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完成了美國所期待的台灣民主化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李登輝完成了美國所期待的台灣民主化進程
蔣經國要推動台灣的民主化,把這個任務交給李登輝,李登輝有忠實執行,並且符合了美國的期待。
台灣民主化其實是有理論基礎的,從事後來看,我們可以這麼說,李登輝完成了美國所期待的台灣民主化進程。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美國要推動台灣的民主化,要讓民主化能夠落實與鞏固,於是就按照哈佛大學教授杭廷頓的「第三波民主化理論」來操作,就是民主化要經過至少兩次政黨輪替,才能鞏固!
為什麼要至少經過兩次政黨輪替呢?
第一次政黨輪替,是要讓原來的在野勢力能夠上台成為執政黨,目的是要證明這個民主化是玩真的!
第二次政黨輪替,是要讓原來的執政黨下野之後,還能夠重新回來執政,目的是要證明這是民主化,不是革命!
經過這兩次輪替之後,所有方面都認證了民主化的正當性與合法性,接受了這個體制,就不再搞叛亂,這樣的民主化才能談得上長長久久。
杭廷頓在1993年左右來台灣訪問,面見李登輝總統,介紹他這一套「第三波民主化理論」。李登輝有聽懂,所以用他全身的力量,加快台灣民主化的進程,也就是用最短的時間來完成兩次政黨輪替:
第一次支持陳水扁上台,辦法是在國民黨這邊製造連戰與宋楚瑜的分裂,第二次支持馬英九上台,是要讓原來執政的國民黨還有機會贏回政權,確認這不是革命!
關於馬英九,當初2008年美國確實就是要馬英九當總統的,所以才故意讓謝長廷不能贏。
李登輝用他畢生之力,讓國民黨與民進黨都在中華民國的民主體制內運作,這是他很大的貢獻。
他的另一個貢獻,就是把總統民選的年份恰好設計得跟美國大選的年份重疊,從1996年開始,每4年台灣在年初的時候投票,美國在年底的時候投票,同一年選總統!
這有什麼特殊意義嗎?
於是,任何美國總統都不敢承擔在上半年丟掉台灣的風險!所以,美國總統為了自己的連任,或者為了同黨的利益,絕對不能在總統大選年丟掉台灣。這也是為什麼1996年台灣第一次民選總統的時候,美國總統柯林頓硬是派了兩個航母戰鬥群來台灣周邊,因為他年底要競選連任,絕對不能讓台灣出狀況。要知道,兩個航母戰鬥群是開戰編制,當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用的正是兩個航母戰鬥群啊。
至少事後看來,台灣與美國在同一年投票選總統這件事,是李登輝對台灣的一大貢獻!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韓國也對唐鳳下手,取消了原先對台灣數位部長唐鳳的演講邀約,看起來是想討好中共,也有從中共這裡拿到一些經濟利益,但是我認為這對台灣是失禮的,而且中共的經濟在持續下滑,外匯儲備不夠用,這些經濟利益是維持不下去的。台灣就讓韓國去感受親中路線的苦果就好,然後永遠都要追求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壓力下保持優雅。
拜登所舉辦的民主峰會有邀請台灣,可是台灣的數位政策代表唐鳳在演講的時候,畫面很快被切掉,只保留聲音,這件事情很奇怪,因為既然美國敢邀請台灣,卻不邀請中共,就表示根本不怕惹到中共,從事後結果看,反而引起大家的好奇,去關注畫面被切掉的原因,於是產生了意外的效果⋯
觀察美中對抗的大形勢,仍然要回到基本面,就是看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能夠撐到什麼程度,所以要注意到中共的財政壓力非常嚴重,我們要從各種表面現象交叉比對,去看出習近平到底優先處理什麼問題,而這個問題我把它形容為拼錢袋子,俗稱搶錢。表面上你會看到各種權力鬥爭,但實際上背後在爭奪經濟利益,因為財政壓力太大了。
觀察美中對抗的大形勢,仍然要回到基本面,就是看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能夠撐到什麼程度,所以要注意到中共的財政壓力非常嚴重,我們要從各種表面現象交叉比對,去看出習近平到底優先處理什麼問題,而這個問題我把它形容為拼錢袋子,俗稱搶錢。表面上你會看到各種權力鬥爭,但實際上背後在爭奪經濟利益,因為財政壓力太大了。
有本錢,要玩大戰略,沒本錢,更要玩大戰略!這一點很多台灣人沒看懂。你想一想,當年毛澤東被蔣介石打到延安的時候,他有什麼本錢呢?那他後來怎麼會打敗國民黨,拿下政權?那是因為在沒有本錢的時候,他創造了被蘇聯與美國利用的價值!蘇聯把日本60萬關東軍的裝備交給林彪,美國要蔣介石不要打,坐下來談判,才翻身的⋯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猛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韓國也對唐鳳下手,取消了原先對台灣數位部長唐鳳的演講邀約,看起來是想討好中共,也有從中共這裡拿到一些經濟利益,但是我認為這對台灣是失禮的,而且中共的經濟在持續下滑,外匯儲備不夠用,這些經濟利益是維持不下去的。台灣就讓韓國去感受親中路線的苦果就好,然後永遠都要追求強大的綜合國力,在壓力下保持優雅。
拜登所舉辦的民主峰會有邀請台灣,可是台灣的數位政策代表唐鳳在演講的時候,畫面很快被切掉,只保留聲音,這件事情很奇怪,因為既然美國敢邀請台灣,卻不邀請中共,就表示根本不怕惹到中共,從事後結果看,反而引起大家的好奇,去關注畫面被切掉的原因,於是產生了意外的效果⋯
觀察美中對抗的大形勢,仍然要回到基本面,就是看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能夠撐到什麼程度,所以要注意到中共的財政壓力非常嚴重,我們要從各種表面現象交叉比對,去看出習近平到底優先處理什麼問題,而這個問題我把它形容為拼錢袋子,俗稱搶錢。表面上你會看到各種權力鬥爭,但實際上背後在爭奪經濟利益,因為財政壓力太大了。
觀察美中對抗的大形勢,仍然要回到基本面,就是看美國與中國的經濟能夠撐到什麼程度,所以要注意到中共的財政壓力非常嚴重,我們要從各種表面現象交叉比對,去看出習近平到底優先處理什麼問題,而這個問題我把它形容為拼錢袋子,俗稱搶錢。表面上你會看到各種權力鬥爭,但實際上背後在爭奪經濟利益,因為財政壓力太大了。
有本錢,要玩大戰略,沒本錢,更要玩大戰略!這一點很多台灣人沒看懂。你想一想,當年毛澤東被蔣介石打到延安的時候,他有什麼本錢呢?那他後來怎麼會打敗國民黨,拿下政權?那是因為在沒有本錢的時候,他創造了被蘇聯與美國利用的價值!蘇聯把日本60萬關東軍的裝備交給林彪,美國要蔣介石不要打,坐下來談判,才翻身的⋯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猛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文,開啟台灣被拒於國際組織外的五十年。然而在五十年後,國際間重新正視2758號決議文。值此歷史時刻,推薦各位一閱這本《意外的國父》,透過作者精練的文筆、詳細的文史資料,一探中華民國台灣化的進程,和美中台三方角力的歷史。
還記得上一篇文章尾巴我提到說蔣經國的掌權也算是為台灣民主化打開一扇門呢?可能有些讀者會說小蔣明明是情治人員,根本是在對民主化運動進行破壞阻撓,是後來受到國際壓力才放鬆威權體制的。 是沒錯,但小蔣其實也是大量啟用本土精英的第一人,至於為何他會開始重用本土精英呢?各位有機會的話可以跟當年撤退來台的老兵
一、前言 台灣轉型正義的實行自1996李登輝上任開始零星對過去威權時期的國家暴力之修正,如特赦美麗島事件涉案人員,對二二八事件道歉等。而以國家高度推動轉型正義的時間點,則自2017《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來。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被中共定調「賴清德與蕭美琴是獨獨配」的民進黨政府,賴清德上任後牽動美中台三方關係。中共從過去反獨促統,轉而優先遏制外部勢力、其次反獨、接續促統。   美國對中政策無論強度或優先順序都排第一順位,而對台政策是置於美中對抗之下,如此態勢很難在短時間內落幕,如果中國期待美國大選是美中關係的契機,恐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2758號決議文,開啟台灣被拒於國際組織外的五十年。然而在五十年後,國際間重新正視2758號決議文。值此歷史時刻,推薦各位一閱這本《意外的國父》,透過作者精練的文筆、詳細的文史資料,一探中華民國台灣化的進程,和美中台三方角力的歷史。
還記得上一篇文章尾巴我提到說蔣經國的掌權也算是為台灣民主化打開一扇門呢?可能有些讀者會說小蔣明明是情治人員,根本是在對民主化運動進行破壞阻撓,是後來受到國際壓力才放鬆威權體制的。 是沒錯,但小蔣其實也是大量啟用本土精英的第一人,至於為何他會開始重用本土精英呢?各位有機會的話可以跟當年撤退來台的老兵
一、前言 台灣轉型正義的實行自1996李登輝上任開始零星對過去威權時期的國家暴力之修正,如特赦美麗島事件涉案人員,對二二八事件道歉等。而以國家高度推動轉型正義的時間點,則自2017《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來。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被中共定調「賴清德與蕭美琴是獨獨配」的民進黨政府,賴清德上任後牽動美中台三方關係。中共從過去反獨促統,轉而優先遏制外部勢力、其次反獨、接續促統。   美國對中政策無論強度或優先順序都排第一順位,而對台政策是置於美中對抗之下,如此態勢很難在短時間內落幕,如果中國期待美國大選是美中關係的契機,恐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身為民主國家的民意代表、政府官員, 至少在理論上,對民主的真諦需要具備相對深入的理解。 成功走向民主政制的另外一個必備必備條件是,台灣大部分人民, 至少是直接參與 “正副總統的大選” 的台灣選民,也具備這項對 “民主制度的基本概念” 的理解,台灣所嚮往的“類” 美式民主, 才有落實的真正可能。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台灣民主世代的變化,如果以20年區別: ★1930~1940年代出生,戰亂生存世代,無所謂民主。經歷日本戰敗,中華民國佔領,228跟國共內戰全面撤退台灣的族群。 ★1950~1960年代出生,爭取民主世代,雖然是少數人,卻成為台灣第一波民主化的主力,但也是支持黨國體系最多的世代。陳水扁、馬英九、
Thumbnail
Hi all, 每到選舉年,就會有政客跳出來說台灣應該要學新加坡,更甚者,開始出現明的暗的吹捧特定候選人會成為台灣的李光耀救贖大家之類的。 有趣的是,那些真正在新加坡工作生活的人,對於上述的說法倒沒特別說什麼,甚至更多的是對那裡有更多的反省,以及去思考台灣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