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宸中醫說日常|淺談低血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血壓太高會可能會引發許多慢性、心血管疾病,
而血壓太低則身體可能會出現諸多不適。
什麼是血壓?
  血壓是心臟在收縮放鬆時,血管所承受的壓力,分成收縮壓和舒張壓。收縮壓是心臟收縮時,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血管,血管所承受的壓力,通常是血壓計上數值較高的那一個。舒張壓則是心臟舒張時,血管壁回彈的壓力,通常是血壓計上數值較低的那一個。 
一般人的血壓值為收縮壓<120mmHg 和舒張壓<80mmHg
低血壓定義:若收縮壓<90mmHg 或舒張壓<60mmHg。
低血壓的症狀
  低血壓的症狀因人而異,大多會呈現頭暈、疲倦無力、注意力下降、眼睛感到模糊、手腳冰冷......等,再嚴重可能會昏倒甚至休克。
為什麼會有低血壓?
-原發性低血壓
  絕大部分可能與「遺傳」有關,原發性低血壓一般來說多半有家族病史,因此本身帶有低血壓體質的機率也會相對較高。後天的「飲食、生活習慣」也可能造成低血壓的體質,像是因不當節食所導致的營養不良、體重過輕、厭食症狀......等,都有可能造成低血壓的情形,但若適度補充人體所需營養素時,此時的低血壓情況就可獲得改善。
-低容積性低血壓
  低容積性的原因,如脫水(水分攝取太少)或是缺血(如經期大量出血等),導致身體液體容積突然減少太多,造成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
  因突然姿勢改變而引起的低血壓。例如:本來躺著或蹲著,迅速站起而頭暈,這是因為姿勢突然改變導致血液來不及輸送至腦部,而引起的低血壓
-疾病因素低血壓
  另外跟疾病相關如心臟疾病、貧血、內分泌疾病......等,若是與疾病相關,便要從疾病治療著手,才能有效改善低血壓。

中醫證型
  低血壓在中醫多是「虛證」,依其證型分別多用「補虛扶正」的方式幫助血壓回升,增強其體質,回到陰平陽秘之人體平衡狀態。
  低血壓常見面色無華、頭暈及眩暈、講話有氣無力、容易疲倦,怕冷、容易流汗、胸悶心悸等屬「氣虛」證型,有食慾減少、腹部脹氣、腹瀉等症狀,則兼有「脾虛」證型;有口乾舌燥、五心煩熱、或者便秘,則兼有「陰虛」證型;有特別畏寒、四肢冰冷、一動就喘,則兼有「腎陽虛」證型;若合併有耳鳴、腰痠腿軟則可能進程到「腎陰陽兩虛」證型。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充分休息
  不宜過勞、長期熬夜,睡眠以6-8小時為佳。
-補充營養
  若長期營養缺乏,可能會低血壓,可多攝取蛋白質類的食物或深綠色蔬菜;若體重過輕者,可再多攝取熱量;低血壓者也可以攝取多一點鹽份達到改善目的。
-充足水分
  脫水也可能造成低血壓,尤其天氣熱更易流汗散失水分,平時應攝取足夠的水分;日常可攝取每公斤*30c.c.的水分,若運動者應再依此基準攝取更多。
-適當運動
  運動可增加心臟輸出,亦可改善低血壓。
-姿勢調整
  因為姿勢突然改變而造成低血壓者,早上起床建議在床邊坐一會兒再起身且建議避免久時間的站立。
-危急處理
  若為心臟疾病、內分泌疾病、或者服用藥物而引起的低血壓,應先針對病因治療。若頭暈甚至暈厥時,應立即躺下來休息,下肢用棉被或厚物墊高,幫助升高血壓。若是意識清醒者,可口含酸梅或喝酸梅汁(因酸梅有較高的鈉含量),但若休息後未見恢復,或者有其他症狀如胸悶、胸痛或冒冷汗,應立即就醫。

文章內容希望能分享常見的疾病醫理,有任何問題也都歡迎留言詢問!
緻宸中醫誠摯關心與您有關的「低血壓」!

文章撰寫:緻宸中醫診所-陳奕潔醫師
編輯統整:緻宸中醫診所

緻宸中醫診所 (04)2560-6565
台中市大雅區雅環路一段340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緻宸中醫診所的沙龍
8會員
49內容數
2025/04/22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胸悶、喘不過氣是常見困擾,別擔心!本文帶您瞭解焦慮型胸悶的中醫觀點,包含辨證論治、針灸(含雷射針灸)、藥膳及生活調養,並推薦緻宸中醫診所的養肝解鬱茶及服務,助您舒緩壓力,重拾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22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胸悶、喘不過氣是常見困擾,別擔心!本文帶您瞭解焦慮型胸悶的中醫觀點,包含辨證論治、針灸(含雷射針灸)、藥膳及生活調養,並推薦緻宸中醫診所的養肝解鬱茶及服務,助您舒緩壓力,重拾身心平衡。
Thumbnail
2025/04/01
兒童自閉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本文探討自閉症的成因、中醫治療(針灸、雷射針灸)以及家庭與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並強調透過早期介入、個別化治療計畫和社會包容,提升自閉症兒童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5/04/01
兒童自閉症的早期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本文探討自閉症的成因、中醫治療(針灸、雷射針灸)以及家庭與社會支持的重要性,並強調透過早期介入、個別化治療計畫和社會包容,提升自閉症兒童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2025/03/04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可能導致失明。本文探討青光眼的成因、症狀、中醫西醫治療方法及日常保健建議,並強調及早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04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眼部疾病,可能導致失明。本文探討青光眼的成因、症狀、中醫西醫治療方法及日常保健建議,並強調及早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根據台灣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的最新指引,低血壓(低於 90/60 毫米汞柱,mm Hg)通常被認為是良性的,因為它很少引起症狀。然而,部分低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這表明某些身體部位未能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豐富的血液供應。本文將探討低血壓何時會變得危險、應注意的症狀以及必要的護理措施。
Thumbnail
根據台灣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的最新指引,低血壓(低於 90/60 毫米汞柱,mm Hg)通常被認為是良性的,因為它很少引起症狀。然而,部分低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這表明某些身體部位未能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豐富的血液供應。本文將探討低血壓何時會變得危險、應注意的症狀以及必要的護理措施。
Thumbnail
舒張壓只有50,會不會太低?端午節吃粽子要適量,才不會讓血壓忽高忽低 健康網》「舒張壓過低」恐昏厥、跌倒 醫:貧血、缺水等10大可能原因一次看 - 自由健康網 在門診看診時,不時會有病患詢問血壓的問題,其中一個熱門問題就是:「醫師,我的舒張壓只有50,會不會太低?」  隨著年齡增長,動脈變硬的
Thumbnail
舒張壓只有50,會不會太低?端午節吃粽子要適量,才不會讓血壓忽高忽低 健康網》「舒張壓過低」恐昏厥、跌倒 醫:貧血、缺水等10大可能原因一次看 - 自由健康網 在門診看診時,不時會有病患詢問血壓的問題,其中一個熱門問題就是:「醫師,我的舒張壓只有50,會不會太低?」  隨著年齡增長,動脈變硬的
Thumbnail
舒張壓90,單純「舒張壓」比較高有關係嗎?情況不單純!醫師教你降壓|舒張期高血壓|高血壓|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健康2.0 舒張壓正常值?舒張壓過高、過低原因?症狀治療一次看 收縮壓正常、僅舒張壓高沒關係?醫:這也算高血壓! - 元氣網 https://health.udn.com/healt
Thumbnail
舒張壓90,單純「舒張壓」比較高有關係嗎?情況不單純!醫師教你降壓|舒張期高血壓|高血壓|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健康2.0 舒張壓正常值?舒張壓過高、過低原因?症狀治療一次看 收縮壓正常、僅舒張壓高沒關係?醫:這也算高血壓! - 元氣網 https://health.udn.com/healt
Thumbnail
溫度變化劇烈常有因心臟病猝死的壯年朋友。的確,心血管疾病與氣溫及氣壓這些天候因變化是息息相關的,因為人為了維持體內的生理代謝作用,必須維持固定的體溫,假如外在環境變化劇烈,人體會透過各種機制,想盡辦法保持固定的體溫。 比如說,天氣太熱時會流汗,用汗水的氣化讓身體降溫;天氣太冷時,會收縮末梢血管,不讓
Thumbnail
溫度變化劇烈常有因心臟病猝死的壯年朋友。的確,心血管疾病與氣溫及氣壓這些天候因變化是息息相關的,因為人為了維持體內的生理代謝作用,必須維持固定的體溫,假如外在環境變化劇烈,人體會透過各種機制,想盡辦法保持固定的體溫。 比如說,天氣太熱時會流汗,用汗水的氣化讓身體降溫;天氣太冷時,會收縮末梢血管,不讓
Thumbnail
血液流動,稍有忽略,不可輕視。一旦形成,高血壓,可透過非藥物治療,以及藥物,但這不是好事,理當學會「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多攝取不飽和脂肪酸」之飲食。 keyword:收縮壓、舒張壓、高血壓、冠心病、失智、高血壓藥物、DASH 高血壓的症狀
Thumbnail
血液流動,稍有忽略,不可輕視。一旦形成,高血壓,可透過非藥物治療,以及藥物,但這不是好事,理當學會「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多攝取不飽和脂肪酸」之飲食。 keyword:收縮壓、舒張壓、高血壓、冠心病、失智、高血壓藥物、DASH 高血壓的症狀
Thumbnail
血壓太高會可能會引發許多慢性、心血管疾病, 而血壓太低則身體可能會出現諸多不適。
Thumbnail
血壓太高會可能會引發許多慢性、心血管疾病, 而血壓太低則身體可能會出現諸多不適。
Thumbnail
  高血壓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壓若是控制不佳,可能會引起動脈粥狀硬化、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Thumbnail
  高血壓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壓若是控制不佳,可能會引起動脈粥狀硬化、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