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一章 漢字並不獨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誰創造了中國漢字?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眾說紛紜。

按照東亞大陸民間的說法,漢字是由一個叫倉頡的人創造。關於倉頡是誰,東亞大陸的學者們莫衷一是。有人說倉頡是神話中的人物(黃帝的史官),是虛構出來的,歷史上並不存在;也有人說倉頡是一群人,而不是特指一個人。

在東亞大陸的某些古籍中,倉頡這個人物帶有很濃重的神話色彩。

據南宋羅泌在《路史禪通記》記載,倉頡“龍岩侈哆,四目靈光”。《春秋元命苞》(作者不詳)的記載同樣十分離奇,說倉頡“生而能書”。

根據另外一本被某些東亞大陸的學者當成寶貝的古籍——《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負責造字的左史官,受到鳥獸足跡的啟發,臨摹世間各種物體和動物的性狀,發明出一套像是圖畫似的符號,也就是最原始的漢字。由於這個緣故,倉頡被東亞大陸人封為“造字聖人”。

據《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汭之水拜受洛書。

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見,認為“倉頡”是一群人的代稱,而不單指一個人。著名的史學家魯迅在《門外文談》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在社會裡,倉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 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史官一採集,便可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由來,恐怕也逃不出這個例子。”

筆者的看法是,漢字極有可能是從其他大陸傳過來的,是由其他地區的象形文字演化過來的。在現存的文字系統中,漢字之所以顯得與眾不同,(用史學家劉仲敬的說法)是因為東亞大陸位於文明傳播鏈的最末端地區。換而言之,當世界上大多數族群早已拋棄象形文字,改用字母文字的時候,東亞大陸人仍然把象形文字當個寶貝似的捧在手心,自然會顯得與眾不同了。

漢字屬於象形文字的一種,但最早的象形文字並不是漢字,而是楔形文字和聖書字。楔形文字是由西元4000多年前生活在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聖書字則是由埃及人發明出來的。值得注意的是,古埃及文字並不算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文字中包含了許多表音文字,所以古埃及文字更像是現代漢字,應當被稱作是“意音文字”。本書並不是一本學術著作,為了便於讀者區分,筆者將古埃及文字和漢字都歸類到象形文字一類。

地球上人類文字的歷史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原始文字時期、古典文字時期和 字母文字時期。東亞產生文字的時間比西亞和北非晚了大約2000年。西元前1300年以前,中國黃河流域的殷商帝國出現了漢字的祖先——“甲骨文”,經過一些列的演化,這種類似圖畫的東亞文字流傳到四周鄰國,成為越南、朝鮮和日本的文字。據傳,日本人將這種東亞文字取名為“漢字”,後來東亞大陸人自己也逐漸接受了“漢字”這種叫法。

西元前200多年,秦始皇消滅六國當上皇帝以後,秦朝實行“書同文”政策,以秦國小篆為標準在全秦國推行通用文字。小篆之後,漢字的寫法又經過了一系列的演化——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直至變成我們今天所見的樣子。

遺憾的是,漢字演化了幾千年,卻仍舊沒有演化發展出一套完備的表音符號系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15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有毒的漢字》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易宏的沙龍
936會員
184內容數
漢字屬於象形文字的一種,但當世界上大多數族群早已拋棄象形文字,改用字母文字的時候,東亞大陸人仍然把象形文字當個寶貝似的捧在手心,自然會在現存的文字系統中顯得與眾不同了。那麼為什麼東亞大陸人不使用簡潔好用的字母文字,而是用艱澀難懂的象形文字呢?
陳易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4/23
《有毒的漢字》章節目錄及線上全文閱讀購買方式
2020/04/23
《有毒的漢字》章節目錄及線上全文閱讀購買方式
2019/12/31
古時候中國位於內亞、東北亞、東亞和東南亞的交界處,屬於文明傳播鏈最末端的“四不管”地區,等到字母文字傳到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漢字已經佔據了“先發優勢”。中國人沒有地中海貴族的命,卻患上了地中海貴族的病。傲慢地認為,象形漢字代表先進文明,而表音的字母代表野蠻。由於種種原因,字母文字沒能在中國生根發芽。
Thumbnail
2019/12/31
古時候中國位於內亞、東北亞、東亞和東南亞的交界處,屬於文明傳播鏈最末端的“四不管”地區,等到字母文字傳到中國的時候,中國的漢字已經佔據了“先發優勢”。中國人沒有地中海貴族的命,卻患上了地中海貴族的病。傲慢地認為,象形漢字代表先進文明,而表音的字母代表野蠻。由於種種原因,字母文字沒能在中國生根發芽。
Thumbnail
2019/12/31
曾幾何時,在西方人眼裡,東方大陸是一片充滿了神秘氣息的土地。1793年,大英帝國派出馬戛爾尼勳爵率領的使團,在承德避暑山莊覲見了乾隆皇帝。覲見途中,清朝帝國的種種景象讓馬戛爾尼對中國的好感蕩然無存,中國人和西方人互相指認對方“野蠻”,那麼到底哪一方的結論更接近於事實?
Thumbnail
2019/12/31
曾幾何時,在西方人眼裡,東方大陸是一片充滿了神秘氣息的土地。1793年,大英帝國派出馬戛爾尼勳爵率領的使團,在承德避暑山莊覲見了乾隆皇帝。覲見途中,清朝帝國的種種景象讓馬戛爾尼對中國的好感蕩然無存,中國人和西方人互相指認對方“野蠻”,那麼到底哪一方的結論更接近於事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穀雨,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據說這天有一個與倉頡有關的傳說故事。
Thumbnail
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穀雨,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據說這天有一個與倉頡有關的傳說故事。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的起源大約在西元前 2500 年左右(傳說時代),此時期大約是在東方人從古代巴別塔附近開始遷移不久之後。因此,漢文字與聖經在編年史、歷史和地理事實上具有良好的立論基礎,同時漢文字有一定的創造原理規律;並有各種形體演變及具有複雜和有趣的組合體...。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的起源大約在西元前 2500 年左右(傳說時代),此時期大約是在東方人從古代巴別塔附近開始遷移不久之後。因此,漢文字與聖經在編年史、歷史和地理事實上具有良好的立論基礎,同時漢文字有一定的創造原理規律;並有各種形體演變及具有複雜和有趣的組合體...。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體發展大致可分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演變;篆書與隸書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分水嶺,也是從圓形化圖形文字轉至方形化圖形文字的轉折點。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紀錄及發展過程中並存有與漢文字相關的重要發明及事件,如字、筆、紙、印刷術的發明,影響漢文字文明的發展迄今。
Thumbnail
中國漢文字體發展大致可分為甲骨文和金文(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演變;篆書與隸書是古文字與現代文字的分水嶺,也是從圓形化圖形文字轉至方形化圖形文字的轉折點。而在整個中國歷史紀錄及發展過程中並存有與漢文字相關的重要發明及事件,如字、筆、紙、印刷術的發明,影響漢文字文明的發展迄今。
Thumbnail
中华文明远远流长 摘要:  廣義的說,中華文明是在中國這塊土地產生的,而且是由中國人創造和發揚的。也許這個中國人由於不同的原因去了國外,但他的背景是中華文明,以中文寫作,不是由西方人創造並且傳播到中國的教條和文明。 ------------------------------------------
Thumbnail
中华文明远远流长 摘要:  廣義的說,中華文明是在中國這塊土地產生的,而且是由中國人創造和發揚的。也許這個中國人由於不同的原因去了國外,但他的背景是中華文明,以中文寫作,不是由西方人創造並且傳播到中國的教條和文明。 ------------------------------------------
Thumbnail
繁體字跟簡體字在前幾年的新聞中,總是時不時會興起一陣波瀾,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各位,不知道您對繁體字跟簡體字的想法是什麼呢?
Thumbnail
繁體字跟簡體字在前幾年的新聞中,總是時不時會興起一陣波瀾,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各位,不知道您對繁體字跟簡體字的想法是什麼呢?
Thumbnail
中國人書寫的漢文﹐可考據的﹐始於商朝武丁時期的甲骨文。商周期間盛行金文和籀文﹐即所謂的大篆﹐但因地域不同而寫法參差。後秦王嬴政敕令「書同文」﹐決策執行 ...
Thumbnail
中國人書寫的漢文﹐可考據的﹐始於商朝武丁時期的甲骨文。商周期間盛行金文和籀文﹐即所謂的大篆﹐但因地域不同而寫法參差。後秦王嬴政敕令「書同文」﹐決策執行 ...
Thumbnail
誰創造了中國漢字?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眾說紛紜。 按照東亞大陸民間的說法,漢字是由一個叫倉頡的人創造。關於倉頡是誰,東亞大陸的學者們莫衷一是。有人說倉頡是神話中的人物(黃帝的史官),是虛構出來的,歷史上並不存在;也有人說倉頡是一群人,而不是特指一個人。
Thumbnail
誰創造了中國漢字?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眾說紛紜。 按照東亞大陸民間的說法,漢字是由一個叫倉頡的人創造。關於倉頡是誰,東亞大陸的學者們莫衷一是。有人說倉頡是神話中的人物(黃帝的史官),是虛構出來的,歷史上並不存在;也有人說倉頡是一群人,而不是特指一個人。
Thumbnail
這是紅柿子寫的「歐陽孜:行墨」行前導讀,一方面回顧書法史的發展,一方面提醒大家品讀現代書法的重點。
Thumbnail
這是紅柿子寫的「歐陽孜:行墨」行前導讀,一方面回顧書法史的發展,一方面提醒大家品讀現代書法的重點。
Thumbnail
這是ㄧ個有關漢字文化遠古傳說中的造字者「倉頡」的神秘之處:金文「倉」似「AB口」的組合,可能有「AB-note」、「AB-symbol」或「AB-origin」(Alphabet-origin -- 言語拼合字母符記體系的原來起因) 之寓意,甚至有「Alphabet 拼音文字與方塊圖形文字」的涵意.
Thumbnail
這是ㄧ個有關漢字文化遠古傳說中的造字者「倉頡」的神秘之處:金文「倉」似「AB口」的組合,可能有「AB-note」、「AB-symbol」或「AB-origin」(Alphabet-origin -- 言語拼合字母符記體系的原來起因) 之寓意,甚至有「Alphabet 拼音文字與方塊圖形文字」的涵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