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也在學習探索中,內文僅供趣味性參考,希望可以帶給大家幫助和樂趣
所有的理性T人格,他的第一功能或第二功能,就會是外傾思考Te和內傾思考Ti的其中一個。
實際上不管是Te或Ti的使用者,比起情感情緒都比較重視事實邏輯或有用與否。比起自己的感受或他人的感受,他們會更下意識注意這件事情撇開感受究竟對不對,或有沒有用。
這邊所說的對不對不是指道德上的對錯,而是指事實或邏輯上的對錯。例如,捅刀進入別人心臟會造成死亡,這是事實上的對,而無關道德上的對。
承上所述,因為習慣於先注意事實邏輯或有用與否,Te或Ti的使用者比較遲鈍於察覺自己或他人的情感情緒,所以也較不容易受到情感情緒的影響。因此,Te或Ti的使用者,亦即理性T人格,都有可能為了解決問題或探討真相等目的而主動發起爭論和衝突,或單純簡單的評斷等。
那麼講到差異,外傾思考Te,講簡單一點,就是比較注意重視結果和目標和外面世界的秩序,而內傾思考Ti,則是比較注意重視過程手段和內部思維的秩序。
因此,Te的使用者比起邏輯性或理論性可能更在乎有效性或有用性。相對之下,Ti的使用者更容易重視邏輯性或理論性。然後Te會傾向於反映外在結果,Ti則會更注意事物本身或過程。
這麼講肯定是有點籠統,說實在我也很難區分這兩個。所以來具體說明一下。Te的使用者可能很習慣於思考怎麼安排資源跨越障礙來達成所想要的外在秩序,例如,達成目的或依據所預期的形式運轉。所以Te越主導使用的人多半越有計畫性、行動力、對外在人事物的控制心也越強。因為他們希望外在世界的人事物都能依據他們覺得有邏輯和有效率或有用的形式運轉。
所以,Te使用者會比其他人更容易無時無刻想著「怎麼達成目的?」、「怎麼安排秩序?」「怎麼分配資源?」。承上,所有人格都有想達成的目的或計畫,但由於Te使用者更常放注意力在思考這件事並放注意力在實行上,他們相對之下也較容易達成他們所想要的成就或秩序(請注意,時間就是個重要的資源,Te使用者也相對重視時間的分配和利用)。當然,在行動時也較容易與人產生衝突,而他們多半也比較不在乎為了實現預期外在秩序而和人發生衝突。
上面所說的目的等詞都是中性的用詞。目的可以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是攸關自己的,或攸關他人的,是無私的,也可能是自私的等等。
與此相對,Ti的使用者可能很習慣於把得到的資訊統整成正確的系統和模式。當他們接收到新的資訊時,他們很習慣於開始進行分析,並且把它有條理有邏輯地歸納進原本的認知中。承上,這個過程傾向於內化而非反映在外在世界。因此,比起主動安排外在秩序,他們可能會更注意被動分析所有資訊情報之本質秩序。然後,因為平常就習慣收集和統整資訊,他們臨場應變的能力可能也會比Te好(因為比Te使用者還了解既有臨場的材料)。
承上,Ti的使用者對於邏輯衝突或理論不合的部分很敏感,很容易察覺不合理之處。他們會比其他人更容易無時無刻想著「這件事合理嗎?」、「這個資訊情報怎麼跟其他資訊情報有系統地整合?」「對應目的,這些資訊情報代表的最好的路徑或手段或工具是什麼?(但不一定代表他們會去想怎麼分配資源達成目的)」。
承上所述,因此相較之下,Te使用者更容易思考實際的效果也更傾向於安排和控制以及效率,而Ti使用者更容易思考事物本身的道理而傾向於理解和分析以及理論效益。
當外在世界的實際反應與理論邏輯衝突時,Te使用者更傾向於直接搭配外在世界的實際反應而調整,從而實現目的或安排他們想要的秩序,而Ti使用者更傾向於找出衝突的原因重整理論秩序或尋求符合理論秩序的模式或甚至順應秩序。因此,Te使用者做事通常會更有效率一點,更強勢一點,而Ti使用者對於事物,特別是技術工具手段過程等的認知理解會更深一點或更多一點,然後對於臨場的配合度會更高一點。
例如,在一種比喻的例子中,假設工具是武士刀(抽象概念具體形象化),Te更能排除萬難安排實現用武士刀解決目標敵人的目的,而Ti更能精通武士刀的使用方法,或突然出現需要以武士刀劈門的場合時用武士刀達成臨場需求。
以壞的來看,可能會覺得Ti糾結分析事物本身和偏離目的,而Te控制欲過高和目的性太強
以好的來看,可能會覺得Ti善於分析理解和臨場應變能力高,而Te高效率和實現既有目的能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