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類世時代,藝術能做什麼?又做了什麼?
《生態藝術:人類世與造型的創作》,作者:保羅・阿登納 (Paul Ardenne)
污染、資源稀缺、氣象變化、全球暖化:生態紊亂正在加劇,並且嚴重威脅包括人類在內的物種生存。許多藝術創作者意識到「綠色」回應的緊迫性,因而投入(社會)參與、創立生態本質的表達新規範。為了改變我們的心態,修補、重建我們與唯一地球家園的關係。
因為「人類世」就在我們眼前,在這個生態危機的年代需要採取行動、全心投入、催生道德和戰鬥的象徵符號。回應永續發展的要求,熱愛生態的造型作品採用非比尋常的形式:在自然中創作、與它一同共作、實驗室的研發、回收和短暫介入干預的實踐、涉及責任的協作和詩意的創作……這在在都宣告了新的藝術時代。
本書重新思考藝術創作方式之間的不同區別,對作者而言「生態」不單是主題而更是方法和態度。書中介紹了這些創作思考自然、體會生態時所提出的問題,作者的分析更使我們能以嶄新的方式思考未來。
試問藝術此時可以做些什麼之際,作者回顧了不同時期的多種藝術實踐,尋思「生態藝術」的真正意義。對他而言,這並不是一場藝術運動,而是面對人類世命題時立場的問題,關鍵正是在於生態地「轉變中」的藝術家自身。他意識到他自己、人類自身也是自然生態體系當中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轉而重視責任和共同的道德基礎作為回應,為時還不算太晚。
作者|保羅・阿登納 Paul Ardenne
法國著名藝術史學家、大學教授暨策展人、作家。專長研究當代藝術,90年代初至今著作等身,2000年開始也從事展覽策劃(例如疫情期間的大型群展「綠流」〔Courants Verts〕)。他長年以來對社會政治取向創作的研究,除了在藝術史範疇深具重要性,更對法國藝術圈有相當影響。著作包括有:《藝術,當代》(Art, l'âge contemporain)、《政治時刻的藝術》(L'Art dans son moment politique)、《身體影像》(L'Image Corps)、《語境藝術》(Un Art contextuel)、《極端–超出極限的美學》(Extrême - Esthétiques de la limite dépassée、《藝術,現在》(Art, le présent)、《有人居住的土地》(Terre Habitée)、《身體詩意1 & 2》(Corpopoétiques 1 & 2)等等。
譯者|詹育杰
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文化研究博士。藝文筆者、譯者。文字散見藝文雜誌與媒體平台。早期曾於台灣電影圈工作,作品曾參與鹿特丹國際影展。旅法後曾以創作者身分組織策展團體OPAAO,尋求活化空間與社群的邊際。信仰並身體實踐持續的跨越,近期研究以流變共生的創作與後人類哲學為方向,試以思辨橫越二元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