日的承平或賞賜一天的從容,一點都不好玩。
直到有一天,她發現書寫可以為她這樣敏感纖細、蒼白脆弱的人帶來救贖,於是,她開始寫,寫下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如何經過自己的心,顯影在紙上。
這是吳曉樂書寫的源頭,也是她這個心如感光紙的人超越世俗,覓得寧靜自在的一方淨土。
Photo by Carli Jeen on Unsplash
這本書寫她從小到大的一些感受:
苦於失學的母親那些恆久忍耐的日子、寫躲進殼裡的父親、寫手足的瑜亮情結..... 寫自己的肥狗人生、寫女人和食物緊繃的關係....
這是一封又一封寫給家人的情書,也是一個女人對自己最誠實的告解。
她的文字,總能戳中內心深處的那根弦,掩卷後才發現早已淚流滿面。😭

分享書中幾則讓我反覆咀嚼、低迴不已的故事:

  • 女孩的長恨歌:愛自己有多難?
「去問每一個女生,妳有多討厭自己,她們會交給妳一整首長恨歌。」
多年前,她在一次出遊中和朋友玩真心話大冒險,主題是:「說出你的夢魘」。那晚,朋友說出青春期最不堪回首的往事....不過是斜倒坐在沙發上,母親走進客廳,卻以嫌惡的口吻對她說:「妳腿張這麼開,是想要男人了嗎?」朋友說到一半滾出了眼淚,覺得這句話真惡毒,比什麼都猥褻,多年來成了她的夢魘,禁不起複習,也受不得回憶。
吳曉樂說,在真實的世界,很多遊戲由不得妳
那些教條如同空氣一般,隨著我們的呼吸而深刻地繞行於我們體內,如雙股螺旋般反覆纏捲。女孩們是如此嫻熟於裁切自己,好兌取社會的認同,把自己修得亂七八糟還不夠,也把別的女孩給剪得淚流滿面。
Photo by Molly Belle on Unsplash
她承認自己一直深陷其中,參與那些找出壞女孩的遊戲,直到有一天,她累了..乏了..有年紀了,終於受夠了這種彼此監視、和藹提醒如何成為更賢德女人的摩擦,才開始登出這遊戲。
朋友的母親無法單純地愛女兒,見她大腿敞開,隨即感應到自己應當負起把女兒矯正成好女孩的責任;吳曉樂也時時刻刻因著無法真心愛著每一位經過自己生命中的女孩而感到困惑。
愛自己」這三個字對女人來說幾乎像是老生常談那樣聽不膩的口號,但事實是,「相較於愛,我們對於這身分,更常練習的情緒是厭惡。」吳曉樂筆鋒之犀利,像把利刃直插入人心,它提醒了女孩們,一個不曾被好好疼愛過的人,一定學不會如何去愛人。那個人,可能是母親,也可能是打著「我是為妳好」的旗幟,綁架妳人生的人,甚至是妳自己。
很喜歡女人迷部落格首頁的這段文字:
回望生命,女力是你身上一直擁有的力量。女力始於自我探問,反覆追尋我是誰、我要去哪裡、我想產生什麼行動,終於成為自己,像人生的心跳與脈搏。
好好成為「妳」自己,才能全然地、毫無保留地愛自己,也才有機會學會愛人。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 「窒息」(smother)和「母親」(mother):兩個字之間的隱隱牽連
吳曉樂說自己學英文時,認識到smother這個字——窒息,隨著年歲的增長,逐日察覺了mother和smother這兩個字之間的隱隱牽連。
在<叛逆期>這個章節,她分享了高中時期至少兩次讓母親幾乎窒息的往事:
有一晚,她和同學道別後,獨自一人前往離家不遠的麥當勞讀書,明明知道於情於理都該打個電話給母親,心裡卻偏偏幼稚地想看她傷心的模樣,想透過一連串的無理取鬧來確認母親是愛她的。後來回到家,母親只是淡淡地說聲「妳回來了」,便默默回到房間。直到隔天,她才從同學口中得知遍尋不著女兒的母親是多麼難熬,那種焦急如焚的心情,幾乎讓她快要窒息了,她得暫時逃離現場,回到主臥室養傷,才能重拾呼吸的節奏。
Photo by Stefano Valtorta on Unsplash
還有一次,母親在廚房隨意詢問她在學校的生活,並沒有想探問成績的意思,吳曉樂卻敏感地逕自解讀她是在暗示自己必須精進學業,不耐煩地回了一句「不關妳的事」。霎時,母親像孩子似地哭了起來,手上的盤子砸在地上,手指向門外,把她趕出家門。最後,當父親帶她回家時,地板上竟然一粒碎渣子都沒有,飯菜還在餐桌上冒著熱騰騰的香氣!隔日一早,當鬧鈴響起,陽光湧過的制服,還是像以往那樣溫柔地..靜靜地躺在床前的小椅子上.........
她想著母親跪在地上,拉著膠帶,把一塊塊地磚分成無數個小方格,按部就班沾黏著的場景,突然覺得好對不起她,母親都快要窒息了,卻還是得一小格一小格地重建這個家的安全和秩序。
很喜歡這段話:
「我們在描繪愛心時,傾向把愛心繪製成一封閉的曲線,以為愛是飽滿、完整的。可是愛,時常關乎練習。練習坦承,練習掩藏。練習在乎,練習漸漸不在乎。練習緊緊抓牢,練習悄悄放掉。在愛裡的人,很難沒有問過一個問題:我得捨棄多少的自我,才能完善這份愛。
吳曉樂自省般的深刻書寫,讓我想起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書裡描寫的那些「雖然大家都知道,卻沒人在意」的故事。儘管胸腔內已結滿了滿心的冰,卻還不想放棄,這就是母親啊!
  • 母親送給我最難能可貴的愛:自在,以自己的樣子存在。
那些來自父權時代的傷痕、對知識的渴求,成就了吳曉樂母親的生命底蘊,字字句句都散發著幽微的光芒。那道光,正輕柔地包圍著我,如此刻骨銘心,讓人鼻酸。
Photo by Yeshi Kangrang on Unsplash
曉樂的母親是家中長女,學歷只到國小,成績優異的她,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一畢業就被迫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她也曾為自己的人生賣力掙扎,白天當女工,晚上到夜校上課,卻換來父親一頓挨揍。傷心的她,經常向大海哭訴,想像痛苦會隨著海浪快速後退,離她而去。
曉樂偷偷想過,母親之所以渴望孩子,是想透過與他們一起生活,去讓某些她永遠朝思暮想,卻也永遠得不到的氛圍得以再現,而這一次,她期待能夠不被辜負。
特別喜歡她和弟弟小時候和媽媽去逛書店的那段描述。她說,那是母親個人最享受的自學時段,為了安撫孩子,她跟兩姊弟談條件,只要好好待在書店,離開時都能帶走一兩本自己喜歡的書。曉樂本以為只有國小學歷的母親會輕易地放下書本,但她沒有,她把書本抓得更牢靠,彷彿那是一張船票,乘上船,就能前往更豐饒的他方。
「閱讀的時候,她快樂嗎?我祝福她,多為自己停留一頁的時光也好,更想為她祈禱,回歸生活時覺得自己比展書前,多豐盛了一分。」
曉樂在書裡自白,其實怨過母親,曾經以為她只讀到國小,什麼也不懂。等到大學畢業,看到其他孩子被父母的期望壓得喘不過氣,而她的母親卻從頭到尾,堅持送給她最難能可貴的愛:自在。以自己的樣子存在。才讓她釋懷並理解到自己過往的言論,對母親造成多大的傷害。
一場國外的旅行,母親的一句話,一把撕開母女倆多年以來,絕不輕易碰觸、也從未結痂的傷口。她問:命運怎麼開了個玩笑,讓鴨子生出天鵝呢?那一刻,曉樂跌進時光的迴廊裡,想起童年時的片段回憶,想起她和弟弟對於知識的戀慕,很大的成分來自於對母親的模仿,想起兩個小孩跟在她的身後,陪她搖頭晃腦,把整個世界都收納於掌中開闔的書頁.....羞恥感瞬間淹沒心房,眼淚撲簌簌直落。
Photo by Raphael Schaller on Unsplash
或許母親並沒有為他們精心規畫縝密如針的學習計畫,也不曾給他們編排時程,甚至沒有對於成績的優劣給予過一次評價。然而,母親用她自己的方式,把孩子們引進了水畔,並讓他們了解自己活在一個很好的年代,能活出不同的可能和精采。

《俗女養成記》的作者江鵝在本書的推薦序這麼形容:
吳曉樂說起各種「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時候,有一種腰桿堅挺的氣勢。而且帶著動作。雙手攀扶摸索,向上。她想站直,正在站直,站上屬於她的位置,最終氣宇軒昂。
很妙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總是不斷地把正值而立之年的她,和日劇《重版出來》的女主角黑澤心的身影重疊在一起。我想起黑澤心走路時也是挺直軀幹,背脊亳不歪斜,就像水鳥在水上行走一般,然後幻想著吳曉樂將下巴抬高,插著腰,嘴裡說著「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的樣子,充滿了「武運」啊!😂
試想,在茫茫(盲盲)人海中隨波逐流的我們,多少人有勇氣說出這句: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分享一位城市累人在夾縫中閱讀的心得&喜歡的書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陣子因為防疫的關係,身邊好多朋友開始對「電子書」或「電子書閱讀器」產生興趣,今天就來簡單分享今年春天剛買完閱讀器,在「蜜月期」參加讀墨舉辦的「台灣閱讀馬拉松」挑戰過的兩本電子書。
這陣子因為防疫的關係,身邊好多朋友開始對「電子書」或「電子書閱讀器」產生興趣,今天就來簡單分享今年春天剛買完閱讀器,在「蜜月期」參加讀墨舉辦的「台灣閱讀馬拉松」挑戰過的兩本電子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本文深入探討壓力的來源、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你轉壓力為動力,提高生活品質。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定義、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內容,並提供了釋放情緒、察覺壓力和SMART壓力管理法等壓力管理技巧。
Thumbnail
成為足夠強大的人 當你足夠強大以至於遠遠超越他人時,他人連嫉妒你的勇氣都沒有,剩下的只是對你的仰望和深深的敬畏,他們會愛你、怕你、敬你。 一直以來,我是一個很害怕被批判的人,害怕站在台上,害怕鋒芒太耀眼,吸引來他人的嫉妒與攻擊,也可能是東亞儒家文化的薰陶,謙讓是美德,但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憂慮。
Thumbnail
凱因斯經濟學觀念與亞當‧斯密等經濟學家有所不同,他主張政府應該積極介入經濟,並強調價值型投資翻轉傳統的風險報酬權衡。凱因斯的六項關鍵投資心法,成為廣大股市投資人的參考典範。投資者應該專注於公司內在價值,確保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獨立判斷股票的價值,控制交易成本,實行投資集中化策略並保持合適的態度。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如何有效地發展和管理個人職涯。適應數位時代轉變的人才將更有機會成功。成為「膠水人」即跨領域且具有深廣能力的人才在企業中的重要性。文章進一步討論了數據分析和數位科技的應用,以及如何善用這些工具優化工作流程。拓展對成功的想像和持續改善各個生活層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01年,前社會民主黨總理Gerhard Schröder在週日畫報(Bild am Sonntag)中表示: 只有一個解決方法:把他們關起來,直到永遠!([Es] kann da nur eine Lösung geben: wegschließen - und zwar für immer)
Thumbnail
如果說在《進擊的巨人》裡我們談論的是他人的死亡在我們心中激起的東西,那麼在金英夏的《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我們要談論的,剛好要反過來,是我們對自身死亡的想像反過來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東西,就如同虛構的渴望所想激起的東西一樣,有著緊密的共鳴。 主體的獨特性可以從死亡的絕對性中體現出來,除了自己,沒有人能
Thumbnail
你的「從來沒有」,可能都是別人正在經歷的傷痛或過程;別人的「從來沒有」可能只是你眼中的小事,但卻需要他耗盡力氣去克服。「Never have I ever」或許是你想不透的詭異自我,但也可以是意想不到的勇敢舉動;這不是一個誰的經歷更酷炫就更好的競賽,而是一道道不同的課題。
Thumbnail
這是電影中對於死亡的解釋,只有當一個人不再被記得時,才是真正的迎接死亡。這是多麼浪漫的一個解釋,肉體的消亡並非是生命的終點,離開的人用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活在我們的回憶中。
Thumbnail
一則又一則改編自真實案例的故事,直指如今荒涼的世道和人心。可魯從一開始不知所措要面對,到藉由幻想父親存在,陪伴在旁的模樣,慢慢走出屬於可魯身為遺物整理師的道路...。
Thumbnail
故事簡介 重生到三十年前,還遇到了年輕的大師,這是甚麼運氣,『男未娶,女未嫁』......錯了,『男未出家,女未發瘋』--這分明是可以追的節奏啊啊啊!! 可到底是誰說女追男隔層紗? 要追到大師的難度分明是sss級啊! 蛇精病重生犬系女主 vs 萬人迷佛系和尚男主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壓力管理是現代人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本文深入探討壓力的來源、影響,以及具體的應對策略,幫助你轉壓力為動力,提高生活品質。文章介紹了壓力的定義、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等內容,並提供了釋放情緒、察覺壓力和SMART壓力管理法等壓力管理技巧。
Thumbnail
成為足夠強大的人 當你足夠強大以至於遠遠超越他人時,他人連嫉妒你的勇氣都沒有,剩下的只是對你的仰望和深深的敬畏,他們會愛你、怕你、敬你。 一直以來,我是一個很害怕被批判的人,害怕站在台上,害怕鋒芒太耀眼,吸引來他人的嫉妒與攻擊,也可能是東亞儒家文化的薰陶,謙讓是美德,但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憂慮。
Thumbnail
凱因斯經濟學觀念與亞當‧斯密等經濟學家有所不同,他主張政府應該積極介入經濟,並強調價值型投資翻轉傳統的風險報酬權衡。凱因斯的六項關鍵投資心法,成為廣大股市投資人的參考典範。投資者應該專注於公司內在價值,確保具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獨立判斷股票的價值,控制交易成本,實行投資集中化策略並保持合適的態度。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在現代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環境下,如何有效地發展和管理個人職涯。適應數位時代轉變的人才將更有機會成功。成為「膠水人」即跨領域且具有深廣能力的人才在企業中的重要性。文章進一步討論了數據分析和數位科技的應用,以及如何善用這些工具優化工作流程。拓展對成功的想像和持續改善各個生活層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01年,前社會民主黨總理Gerhard Schröder在週日畫報(Bild am Sonntag)中表示: 只有一個解決方法:把他們關起來,直到永遠!([Es] kann da nur eine Lösung geben: wegschließen - und zwar für immer)
Thumbnail
如果說在《進擊的巨人》裡我們談論的是他人的死亡在我們心中激起的東西,那麼在金英夏的《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我們要談論的,剛好要反過來,是我們對自身死亡的想像反過來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東西,就如同虛構的渴望所想激起的東西一樣,有著緊密的共鳴。 主體的獨特性可以從死亡的絕對性中體現出來,除了自己,沒有人能
Thumbnail
你的「從來沒有」,可能都是別人正在經歷的傷痛或過程;別人的「從來沒有」可能只是你眼中的小事,但卻需要他耗盡力氣去克服。「Never have I ever」或許是你想不透的詭異自我,但也可以是意想不到的勇敢舉動;這不是一個誰的經歷更酷炫就更好的競賽,而是一道道不同的課題。
Thumbnail
這是電影中對於死亡的解釋,只有當一個人不再被記得時,才是真正的迎接死亡。這是多麼浪漫的一個解釋,肉體的消亡並非是生命的終點,離開的人用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活在我們的回憶中。
Thumbnail
一則又一則改編自真實案例的故事,直指如今荒涼的世道和人心。可魯從一開始不知所措要面對,到藉由幻想父親存在,陪伴在旁的模樣,慢慢走出屬於可魯身為遺物整理師的道路...。
Thumbnail
故事簡介 重生到三十年前,還遇到了年輕的大師,這是甚麼運氣,『男未娶,女未嫁』......錯了,『男未出家,女未發瘋』--這分明是可以追的節奏啊啊啊!! 可到底是誰說女追男隔層紗? 要追到大師的難度分明是sss級啊! 蛇精病重生犬系女主 vs 萬人迷佛系和尚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