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看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論壇,從「還我土地」到「國土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時間:12/1(五)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綜合院館三樓 法學院演講廳

主題:從「還我土地」到「國土計畫」:原住民族土地自治的願景與挑戰

演講後的啟發

這次很有榮幸能參與第六屆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論壇與會,透過各大學各個科系教授與相關人員的分享,讓我對於原住民土地政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但因為時間關係只能聽到前兩個場次「場次一:規劃高權與民族自治的實踐」與「場次二:原鄉規劃與文化特性的展現」,透過兩個場次、四位引言人與兩位與談人得分享,讓我從一個原住民土地政策的局外人能夠認識現況、瞭解問題並展望未來發展,期待在往後我也能參與其中,為相關法規的進展進一份力。


印象深刻的議題與講者:

「土地所有權制度」+「社會經濟結構」+「人腦」=侵蝕原住民族土地

在這次的分享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位與談人的回應,兩個場次的四位引言人林佳和副教授、吳勁毅局長、陳巧筠規劃師、林嘉男助理教授都將其長時間的研究成果濃縮在短短20分鐘的分享,知識量非常龐大,對於一個大三的學生要馬上思考並進行回覆並不是非常容易,但透過與談人的回覆,能幫助我釐清想法,並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回應。其中,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的辛年豐副教授提及:當原住民族土地遇上漢人的土地所有權時,其實是「土地所有權制度」+「社會經濟結構」+「人腦」=侵蝕原住民族土地,幫我們總結了林佳和副教授與吳勁毅局長針對規劃高權與民族自治的實踐所提出的見解,從原住民族自決、諮商同意權、參與到國家單方面決定,這是一個土地治理光譜,我們都希望能達到原住民自決,也就是光譜的最左邊,期待包括土地權與治理權等的所有權利都能被還給族人,但如同林秉勳分署長在場次二的與談回覆到的:當族人的土地治理權已經被政府拿走多年,現在透過轉型正義等方式要回給族人是好事,但面對著個重大變革對治理已不熟悉的族人要如何與政府合作?如何應對規劃適合自己的法律?面對這個情況,我認為學者與政府官員可以如何協助部落,達成真的的土地自治也是需要討論並擬定相關策略的。


反思:如何整合部落的聲音?

這次與談的主題「原住民族土地自治的願景與挑戰」剛好能與我在九月參與由官大偉老師所主持的原住民知識、現代科學與永續發展跨域對話工作坊做回應,在那次的工作坊中,我擔任子議題 — — 坡地利用組的紀錄,在與會過程,政府官員、學術教授與部落族人也多次提及「國土計畫」的議題,並期望能集合政府、學術、族人的見解為原住民族土地自治的願景提出新的解方,但最後的結論卻沒有想像中樂觀,因為要了解並匯集部落的聲音是很困難的,參與的來義部落族人也提及,如果沒有「洗衣精」「醬油」等實際禮品吸引,要在部落招開課程、會議幾乎不太有人參與,在這種民意匯聚不容易的情況下,要將如何以部落作為單位,創造因地制宜的族群空間與相關法規也會面臨到更大的挑戰,因此,我認為我們應先透過教育讓部落族人認知到他們擁有的權利,並鼓勵族人參與公共事務,最終才能達成推動原住民土地自治的願景。


論壇照片

論壇照片

論壇照片

論壇照片

研討會時程

研討會時程


研討會照片與時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你勇氣|Learn with Elena
17會員
67內容數
各種閱讀材料的心得,包含電影、文章、期刊、書籍等
2025/03/06
從二月初慢慢看了一整個月的書,這本書是在介紹「專準主義」(Essentialism),作者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的願景是讓「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當時一看到這句話就篤定好好讀完這本書的心。
Thumbnail
2025/03/06
從二月初慢慢看了一整個月的書,這本書是在介紹「專準主義」(Essentialism),作者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的願景是讓「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當時一看到這句話就篤定好好讀完這本書的心。
Thumbnail
2025/02/10
其實這是我第三次看這本書,從第一次讀完卻好像沒讀懂,到這個月,因為生活的選擇太多,讓我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沼,剛好看到這本書,決定再看一次。這本書的精髓是「專準主義」(Essentialism),我很喜歡作者說的:“我的願景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
Thumbnail
2025/02/10
其實這是我第三次看這本書,從第一次讀完卻好像沒讀懂,到這個月,因為生活的選擇太多,讓我陷入自我懷疑的泥沼,剛好看到這本書,決定再看一次。這本書的精髓是「專準主義」(Essentialism),我很喜歡作者說的:“我的願景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勇氣去過忠於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過別人期望他們去過的生活。”
Thumbnail
2024/05/28
「是人造就了夢想,還是夢想造就了人?」兩者皆為真 這是我在《領導101》書中看到的一句問題,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認為兩者皆為真,我也這樣認為。就像是威爾遜總統說的: 「我們因夢想而成長。所有偉人都是夢想家。」 「在春日的輕霧或在漫長冬夜的爐火中,他們看見夢想。
Thumbnail
2024/05/28
「是人造就了夢想,還是夢想造就了人?」兩者皆為真 這是我在《領導101》書中看到的一句問題,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認為兩者皆為真,我也這樣認為。就像是威爾遜總統說的: 「我們因夢想而成長。所有偉人都是夢想家。」 「在春日的輕霧或在漫長冬夜的爐火中,他們看見夢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次很有榮幸能參與第六屆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論壇與會,透過各大學各個科系教授與相關人員的分享,讓我對於原住民土地政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但因為時間關係只能聽到前兩個場次「場次一:規劃高權與民族自治的實踐」與「場次二:原鄉規劃與文化特性的展現」,透過兩個場次、四位引言
Thumbnail
這次很有榮幸能參與第六屆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論壇與會,透過各大學各個科系教授與相關人員的分享,讓我對於原住民土地政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但因為時間關係只能聽到前兩個場次「場次一:規劃高權與民族自治的實踐」與「場次二:原鄉規劃與文化特性的展現」,透過兩個場次、四位引言
Thumbnail
「網路媒體的社會溝通與公民行動」   雖然自媒體是用來營造同溫層,即使是小眾,也有帶動影響到其他群體。希望社會能夠看見更多元的來自原住民族的觀點,而這樣的視角也總是必須刻意訓練的。   ▪「所謂的『族群主流化』絕對不是表面上你有看到原住民就好,而是在每個議題、每個政策、每個新聞事件,你必須『
Thumbnail
「網路媒體的社會溝通與公民行動」   雖然自媒體是用來營造同溫層,即使是小眾,也有帶動影響到其他群體。希望社會能夠看見更多元的來自原住民族的觀點,而這樣的視角也總是必須刻意訓練的。   ▪「所謂的『族群主流化』絕對不是表面上你有看到原住民就好,而是在每個議題、每個政策、每個新聞事件,你必須『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一直有如伏流中的砥石,而原住民族在二二八事件及其相關經歷的被看見,只有河底沙般隨時代被洪流淘去,留在世人心中的或許所剩無幾,或者沉沒再沉沒。 得以想見此部著作的完成多有不易,但不能想像向受難者後代探詢家族哀痛的過程有多少的掙扎。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在台灣社會一直有如伏流中的砥石,而原住民族在二二八事件及其相關經歷的被看見,只有河底沙般隨時代被洪流淘去,留在世人心中的或許所剩無幾,或者沉沒再沉沒。 得以想見此部著作的完成多有不易,但不能想像向受難者後代探詢家族哀痛的過程有多少的掙扎。
Thumbnail
外界往往不注意,原住民族的主張除了「土地」,還有與之不可分割的「主權」。但是當原住民耆老、領袖、學家等人受邀去參與這種「承認土地」的活動,以原住民的方式帶頭祈禱、表示歡迎,等於向外界傳達一種「友善」或「和解」的氣息,甚至讓人因此忽略原住民族是個政治群體,不是文化群體。
Thumbnail
外界往往不注意,原住民族的主張除了「土地」,還有與之不可分割的「主權」。但是當原住民耆老、領袖、學家等人受邀去參與這種「承認土地」的活動,以原住民的方式帶頭祈禱、表示歡迎,等於向外界傳達一種「友善」或「和解」的氣息,甚至讓人因此忽略原住民族是個政治群體,不是文化群體。
Thumbnail
我們大概都可以同意,差異很大的雙方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都有不滿或不安,任何一方都沒有必要對這種人之常情過度苛求。然而若有一方始終用自己的想像來替代現實,並以假的現實來支持不友善甚至敵意的政策,那就不能責怪他方的憤怒了。
Thumbnail
我們大概都可以同意,差異很大的雙方在溝通的過程中,一定都有不滿或不安,任何一方都沒有必要對這種人之常情過度苛求。然而若有一方始終用自己的想像來替代現實,並以假的現實來支持不友善甚至敵意的政策,那就不能責怪他方的憤怒了。
Thumbnail
今年五月參與了由「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的【國土計畫的土地使用管制策略及既有權利保障機制】論壇,開啟對國土計畫法的認識。
Thumbnail
今年五月參與了由「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的【國土計畫的土地使用管制策略及既有權利保障機制】論壇,開啟對國土計畫法的認識。
Thumbnail
原運者經常在對手的文化和邏輯內作戰,這一點是所有原運者都必須認清的現實,如果不認清這一點的話,在在許多議題上都會不自覺的落入陷阱。對於非原住民來說,了解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太多人不知道原住民已經被迫使用對手的邏輯來玩對手的遊戲,還以為原住民佔了國家的便宜。
Thumbnail
原運者經常在對手的文化和邏輯內作戰,這一點是所有原運者都必須認清的現實,如果不認清這一點的話,在在許多議題上都會不自覺的落入陷阱。對於非原住民來說,了解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因為太多人不知道原住民已經被迫使用對手的邏輯來玩對手的遊戲,還以為原住民佔了國家的便宜。
Thumbnail
傳統領域是先於墾殖殖民國家的法律而存在,因此不牽涉國家之內的土地所有權問題,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土地公有私有的問題。傳統領域是一個關於空間的宣告,本身不會造成任何土地權利的變動。
Thumbnail
傳統領域是先於墾殖殖民國家的法律而存在,因此不牽涉國家之內的土地所有權問題,當然也就沒有什麼土地公有私有的問題。傳統領域是一個關於空間的宣告,本身不會造成任何土地權利的變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