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思辨、對話的場所:博物館/美術館如何創造觀展體驗?

2022/03/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日期:2015年5月8日
主持人:賴瑛瑛(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
主講人:拉琥(Steve La Hood)(紐西蘭Story Inc. Ltd總監)
我的公司Stor y Inc. 是一家打造觀眾體驗的公司,業務包括展覽設計。當我們要述說故事時,必須先了解其概念,並做研究、寫作。接著與建築師討論,評估、研究物件的起源,以及如何詮釋與安裝,並進行繪圖、製作模型、建造等工作,而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便會有外包、點交、事後維修等事宜,每個環節我們都是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希望帶給目標觀眾難忘的體驗。
我們提供的是全方面的服務,過去承接的案子包括有國際博物館、「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sition)國家館、自然公園、遊客中心、文化表演的內容、大型裝置藝術與建築物的光雕投影等設計。我們與不同領域的專家合作,包括藝術家、企業家、政府代表等等。不論是在穿戴反光背心、安
全帽的工地現場或是正式的晚宴,都能看見我們的身影。而我們的最終考驗是人們走進大門體驗的那一刻,我們試問自己,這個體驗是否讓觀眾笑、讓觀眾哭?是否改變他們的生命、他們的觀點?觀眾聽見我們所說的故事了嗎?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紐西蘭館現場。

從回憶生命中的難忘時刻開始

要如何評估觀眾的體驗?這是個難題。觀眾走進來,參與了多少、學習了多少?當離開之後,又會記得多少?當然可以透過博物館的觀眾調查,但我現在希望大家能先問問自己:在生命當中,有什麼是令你難忘的經驗?
以我為例,在我五歲時,父親和伯伯剛興建好家裡的車庫,邀請許多人前來慶祝,在充滿食物、音樂、笑聲的派對背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建造的過程。年紀還小的我,總是充滿好奇心地在一旁觀看他們如何灌水泥、切割木材、上樑以及槌子、鋸子施作的聲音等,都令我相當難忘。
我13歲時全家搬到城市去,每逢星期天我在天主教堂擔任祭壇侍童,當時的裝扮、表演、信徒、音樂、儀式皆成為我的回憶。我在家中的地下室佔據兩個乒乓球桌,搭建軌道電動火車,創建城鎮、山丘、街道、隧道,當時花了很多時間在做這些模型,也因此常被母親指責還不趕快上床睡覺。15 歲時,我把火車模型賣掉,買了第一臺自己的摩托車Norton Dominator 650,這改變了我的生活,如今我已64歲,仍然騎著摩托車,我很喜歡這當中人與機械的互動關係,透過控制平衡與操控技巧,讓穿梭在風景中,像飛馳一般。
大學時代,我開始從事舞臺設計與相關表演,後來到美國加州攻讀碩士,主修劇場創作,歷時三年,我都在從事表演、導演、劇場設計與施作、舞臺的燈光與特效等,這經歷讓我相當難忘。畢業後,我回到紐西蘭擔任電視、電影的導演與製作,一做就是20 年,壓力很大,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紐西蘭館現場。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紐西蘭館現場。

絕佳的體驗要讓人能宣洩情感

席瓦(Jason Silva)認為精良的體驗設計應能讓觀眾沉浸其中、吸引其注意力並提供情感宣洩的管道。而卡繆(Albert Camus)曾說過,如果沒有流過淚,便從未活過,這看似瘋癲,但我認為很有道理。在座有多少人敢說自己做的展覽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讓觀眾流下感動的眼淚呢?
即便有足夠的展覽設計師、策展人、詮釋者,但我們仍努力地捉摸以掌握、達到觀眾體驗的標準。博物館、美術館使用許多聲光科技,並告訴自己透過新的詮釋方式,讓展覽活過來了,且讓參觀的經驗變得更為豐富。此外,也引進如觸控螢幕的互動裝置,期待藉此讓參觀者在觀看文物、藝術品時,有更多體驗。如今,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非常普遍,也常見3D 視覺化技術、擴增實境、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這些都是一般認為可以提升觀眾的參觀經驗。結合這些也是為了要讓觀眾在體驗展覽後能感動落淚。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紐西蘭館現場。
現在博物館面臨到的難題是參觀人次逐漸下滑,尤其是年輕族群的部分,我們要問自己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這麼多的花樣與科技裝置,真能增進觀眾對於展覽述說的故事、文物、藝術品的印象嗎?或者一切只是簡單化,以便吸引觀眾?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幾個Stor y Inc 的案例,這些例子適切地使用科技進行展覽的設計與裝置,且符合時代潮流,並述說故事。
首先,談談「experience」的定義,在字典中可以看見許多意思,例如與事實、事件有確實的接觸與觀察;長期體驗下所帶來的知識與技能,與特殊的職業別相關;是一個給人留下印象的事件。它也可以是動詞,有經歷、體會、感覺、感受的意思。這麼多的定義中,我覺得有些關鍵字值得我們參考,比如實際
的(practical)、接觸的(contact)、觀察(observation)、事件(event)、知識(knowledge)、技能(skill)、印象(impression)、相遇(encounter)、經歷(undergo)、感覺(feel)。

鋪陳故事的六大要素

那麼,究竟觀展體驗的成功要素有哪些?我們時常問自己,藝術展覽、現場表演或音樂演出,它們有沒有一些共通的元素,是好的體驗所必須具備的?早在西元前335 年,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便已提供我們答案。亞里斯多德研究希臘的悲劇和喜劇,尤其對索福克勒斯(Sophocles)的《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感興趣,他發現當時連市場裡的市井小民都對這齣戲劇討論得非常熱烈,便研究起這齣劇背後成功的原因,歸納出一部好的戲劇要具備六大元素:情節(plot)、角色(characters)、想法(thought)、視覺奇觀(spectacle)、優美的語言(diction)、音樂節奏(melody)。
情節
情節即展覽的主要概念,希望觀眾記得、感受到什麼。我們曾為羅托魯瓦博物館(Rotorua Museum)的展覽「特拉瓦:跳動的心」(Nga PumanawaōTe Arawa)設計了八個展間,特拉瓦(Te Arawa)是位於紐西蘭北島羅托魯瓦火山湖地區的一毛利部落。每個展間都有明確的主題說明。例如,第二展間「從哈瓦基到紐西蘭」(From Hawaiki to NewZealand),講述毛利人的祖先如何從傳說中的家園遠渡重洋來到紐西蘭的遷徙過程,我們在展場裡製作一艘透明壓克力材質的獨木舟,藉此捕捉傳說的精神,沒人知道毛利人是如何克服季風、洶湧的浪潮到達紐西蘭,大部分都是口耳相傳的故事。
羅托魯瓦博物館(Rotorua Museum)的展覽「特 拉瓦:跳動的心」(Nga PumanawaōTe Arawa) 現場。
獨木舟長11 公尺,其上的雕刻是由特拉瓦族人所設計,並有三個玻璃展示櫃,分別展示玉石斧頭、石頭製的船錨與番薯,船上的這些裝載以象徵他們要前往他方重建家園。展場還設置有三個燈箱,述說特拉瓦族人離開家園的原因,故事的主角是一隻狗,兩個調皮的兄弟與一顆屬於邪惡巫醫的果樹,以超級英雄漫畫的風格描繪,讓人淺顯易懂。同時在獨木舟的風帆上投射連環漫畫,呈現特拉瓦族人這趟接近死亡的遷徙。毛利長老也同意將原本以歌謠、詩歌傳唱的傳說,改為卡漫方式呈現,以符合現代觀眾的需求。展覽也兼具科學、歷史的面向,根據DNA、語言學的線索,呈現毛利人的祖先約在五千年前離開臺灣,開始航行,最後在一千三百年前落腳紐西蘭。
羅托魯瓦博物館(Rotorua Museum)的展覽「特拉瓦:跳動的心」(Nga PumanawaōTe Arawa) 現場。
以此例子說明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好的故事必須要有情節,而此展間主題明確,即「遷徙」,兼具神話與科學的表達方式,也反應毛利人如何面對21 世紀的現代生活。
角色
角色應是大家都認同、正派、扮演道德目的且活靈活現的對象,可以是真人、替身、導覽人員、講者、藝術家、原住民等等。例如倫敦塔的守衛兼扮演導覽的角色,透過他生動且幽默的演繹,讓參觀者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想法
好的經驗是需要巧思的,接下來舉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紐西蘭館為例。博覽會已設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此一主題,於是,我們接下來便要帶入自己的想法。紐西蘭國家館的外觀有一綠色三角帶,其上種滿植物,代表大地之母,遮陰的頂棚象徵上天之父。在進場、排隊的區域,我們設置LED 螢幕,放映紐西蘭市民對大家招手、微笑的影像。觀眾進門後,依序會看到紐西蘭的城市區、商業區、海灘、農場等景象,觀眾隨著通道進入館中央,會見到紐西蘭家庭的日常生活畫面剪接。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不斷用中、英文發問:是什麼讓生活更美好?不同於其他國家館談論的是對未來建築的想像、有快速的交通系統、智慧科技解決方案等,我們希望觀眾來到紐西蘭館思考的是自己的家庭生活、友誼與幸福。在屋頂花園我們展示了紐西蘭的原生植物,安排紐西蘭與毛利族的諺語穿插其中,我們想強調是人讓城市更美好,人們讓自己的生活美好,城市也會隨之美好。最後我們獲得了特殊設計與主題演繹獎的銀牌。
視覺奇觀
視覺奇觀為了要讓觀眾感到驚艷,雖然我們無法得知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在西元前335 年所見的舞臺背景,但我們可以藉由《歌劇魅影》(Le Fantôme de l’Opera)、《阿凡達》(Avatar)等來想像此一要素。以我們正在進行的澳洲北昆士蘭加布卡原住民文化公園(Tjapukai Aboriginal Cultural Park)更新計畫(2015)為例,最有趣的是我們要設計一個現場戲劇的表演,其中一段故事是祖先開天闢地的故事,我們以3D 光雕投影的技術來創造神話空間,並且結合真人穿梭其中演出。
優美的語言、音樂節奏
優美的語言能適切地傳遞訊息。大部分的展覽要求觀眾要閱讀文字說明,文字是用來說明主題、故事脈絡與物件。但這不是亞里斯多德的意思,他所講的是語言的美感,將語言視為一門藝術,以此與觀眾互動、產生對話。為了讓觀眾一起踏上這段展覽旅程,必須找到觀眾願意傾聽的聲音。
羅托魯瓦博物館(Rotorua Museum)的展覽「特拉瓦:跳動的心」(Nga PumanawaōTe Arawa)現場。
根據調查,觀眾的目光在展品前停留的時間約有15 秒,若無法在15 秒內將訊息傳遞清楚,便會失去一個觀眾。Story Inc. 也在盡量減少文字的使用,但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展覽是不需要寫文稿的。最後一個元素是音樂節奏,也就是語言的裝飾,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故事的內容、對角色產生認同。
綜合以上所述,情節指的是故事、主題、刺激、紀念、詮釋、描述;角色包含有導覽、表演者、聲音、歷史人物;巧思是推理、訊息、哲理、論點;視覺奇觀包括空間的設計、環境的配置、視聽與科技的融入;語言則是文字、聲音、對話、詩篇;音樂節奏則指韻律、步調、停歇點與氣氛等。
2015 年澳洲北昆士蘭加布卡原住民文化公園(Tjapukai Aboriginal Cultural Park)更新計畫現場。
當一個故事具備以上六項元素,觀眾認同劇情的展開,便會達到情感宣洩和解放(catharsis)的狀態。我認為解放是藝術或任何表演形式的最高境界,藉由提供觀眾此種體驗,以解放壓抑的情感,對我而言,解放指的是絕佳的觀眾體驗。亞里斯多德認為唯有使觀眾被壓抑的情感得以釋放,觀眾才能進一步接受你的學習目標、情感目標與行為目標。

博物館應是引發思辨、對話的場所

我曾參觀臺灣的二二八紀念館,英文版的展覽手冊這麼寫道:「我們在二樓西翼的常設展講解了二二八事件的始末,觀眾可以隨著歷史的腳步,結合數位互動媒體,了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與相關的時空背景,認識臺灣的法治立國與人權進步,以及近數十年來的民主發展。」
這開玩笑的吧?!也不禁自問,這展覽真的有一個主題嗎?有這麼多繁雜的事情、角色要談,有辦法說得清楚嗎?會吸引人嗎?語言有美感和節奏嗎?既然是臺灣重要的某一歷史時刻,難道我們不該多放點巧思嗎?
我也問自己,在參觀之後我學到、感覺到了什麼?老實說,我真的沒留下太大的印象。於是我自己找資料來學習,看了紀錄片、目擊證人現身說法,了解臺灣有許多族群正嘗試走出這段歷史的傷痛。
在紐西蘭,我們沒有經歷過像二二八事件這樣的案例,不過也有許多傷痛是在紐西蘭國土上發生的,如殖民的外來勢力入侵,但我們仍很難想像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帶給臺灣人民多大的傷害。
根據我們的歷史,自1840 年起,英國殖民者入侵紐西蘭,雖然當時毛利人與英國有簽訂和平協議,但仍在1860 年代開戰了。紐西蘭政府一直不願談論此議題,在原住民多年的請願與奔走下,已獲得政府相關賠償與道歉,公開承認當時有簽訂和平協議但是破局,獲得國際社會的讚揚,紐西蘭可說是唯一一個後殖民國家願意討論和解決殖民的議題,但有關戰爭真正發生了什麼事,學校與博物館都不願意多談。
(本文節錄自《影像軌跡.策展美學》一書)

《影像軌跡.策展美學》

作者: 龔彥等人
春之文化基金會自2013年起舉辦的「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探討並累積了藝術評論、藝術創作、策展實踐、藝術史研究、博物館發展、以及建築與城市等多元議題的研究資料,希望藉此建立起台灣當代藝術與文化相關的檔案庫,並橫向連結臺灣與國際交流關係的網絡。
本書集結了「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2015-2016年的發表成果,針對策展趨勢觀念與實務操作、涉及歷史或集體記憶的記錄影像討論、檔案作為創作概念與形式、當代社區與藝術生產,以及當代藝術與民間藝術等幾大當代議題,收錄侯王淑昭、龔彥、黑田雷兒(Kuroda Raiji)、徐文瑞、顧錚、龔卓軍、孫松榮、董冰峰、清水敏男(Toshio Shimizu)、郭力昕、許芳慈、趙川、李子寧、拉琥(Steve La Hood)、阮慶岳、洪子健、陳瀅如、孫華翔、李應平、陳伯義、張世倫、邱坤良、蕭瓊瑞、林承緯等24位專家學者的講座內容與專文。

策展相關選書

《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 https://bit.ly/3GJAyal
《策展簡史》​ https://bit.ly/3Lu6bZd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 https://bit.ly/3sGlO74
《策展人工作指南》​ https://bit.ly/3FYPq5u
《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https://bit.ly/3BkFeSZ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這裡是典藏藝術家庭出版部的句透角落。文章同步發布於典藏網路書店 https://artouch.com/artcobooks。 我們出版藝術專業論叢,從策展、建築、藝術史、藝術投資市場、藝評書寫到文創產業等,希望帶給讀者豐富的藝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