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蘇子翔.攝影/陳材元.圖片提供/溫文龍、清華大學圖書館珍藏資料
1927年秋下旬,在新竹「內媽祖廟」廟埕前,由臺灣文化協會宣講,因參與民眾情緒高昂、喧騰,遭警方中止,這正是「新竹騷擾事件」發生的情景。
黃旺成(1888-1978),新竹人,出身於赤土崎地帶,現在清大附近。本身是新竹文化協會重要成員,也是《台灣民報》新竹地方記者,以“insider”的視角來見證「新竹騷擾事件」。他在1927年11月27日的日記〈文協政談騷動〉記述:
在政治與社會參與上,接受新式教育的台灣青年,在殖民母國開始見證大正民主的自由與燦爛文化洗禮。國際上,民族自決思潮與鄰近的朝鮮三一獨立運動,都讓台灣青年開始思考改變殖民處境的可能性。現代都市計畫不同階段的「市區改正」下,從日治初期拆除清帝國時期防禦性意義的城牆,在傳統街區與新式的規劃重新進行整合,1920s五州三廳的地方制度,竹塹城正式進入新竹州時代。同時,政治經濟也逐漸「穩定」,是隱含殖民政權對台灣社會控制日漸深入。1920~1930年透過日本吸納西方現代文化,台灣街道出現咖啡屋、喫茶店,同時也有古侖美亞唱片流行歌和都會女性理想生活的《跳舞時代》。
當時留日的台灣青年們,最大使命即如何在同化、內地延長主義,與台灣總督獨攬大權的六三法矛盾中,開創一條新路。對此,明治大學法科出身的青年林呈祿,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構想,主張殖民地自治才是理想的推進。光是構想不夠,1921年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都是實際行動,當中有許多重要成員重疊。
《臺灣民報》為當時一般民眾能閱讀到刊載各種社會運動即時動態的媒體。然而,能讀懂《臺灣民報》的人很有限,畢竟當時1922年新竹中學校(竹中)、1924年新竹高等女學校(竹女)才陸續成立。對此文協在宣導新觀念時,需採多種模式如演講、文化劇、美台團的影像放映等,這些活動都在地方人潮聚集之處如廟口、公會堂或劇院。在尋求「自治」的目標下,必須先進行文化「啟蒙」,在政治與社會上擴大群眾基礎。實際上,這個文化運動不只是「對上」統治者,對於地方社會也是新的權力重組。
臺灣文化協會發展重心在當時各大都會,於台北州、台中州和台南州。新竹州是這些區域以外的,重要地方支部。黃旺成年輕時曾任台中清水望族蔡蓮舫家族的家教老師,因而認識許多中部重要仕紳,林獻堂、楊肇嘉、許丙等,間接牽引文化協會在新竹的發展,1925年遂成立新竹支部。
在文協這個龐大組織裡,成員來自各方,立場與階級出身各異,運動意識上也不同。此外,日本官方利用當時社會運動左傾的局勢,刻意將左翼打成極端、並逐漸控制。諸多因素導致文協分裂,後稱為新文協,政治改革不斷受阻。
儘管如此,文協那些年在新竹發展的文化運動相當蓬勃,在內媽祖廟、郡役所、公會堂、新竹座、新竹公學校、新竹鄭氏家廟、新竹關帝廟和竹蓮寺都可看到文化行動的身影。談論的主題廣闊,從傳統與現代文化的衝突與調適,到社會運動路線的不同立場等,都成為往後追求自治與民主發展的養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