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意識」的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的靈魂便是整個世界

2018某一天,一句「你的靈魂便是整個世界」走進我的眼簾,自此之後,所有探討研究都圍繞著這些相關概念。原來,文學真的是哲學的後花園,用最美的詩句展現生命真諦。

其實,最初只是覺得這句子很美,竟然有人以世界之大來比喻靈魂。想想好像也說得通,一個人的靈魂畢竟是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霜,走過多少風雨才有的體會,體會了整個世界也不為過。但是,怎麼樣的體會才能寫出像詩一樣的優美,靈魂的虛無又怎麼用世界之具體形容呢?

馬上在網路查詢作者赫曼‧赫塞的書籍[1],只能透過國外網站等待一個多禮拜。之後拿到書的那天,興奮地熬夜讀完了《悉達多Siddhartha》(台灣中譯本為:流浪者之歌)。原來,書中主角的一生經歷的許多風霜都是為了尋找自己,只是有些人的找尋花了十年、二十年,而書中主角卻花了一輩子。

這就是“你的靈魂便是整個世界”的真義,當你經歷過生命,實實在在的生命,你會發現這個生命幾乎是整個世界的縮影,出生、成長、情慾、伴侶、朋友、夥伴、智者、隱者、挫折、困難、受幫助、衰老到死亡。

整個眾生相也不過如此,而我們每個人都走過,也正經歷著。

怎樣的視角可以把整個靈魂看成整個世界,是心理學的意識、潛意識;還是腦神經科學的頻率赫茲;還是宗教概念的覺醒;亦或者是哲學家口中的「我思故我在」。

隨後,開啟了我對量子力學、量子意識的探索,包含身體醫學、哲學、宗教、腦科學、物理學、心理學、管理學、靈性開發等,所有難以解釋的現象,似乎都可以在量子力學中找到對應的解釋。雖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整合和驗證。

有些人是「眼睛看到了,才選擇相信」;

有些人是「選擇相信了,眼睛才看到」。

你呢?是選擇先相信,還是眼見為憑。

我們至少可以先看看科學家-愛因斯坦 與詩人哲學家-泰戈爾 的對話。[2]

就在1930年,泰戈爾與愛因斯坦的一場對話:

愛因斯坦:你相信孤立於世界之外的神性嗎?

泰戈爾:不是孤立的。人的無限人格瞭解宇宙,宇宙的真實就是人類的真實。

愛因斯坦:這完全是人類對宇宙的概念。

泰戈爾:沒別的概念了。這是個相對世界,其實相當仰賴我們的意識。

愛因斯坦:但真實或美並不是獨立於人類之外?

泰戈爾:是的。

愛因斯坦:如果再沒有人類,美景宮的阿波羅就不再是美麗的?

泰戈爾:是的。真實是透過人而實現的。

愛因斯坦:我無法證明我的概念是正確的,但那是我的信仰。

雖然當時的愛因斯坦無法認同,但也無法否認。

泰戈爾認為,美,是因著人們的觀察才有了真實與意義。
就一個詩人而言,這樣的論點遠遠超過文學素養,
所以人們稱之為哲學家,甚至是溫柔看待事物宇宙的科學家。

美,是人們賦予事物的解釋;是個體主觀的經驗詮釋;是感質科學透過感受、影像、感覺與思考之後的實相總和。更特別的是,你的感受與我的感受還不一定有"共感"。所以,泰戈爾認為,當沒有"人的意識"來認定美麗與否,也就沒有美麗這件事情。

意思是,個人的主觀性維持在自己的意識之中,沒有我們主觀的參與,時間空間物質與科學變量,本身就不會存在。

『意識,超越了時間空間物質,是非局域性而且不朽的。』《意識宇宙簡史》

難怪,泰戈爾用他美麗的雙眼寫下了世界,用最哲學的詩句寫下了宇宙。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

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留下什麼,只要你經歷過,就是最大的美好,這不是無能,而是一種超然。』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

『若是你不說話,我就含忍著,以你的沈默來填滿我的心。我要沉靜地等候,像黑夜在星光中無眠,忍耐地低首。清晨一定會來,黑暗也要消隱,你的聲音將劃破天空從金泉中下注。那時你的話語,要在我的每一鳥巢中生翼發聲,你的音樂,要在我林叢繁花中盛開怒放。』

[1] 赫曼·赫塞、或譯作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國詩人、小說家,他難以列入德國文學家的任何一種流派中。赫塞不遺餘力地探索廣含人性的種種不同可能,意即「非分裂狀況中的人性」。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赫爾曼.赫塞是二十世紀德語文學中傑出的散文大師,他早期的作品常帶著淡淡的哀愁,他以抒情的筆調對人物進行真摯的內心解剖:進行直抒胸臆的心理刻劃,描繪青年人在徬徨苦悶中對人生的追求,凡此一切都激起了幾代青年人的共鳴。https://reurl.cc/WXpN0O

[2]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16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生自我賦能之旅
0會員
10內容數
人生總在困難、困擾、困惑中成長,也總是遇到無窮盡的問題,要如何自處和因應呢? 無法總是依靠他人,就學學自我賦能吧~~ 沙龍中分享覺察、個人成長、療癒系文章。
2024/03/04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Thumbnail
2024/03/04
這篇文章介紹了靜心的幾種方式,以及靜心對身心健康的好處,並引用了幾本相關的書籍。讀者將瞭解如何通過靜心放鬆身心,並提升自我意識。
Thumbnail
2024/03/0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外在因素或情境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困惑的情況。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培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本文介紹了對於自我感知、感受、行為、慾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並強調了自我覺察在個人成長以及內在平靜等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3/0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各種外在因素或情境而產生自我感覺良好或困惑的情況。透過自我覺察,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培養更深層次的自我認識,並在生活中尋求平衡。本文介紹了對於自我感知、感受、行為、慾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深刻理解,並強調了自我覺察在個人成長以及內在平靜等方面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03/01
現代社會的喧囂與繁忙中,我們常常陷入外界期望和社會潮流的追逐漩渦中,忽略了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生活意義。然而,理性的思考告訴我們,幸福並非來自於盲目追隨,而是建築在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波長上。 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們閃耀,彼此閃爍著各自的光芒。只有當我們學會擁有自己的波長發光時,才是自己的價值,更是幸福感
2024/03/01
現代社會的喧囂與繁忙中,我們常常陷入外界期望和社會潮流的追逐漩渦中,忽略了自身的核心價值與生活意義。然而,理性的思考告訴我們,幸福並非來自於盲目追隨,而是建築在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波長上。 如同夜空中的星星們閃耀,彼此閃爍著各自的光芒。只有當我們學會擁有自己的波長發光時,才是自己的價值,更是幸福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沒有一個活原子最終會化為烏有! 每個人身上都活躍著永恆的思想, 存在是沒有盡頭的; 從無盡的活生生的寶藏中汲取一切榮耀。 對古代的智者來說, 這個真理是眾所周知的, 這智慧將他們高貴的靈魂結合在一起; 那麼,請記住古代的知識!
Thumbnail
沒有一個活原子最終會化為烏有! 每個人身上都活躍著永恆的思想, 存在是沒有盡頭的; 從無盡的活生生的寶藏中汲取一切榮耀。 對古代的智者來說, 這個真理是眾所周知的, 這智慧將他們高貴的靈魂結合在一起; 那麼,請記住古代的知識!
Thumbnail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none other than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freedom. 世界的歷史無非是自由意識的進步。
Thumbnail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is none other than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freedom. 世界的歷史無非是自由意識的進步。
Thumbnail
在劉慈欣《朝聞道》中,最後一個登上真理祭壇的,是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及作家,生前任職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他問的問題是: “宇宙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宇宙排險者所無法解
Thumbnail
在劉慈欣《朝聞道》中,最後一個登上真理祭壇的,是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及作家,生前任職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他問的問題是: “宇宙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一個宇宙排險者所無法解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Thumbnail
「我活著」的意義在於承擔「我必將死亡」的勇氣及荒謬。 存在與不存在, 是人生最根本的問題 一般想法是:我有個身體, 所以我存在, 誰也不能質疑。但若進一步追問: 我存於何時? 何處? 真實性如何? 就不是那麼容易回答了 哲學無實用性, 不能使人升官發財。但哲學卻能提昇心靈, 使人思情深刻高貴
Thumbnail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 尤迦南達認識一名天才科學家博斯,同時他也是傑出的植物學家 透過博斯的視角看世界 科學與宗教可以連接起來 東方和西方的智慧可以融合為一體......
Thumbnail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 尤迦南達認識一名天才科學家博斯,同時他也是傑出的植物學家 透過博斯的視角看世界 科學與宗教可以連接起來 東方和西方的智慧可以融合為一體......
Thumbnail
「赫伯特先生死後肉體消失了,但那個人留下來的感動至今還未消失。我想,感動大概會比壽命的長度還要重要吧——所以,這個時候,即使要以我的性命交換,我也想把這份感動保留下來。」 「⋯⋯你不正常。熱衷於那種莫名其妙的事物,還不惜犧牲生命。你不覺得這種狀態正所謂的『發瘋』嗎?」 「的確。可是,這樣的東西,或許
Thumbnail
「赫伯特先生死後肉體消失了,但那個人留下來的感動至今還未消失。我想,感動大概會比壽命的長度還要重要吧——所以,這個時候,即使要以我的性命交換,我也想把這份感動保留下來。」 「⋯⋯你不正常。熱衷於那種莫名其妙的事物,還不惜犧牲生命。你不覺得這種狀態正所謂的『發瘋』嗎?」 「的確。可是,這樣的東西,或許
Thumbnail
我們永遠無法忘記它,也無法否認它的存在,更無法從我們的外在或內在記憶中抹去它。許多哲學家和神秘學者都寫過關於宇宙意識的文章。『宇宙意識』指的是對宇宙真理的意識,也是指宇宙本身的意識,它也是上帝。
Thumbnail
我們永遠無法忘記它,也無法否認它的存在,更無法從我們的外在或內在記憶中抹去它。許多哲學家和神秘學者都寫過關於宇宙意識的文章。『宇宙意識』指的是對宇宙真理的意識,也是指宇宙本身的意識,它也是上帝。
Thumbnail
由肉體加諸在靈魂上的限制,意味了人生無可避免的困苦,話說回來,我們還是可以對永生有所期望,不過就要看我們怎麼過我們現世的生活了。在俗世的生命,是訓練靈魂的一個機會,這樣,在它死後,才不會迷失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由肉體加諸在靈魂上的限制,意味了人生無可避免的困苦,話說回來,我們還是可以對永生有所期望,不過就要看我們怎麼過我們現世的生活了。在俗世的生命,是訓練靈魂的一個機會,這樣,在它死後,才不會迷失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讀《人的宗教》—對於「人」的信仰
Thumbnail
讀《人的宗教》—對於「人」的信仰
Thumbnail
讀《哲學是什麼》
Thumbnail
讀《哲學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