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遊行示威,在台灣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小事情。每年台灣都可以因為各種議題而上街遊行,可能是環保、反對政策等等。許多人認為這個遊行示威的權力是現代以後才有的民主化表現,但其實早在看似最封建威權的帝制時期,華人就有上街示威的傳統,甚至也多次獲得成功讓官府屈服。
明清的城市居民的抗議
許多台灣閩南人的祖先來自的泉彰兩府,在明清時期就是一個讓朝廷頭疼的地方,民風之剽悍,惹的官府常常一個頭兩個大。雍正年間,福建總督高其倬就曾經上奏稱:「福建人情愚悍,輕浮好事,凡有喧鬧,一唱百和,泉漳兩府尤甚。」另一雍正時期的福建總督郝玉麟也曾說:「閩省泉漳兩府;風俗民情,素稱刁悍,向遇事生風,動輒聚眾挾脅官長。」
這裡的「聚眾滋事」,不同於陳勝、吳廣一般的武裝起義叛亂,而是城市居民的一種「群眾運動」,比較類似今天的遊行示威。早在明代開始,中國就已經有了群眾示威遊行的傳統,還演化出一個類似 SOP(標準作業流程),這類的示威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反對地方官政策,也有階層衝突,比如反對富二代魚肉鄉民,甚至有職業別的罷工行為。
沒有 FB、IG、Line的年代要怎樣動員民眾?
在古代沒有人手一個智慧型手機可以隨時看 FB 跟 Line,所以聚集群眾的方式也十分傳統。有利用傳單、揭帖榜文、鳴金擊鼓、歌謠傳播,甚至有直接高舉黃旗聚眾。集會發動的起始點有過去知識份子聚集的明倫堂、民眾聚集的城隍廟、茶館,甚至城門等等。
在「聚眾生事」前,發動的領導者多會舉辦「儀式」,比如說:明朝萬曆 20 年,浙江嘉興反地方縣官范鳴鳳的運動,領導的生員呂協祖在發動活動前還先祭孔,寫下類似檄文的譴責文,發送文宣,最後聚集了四百餘人。
儀式結束後不是等於沒事了,通常在這個歃血為盟(註:歃血:古代會盟,把牲畜的血塗在嘴唇上,表示誠意)的儀式後,群眾還會趕赴衙門抗議。在崇禎 12 年蘇州反知縣徵稅的事件中,群眾在孔廟集結後,又前往了衙門抗議稅賦不公。
動員鄰里團結罷市
除了這種傳統的聚眾示威外,現代的罷工罷市,也是早在明清就有過。乾隆 29 年,寶慶府有一縣民劉周祜承辦縣府事務,縣府卻少給酬勞,告上知縣,官府卻把劉男關起來,於是他的弟弟跟友人為了救哥哥,展開一場罷市抗議活動。描述這次事件的奏摺寫到:
「陳德世亟欲周祜釋禁,隨起意脅迫東關各鋪罷市,聲言劉周祜因公受累,如舖戶不肯多出幫費,不容開店,敢不依從,即同各村民赴鋪吵鬧,沿街喊叫⋯⋯又寫傳帖知會,以致城廂舖戶心懷懼怯,十九日同時關店。」
可以看出,當時的罷市商戶其實多是被動的,在整個鄰里的社群壓力下才關門。整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古代的「傳帖」在動員中扮演的重要腳色。
一個不爽拆牌坊、燒城門
同樣在乾隆年間的山西安邑縣,也有村民集結到縣城抗議的例子。該縣令派遣衙役收錢糧,但是衙役卻藉機索賄,導致民怨沸騰。有民眾寫下傳單派送到各村庄號召到縣城抗議,還在傳單內威脅,如果不參與抗議的村莊,就會實施報復。
等鄉民都集結到縣城後,大家一個火氣來把城門牌坊都給拆了,要求官府嚴懲肇事貪腐衙役,知縣沒辦法就把那個衙役給綁了上街,民眾才稍微散去。但午後,又開始集結於北門抗議,但是這次縣城把門給關了,民眾只好甚至放火燒城門。
這些群眾運動在清朝的官府眼裡,都認為是無知的愚民受到有心人士煽動。比如在雍正 9 年,湖北安陸府有村民率眾到縣城抗議圍毆了書役。當時湖廣提督岳超龍上奏稱:
「刁棍每假地方公事出頭⋯⋯必逼勒平民,令相附和,無知鄰愚,畏其威勢,又以伊等為公,是關眾人,不得不同行。」
這些群眾運動,根據紀載從數百人到上萬人都有,有文字紀錄的就有數百場。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城市抗議活動的蓬勃發展。
罷工、罷市、罷考,還請「神明」來抗議
而針對不同的議題,古代的民眾也有不同的抗議方式。主要的方式有,罷工罷市、衙門前聚眾鼓譟、還有科舉時代才有的「罷考」。罷市通常是針對地方政府,反對政府政令等會以罷市或罷考的方式進行,衙門前聚眾抗議的則多半是針對官員個人,至於罷工則多是由於雇主苛刻工資等等。比較激烈的還會對官府投磚擲瓦、阻塞交通、焚毀公器甚至械鬥互毆。
最有趣的是,明清城市的集體抗議行動中,許多時候會跟傳統的廟會節慶結合,許多事件是群眾在城隍廟或孔廟中,或者抬轎出巡等群眾聚集時,大哭或者做卷堂文鳴鼓擊鐘,來吸引大眾注意議題,強化社會不公義的現象。同時借助更高的權威「神明」(如:城隍爺)等等,來展現監督或者抗衡官府的行為。
在明代,城市罷工的原因是因為失當的政策跟制度,清朝以後工人罷工則是因為物價跟薪資結構。這兩者的差別也有對向的差異,明代多是雇工對政府的抗議,清朝以後則是對雇主的勞資糾紛。
朝廷的態度:清剿還是撫諭?
明清的城市群眾抗議活動,特色是發生於城市內,而且大體的城市階級沒有推翻朝廷政權的意圖。反而常常打著「為朝廷除害」的口號。可以看出不同於過去的武裝民變有改朝換代的革命性質,中國自古的城市抗議活動是對事或者針對特定人。
雖然跟農民武裝起義一樣,都是因為經濟生計問題導致,但是因為城市對於經濟情況較為敏感,加上又接近行政中心,能較迅速反應,官府也能同時做出應對。不同於農村不被注意,當影響到時已經是病入膏肓的結構問題,加上政府之力較難企及,最後比起城市更容易形成武裝叛亂。
過去的明清朝廷又是怎麼處理這種城市抗爭?主要有撫跟剿兩種,比較明朝跟清朝的做法,會發現明朝更趨向撫諭民眾,接受民眾訴求而進行改變政策;清朝則是多半直接鎮壓。這或許是因為清王朝作為外來政權,為了穩固基礎必須高壓統治漢人。
同時,官員層級的高低也會影響結果。一般來說,越是下層的的官員比如知縣,就更能理解群眾運動的訴求而致力解決,而越高層的例如巡撫、總督就傾向不同情,使用武力解決。這也體現了官員是不是能體恤民情。
明清之別看政權好壞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朝代,即便滅亡百年後,在海外仍有許多人高舉的反清復明旗幟。過去曾經是明朝藩屬的李氏朝鮮,即便在清朝滅亡大明後,仍以懷念明朝百餘年,明間用崇禎年號到兩百多年。而當時與明朝接觸的西方傳教士也記載,明朝是一個人民有精神內涵的王朝。
至於清朝,滅亡後再無人懷念,即便有超越明朝的大版圖,滅亡後也有幾次鬧劇般的復辟跟滿洲國,清朝在華人的歷史記憶中仍是一個充滿汙點的朝代。這不只是因為清朝是異族入侵,中國早在南北朝時代就有過異族王朝,更是因為清朝的統治方式的惡劣。
在管理學上,我們如何鑑別一個人是否是好的領導者呢?就是當他不再擁有管理職位時,其他同事會怎樣看待跟對待他,如果即便他沒有管理職仍有號召力,那就是成功的領導。同樣地,一個政權的好壞,或許可用同樣方式思考:當他滅亡時,人們會懷念他,還是額手稱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