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晴的小說教學】(四四)題材:從《動物園守則》看設定與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前兩天,我老婆給我看了一篇從中國流行到K島,接著轉到巴哈再轉到PTT的熱門創作,叫做《市動物園園區遊客守則》。

  喜歡的人可以自行google,我就不放連結了。

  我並不太常看這種Marvel類的文章,因為我怕鬼;我老婆倒是非常愛看,雖然她也是超級怕鬼,看完以後自己怕得要死,真是有夠北七。

  我自己看完這篇作品以後,除了覺得內含的資訊量真的有點爆炸多以外,也忽然對於故事創作產生一些想法。

  會不會這類守則題材的作品,其實也可以看成是構築故事的其中一環呢





守則類作品

  先大概說一下守則類的作品形式好了。

  就我所知,守則類型的作品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有故事的,一種是沒故事的。

  這次提到的《市動物園園區遊客守則》是屬於沒故事的那種。這種沒故事的類型,通常會直接給出幾條規則,讀者看完以後自己去猜想,這大概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針對什麼狀況所設定的規則,不慎觸犯以後又會發生些什麼事。

  而有故事的種類,則通常會為故事安排一個角色,將角色丟進這個環境裡面,拿到這份守則,進而引發後續一連串的故事。

  比如主角可能是在葬儀社工作的新人,剛到職的夜班保全,學校裡面要負責巡夜的菜鳥教師……


  哇賽,這樣回頭一看,簡直就像是什麼無良屎缺大集合。

  還好作者通常都會幫這類型的工作加上一個設定,就是薪水高得異常,要讓人滴口水的那種多。

  人生就是這樣,能解決的事情我們就想辦法解決,沒辦法解決的事情我們就拿錢解決。

  啊,不小心就扯遠了。


  回歸正題。總之兩種守則類型的作品,最大的差異就在「角色」和「情節」的有無。

  看起來只是一點小小的差異,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但是!

  身為一名創作者,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我看來可是天差地遠,遠到一個不行。

  打個比方吧。沒有故事的守則類作品,在撰寫時的重點可能會放在各條規則被觸發的時機,以及每條規則會不會相互影響,規則間有沒有bug產生。

  但是,一旦我們將角色、情節丟進這些守則裡面,就必然會發生一個情況──

  不要懷疑,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


  只要加入角色、情節,創作者就必須考慮角色該怎麼接收到這些規則,對於規則又是什麼想法,還要替角色安排一個適合的理由,讓角色能夠打破規則,觸發後續的事件……

  所以,我認為「沒故事的守則類作品」和「有故事的守則類作品」並不單單只是兩種不同的類型,兩者更像是有先後順序的遞進關係。

  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解釋:

  規則寫在故事之前,故事發生在規則之後。





設定不等於故事

  說到這,那我們不妨以故事的角度來看看,這篇《市動物園園區遊客守則》如果想轉換成故事,有什麼需要考慮的地方。


  首先,設定(規則)可以多,但這篇《市動物園園區遊客守則》可是多達90多條規則,要想一股腦全部塞給讀者看肯定是不行的,讀者一定直接爆氣走人。

  又不是在考多益!背這麼多東西是要死啊!

  既然如此,創作者就需要適度地把這些規則加工,讓這些硬梆梆的設定更好啃。

  譬如讓主角一開始只拿到其中一份規則,等劇情進入某個階段以後再獲得新的規則,適用於新的環境。

  透過打散時間順序,能夠有效降低讀者的認知成本,白話來說就是減輕讀者的負擔。

  或者可以將某幾條規則(比如原文中跟黑色工作服有關的部分)直接變成一個新的角色,讓這個角色誘導主角做出某些行為,達成某些目的,進而帶出新的規則。


  除了規則過多,需要重新整理以外,我認為還有一個重點是──即便有豐厚的世界觀當作底本,故事仍然需要一個適當的切入點,也就是主角的選擇。

  比如說,遊客和動物園員工,動物園員工和園長,不同顏色的員工……都是截然不同的角色,之後所能帶出的故事也大相逕庭。

  不誇張地說,即便都以《市動物園園區遊客守則》作為世界觀進行二創,光是選擇的主角身份不同,就能寫出完全不一樣的故事。

  如果有一部以「它」為主視角寫出的故事,說不定會很有意思,對吧?



結語

  在看其他人提出的作品解析的時候,我有看到一個讓我覺得蠻有趣的說法,大抵上是說:

  很多人看到這些規則,第一時間都想找出矛盾點在哪裡,想抓出哪條規則說的是「真話」,哪條規則說的是「假話」。

  但是呢,很可能這裡面根本就沒有真假之分。每條規則說的都是真話,只是每條規則可能由不同的人寫下,或者適用於不同的狀況,才會造成看起來的矛盾。


  這個想法套用在故事作品裡面,就叫做角色的「立場」不同。

  因為立場不同,所以對於每個角色來說,他們必須遵守的「規則」都不同。

  而身為創作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必須讓這些角色的規則產生碰撞,這就是──

  沒錯,衝突!

  所謂的故事,其實就是幫世界與角色們建立起各自的規則,並且讓這些規則相互牴觸,呈現在讀者的眼前,讓讀者看見角色的痛苦、掙扎、成長、突破……

  比起非黑即白的規則,那種陷入兩難,黑白之間的灰色,才是故事最值得品嘗的醍醐味啊!



  最後是老樣子的工商時間。

  我是顧天晴,一名小說家兼評文人,目前正在熱烈招募案件!

  【文章代筆、專欄寫作】

  【文字似顏繪(非商用文章)】

  【書評】

  【書籍代寫】

  以上各項,歡迎私訊詢問報價!

  也別忘了追蹤我的粉絲專頁,並按下「喜歡」及「留言」,給我一點愛的關注,謝謝!

  我的粉專:顧天晴的小日光部屋

  我的噗浪

  我的鏡文學專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顧天晴的沙龍
61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顧天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1
說起反差,最多人愛講的是反差萌,但反差並不單單只有反差萌,還有非常多看起來相似,實際上卻截然不同的用法。
2023/06/11
說起反差,最多人愛講的是反差萌,但反差並不單單只有反差萌,還有非常多看起來相似,實際上卻截然不同的用法。
2023/05/21
這個標題該怎麼說呢? 自我打臉嗎,應該不至於。 農場釣魚嗎,可能有一點。 更多的,大概是某種不經意的靈光一閃。
2023/05/21
這個標題該怎麼說呢? 自我打臉嗎,應該不至於。 農場釣魚嗎,可能有一點。 更多的,大概是某種不經意的靈光一閃。
2023/04/30
光看標題應該就有人知道,今天的我是來蹭熱度的,只是蹭的時間跟別人比起來,稍微晚了那麼一大點。 前陣子老高上傳了一部影片,大意是在說某個研究團隊做出一個模型,來計算能力和財富是否有必然關係。模型運作的結果顯示,兩者之間並沒有顯著相關,最重要的其實是運氣而不是能力。
2023/04/30
光看標題應該就有人知道,今天的我是來蹭熱度的,只是蹭的時間跟別人比起來,稍微晚了那麼一大點。 前陣子老高上傳了一部影片,大意是在說某個研究團隊做出一個模型,來計算能力和財富是否有必然關係。模型運作的結果顯示,兩者之間並沒有顯著相關,最重要的其實是運氣而不是能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 蓄勢待發的創意種子。 回想一下,上一次你寫出一篇故事之前的靈感是從哪裡誕生的? 可能是你看了某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戲劇或是小說後開始的,可能是你洗澡到一半、或你散步走在路上時忽然冒出來的異想。 那是你的心靈發揮想像力的時刻,一開始可能只是個具有魅力的人物、一個突發奇想的情節,或是新穎的背景設定
Thumbnail
一. 蓄勢待發的創意種子。 回想一下,上一次你寫出一篇故事之前的靈感是從哪裡誕生的? 可能是你看了某一部精彩絕倫的電影、戲劇或是小說後開始的,可能是你洗澡到一半、或你散步走在路上時忽然冒出來的異想。 那是你的心靈發揮想像力的時刻,一開始可能只是個具有魅力的人物、一個突發奇想的情節,或是新穎的背景設定
Thumbnail
這裡的「公式」,不是普遍的小說公式,而是一種小說創作者,在心中設定的小說風格走向。 如果能在大眾小說市場裡,作出不一樣,不就是與大眾風格不同的限制?
Thumbnail
這裡的「公式」,不是普遍的小說公式,而是一種小說創作者,在心中設定的小說風格走向。 如果能在大眾小說市場裡,作出不一樣,不就是與大眾風格不同的限制?
Thumbnail
故事決定你蒐集和提供的研究資訊(事實) 我記得有一次和某位備受尊敬的電台記者一起旅行,路上我觀察著他的工作方式。我跟他跟了一整天,和他一起採訪、蒐集事實和提問,到了一天結束時,他已經準備好返回數百英里外的總部。他說,「現在我掌握了事實,接下來必須釐清我要如何描述這個故事。」 危急關頭是框架的一部分
Thumbnail
故事決定你蒐集和提供的研究資訊(事實) 我記得有一次和某位備受尊敬的電台記者一起旅行,路上我觀察著他的工作方式。我跟他跟了一整天,和他一起採訪、蒐集事實和提問,到了一天結束時,他已經準備好返回數百英里外的總部。他說,「現在我掌握了事實,接下來必須釐清我要如何描述這個故事。」 危急關頭是框架的一部分
Thumbnail
這周感謝曙光女中丹琪老師的邀約,讓我有機會與同學們分享繪本故事架構設計說到故事設計,你腦袋中會出現什麼架構或模組嗎?(抱歉我是模板控~哈) 以前,我腦袋中會想起皮克斯動畫有一個「故事九句話」的公式,分別是: 1.從前從前,有一個__ 主角是故事的必要元素,你設定的主角會是什麼呢?人?動物?還是?
Thumbnail
這周感謝曙光女中丹琪老師的邀約,讓我有機會與同學們分享繪本故事架構設計說到故事設計,你腦袋中會出現什麼架構或模組嗎?(抱歉我是模板控~哈) 以前,我腦袋中會想起皮克斯動畫有一個「故事九句話」的公式,分別是: 1.從前從前,有一個__ 主角是故事的必要元素,你設定的主角會是什麼呢?人?動物?還是?
Thumbnail
吉卜力繪製<魔女宅急便>的整個過程中,困難重重,問題多多,其情節似乎也可套用前面的公式,而且將會與<魔女宅急便>的故事同樣精彩。有興趣的話,可點閱註五所附的網址,並且試著自行套用看看。 總之,只要是與故事相關的行業,在發展故事時似乎都能套用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
Thumbnail
吉卜力繪製<魔女宅急便>的整個過程中,困難重重,問題多多,其情節似乎也可套用前面的公式,而且將會與<魔女宅急便>的故事同樣精彩。有興趣的話,可點閱註五所附的網址,並且試著自行套用看看。 總之,只要是與故事相關的行業,在發展故事時似乎都能套用1.目標→2.阻礙→3.努力→4.結果→5.意外→6.轉彎→
Thumbnail
   還沒接觸到小說以外的領域之前,我曾以為小說和腳本是差不多的,但實質接觸之後,才發現兩者差很多。    小說是能將一個場景、人物的心情,甚至是接下來人物的臆測、行動等等都能夠闡述,彷彿時間整個都慢了下來,一切都為了將這段劇情給刻劃出來,甚至在人物思考的時候,彷彿整個宇宙都為此停下了腳步……   
Thumbnail
   還沒接觸到小說以外的領域之前,我曾以為小說和腳本是差不多的,但實質接觸之後,才發現兩者差很多。    小說是能將一個場景、人物的心情,甚至是接下來人物的臆測、行動等等都能夠闡述,彷彿時間整個都慢了下來,一切都為了將這段劇情給刻劃出來,甚至在人物思考的時候,彷彿整個宇宙都為此停下了腳步……   
Thumbnail
  遊戲腳本與小說,除了基本的形式與呈現方式的迥異之外,個人覺得最大的不同,還是在於多重結局與劇情分歧了。   小說的話,讀者基本上只有接收訊息的機會,無論中途如何峰迴路轉,也只有單一結尾;遊戲腳本不同之處之一,就是劇情分歧了──隨著玩家選擇的對話或行為等,來影響該角色對主角的友好度,或是劇情走向,
Thumbnail
  遊戲腳本與小說,除了基本的形式與呈現方式的迥異之外,個人覺得最大的不同,還是在於多重結局與劇情分歧了。   小說的話,讀者基本上只有接收訊息的機會,無論中途如何峰迴路轉,也只有單一結尾;遊戲腳本不同之處之一,就是劇情分歧了──隨著玩家選擇的對話或行為等,來影響該角色對主角的友好度,或是劇情走向,
Thumbnail
小說的呈現,是要能讓讀者體驗故事的敘事感受。透過事件發生、轉折、情感互動、衝突以及完整的結果(收束故事線後產生的回饋感),以挑動讀者的感官情緒,讓他們從身心都能沉浸在小說世界裡。 因此當我們在寫小說的時候,我們的小說必定會將重點放在故事的鋪陳,而不是那些在你眼中看似繽紛豐富的內容設定
Thumbnail
小說的呈現,是要能讓讀者體驗故事的敘事感受。透過事件發生、轉折、情感互動、衝突以及完整的結果(收束故事線後產生的回饋感),以挑動讀者的感官情緒,讓他們從身心都能沉浸在小說世界裡。 因此當我們在寫小說的時候,我們的小說必定會將重點放在故事的鋪陳,而不是那些在你眼中看似繽紛豐富的內容設定
Thumbnail
  不要輕易相信教你寫作的書,尤其是寫小說。 與其去相信書中的公式、很多人都知道的方法,還不如試著去相信自己的想法比較有價值。
Thumbnail
  不要輕易相信教你寫作的書,尤其是寫小說。 與其去相信書中的公式、很多人都知道的方法,還不如試著去相信自己的想法比較有價值。
Thumbnail
創作起源:創作,打開你的貓舌感官。 基礎性原創:把腦袋中慣有的「陳腔濫調」丟掉,描述任何東西,用的是自己的思想,非別人的。
Thumbnail
創作起源:創作,打開你的貓舌感官。 基礎性原創:把腦袋中慣有的「陳腔濫調」丟掉,描述任何東西,用的是自己的思想,非別人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