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眼界,真的可以轉動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常形容一個人,空靈。

甚麼意思呢?

指有著超脫世俗的眼光和氣質;又或者我們形容一個人,有靈性:比喻對方單純、善解人意、聰慧、有悟性、感受力強,安靜卻又強烈存在。⚘⚘

有悟性、感受力強,正是佛家《心經》裡提及的五蘊皆空。倡導透過具體修行,以培養對一切事物看淡的態度,且強調所有物質都可以再微觀看成分子、原子、粒子,甚至回歸無形的空性。因為,一旦看透,便沒有糾結與執著;一旦體悟,便可以徹底的利益眾生。呼應《心靈能量》一書,當有超高頻率的人出現時,便會影響整個社會或國家,將整體平均頻率拉高,也可視為一種利益眾生。

用量子力學理論解釋,當粒子產生的能量場會彼此相互影響,甚至產生糾結,即可說明高頻率的人可以提升低頻率人的能量,使得集體平均能量的數值上升。量子糾結、或稱量子纏結,都透過研究驗證了,生命與生命的連接多麼微妙。不論距離多遠,情感上親密的人們,這一端的腦波變化同時影響著另一端的大腦神經元,正是透過量子纏結、能量場互相影響(電磁場互動) 達到溝通的目的。

尤其,量子力學發現,是否有觀測行為,也能影響電子的運動軌跡。意思是,當沒有觀測者時,電子以一種能量的狀態存在;而有觀測者時,電子以粒子的狀態存在。雖然物理界至今無法清楚解釋,但是,似乎說明了:宇宙的存在全然依照你個人的觀測角度,只有你觀測了,這世界才存在。

所以我說,「你的眼界,真的可以轉動世界」
【參考書籍】《當心經遇上量子物理》

作者: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 出版社:喇榮出版社 2011.12月

【關鍵字】量子力學、量子物理、心經、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用科學解釋無形

· 般若的分類:(一)實相般若,是作為內證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本質是修持顯宗、密宗最後所證悟的境界與智慧。(二)文字般若:則是天天念誦、用文字表述的經典。

· 佛經的分類:第一種:佛陀自己親口說的佛經。第二種:佛陀加被的佛經。又可分為3種:佛身的加被教、佛語的加被教、佛意的加被教。第三種:是佛陀開許的佛經(指有些佛經之前,會出現緣起的內容,例如提及”世尊白言”等)。《心經》即屬於意加被的佛教。而釋迦牟尼佛指示弟子,心經便是最重要的一部經典。

· 本書由仁波切解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內文的意義,並說明文字般若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即,每一句話代表一個空性,四種空性組合起來,形成了完整的空性,稱「四合空性」。利用量子物理理論來解釋所謂的”場”,也是心經所謂的”色法”。用科學解釋無形。

· 什麼是”色”,經典中提及”色”有三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其中十二處、十八界的”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物質形狀及顏色等。而五蘊的”色”有十幾種分類:眼、耳、鼻、舌、身五根。延伸五根感受到的對境,柔軟、香臭,稱五境。兩者合在一起稱”十色”。另外,大乘佛教認為,還有一種非常細微的色法,只有我們這個意識才能感覺到,其他器官都不能領略的,也屬於物質。這個概念跟現代物理所說的”場”比較接近。所謂的”場”,也可以是”能量”、”波”等等。雖然形式不同,但都是眼耳鼻舌身所不能直接感受到的東西。

· 另外,還有一種”色”,是通過修行所看到的現象。比如,長期修行不淨觀、白骨觀,最後就能將所有人的身體看成骷髏等。還有種修法,是將整個世界觀想成黃色或紅色。另,氣脈明點的修法中,修行人會看到一些有顏色、有形狀的特殊物質。另,小乘佛教修行人在禪定當中,也可以把眼前的物質看成水,並且可以在水中游泳;把牆看成虛空,然後穿牆而過。以上,總稱十一種色法。而我們現在說的光粒子(佛教很早以前,就已經把光稱之為粒子)、電磁波、真空當中的能量-零點能,全部都包含在色蘊之中。因為它們是可以互相干涉、相互起作用的,所以都稱為色法。

· 利用二十世紀的量子物理的理論,來證明佛教觀點。雖然不同層次,但是大家比較容易了解,大家也比較相信科學。量子物理的研究成果可以證明—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原來並不是真實的。

· 真正的佛法,就是智慧和慈悲的綜合體。其中慈悲,是指菩提心;而智慧,則是指證悟空性的智慧。要證悟空性,就要修行、還得要去聽聞。

· 目前,我們還是要把”空性”看成是唯一真理,是所有物質的基礎,才能把我們引向一條正確的光明之路。但是,當物質完全成為真正的”真空”之後,最終剩下的就是如來藏、光明、佛性、心的本性—這才是唯一的終極真理。佛教最終告訴我們的就是:所有的物質,包括有色有形的物體,與無色無形的能量等,都是從心的本性光明當中產生的,也叫做”大空性”。但絕對不是唯心主義的”心”。

為什麼高頻率的人可以利益眾生?為什麼體悟空性可以利益眾生?

作者用量子力學理論解釋,當粒子產生的能量場會彼此相互影響,甚至產生糾結,即可說明高頻率的人可以拉高低頻率人的能量,使得集體平均能量的數值上升。

雖然,量子力學發現,觀測也能影響著電子的行為,雖然物理界至今無法清楚解釋。但,可以確定的是:

「你的眼界,真的可以轉動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生自我賦能之旅
0會員
10內容數
人生總在困難、困擾、困惑中成長,也總是遇到無窮盡的問題,要如何自處和因應呢? 無法總是依靠他人,就學學自我賦能吧~~ 沙龍中分享覺察、個人成長、療癒系文章。
2024/03/04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Thumbnail
2024/03/04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Thumbnail
2024/03/0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外在因素或情境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困惑的情況。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培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本文介紹了對於自我感知、感受、行為、慾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並強調了自我覺察在個人成長以及內在平靜等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3/0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外在因素或情境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困惑的情況。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培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本文介紹了對於自我感知、感受、行為、慾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並強調了自我覺察在個人成長以及內在平靜等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3/01
現代社會的喧囂與繁忙中,我們常常陷入外界期望和社會潮流的追逐漩渦中,忽略了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生活意義。然而,理性的思考告訴我們,幸福並非來自於盲目追隨,而是建築在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波長上。 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們閃耀,彼此閃爍著各自的光芒。只有當我們學會擁有自己的波長發光時,才是自己的價值,更是幸福感
2024/03/01
現代社會的喧囂與繁忙中,我們常常陷入外界期望和社會潮流的追逐漩渦中,忽略了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生活意義。然而,理性的思考告訴我們,幸福並非來自於盲目追隨,而是建築在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波長上。 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們閃耀,彼此閃爍著各自的光芒。只有當我們學會擁有自己的波長發光時,才是自己的價值,更是幸福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Lyricus講座六:直覺的智慧之技術 以對話的方式,探討如何提升直覺力、聽見內在的聲音。
Thumbnail
Lyricus講座六:直覺的智慧之技術 以對話的方式,探討如何提升直覺力、聽見內在的聲音。
Thumbnail
古人說,「世間莫若修行好」。 這句話用白話來說,意思是,這世間絕頂聰明之人,此生會選擇修行,而非追求當官,經商賺錢,擁有權勢,甚至追求長生不老。 因為後者皆屬「無明」和「因緣生滅」法。 或許有人不認同這個說法,因為,他們大都只看見,這世間絕頂聰明之人,不是去當醫生,律師或科學家,就是成為企業家或政治
Thumbnail
古人說,「世間莫若修行好」。 這句話用白話來說,意思是,這世間絕頂聰明之人,此生會選擇修行,而非追求當官,經商賺錢,擁有權勢,甚至追求長生不老。 因為後者皆屬「無明」和「因緣生滅」法。 或許有人不認同這個說法,因為,他們大都只看見,這世間絕頂聰明之人,不是去當醫生,律師或科學家,就是成為企業家或政治
Thumbnail
當你們從口中發出任何聲音、語言、曲調、句子等等,在我們聽來其實都不是在聽他們的表面意義,而是振動頻率,你可以把光語上理解為宇宙、行星之間的一種溝通方式,就像收音機一樣,基本上調頻對了,就能聽到,並且表達出某一種結構。 意念是一種波,波會帶動振動頻率,許多振動頻率疊加在一起,形成了結構。光語是一種振動
Thumbnail
當你們從口中發出任何聲音、語言、曲調、句子等等,在我們聽來其實都不是在聽他們的表面意義,而是振動頻率,你可以把光語上理解為宇宙、行星之間的一種溝通方式,就像收音機一樣,基本上調頻對了,就能聽到,並且表達出某一種結構。 意念是一種波,波會帶動振動頻率,許多振動頻率疊加在一起,形成了結構。光語是一種振動
Thumbnail
所謂觀想,即是合攏雙眼,不觀不想,任由身在虛空,用心感受,如此一切該發生之事皆會發生,一切心念將有問必答。
Thumbnail
所謂觀想,即是合攏雙眼,不觀不想,任由身在虛空,用心感受,如此一切該發生之事皆會發生,一切心念將有問必答。
Thumbnail
物理學家研究了三百年,想找出物質的本質,當他們探索得愈深,就愈感到迷惑。他們簡直無法相信,在量子糾纏裡說,一個粒子,可以存在於宇宙中的任何一個位置,當你看它的時候,它就定位在你的眼前。 物質-能量-心念 物質的本質是波粒,是有很多個微粒的組合,微粒不斷的解析,就是心念,現在量子物理已經有所證明
Thumbnail
物理學家研究了三百年,想找出物質的本質,當他們探索得愈深,就愈感到迷惑。他們簡直無法相信,在量子糾纏裡說,一個粒子,可以存在於宇宙中的任何一個位置,當你看它的時候,它就定位在你的眼前。 物質-能量-心念 物質的本質是波粒,是有很多個微粒的組合,微粒不斷的解析,就是心念,現在量子物理已經有所證明
Thumbnail
有段時間,量子靜坐非常流行。本篇從修行與原初水晶的清靜本質的角度,來對量子靜坐進行分析,說明量子靜坐中屬於修行部分以及非修行的部分,以給予原初水晶使用者,對當代靜坐本質的認識與警惕。
Thumbnail
有段時間,量子靜坐非常流行。本篇從修行與原初水晶的清靜本質的角度,來對量子靜坐進行分析,說明量子靜坐中屬於修行部分以及非修行的部分,以給予原初水晶使用者,對當代靜坐本質的認識與警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是給醉夢人看的,但有緣的醉夢人,不妨多看幾次,或可在文中嚐到妙法滋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段來自《金剛經》的偈語,不少人都已聽到會倒背如流。 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不是給醉夢人看的,但有緣的醉夢人,不妨多看幾次,或可在文中嚐到妙法滋味。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段來自《金剛經》的偈語,不少人都已聽到會倒背如流。 然而,我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只了解字面上的意思...
Thumbnail
關於「業力」,首先,你必須明白的是,人類能夠覺察業力的存在,甚至洞察業力如何運作的實相,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和相當殊勝的因緣。 如果沒有幾千年前,印度諸多傳統宗教的教義,和佛陀透過甚深禪定,來揭開業力的神祕面紗,進而勸戒世人勿造惡業,恐怕墮入地獄的眾生,要比現在不知多出多少倍...
Thumbnail
關於「業力」,首先,你必須明白的是,人類能夠覺察業力的存在,甚至洞察業力如何運作的實相,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和相當殊勝的因緣。 如果沒有幾千年前,印度諸多傳統宗教的教義,和佛陀透過甚深禪定,來揭開業力的神祕面紗,進而勸戒世人勿造惡業,恐怕墮入地獄的眾生,要比現在不知多出多少倍...
Thumbnail
我們常形容一個人,空靈。 甚麼意思呢? 指有著超脫世俗的眼光和氣質;又或者我們形容一個人,有靈性:比喻對方單純、善解人意、聰慧、有悟性、感受力強,安靜卻又強烈存在。
Thumbnail
我們常形容一個人,空靈。 甚麼意思呢? 指有著超脫世俗的眼光和氣質;又或者我們形容一個人,有靈性:比喻對方單純、善解人意、聰慧、有悟性、感受力強,安靜卻又強烈存在。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無時不刻都在「顯化」,重點在於這個當下,「我」「正在(是)」顯化些什麼。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無時不刻都在「顯化」,重點在於這個當下,「我」「正在(是)」顯化些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