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方誌與社區行動 —記基隆放送站青年行動計畫(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我在大學時因緣際會踏入地方,很多概念源於困惑,很多問題懸而未決,即便已經投身行動,過程是一路問題的產生而非解答,個人之於農(漁)村,仍像五里霧般未能清朗。

這一次來到基隆沿海的小漁村—八斗子,一探《東北風》刊物與社區的故事,聽許焜山老師說起自己對家鄉的情感、小時候在漁村的成長的經驗,那個漁獲豐沛的時代,國高中六年的暑假他在八斗子度過了人生最幸福的時光,也是那一段日子讓他在幾十年後回到家鄉開始搜羅漁村的歷史及文物,在當地租了房子成立八斗子漁村文物館,陳列漁具、模型、歷年刊物等物件,二樓作為八斗書屋,是與同好一起討論文章及寫作的空間。

raw-image

〈東北風〉在2012年8月發刊,以半年刊的速度至今已發行17期,內容與大多我所接觸的地方刊物相比來的更加踏實,能深刻體會「在地書寫」是如何體現,在這個視覺效果絢爛的時代,東北風的文字依然是刊物的靈魂,堅定而平穩的書寫著八斗子的故事。許老師樂見近年崛起的刊物熱潮,基隆本地有公單位發行的迺基隆/魅力基隆/Keelung Way,以及民間發行的覓基隆/雞籠霧雨(已停刊)/海想知道/東北風,各自透過刊物以不同形式將基隆呈現在眾人眼前。

raw-image

地方誌有趣的點不只在於刊物,而是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漣漪,許老師一人獨立經營文物館,想做的題目還有很多,比如串連台灣的漁村,這些年他拜訪了幾個地方,書寫下當地的故事,像是台東成功鏢旗魚的漁法、東北角的海女;或是每年夏天潛水透過影像紀錄水底下的熱帶魚,好奇這幾十年間水底的變化;更甚是記下漁村臺語俗諺或用語,當語言不再被使用,便會逐漸消失於日常,許老師把握著每一次訪談的機會,持續穿梭在面貌已更迭小漁村內。

整場分享下來,對於許老師的熱情與能量印象深刻,他對家鄉的感情還有自己所做之事都出自於喜愛,讓當初只是個田野門外漢的他能夠一路向前,他在末尾再次跟眾人說道:「只要願意認識八斗子,即使只有一兩個人他也會從台北到基隆來帶導覽。」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 for Dori的沙龍
2會員
1內容數
畢業後開始租屋並展開獨居生活,慢慢感覺到台灣社會從許多方面似乎悄悄地疏離了我們對於生活的想像以及模樣。 想透過這個專題記錄下一些自己的觀察還有行動,也想透過回顧成長過程找到某些點,試著延伸這些內容並討論可能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是郭漢辰老師的夢想,總覺得在某個時候,我該為他完成的,為了怕自己忘記,今天起我會陸續把他的文章及夢想貼在這個出版專題裡,希望他的文學夢想終有一天能開花結果。
Thumbnail
這是郭漢辰老師的夢想,總覺得在某個時候,我該為他完成的,為了怕自己忘記,今天起我會陸續把他的文章及夢想貼在這個出版專題裡,希望他的文學夢想終有一天能開花結果。
Thumbnail
住在大武山腳下,是吹不到海風的。 但太平洋黑潮上的風,卻悄悄透過網路,鑽進我心中早已遺忘25年的生鏽老風鈴。 那風鈴從來不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很怕被風搖響,雙手遮住耳朵,不想再聽到暗夜在東海岸公路,狂飆機車青年的哭聲。
Thumbnail
住在大武山腳下,是吹不到海風的。 但太平洋黑潮上的風,卻悄悄透過網路,鑽進我心中早已遺忘25年的生鏽老風鈴。 那風鈴從來不發出悅耳的聲音,我很怕被風搖響,雙手遮住耳朵,不想再聽到暗夜在東海岸公路,狂飆機車青年的哭聲。
Thumbnail
母親節的緣故,地方醫院病患量大概銳減一半,在病歷室喘息的空檔聽了許多的地方文創產業等相關資訊,等於間接上了不少豐富的課程,內心也開始有了開闊感與想法,但還是老話一句。 所有創新者提出的「做了才能面對核心問題。」 昨晚累到打著計劃書,一邊瞇起眼睛管理腦子思維是否仍可啃蝕尖銳的問題,還有複雜的情緒,看了
Thumbnail
母親節的緣故,地方醫院病患量大概銳減一半,在病歷室喘息的空檔聽了許多的地方文創產業等相關資訊,等於間接上了不少豐富的課程,內心也開始有了開闊感與想法,但還是老話一句。 所有創新者提出的「做了才能面對核心問題。」 昨晚累到打著計劃書,一邊瞇起眼睛管理腦子思維是否仍可啃蝕尖銳的問題,還有複雜的情緒,看了
Thumbnail
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我是在新營出生的,而所有的記憶是從八斗子開始。 在國小三年級之前,我住在北台灣的一個美麗小城鎮,基隆八斗子。家父當時是在八斗子的火力發電廠工作,我們家分配到一棟日式宿舍,屋瓦、木造的外觀都像極了傳統的日本房舍。 八斗子是一個多雨的城鎮,我家緊挨著小山坡而建,是天橋上來之後一
Thumbnail
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我是在新營出生的,而所有的記憶是從八斗子開始。 在國小三年級之前,我住在北台灣的一個美麗小城鎮,基隆八斗子。家父當時是在八斗子的火力發電廠工作,我們家分配到一棟日式宿舍,屋瓦、木造的外觀都像極了傳統的日本房舍。 八斗子是一個多雨的城鎮,我家緊挨著小山坡而建,是天橋上來之後一
Thumbnail
大學時代的通識課「生活美學」開啟我對在地社區探索的初體驗。一把平凡的鑰匙「美學」,陪我走到現在,它注入著我的靈活。十五年前,第一次聽到樂生療養院,第一次訪問鳳梨產銷班,第一次去看大林菸樓。因緣之際,跟著老師與同學們親自去北港走訪,了解「北港的沒落歷史古蹟-復興鐵橋、戲院、水塔」。
Thumbnail
大學時代的通識課「生活美學」開啟我對在地社區探索的初體驗。一把平凡的鑰匙「美學」,陪我走到現在,它注入著我的靈活。十五年前,第一次聽到樂生療養院,第一次訪問鳳梨產銷班,第一次去看大林菸樓。因緣之際,跟著老師與同學們親自去北港走訪,了解「北港的沒落歷史古蹟-復興鐵橋、戲院、水塔」。
Thumbnail
我在大學時因緣際會踏入地方,很多概念源於困惑,很多問題懸而未決,即便已經投身行動,過程是一路問題的產生而非解答,個人之於農(漁)村,仍像五里霧般未能清朗。
Thumbnail
我在大學時因緣際會踏入地方,很多概念源於困惑,很多問題懸而未決,即便已經投身行動,過程是一路問題的產生而非解答,個人之於農(漁)村,仍像五里霧般未能清朗。
Thumbnail
地方文化沒有沒落,只是被忘記了,地方創生的本意並非搞一堆活動讓地方「往生」,而是牽起那雙走得比較慢的手,共同編織在地記憶,如同育育與掀海風夥伴們透過掀冊店搭載的共學平台一樣,緩慢而穩健的傳承文化。
Thumbnail
地方文化沒有沒落,只是被忘記了,地方創生的本意並非搞一堆活動讓地方「往生」,而是牽起那雙走得比較慢的手,共同編織在地記憶,如同育育與掀海風夥伴們透過掀冊店搭載的共學平台一樣,緩慢而穩健的傳承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