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的古漢譯之一「支那」有歧視的意思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代中文漢字文化有很多人誤以為「支那」一名是出自日本文化對 China 的歧視用語,但這種說法可能是錯誤的。

因爲,早在古代以 Sanskrit (善至文 / 梵文) 寫作之 Buddhism (悟道之思義、悟道家,漢譯「佛教」、「佛道」、「佛家」等) 的經典中就有 चीन (cīna) 一語,據說指稱的對象或為「晉」或「秦」(也可能包括漢字史書中的「前秦」、「後秦」等)。此外,在一些 Sanskrit 的文獻裡面,漢字「天竺」的原文 Hindu 之字面上的意思纔是「中土」、「中地」、「中域」或「中國」之意。(註:參考 P.S. 之 Hindu 一字的字義)

Buddhism 傳入 China 之後,漢字文化圈自己將 चीन (cīna) 翻譯成「支那」[P.S. 可能是截取了古代周秦二個王朝的共同發源地「岐地」中的符號「支」,但是把「岐」字中的符號「山」用符號「阝」(又意通古代表示山脈形或序列等含意的符號「𨸏」) 來表示,且挪移到約略形聲 cina 一語之 na 的「那」字中;或者是由於古代的秦國曾經統壹了當時的中原廣大平原地區、不再以岐山及秦嶺附近的區域為國家中心,所以就將「岐」字中的符號「山」給省略掉了也說不定。],後來又成爲其它國家集團稱呼 China 的漢譯,也就逐漸等同於後世 English 中的 China 一字所指稱的地理名稱。

還記得,漢字文化圈的佛教之教義一般都有「眾生皆能成佛」的平等意識,所以在用字遣詞時,包括「支那」一詞的翻譯,自然應該不會有歧視他人或自我歧視的心態在作祟吧!


但是,China 地區在其它拼音文字中,也有不同的另稱,例如 Khitan、Cathay 是來自 China 古代北方的古國「契丹」。然而「契丹」後來被「金朝」和「清朝」的共同祖先族群「女真」給兼併了,到了大清帝國時期則可能以 Ta Ching 及 Tai Ching 表達兩種不同口音的「大清」之稱呼,但同時也使用 China (清地;清邑) 及 Chinese Imperial (清地之殷皇之合聯) 這兩個 English 式的名稱,而此時的 China (秦地;秦邑;篆地;篆邑;持兖地;清地;清邑) 其實已經包含在「清地」或「清邑」之內,畢竟大清帝國政經網路的規模要比古代的幾個稱爲「秦」的公國、王國、帝國或王朝大上許多。

換句話說,China 一名本來與秦帝國崩潰以後纔出現的「漢朝」(Han Dynasty) 關係比較薄弱,但是秦代制定的「篆文」(Chinese,尤其是「小篆」) 在漢代卻還是繼續被沿用並研究下去直到清代,所以 Chinese (篆文、秦文) 此一名稱纔會比 Hanese (漢文、漢字) 更加知名於世,但後世也因此而搞混了,以為 Chinese 就是「漢文」、「漢字」、「華文」、「華語」、「中文」(Mandarin) 等。


也就是說,China 之「支那」一名的漢譯,其實早先是由漢字文化圈之佛經的記載傳入日本,更早先又是出自 Sanskrit (善至文 / 梵文) 之 Buddhism (悟道家,漢譯「佛教」之類) 的經書之記載,即翻譯自類似 Roman (人民言 / 羅馬言) 之拼音 cina 的發音,和古漢語之一的台閩語 (意通「台民語」,或稱「河洛話」) 之「中國」一詞的 diónggô 之發音大異其趣,其意義當然不等同於漢字「中國」(京師;京城;天子位;天子都;中都;首都;天朝;朝廷;政府;中央政府。實質上相當於古漢字文化的「聯邦總部」或「聯合國總部」)。

在公元 19 世紀末以後到清代末年,漢字文化的知識份子和後來的革命黨人也使用「支那」這個復古的名稱來稱呼自己的國家 (P.S.據說漢字文化之唐朝的唐玄宗也曾經作有一詩「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近代革命家孫文也曾經多次在文書當中提及「支那」、也曾經自稱「支那民黨之代表」,康有為的女兒也曾寫下「我是支那第一人」的詩句),而據說當時這個「支那」一名是從日本漢字又回傳到 China,所以很多 Chinese 此時便誤以為是日本人發明了這種稱呼,再加上某種反日仇日的心態,也就疑神疑鬼起來、以為帶有歧視的意思。

更奇怪的是,有些人誤以為 China 被譯爲漢字「支那」是一種歧視,卻又按慣例稱呼「南東昂洲地」(South-East Asia,漢譯「東南亞地區」) 的 Indo-China 地區為「印度支那」,難道這樣就不算是歧視?……還是當地的人早已經習以為常而不覺得有歧視的意思呢?…….


不過,關於「歧視」的問題可能是這樣,就算你覺得「第一名」、「好棒棒」、「大美人」的稱呼是歧視,應該也有拒絕被這樣稱呼的權利纔對;但是事關群體的事,最好還是徵詢大眾意見及審慎考據,纔不會錯將讚美當歧視,或是錯將本來就存在的經典古稱當作歧視。

更何況,如果有巨大的財富或榮耀之類仍然和那個你誤以為是歧視的名稱連結在一起的狀況下,一旦你拋棄了那個名稱,不也可能同時拋棄了一份參予共享共榮的名份嗎?…… 萬一有一天,考古家發現了一張寫明爲「支那天地千年寶藏圖」的藏寶圖,到時候可別又突然反悔囉!

不論如何,若是參考古代字書《說文解字》對於漢字「篆」的音韻記載「持兖切」(按反切式發音來唸,也就是「持兖」兩字唸若 China 的 Chin -- 即類似 chiain 或 chain 之發音方式),也許採用這個純粹音韻式的表達來轉譯 China 一名為「持兖地」或「持兖邑」,可能會是比較中性、同時又能擺脫歧視與否之爭議的措詞之一。


P.S.


Hindu:中土
,即 Hindu = 橫1ㄇ土 = 一丨ㄇ土 = 中土;中地;人與人的域;人間;河沿人地域,此時的「河」是指 Sindhu (河,即 Sindhu = 三點聯丁橫ㄩ = 氵丁一ㄩ = 氵丁口 = 氵可 = 河。中文或轉譯「印度河」)。現代中文多按唐代玄奘著作的《大唐西域記》漢譯為「印度」,而古漢字也有「天竺」、「天毒」(P.S. 但是漢字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提到的「天毒」卻是位在東海之內、北海之隅,與「朝鮮」相近)、「身毒」、「羌獨」、「興都」等莫衷一是的譯稱,而 Hindu 也是 India 的早期名稱,又意通 Hindoo (中土;中土域;中土圈;中土圈域,意通「中國」;人與人地域圈、人間圈域、人間;河沿地域圈。此字爲 Hindu 之 English 化的寫法) 及 Hindi (中土、中地;人與人的地、人間地;河沿地;中地言;人與人的言,意通「人話」;人間地言;河沿人的言。現代中文漢字多轉譯「印度」或「印度語」) 的部份含意。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是不存在的,因為你沒有實際去領養或認養的土地就不是你的領土,你必需拿出主權憑證來證明纔算數;如果領土的認定可以是你宣稱是你的領土就算是你的領土的話,那豈不是要天下大亂了嗎?那不就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憲法中單方面宣稱台灣是 PRC 的領土並且持續不斷擾亂台灣一樣荒唐與非法嗎?
雖然「formal = 形正 = 形中」且「formal = 式正 = 式中」,但是筆者沒有將這二個橋接式寫入與 formal 一字相關的橋接文章中,正因爲目前所謂「中式」的含意已經搞得有點混亂、幾乎快要失去傳統漢字「中式」一詞帶有的「正式」之本義。……
孫文 (孫中山) 在《建國方略·知行總論》曾經講道「三代以前,人類混混噩噩,不識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然而,個人卻覺得,現代中文漢字文化在孫文等先人急躁的革命意識領導之下,其相關於「中國」一名的政治架構之基本觀念已經完全扭曲偏離了漢字文化一脈相傳的正統概念和正道陳述,......
漢字「中」有很多意義,包括「命中」的意思,醫學不是在搞政治,而且是超越政治的,所以此「中醫」之「中」比較可能有「對症下處方」的意思,類似現在醫學的「靶標治療」之意。許多人把「中醫」聯想到「中國醫」這類政治方面的意思,可能ㄧ開始就是不正確的。……
《詩經·小雅·小宛》記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中原」在詩經時代本來可能是指種植採收 soy (菽;豆;大豆;菽豆) 類農作物的平原或原野,也可能有「菽原」、「豆原」、「大豆原」、「菽豆田原」的意思,原來没有什麼政治上的意義,只可能引申並理解爲「農產豐富的農耕中心區域」。......
「中國」自古就不是 China 的意思,而是類似「中都」、「中京」、「京城」、「首都」、「中央政府」之類,或意通 central court、central core、capital、capital government、central government、goverment 之類。......
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是不存在的,因為你沒有實際去領養或認養的土地就不是你的領土,你必需拿出主權憑證來證明纔算數;如果領土的認定可以是你宣稱是你的領土就算是你的領土的話,那豈不是要天下大亂了嗎?那不就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憲法中單方面宣稱台灣是 PRC 的領土並且持續不斷擾亂台灣一樣荒唐與非法嗎?
雖然「formal = 形正 = 形中」且「formal = 式正 = 式中」,但是筆者沒有將這二個橋接式寫入與 formal 一字相關的橋接文章中,正因爲目前所謂「中式」的含意已經搞得有點混亂、幾乎快要失去傳統漢字「中式」一詞帶有的「正式」之本義。……
孫文 (孫中山) 在《建國方略·知行總論》曾經講道「三代以前,人類混混噩噩,不識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然而,個人卻覺得,現代中文漢字文化在孫文等先人急躁的革命意識領導之下,其相關於「中國」一名的政治架構之基本觀念已經完全扭曲偏離了漢字文化一脈相傳的正統概念和正道陳述,......
漢字「中」有很多意義,包括「命中」的意思,醫學不是在搞政治,而且是超越政治的,所以此「中醫」之「中」比較可能有「對症下處方」的意思,類似現在醫學的「靶標治療」之意。許多人把「中醫」聯想到「中國醫」這類政治方面的意思,可能ㄧ開始就是不正確的。……
《詩經·小雅·小宛》記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中原」在詩經時代本來可能是指種植採收 soy (菽;豆;大豆;菽豆) 類農作物的平原或原野,也可能有「菽原」、「豆原」、「大豆原」、「菽豆田原」的意思,原來没有什麼政治上的意義,只可能引申並理解爲「農產豐富的農耕中心區域」。......
「中國」自古就不是 China 的意思,而是類似「中都」、「中京」、「京城」、「首都」、「中央政府」之類,或意通 central court、central core、capital、capital government、central government、goverment 之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一、地理概念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成王時期(西元前1046-771年)何尊銘的金文中。後來隨著不同的對像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一指首都;二是指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自漢代以來,人們常將漢人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一般來說,在古代,「中國」一詞...
有一種聲音不造因果,實行文字演義⋯ 秦二世到來就是白日化時節,無論是原生中華或次生中華都會出現秦二世的可能。 點覺一:次生中華贏了,是因為原生中華出了秦二世,人民不喜歡,在文字演義上,美日無須參戰。同樣的道理,次生中華出現秦二世,原生中華征伐,美日參戰,我沒有什麼高明的推算結果。 點覺二:想做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
Thumbnail
今日的中文使用者習慣將「China」與「中國」互譯似乎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而同屬漢字文化圈的越南、韓國,以及日本也是如此: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人生猶如幻中幻,紅塵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每到選舉的時候,你是什麼人?都會把我問到佛學的迷思裡。 夏朝還是商朝吧,青銅器上出現了宅兹中國的字眼,那時候華夏文明還沒有國的概念,周武王以後才封藩建國,而近代文明的國家觀念,還要等兩千多年。所以中國人的國應該是跟想像上的國籍或國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既是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一、地理概念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西周成王時期(西元前1046-771年)何尊銘的金文中。後來隨著不同的對像有不同的意義。例如,一指首都;二是指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自漢代以來,人們常將漢人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一般來說,在古代,「中國」一詞...
有一種聲音不造因果,實行文字演義⋯ 秦二世到來就是白日化時節,無論是原生中華或次生中華都會出現秦二世的可能。 點覺一:次生中華贏了,是因為原生中華出了秦二世,人民不喜歡,在文字演義上,美日無須參戰。同樣的道理,次生中華出現秦二世,原生中華征伐,美日參戰,我沒有什麼高明的推算結果。 點覺二:想做
Thumbnail
承上篇,「讀」是指什麼?古人是這麼說的。 18世紀的清代學者段玉裁(1735-1815)說:「秦製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遂絕,壁中古文尟能識者,安國獨能以今字寫定古文」。 意思是秦國人用的隸書是走向了簡化、化約的書寫系統,而後六國的古文被淘汰掉,是沒人用了、很難找到識得這種字的dead langu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中國」的概念出自儒家的天下觀 周人自稱「有夏」或「時夏」,周王室分封建立的諸侯國,稱為「諸夏」,儒家之天下觀認為天下是由諸夏與蠻夷戎狄所組成。
Thumbnail
今日的中文使用者習慣將「China」與「中國」互譯似乎已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而同屬漢字文化圈的越南、韓國,以及日本也是如此: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人生猶如幻中幻,紅塵相逢誰是誰?父母未生誰是我,一息不來我是誰?」每到選舉的時候,你是什麼人?都會把我問到佛學的迷思裡。 夏朝還是商朝吧,青銅器上出現了宅兹中國的字眼,那時候華夏文明還沒有國的概念,周武王以後才封藩建國,而近代文明的國家觀念,還要等兩千多年。所以中國人的國應該是跟想像上的國籍或國
標題正確的全文應該是要叫「中華民國為中共國人的祖國」。   台灣一直過去都被小粉紅們說中國是台灣的祖國?可是中華民國的前身為大清帝國。 在國民黨撤軍來台之前,台灣這塊土地是很複雜的,有大清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元帝國的人民來台、有大明帝國的人民來台,甚至還有大日帝國,跟原住民族共16族。 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