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樣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太太的腰痛了一個多星期,撐到昨天終於受不了,才決定去看醫生,經過一連串檢查、照片子、最後還要抽血跟兩個部位的復健。

平長我跟孩子有些不舒服,她就要我們趕快去看醫生,可是她身體有狀況總是會拖到最後一刻才去看醫生。

做了一系列檢查後在抽血時,護理人員一直覺得她很緊張,身體也緊繃,在綁好右手的彈性帶時,發現她整個右手僵硬到無法打針,於是決定換手重來。

這次護士還是提醒她要放輕鬆,邊綁好彈性帶邊問到:會不會暈針?

我坐在她後面看她遲遲沒有回應,過了一會兒才說出「我不會暈針,但是我怕打針」,然後就開始哭了起來...

我覺得不對勁,趕快到面去陪著她,結果她拿起衛生紙不斷地擦眼淚,我覺得當時的她就像個小孩,護士也很有耐心的跟她說,沒關係慢慢來,放輕鬆,準備好再打。

接著護士還對她說:我會慢慢來,妳可以看手機,做自己喜歡的事,可以說話、講笑話、也可以唱歌,妳會不會唱歌?

就這樣針頭扎進去了,其實太太覺得還好,而且護士很有耐心也很有經驗的除了抽血,還邊跟她聊天,抽完血,還將兩次針劑一並注入。

我好奇的問:不是抽血怎麼好像還有注射?

護士說:對呀,因為醫生還有開兩劑針要打,我一起處理,她就不用再多挨針,針真的扎入時,太太也說其實並不痛,她還覺得一定是護士的技術很好,結束後太太回家休息,我才去工作。

晚上吃飯時,她主動跟我分享了上午打針的經驗,她說自己後來有一個發現;她當時真的害怕打針之外,還有另一個情緒,那就是好像也因為這樣在感受當年父親的愛。

太太說:小時候爸爸在外地工作(是職業軍人負責工程測量)而她從小就常生病,有時候感冒發燒總是躲在被子裡,也不想要去看醫生,總是撐到很嚴重的時候,才被帶去看醫生。

有一次她也是發燒到很嚴重,拖了很久都不願意去看病,自己從小脾氣就很拗,一直等到父親回家知道後,硬是把她帶去看醫生。

她回想當時的父親不會騎車,也沒有車子可以坐,於是用背的背著她去看醫生,那個當下,她在父親的背上感受到父親背部的溫度跟滿滿的愛。

所以吃飯時,她說自己在上午打針時的害怕,其實還夾雜著對父親的懷念跟愛,她說:當她真實的感受到那個害怕、說出那個害怕,也就真正的接觸到害怕更深處的愛。

而如果當時她只是逃避或否認那個恐懼,也就不會有接下來的發現,重要的是她還將那個害怕說出來。

我聽了覺得很特別,也感受到人們內在的奇妙與豐富。當下也意識到,我們認識十多年,經驗過她幾次就醫,從盲腸、瘻管、腎結石,都有類似的狀況,印象中都是拖到很嚴重,一直到被我押著才去就醫,醫生都說再拖下去就會有危險。

透過她的發現跟分享,覺得太太這幾年也持續透過學佛、靜心對自己內在的感受有較多的覺察,能在一些湧現的情緒中,同時看見隱含夾雜著的事件跟記憶,也因此對自己的情緒跟身體的反應有更多的接觸跟了解。

當我們有意識到自己會從病痛中去連結愛的經驗,就可以避免無意識地透過病苦去感受愛,也就能直接去感受跟經驗愛,並且避免為此受苦。

這個發現也幫助我回想到自己過去少年時的叛逆過程,記得自己小時候是隔代教養,父母親都在工作,自己是由外婆照顧的,當年的自己為了要讓父母親注意,常常惹禍、故意出一些狀況,為的就是換得父母親的關注。

直到漸漸長大後才意識到為了要引起父母親的注意,那個不斷闖禍、惹事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同樣類似的經驗也經常發生在監獄會談的同學身上。

有的人用苦難的遭遇來喚起愛,有些人用身體的病痛來感受愛,更有人賠上了自己的幸福也只是為了要得到記憶、或想像中的愛。

其實「愛」一直都在,但需要我們帶著覺察跟好奇去經驗它,而且它總是用各種樣貌來提醒我們「它」的存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5內容數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5/01
在學習的場域中,時而會遇到一位「屁孩」。他經過我身邊時,會用「看什麼?」「干你屁事」「王八蛋」來跟我打招呼。 也許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我只能裝作沒聽到,甚至刻意忽視他,避免與這位屁孩有直接接觸。 有時,我也會好奇:當我面對這樣的孩子時,自己內在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次,在他激烈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2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2025/03/21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醫院醫療故事中,我們很多都是遇到治療這一塊,而吊點滴的打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不斷,常常因為打不到針而導致家屬的不滿,這就會減少醫療信任的程度,而這件事情,在每一個地方都持續風波不斷
Thumbnail
在醫院醫療故事中,我們很多都是遇到治療這一塊,而吊點滴的打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不斷,常常因為打不到針而導致家屬的不滿,這就會減少醫療信任的程度,而這件事情,在每一個地方都持續風波不斷
Thumbnail
只有苦才能慰苦,只有愛才能超越愛。一個失去兒子的媽媽走不出失去的痛苦,精神耗弱,一段時間過去,儘管已經走出家門、走入人群,心中的苦依然不時隱隱作痛、日夜折磨一個為人母的心。有一天,這位失去兒子的媽媽遇到一位失去醫生女兒的痛苦,卻能勇敢化小愛為大愛,領受女兒的遺願隨義診團隊上山下海,走入苦難,為其拔苦
Thumbnail
只有苦才能慰苦,只有愛才能超越愛。一個失去兒子的媽媽走不出失去的痛苦,精神耗弱,一段時間過去,儘管已經走出家門、走入人群,心中的苦依然不時隱隱作痛、日夜折磨一個為人母的心。有一天,這位失去兒子的媽媽遇到一位失去醫生女兒的痛苦,卻能勇敢化小愛為大愛,領受女兒的遺願隨義診團隊上山下海,走入苦難,為其拔苦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小時候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跑醫院。每次媽媽為了讓我快痊癒都會要求醫師打針,每次都哭得不可開交。那時我就想長大後要給很多人打針賺回來。   我如願以償考上了國防醫學院護理系。實習期間兩人一組,分別當護士與病人。還沒給病人打自己就先挨一針。當護士不容易白班夜班三班制,睡眠都會被打亂,年紀輕輕竟患失眠症。
Thumbnail
我很幸運,我還能夠依賴
Thumbnail
我很幸運,我還能夠依賴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穗波心理師描述了自己在加護病房中的經歷,包括在做腦部MRI前的情境,以及在醫院中的各種護理過程和心情起伏。
Thumbnail
這個故事描述了不同家庭成員之間的愛與角色扮演,展現了家庭關係中的真實情感。故事中描述了不同人面對困難時的反應和情緒,通過這些故事來探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這個故事描述了不同家庭成員之間的愛與角色扮演,展現了家庭關係中的真實情感。故事中描述了不同人面對困難時的反應和情緒,通過這些故事來探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