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被震撼,一邊又愛到心坎裡的書|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But it’s really not for me


這是我第一次讀吳曉樂作者的書,我看過許多篇他寫的文章,感覺得到他的銳利和幽默,但我實在沒想到,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會這麼寮落去(台語)~

我很喜歡,只能用這樣來評價了。


我想,書寫自己的故事是最難的,要剖開自己,要重新感受,特別敏感的人想必又會在原本受傷的地方,重新產生了一些撕裂。

在寫心得之前,我也讀了OKAPI上的專訪,她說了一句話,我覺得讀來實在太深刻,必須記下來:


「孩子抵達父母到不了的地方,是父母的驕傲,亦是暗瘍。」

作者出身台大法律系,而她提及母親的學歷中止於小學畢業,因為他的母親是家中長女,當時承擔了照顧手足、家庭的責任。

看到作者因為自己認英文字母的進度落後,回家向媽媽輸送這番難堪的心境,媽媽和她道歉

她媽媽說:妳的學歷比我高了,不然這樣子,我再帶你去買一本英文字典好嗎?

她說她以沉默做為對母親賭氣的表示。


看到這裡,簡直像電影跑馬燈一樣在腦中閃過許多該死的片段呢。

當我發現我學得比父母廣,比父母深,當他們有一天會拿著寫著許多英文字的產品來問我:這個是用在哪裡?的那些瞬間,想起自己尖銳如刀鋒的畫面,真是驚悚。


我的父母也是長子、長女,肩負了「犧牲」的原生責任,我想可以想成是時代的罪過,他們都認命成就他人,放棄許多可能,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感覺狠狠地在心上被撞了一個隕石坑啊……


她寫的這一篇是《她從海上來》,其實也是我讀完這一本書後,覺得「傷害」我最強烈的一篇,撞擊力道之強(笑),我是很喜歡的,喜歡到覺得被衝擊也很歡喜。

可能因為傷害家人這種事做多了,還在學習道歉方式的我,覺得特別被安慰到了吧。


我很喜歡她說她母親為她示範:

她沒有為了我而放下實現自我的短暫時分。我以後也不要輕易為別人放下我的,即使那個人我愛逾生命。


想起,自己的媽媽時屆退休,肩負著照顧高齡失智雙親的責任,爸爸和我們手足們都希望她可以去做想做的事,喝沒有限時的下午茶,出一趟不會接到催促電話的遠門,希望她學著找到自我,學會自私。

當人的女兒、母親,從來都不是簡單事啊。



我以為寫媽媽這一篇已經是巔峰了,但等我看到《別人的故事》時,就不得閉眼休息,感覺堵著一口氣。

這篇是寫作者的外婆,對著作者述說她女兒(作者的媽媽)從小失學、挨外公打、照顧弟妹生活的故事,但是,她把這說成「鄰居的故事」。


看到這裡,原本想著要跟媽媽分享這本書,後來還是覺得不要了。因為同為長女,我的母親也經歷很多,但外婆失智了,媽媽偶爾會很怨嘆,她總是不記得我的付出,只記得我不好的地方。

不曉得會不會迎來媽媽放下,或是對這件事和解的那一天,但那便是每個人人生的重大課題吧!


小時候很想知道自己在父母眼中是什麼樣子,長大之後反而會害怕知道他們真正的想法,我有點想推罪給我是INFP的關係。


但其實不是的,是我知曉自己是不完美的女兒,也是在努力中的人類,而父母也是一樣的,我們在互相傷害,偶爾付出努力修補,用各種方式表達和不表達,隨而過著日子,但我們會越來越好的,繼續過下去就知道了!


讀的時候想著,我們和家人可能性格終生都在磨合適應。

我想,父母只是接受了我本來的樣子和我即將成為的模樣。

他們只是接受了,這接受的背後可能是理解和不理解的總和我們彼此都是這樣的。


真是讓人感傷、感觸很多的書,真的。我還很喜歡她寫的《聖母病再見》、《等待父親》、《秘密頻道》、《身為肥狗,我很抱歉》,讀來非常愉悅。能看到這本書真的是今年年末很開心的事。


較多元的分享內容可以參考我的Instagram,因為喜歡講話所以也開了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頁央-avatar-img
2023/12/17
父母長大都變小孩
Ladybook-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2/18
頁央 好像是這樣耶,慢慢地變成這樣了~
avatar-img
Ladybook的沙龍
5會員
105內容數
邊喝手搖飲邊讀書,寫下的閱讀心得,茫茫書海啊~寫給我自己記錄,也和你們分享:)
Ladyboo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9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2024/06/09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2024/05/28
我也有自己的療癒食物,有時候我會不辭辛苦,專程搭車到我喜歡的飲料店買一杯微糖微冰的紅茶拿鐵,或是打開外送平台,點我平常不喜歡吃的甜甜圈,細緻的白糖粉撒在胖胖的甜甜圈上,還能咀嚼著楓糖混合麵包的香氣。 等待的過程、前往購買的路上,那些讓我疲憊的事情,似乎就這樣淡化了,從某些縫隙被稀釋並流向其他地
Thumbnail
2024/05/28
我也有自己的療癒食物,有時候我會不辭辛苦,專程搭車到我喜歡的飲料店買一杯微糖微冰的紅茶拿鐵,或是打開外送平台,點我平常不喜歡吃的甜甜圈,細緻的白糖粉撒在胖胖的甜甜圈上,還能咀嚼著楓糖混合麵包的香氣。 等待的過程、前往購買的路上,那些讓我疲憊的事情,似乎就這樣淡化了,從某些縫隙被稀釋並流向其他地
Thumbnail
2024/05/18
這本書的作者波恩是寫下《#穿條紋衣的男孩》的人,沒想到在閱讀這本之前,我先遇見了 《#我哥的名字是潔西卡》,透過一名13歲的男孩山姆的眼睛,陪伴他一同經歷這場生活風暴,感覺自己心裡某處的空間又拓寬了一點點,也增添了一點溫度,有一處燒得暖呼呼的。 山姆,13歲,有閱讀障礙,出生時便擁有得天獨厚的
Thumbnail
2024/05/18
這本書的作者波恩是寫下《#穿條紋衣的男孩》的人,沒想到在閱讀這本之前,我先遇見了 《#我哥的名字是潔西卡》,透過一名13歲的男孩山姆的眼睛,陪伴他一同經歷這場生活風暴,感覺自己心裡某處的空間又拓寬了一點點,也增添了一點溫度,有一處燒得暖呼呼的。 山姆,13歲,有閱讀障礙,出生時便擁有得天獨厚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But it’s really not for me 這是我第一次讀吳曉樂作者的書,我看過許多篇他寫的文章,感覺得到他的銳利和幽默,但我實在沒想到,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會這麼寮落去(台語)~ 我很喜歡,只能用這樣來評價了。 我想,書寫自己的故事是最難的,要剖開自己,要重新感受,特別敏感的
Thumbnail
But it’s really not for me 這是我第一次讀吳曉樂作者的書,我看過許多篇他寫的文章,感覺得到他的銳利和幽默,但我實在沒想到,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會這麼寮落去(台語)~ 我很喜歡,只能用這樣來評價了。 我想,書寫自己的故事是最難的,要剖開自己,要重新感受,特別敏感的
Thumbnail
 我想她才是那種真正細心的人,比方她的盆栽她的鳥,以及最近豢養的小貓,常常說「自己沒辦法處理這些東西啦」。其實,不是無法,而是因為知道承擔責任之重,如果照顧不好,就深怕會像她自己筆下的小說人物那樣,左邊一個缺口,右邊一道裂痕。
Thumbnail
 我想她才是那種真正細心的人,比方她的盆栽她的鳥,以及最近豢養的小貓,常常說「自己沒辦法處理這些東西啦」。其實,不是無法,而是因為知道承擔責任之重,如果照顧不好,就深怕會像她自己筆下的小說人物那樣,左邊一個缺口,右邊一道裂痕。
Thumbnail
其實我很慶幸,自己有耍任性的自由,有指認規矩,並拒絕遵從的自由。 我知道我的媽媽以前並沒有。
Thumbnail
其實我很慶幸,自己有耍任性的自由,有指認規矩,並拒絕遵從的自由。 我知道我的媽媽以前並沒有。
Thumbnail
有時候我歆慕兒童,歆慕他們跌倒了可以理直氣壯地坐在那邊哭,更羨慕的是,很少有人拷問一名哭泣的兒童,你是不是未免太傷心了啊? ——〈那些致命的明亮〉 2019年買下了吳曉樂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書中收錄21篇文章,喜歡她的筆下內斂的觀察描述和視角下的女性角色故事,輕鬆的字句卻也微小的刺激著某些理所
Thumbnail
有時候我歆慕兒童,歆慕他們跌倒了可以理直氣壯地坐在那邊哭,更羨慕的是,很少有人拷問一名哭泣的兒童,你是不是未免太傷心了啊? ——〈那些致命的明亮〉 2019年買下了吳曉樂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書中收錄21篇文章,喜歡她的筆下內斂的觀察描述和視角下的女性角色故事,輕鬆的字句卻也微小的刺激著某些理所
Thumbnail
在本地某網路閱讀社團,得知即將舉辦臺灣女作家吳曉樂的線上講座,主題是爲什麽讀女性文學。當下盤算要空出時間聽這場演講。 她說起長期做同一件事,必然細緻和深入。比如有人喜歡拍咖啡廳,可能拍著拍著就煩躁了,覺得都一樣。而創作者要珍惜當時的煩躁,這是突破的契機,撐下去或許就會出現不同的東西。
Thumbnail
在本地某網路閱讀社團,得知即將舉辦臺灣女作家吳曉樂的線上講座,主題是爲什麽讀女性文學。當下盤算要空出時間聽這場演講。 她說起長期做同一件事,必然細緻和深入。比如有人喜歡拍咖啡廳,可能拍著拍著就煩躁了,覺得都一樣。而創作者要珍惜當時的煩躁,這是突破的契機,撐下去或許就會出現不同的東西。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吳曉樂的文字,就被她犀利的文筆、充滿戲劇張力卻毫不矯情的敘事風格撩動心弦。今年四月因為參加讀墨的台灣閱讀馬拉松活動,有機會再次拜讀她的作品,跟著她的故事靈魂呼吸換氣,感受她直搗生命本質的自省探問與模仿不來的文字天賦,實在過癮!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吳曉樂的文字,就被她犀利的文筆、充滿戲劇張力卻毫不矯情的敘事風格撩動心弦。今年四月因為參加讀墨的台灣閱讀馬拉松活動,有機會再次拜讀她的作品,跟著她的故事靈魂呼吸換氣,感受她直搗生命本質的自省探問與模仿不來的文字天賦,實在過癮!
Thumbnail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是吳曉樂的散文集,收錄她21篇作品。書中談訴許多作為女性,在這個社會下的摸索與掙扎。
Thumbnail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是吳曉樂的散文集,收錄她21篇作品。書中談訴許多作為女性,在這個社會下的摸索與掙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