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被改变又如何再也不变/At the age of fearing nothi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记忆中的八月比现在热很多,不像现在这么的惬意凉爽。这么说可能是因为我还和yero一样惦记着去年在伯克利度过的充实的夏天,以及被西瓜和雪糕塞得满满的我家里的冰箱。

1/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我们如何改变

几天前,我怀着“被受教“的心态,想“如何是正确受到教育的方法”去读Educated,却从不曾想到读完之后更加多的害怕和无助徘徊在脑内。
第一天晚上读的前三章给了我一种这是另一本《追风筝的人》的故事的错觉,我想着又是一个回忆中充满后悔的追溯。第二天晚上,我在读到肖恩终于娶妻后才舍得停止我认为在kara身上更悲惨的事情将会发生的想象。第三天,我就着早餐把整本书翻完。故事停在了她与家庭不可调节的矛盾前,以作者的自我开解为end。
世界上是否真的有完美的父母?可以教会孩子一切,既不过分宠溺导致ta过于依赖别人,又不只是撒手不管让ta周围的社会塑造影响;他们会教会他这世上的平等和不平等,教会他要宽容待人,也要为自己的立场奋斗;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听取他人的建议。教会他们充满好奇心,不要被权威打败。教会他们人类自私自利的本性,但不要失去对善良的信心。
你看,我们全都明白。但没有人做到。当我踩着一双夹脚的高跟凉鞋走在还算舒适的下午五点人行道上,忍受四周射来的不善意目光,后脚跟上划破的伤口一直摩擦着皮质的鞋带,我想起椰子和我的争吵,想起我爸就因为不顺路不愿来带我回家,想起刚看完电影的扯淡结局,想起不尽人意的实习offer,想起我将来要面对的一切shitty things,我想起五维空间,我想起死亡。
生活的重压,现实,意与人违的现实把我们压垮在原地,开始抱怨。一些事情甚至都没那么重要,但就能让你一天消沉。还思考什么健康、乐观的活下去吗?别跟我谈论什么”build your minds up”,要这么容易抵抗这些,人家也不叫心魔了。
我反而羡慕kara,她的世界在走出山前很小,他不断看到了更大的possibilities。而我却过早的看到了很多possibilities,却怯懦到没有实现任何野心的努力。
误解,缺少耐心,固执,坚持己见。自私,傲慢,胆小,虚荣。
每当我妈劝我不要在例假来的时候洗头,我都烦到懒得给她翻妇产科医生的科普博,更不要说去问她”你环摘了没?“这样的问题。或者明知道晚睡、吸烟、喝酒会损害我爸的身体,今后可能要花数十倍、数百倍的精力去弥补这些损伤的时候,我却看着他不发一言。
我每读一个故事,就为人类拥有这些糟糕的品质感到不堪,这样的物种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为了互相比拼,论谁在无意义中创造了更大的意义,获得了更多的满足吗?
如果说教育是一场蜕化、转变,那么究竟哪样的教育能令我们摆脱这种终极的无意义?

2/爱和双面性:我们为什么不变

周三和南宝看《星际穿越》“but love must mean something”从安妮海瑟薇嘴里说出的话好像合理性都提升了一倍“something powerful that across time and space, something we didn’t know yet.” 我真实的去思考了爱是不是一种超能力。但最后还是回到了道金斯的基因论里:
爱是渴望得到和害怕失去。love conquers nothing but emphasize the most essence attribute of hunan being — selfishness. 甚至为爱牺牲的精神都是为了满足牺牲人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但即使它本质那么虚伪,我们也停不下来追求。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经常不感谢幸福快乐,而感谢痛苦悲伤,让前者变得更加弥足珍贵。能生活在“美丽新世界”里固然快乐,但靠嗑药性交压抑另一面永远不是解决办法。
我也还是相信对比法则,能量守恒。我太胆小的同时,却又具备了不惧任何事的能力。因为明白今后只会越过越不由自主,所以不害怕做出错的决定。
所以就这样吧,不管多害怕,又怎么变化,我们就这样都努力的好好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總覺得這個世界很單純,善惡分明,想要甚麼東西只要透過哭鬧就可以取得,沒什麼課業上的壓力或者是學習上的困難,反正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擺爛逃避就好,小時候一直維持這樣的心態一直到大學才有所轉變,本以為自己在思想上已經稍微成熟一些了,但在行為上卻跟以往一模一樣,懶散無所謂的心態已經在以往的日子中根深蒂固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父母疼愛孩子,有時並不是全然基於愛,在其背後其實也帶著恐懼。 害怕不對他們好,順從他們的心意,不陪伴著長大,他們以後長歪了便可能來恨你,用現在對孩子的愛來交換孩子以後對你的愛。 我們要陪伴孩子一起打獵多久,才肯放手讓他們去草原獨自拼博,這取決於有沒有教導好他們補獵的技巧,有沒有跟他們好好溝通,我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陰天下濕潤的氣息和風兒拍打樹葉的景象。同時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和時間的流逝。這篇文章通過陰天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日常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花要怎麼開,得看你怎麼栽,溫室裡無風無雨,溫溼度控制良好,長出來的賣相自然好,但出了溫室就只能觀賞;室外野生的花草也許歪了點、髒了點,但卻能獨立生存下來,其實人也一樣。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你們真的都是很好的孩子,但這不是讚美喔。」 面對童年逆境生存的方法,有時不適用於長大之後的環境,讓人背離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有時甚至讓人誤以為「我想要的就是這個」,卻無法看見內心真正的渴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總覺得這個世界很單純,善惡分明,想要甚麼東西只要透過哭鬧就可以取得,沒什麼課業上的壓力或者是學習上的困難,反正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擺爛逃避就好,小時候一直維持這樣的心態一直到大學才有所轉變,本以為自己在思想上已經稍微成熟一些了,但在行為上卻跟以往一模一樣,懶散無所謂的心態已經在以往的日子中根深蒂固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父母疼愛孩子,有時並不是全然基於愛,在其背後其實也帶著恐懼。 害怕不對他們好,順從他們的心意,不陪伴著長大,他們以後長歪了便可能來恨你,用現在對孩子的愛來交換孩子以後對你的愛。 我們要陪伴孩子一起打獵多久,才肯放手讓他們去草原獨自拼博,這取決於有沒有教導好他們補獵的技巧,有沒有跟他們好好溝通,我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陰天下濕潤的氣息和風兒拍打樹葉的景象。同時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和時間的流逝。這篇文章通過陰天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日常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花要怎麼開,得看你怎麼栽,溫室裡無風無雨,溫溼度控制良好,長出來的賣相自然好,但出了溫室就只能觀賞;室外野生的花草也許歪了點、髒了點,但卻能獨立生存下來,其實人也一樣。
心理學上已經有指出,人的一生往往會跟童年有相當程度上的關係。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對於未來的人格形塑有著深遠的影響。 對於我而言,我的童年和探索脫不了關係,我的家庭位居於一個田野鄉村,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處奔跑,春夏的時候宜賞花、捉蟲,秋冬的時候宜賞落葉、聽風看雲,對於充滿未知的世界,我的父母允許我們在附近
Thumbnail
「你們真的都是很好的孩子,但這不是讚美喔。」 面對童年逆境生存的方法,有時不適用於長大之後的環境,讓人背離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有時甚至讓人誤以為「我想要的就是這個」,卻無法看見內心真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