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學」研討會現場小側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排灣學」研討會現場

今天聆聽到跟部落在地研究有關的場次,還請來當地耆老Drangadrang Rupeljengan(白鷺部落的林時吉先生)擔任回應人。

我覺得這很酷,因為很多論文都是研究者進入部落訪調族人而又將其觀點紀錄轉譯。能在學術發表時邀請長者親身評論,使得研討場合不侷限於學術的精緻化,而能敬重在地觀點和主體性,也回到辦理此類平台的初衷。

主持人介紹林時吉時說「我很緊張,這位是重量級評論人」。林時吉是書寫過白鷺部落文史的大前輩,前來聆聽分享並細緻的建議指正,犀利且精準。


raw-image


但我印象最深也比較聽得懂的是他呼籲,有族名就要用母語發音和書寫族名,「不可能是叫做林鮭魚」。(kama真的是有解殖和族群主體觀念的前輩)

後來因為超時(這次行程很緊湊)麥克風被消音時,kama還用幽默感圓場。真的會被他圈粉~


raw-image


這個論壇不僅有學者專家長輩,還有很多年輕人在這邊。目不暇給,也很開心見到一些優秀朋友和老師。

感謝大會放我進來觀摩。

相關報導

排灣學 sikudan na paiw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5會員
142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Umav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排灣學」每年都是許多人不容錯過的重要活動,無論是學術還是實務領域,都能在此促進共榮而多元的對話。先請見諒我僅個人角度簡要分享。 原文來自臉書貼文 這次,樂鍇老師以排灣族知識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人的身份擔任發表人,探討的主題為「議題與思辦—maljeveq人神盟約祭與當代議題」。他將具有族群主體性的
Thumbnail
「排灣學」每年都是許多人不容錯過的重要活動,無論是學術還是實務領域,都能在此促進共榮而多元的對話。先請見諒我僅個人角度簡要分享。 原文來自臉書貼文 這次,樂鍇老師以排灣族知識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人的身份擔任發表人,探討的主題為「議題與思辦—maljeveq人神盟約祭與當代議題」。他將具有族群主體性的
Thumbnail
這次很有榮幸能參與第六屆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論壇與會,透過各大學各個科系教授與相關人員的分享,讓我對於原住民土地政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但因為時間關係只能聽到前兩個場次「場次一:規劃高權與民族自治的實踐」與「場次二:原鄉規劃與文化特性的展現」,透過兩個場次、四位引言
Thumbnail
這次很有榮幸能參與第六屆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論壇與會,透過各大學各個科系教授與相關人員的分享,讓我對於原住民土地政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但因為時間關係只能聽到前兩個場次「場次一:規劃高權與民族自治的實踐」與「場次二:原鄉規劃與文化特性的展現」,透過兩個場次、四位引言
Thumbnail
受難日應是聖周中最高潮的部分,但我選擇捨棄參與信仰禮儀,為何如此行,也許之後有機會書寫一篇微心得,暫按下不表。在細雨中抵達新手書店,小小的空間已經坐滿了人,我正好是最後一批能坐下的聽眾,再晚些就必須站立聆聽...
Thumbnail
受難日應是聖周中最高潮的部分,但我選擇捨棄參與信仰禮儀,為何如此行,也許之後有機會書寫一篇微心得,暫按下不表。在細雨中抵達新手書店,小小的空間已經坐滿了人,我正好是最後一批能坐下的聽眾,再晚些就必須站立聆聽...
Thumbnail
二月中旬的時候,我參加了台南大學舉辦的研習活動。 在這個艱澀的主題,主辦單位請來了許多在這個領域上的翹楚,在這個三天的研習活動之中,讓我以許多不同的案例、面向,還有領域等角度去看這一段歷史上沉默的時光。 但今天不討論這個,這次想分享的是「講課方式」。 那次研討會,有好幾位講師研究不同面向和主題。
Thumbnail
二月中旬的時候,我參加了台南大學舉辦的研習活動。 在這個艱澀的主題,主辦單位請來了許多在這個領域上的翹楚,在這個三天的研習活動之中,讓我以許多不同的案例、面向,還有領域等角度去看這一段歷史上沉默的時光。 但今天不討論這個,這次想分享的是「講課方式」。 那次研討會,有好幾位講師研究不同面向和主題。
Thumbnail
《記得》 作者|拉勞蘭部落、盧怡芳 繪者|施佳玲 出版|聚場文化
Thumbnail
《記得》 作者|拉勞蘭部落、盧怡芳 繪者|施佳玲 出版|聚場文化
Thumbnail
「排灣學」研討會現場
Thumbnail
「排灣學」研討會現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