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雅【The Celts】198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有時候聽到某些音樂與歌曲,心中總會勾起一些回憶。每當聽到1986年恩雅Enya幫BBC製作的這張【居爾特人The Celts】專輯,總會想起我那少年十五二十時的歲月。

當年聯考考的很不理想,相較於其他同學的台清交,我讀的雖然是間國立大學,但也是吊車尾。一個人隻身來台北,借住在舅舅家裡。那時的舅舅在光復北路高樓上,家裡很有錢,他把家裡打通,坐在客廳,就可以遠眺當時只有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的信義計畫區遠山,也沒有現在醜得要死的大巨蛋(當時只有一棟韓國大使館)。那景色很美,尤其是夜景。

舅舅有套「號稱」百萬的音響(他常炫耀他的喇叭一對就4.50萬,線一條鍍金鑲銀的一尺一萬之類的)。這樣的暴發戶,卻對我用他這套百萬音響沒有什麼要求,因為我聽的音樂總比他拿來聽洪榮宏或是袁小迪的好。

當年白天除了必修課外,幾乎都是曠課的狀態,拿這個時間去打工,那時每天早上七八點就出門,回家就是半夜,回家睡在地板上,用舅舅那套百萬音響,聽著身邊唯一帶來的CD,也就是這張恩雅的【居爾特人】專輯。

專輯裡的推薦曲「I want tomorrow」(MV拍得很蠢,1986年的水準咩)


當時這張專輯很少人有,恩雅還沒變成現在的新音樂天后,剛脫離家族合唱團The Clanned的她,接下了BBC影集【The Celts】原聲帶配樂的工作,並發表了這張同名專輯。比起這一張,更多人知道的是他1988年加盟華納唱片出版的【水印Watermark】專輯,但我喜歡這一張更接近居爾特The Celts音樂本質的民樂。

每晚我就乘著恩雅的音樂及歌聲,眺望著台北東邊的群山跟星星,想像著我的未來絕對不會只有這樣,在恩雅的音樂裡逃避現實的壓力,做著明天會更好的夢沉沉入睡。

raw-image

恩雅的歌讓我知道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個愛爾蘭民族,他們的音樂叫「居爾特音樂The Celts」,那段日子持續了一年,兼差兩份工作,等身邊有點錢,我就搬到學校附近去了。

現在,台北東區已經高樓林立,大巨蛋蓋到一半蓋不下去,舅舅也已經過世十年了,他們一家子也搬離那邊很久,那棟房子也已經老舊不堪,但每次經過光復南路跟忠孝東路口,偶而我還是會想起,用那套百萬音響放著恩雅音樂,看著台北的夜景想像著我一定 會過得更好的回憶,一路活下來,似乎到現在,我也是活得好好的就是了。

後來恩雅走紅了,1992年重新包裝這張專輯並拍美美的MV重新上市。

恩雅【The Celts】專輯試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楚天闊/影音亞空間
47會員
455內容數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2025/04/05
在1983年3月25日,麥可傑克森在「摩城25週年演唱會」上,帶來他當時主打新歌「Billie Jean」。音樂一出,全場瘋狂,但最瘋狂的事情是麥可傑克森在歌曲接近尾奏時,第一次表演了「月球漫步Moonwalk」。這是改變音樂娛樂歷史的一刻。
Thumbnail
2025/04/05
在1983年3月25日,麥可傑克森在「摩城25週年演唱會」上,帶來他當時主打新歌「Billie Jean」。音樂一出,全場瘋狂,但最瘋狂的事情是麥可傑克森在歌曲接近尾奏時,第一次表演了「月球漫步Moonwalk」。這是改變音樂娛樂歷史的一刻。
Thumbnail
2025/04/05
最近克里斯多夫諾蘭開拍【奧德賽】,以他的能力和高度,加上全明星組合,應該會拍出一部很好看的希臘史詩。只是看到這消息,心想有機會應該把30年前,也就是1995年由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西Theo Angelopoulos (1935-2012)導演的作品【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再找出來看。 為了電影
Thumbnail
2025/04/05
最近克里斯多夫諾蘭開拍【奧德賽】,以他的能力和高度,加上全明星組合,應該會拍出一部很好看的希臘史詩。只是看到這消息,心想有機會應該把30年前,也就是1995年由希臘導演安哲羅普洛西Theo Angelopoulos (1935-2012)導演的作品【尤里西斯生命之旅】再找出來看。 為了電影
Thumbnail
2025/03/28
同樣的「Forever Young」,阿爾發村和艾怡良這兩首歌的核心精神和對「青春」的詮釋截然不同,一個想要永保青春卻擋不住對於時間流逝的無奈(還是憂傷?),另一個則是受過傷、卻依然選擇勇敢的青春,心靈老了,卻想要無所畏懼…
Thumbnail
2025/03/28
同樣的「Forever Young」,阿爾發村和艾怡良這兩首歌的核心精神和對「青春」的詮釋截然不同,一個想要永保青春卻擋不住對於時間流逝的無奈(還是憂傷?),另一個則是受過傷、卻依然選擇勇敢的青春,心靈老了,卻想要無所畏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時的我,夢想好簡單,我總在心裡告訴自己,等長大以後,賺了錢,我一定要常常逛玫瑰,一一把喜歡的歌手的作品,收藏起來。
Thumbnail
當時的我,夢想好簡單,我總在心裡告訴自己,等長大以後,賺了錢,我一定要常常逛玫瑰,一一把喜歡的歌手的作品,收藏起來。
Thumbnail
  因為想著接下來要畫這張專輯,才發現自己對於窗戶的喜愛,原來從小就開始了。   
Thumbnail
  因為想著接下來要畫這張專輯,才發現自己對於窗戶的喜愛,原來從小就開始了。   
Thumbnail
有時候聽到某些音樂與歌曲,心中總會勾起一些回憶。每當聽到1986年恩雅Enya幫BBC製作的這張【居爾特人The Celts】專輯,總會想起我那少年十五二十時的歲月。
Thumbnail
有時候聽到某些音樂與歌曲,心中總會勾起一些回憶。每當聽到1986年恩雅Enya幫BBC製作的這張【居爾特人The Celts】專輯,總會想起我那少年十五二十時的歲月。
Thumbnail
百無聊賴地看著韓國綜藝,其中一集正談著「90年代的懷舊歌曲」,一群平均年紀40歲以上的來賓聊得津津有味,一首又一首的播著當時的金曲,即使不是我所熟悉的語言,曲風與MV風格也頗有共鳴,趨勢流行就是這麼一回事。 想起還是高中生的當時,日日重複著早自修與晚自習,不知道是怎麼開始的,我從一卷又一卷的錄音帶
Thumbnail
百無聊賴地看著韓國綜藝,其中一集正談著「90年代的懷舊歌曲」,一群平均年紀40歲以上的來賓聊得津津有味,一首又一首的播著當時的金曲,即使不是我所熟悉的語言,曲風與MV風格也頗有共鳴,趨勢流行就是這麼一回事。 想起還是高中生的當時,日日重複著早自修與晚自習,不知道是怎麼開始的,我從一卷又一卷的錄音帶
Thumbnail
開始學會聽音流行音樂的時候,正正是香港樂壇蹦出許多不同組合的年代。 想當然爾,我也是被大眾文化所推動而入坑的其中一位。還記得當年零用錢不夠,但為了能夠買到那隊女子組合的第一張發行的唱片,我還央求媽媽可不可以給我買。 最後唱片很順利的到手,她們的歌曲,也陪伴了我好些上學的日子。
Thumbnail
開始學會聽音流行音樂的時候,正正是香港樂壇蹦出許多不同組合的年代。 想當然爾,我也是被大眾文化所推動而入坑的其中一位。還記得當年零用錢不夠,但為了能夠買到那隊女子組合的第一張發行的唱片,我還央求媽媽可不可以給我買。 最後唱片很順利的到手,她們的歌曲,也陪伴了我好些上學的日子。
Thumbnail
聽音樂的你,是什麼模樣?最能確定的是,如果沒有音樂,那我就不能在大人的世界裡保有一種兒童的模樣,音樂讓我能在歌詞與旋律中快樂且不受拘束地奔跑,沒有目的地的,喜歡跑多遠就跑多遠,累了就睡覺。
Thumbnail
聽音樂的你,是什麼模樣?最能確定的是,如果沒有音樂,那我就不能在大人的世界裡保有一種兒童的模樣,音樂讓我能在歌詞與旋律中快樂且不受拘束地奔跑,沒有目的地的,喜歡跑多遠就跑多遠,累了就睡覺。
Thumbnail
話說1975年的台灣唱片行是很珍稀的,我呱呱落地就是在唱片行長大的。感謝那時沒有雷射唱片、沒有卡夾式SONY Walkman、沒有後來mp3、沒有iPod,我相信我童年看到的,就是黑膠唱片、卡式錄音帶和人家做生意用的匣式錄音帶。 這是我媽媽在三重龍門路104號開的第一唱片行(1973~1990)
Thumbnail
話說1975年的台灣唱片行是很珍稀的,我呱呱落地就是在唱片行長大的。感謝那時沒有雷射唱片、沒有卡夾式SONY Walkman、沒有後來mp3、沒有iPod,我相信我童年看到的,就是黑膠唱片、卡式錄音帶和人家做生意用的匣式錄音帶。 這是我媽媽在三重龍門路104號開的第一唱片行(1973~1990)
Thumbnail
小時候,覺得30歲好遙遠,現在一回頭聽著11歲時發行的歌曲,才發現記憶難以想起,卻能用唱的唱進回憶。
Thumbnail
小時候,覺得30歲好遙遠,現在一回頭聽著11歲時發行的歌曲,才發現記憶難以想起,卻能用唱的唱進回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