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禪修到底是甚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象】

2017年去了一趟泰國,體驗著名的寺廟心靈之旅,其中monk's talk似乎已經是去泰國參觀寺廟一定會體驗的活動,顧名思義就是與寺廟裡的僧侶約定三十分鐘的時間對談,席間可以問任何問題由僧侶回答。由於個人沒有一定的宗教信仰,認為勸人向善的都是好宗教,所以也沒特別艱深問題可以問,只是想多了解現在很熱門到泰國寺廟禪修的活動,究竟為何可以吸引這麼多人前往。

【故事】

記得我問了一句:你享受目前當僧侶的生活嗎?

沒想到該僧侶的誠實回答讓我深思許久無法忘懷,他說,他從小父母就去世了,唯有到寺廟裡才能受教育和填飽肚子,所以他沒能體驗其他的生活,從小就被教義約束著要降低欲望、盡量杜絕外界干擾,甚至他說,僧侶也只是一般人會有欲求會有懶惰的時候,身為僧侶必須花更多的精神去降低這些念頭。而他沒有經歷過其他環境,所以沒法回答我這個問題,倒是感謝吧,感謝他現在擁有的忙碌生活(該僧侶每天排滿授課、講座、monk's talk)。最後,現場體驗短暫的算數禪修,拿一串佛珠閉上眼以非常緩慢的速度,數數到底有幾顆珠子,測試自己可不可以心無雜念。

【意義】

我在想,享受和感謝,確實是不一樣層次。我可以感謝上天給我一份工作,可以賺錢可以養家可以有收入。但是,不一定能樂在其中,也許同事難相處、也許長官難相處、也許庸庸碌碌當陀螺,也許聽命行事像行屍走肉。當個人沒法決定自己要甚麼生活或工作的時候,又如何去判定是否享受這件事呢?!

【反思】

唯有細細品嘗思考過才知道這其中的差別,回來台灣之後深思許久,在看了許多資料後才發現,該僧侶這種高度領悟力的表現,與內心最高層次互動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靈性。不同於宗教的外在無形力量,而是從內在的安定與堅定力量。我開始知道,修行不是學佛法知識而是培養靈性。而禪修,是在刻意規範的單純環境中,強迫自己降低對於外在物質的欲望與依賴。所以吃簡單、穿簡單、走緩慢、不語、不與外界聯繫,以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

所以個人認為,靈性,是一種內在、主觀、隱私的,是一種對人事物的高度領悟,與高度感知,甚至知覺自己在任何環境與情緒的狀態,持續修練自己內在。也認為,擁有多少無須高調宣傳,參與多少禪修活動其實不代表擁有相同的智慧,我們同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降低物質欲望。

與自己對話,品味與感受不同層次的差別,

我想這才是寺廟心靈之旅的最高宗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生自我賦能之旅
0會員
10內容數
人生總在困難、困擾、困惑中成長,也總是遇到無窮盡的問題,要如何自處和因應呢? 無法總是依靠他人,就學學自我賦能吧~~ 沙龍中分享覺察、個人成長、療癒系文章。
2024/03/04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Thumbnail
2024/03/04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Thumbnail
2024/03/0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外在因素或情境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困惑的情況。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培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本文介紹了對於自我感知、感受、行為、慾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並強調了自我覺察在個人成長以及內在平靜等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3/0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外在因素或情境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困惑的情況。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培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本文介紹了對於自我感知、感受、行為、慾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並強調了自我覺察在個人成長以及內在平靜等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3/01
現代社會的喧囂與繁忙中,我們常常陷入外界期望和社會潮流的追逐漩渦中,忽略了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生活意義。然而,理性的思考告訴我們,幸福並非來自於盲目追隨,而是建築在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波長上。 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們閃耀,彼此閃爍著各自的光芒。只有當我們學會擁有自己的波長發光時,才是自己的價值,更是幸福感
2024/03/01
現代社會的喧囂與繁忙中,我們常常陷入外界期望和社會潮流的追逐漩渦中,忽略了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生活意義。然而,理性的思考告訴我們,幸福並非來自於盲目追隨,而是建築在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波長上。 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們閃耀,彼此閃爍著各自的光芒。只有當我們學會擁有自己的波長發光時,才是自己的價值,更是幸福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究竟什麼是修煉?是僧人的專利還是我們都能做的事? 人生,就像是一場無盡的奇幻冒險。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場冒險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方向,追求著內心的寧靜和成長。有一個詞彙,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熱門話題,那就是「修煉」。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究竟什麼是修煉?是一種高深的冥想,還是只有寺廟裡的僧人才能做的事情?答
Thumbnail
究竟什麼是修煉?是僧人的專利還是我們都能做的事? 人生,就像是一場無盡的奇幻冒險。我們每個人都在這場冒險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方向,追求著內心的寧靜和成長。有一個詞彙,逐漸成為這個時代的熱門話題,那就是「修煉」。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究竟什麼是修煉?是一種高深的冥想,還是只有寺廟裡的僧人才能做的事情?答
Thumbnail
有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像是一把烈火煎熬著我。因為這個名詞廣泛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之中,而且被和神通和通靈混淆使用。 在我過去的認識裡,佛教系統裡,不曾出現過這個名詞,所以在我接觸能量心理學和靈性的時候,強烈的批判出現在我的心中。
Thumbnail
有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像是一把烈火煎熬著我。因為這個名詞廣泛地出現在我的生活之中,而且被和神通和通靈混淆使用。 在我過去的認識裡,佛教系統裡,不曾出現過這個名詞,所以在我接觸能量心理學和靈性的時候,強烈的批判出現在我的心中。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剛開始想修行時,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正規的途徑,不知道如何有系統地修行。身邊沒有親友是學佛修行的,就自己胡亂在網上搜尋文章、影片來看。盲目地買些號稱「大師」的書籍來看,去寺廟聽出家人講經,有問題也不知道找誰請教。 後來,在素食館認識一些團體,有問題就向這些團體發問,答案各式各樣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剛開始想修行時,真的不知道有什麼正規的途徑,不知道如何有系統地修行。身邊沒有親友是學佛修行的,就自己胡亂在網上搜尋文章、影片來看。盲目地買些號稱「大師」的書籍來看,去寺廟聽出家人講經,有問題也不知道找誰請教。 後來,在素食館認識一些團體,有問題就向這些團體發問,答案各式各樣的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瘋狂出差的日子,看書整個斷續到不行。同時參加數個讀書會,很多書分段讀的結果就是要再抽時間讀閒書顯得困難。這本也是讀書會的選書,做為不同信仰的人,讀來有種疏離感。
Thumbnail
瘋狂出差的日子,看書整個斷續到不行。同時參加數個讀書會,很多書分段讀的結果就是要再抽時間讀閒書顯得困難。這本也是讀書會的選書,做為不同信仰的人,讀來有種疏離感。
Thumbnail
記得我問了一句:你享受目前當僧侶的生活嗎? 所以個人認為,靈性,是一種內在、主觀、隱私的,是一種對人事物的高度領悟,與高度感知,甚至知覺自己在任何環境與情緒的狀態,持續修練自己內在。也認為,擁有多少無須高調宣傳,參與多少禪修活動其實不代表擁有相同的智慧,我們同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降低物質欲望。
Thumbnail
記得我問了一句:你享受目前當僧侶的生活嗎? 所以個人認為,靈性,是一種內在、主觀、隱私的,是一種對人事物的高度領悟,與高度感知,甚至知覺自己在任何環境與情緒的狀態,持續修練自己內在。也認為,擁有多少無須高調宣傳,參與多少禪修活動其實不代表擁有相同的智慧,我們同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降低物質欲望。
Thumbnail
       修行,在修什麼?在行什麼?古人強調修行的重要,修行後行為發生什麼變化,對於人生有何重要性?有關修行的諸多問題?從許多書籍、視影所得知,修行似乎是種自我磨難為開端,此種磨難不知何時了?不知何益處?修行陷入了迷幻,很著迷又幻想,著迷是因出賢出貴都來自修行,不甘於普通所以著迷,因著迷進入了幻
Thumbnail
       修行,在修什麼?在行什麼?古人強調修行的重要,修行後行為發生什麼變化,對於人生有何重要性?有關修行的諸多問題?從許多書籍、視影所得知,修行似乎是種自我磨難為開端,此種磨難不知何時了?不知何益處?修行陷入了迷幻,很著迷又幻想,著迷是因出賢出貴都來自修行,不甘於普通所以著迷,因著迷進入了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