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醫師的遺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看了日本電影《死亡醫師的遺產》這部爭議性很大的電影後,想起之前因為台灣不通過安樂死,而特地花錢去瑞士安樂死的傅達仁的新聞。
雖然台灣去年推動DNR,讓我們可以選擇放棄急救及心肺復甦術,甚至推出有條件限制的安寧療護,但也非所謂的安樂死。
雖說醫療進步,讓某些人變得非自然死亡。看到影片中的死亡醫師專找那些癌末病人不收報酬的讓他們擺脫痛苦,並且拍攝短片中的主角們,還有一抹死前的微笑,死亡醫師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是一種救贖。然而,對於警方而言,覺得是蓄意殺人,並且積極辦案。
當刑警犬養看到家屬包闢死亡醫師並且說死者得到解脫時,對著最後一名父親說:「那是因為孩子體貼,不希望你再受苦,其實還希望可以在一起」時,說了句──「你還真是殘忍」。
到底家屬要如何面對癌末的家人?或者病人真正的希望是什麼呢?
或許這也是台灣還無法推動的原因吧!當我們的醫療進步的同時,有些病人如一開始影片中無法再負擔醫藥費還有家庭的太太,身心俱疲說感謝死亡醫師不收報酬的讓癌末的丈夫平靜走完一程;但是,對孩子而言,死亡醫師卻是殺死爸爸的壞醫師而報案。如果家屬有意見不同時,該如何決定呢?
很多治療在台灣是需要自費的,等達到標準予以給付時也是很嚴重的時候了,這樣的醫療是好是壞呢?有些人甚至沒有保險,即便醫師說要住院或者打生物製劑也沒辦法。
醫師曾說藥物治療必有其副作用,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然而身為免疫病人,周旋在各科檢查治療及不斷增加的藥物時,還有許多自費藥物或者耗材。隨著高齡化,對有些不達重大傷病或者未符合身障標準的人,就醫也會是很大的經濟負擔。
到底安樂死對一些重病病人及家屬是解脫還是謀殺,每個人的定義不同,有些人怕的是失智;有些人是怕延命治療,有些人就像犬養刑警的女兒等著器捐可以跟爸爸一起生活下去,雖然目睹好友氣喘發作而亡感到害怕,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最後可以像她後悔幸運的被救呢?
死亡醫師在影片中覺得那些病人臨終前的死亡微笑很美,自命幫他們解脫痛苦,但是多少人希望可以活命卻不得而知。
~刊於張老師出書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4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映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藉著像積木般的拼湊,我理解弟弟的用心,然而有意義或無意義的判斷,恐怕也不是當下能決定的!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的,有一天可能能更接近夢想一些。
其實藉著像積木般的拼湊,我理解弟弟的用心,然而有意義或無意義的判斷,恐怕也不是當下能決定的!我相信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的,有一天可能能更接近夢想一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Thumbnail
「30多歲的陳女士意外發現乳房內有3公分腫瘤並已轉移至淋巴結,確診為早期HER2陽性乳癌。」三軍總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戴明燊醫師建議標準治療方式應先接受化療加HER2標靶藥物的術前輔助治療,再進行手術切除。 手術後,雖然患者乳房的腫瘤完全消失,但在淋巴結中仍發現兩顆殘存癌細胞。戴明燊醫師強調:「對這位
Thumbnail
《奧勒岡之春》是一部探討安樂死議題的紀錄片,背景設定在美國奧勒岡州。影片中,導演彼得理查森透過訪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展現人性掙扎、死亡和尊嚴的關聯。文中也提到傅達仁的故事,呼籲臺灣通過安樂死法案,並深入探討安寧療護與安樂死之間的辯論,讓觀眾思考是否應該能選擇自己的死亡方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當我開始要跟大家介紹我是小冬瓜的時候,代表郭憲鴻已經死亡,因為我要符合小冬瓜的人設跟期待。」冬瓜行旅的社長郭憲鴻(小冬瓜)說。 「小冬瓜」的父親「冬瓜」曾是台北知名的殯葬專家兼電視名人,他成功戒除毒癮,從艋舺大哥改頭換面,甚至出版了一本書。雖然郭憲鴻從小陪父親在殯葬現場服務,對這個行業並不排斥,
Thumbnail
小說中透過大量隱喻、感受、意識流與主角對自身生命存在的意義,描繪了種族、殖民主義對維吾爾人的無聲暴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Thumbnail
「30多歲的陳女士意外發現乳房內有3公分腫瘤並已轉移至淋巴結,確診為早期HER2陽性乳癌。」三軍總醫院癌症中心主任戴明燊醫師建議標準治療方式應先接受化療加HER2標靶藥物的術前輔助治療,再進行手術切除。 手術後,雖然患者乳房的腫瘤完全消失,但在淋巴結中仍發現兩顆殘存癌細胞。戴明燊醫師強調:「對這位
Thumbnail
《奧勒岡之春》是一部探討安樂死議題的紀錄片,背景設定在美國奧勒岡州。影片中,導演彼得理查森透過訪談末期病人及其家屬,展現人性掙扎、死亡和尊嚴的關聯。文中也提到傅達仁的故事,呼籲臺灣通過安樂死法案,並深入探討安寧療護與安樂死之間的辯論,讓觀眾思考是否應該能選擇自己的死亡方式。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在醫院與大學的知識巨塔間,郭文華以專業經驗與學術訓練自然地跨域流動,隨著衛生政策的轉折穩步前行。不管是他參與過的臨床實務、還是正在推動的素養培養、亦或持續追蹤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修法,這段研究如何成就完整,沒有遺憾人生的修行之道,其實才剛啟程。 ⠀ 而未來都將離開人世、走向此生盡頭的你我,都在路上。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Thumbnail
「當我開始要跟大家介紹我是小冬瓜的時候,代表郭憲鴻已經死亡,因為我要符合小冬瓜的人設跟期待。」冬瓜行旅的社長郭憲鴻(小冬瓜)說。 「小冬瓜」的父親「冬瓜」曾是台北知名的殯葬專家兼電視名人,他成功戒除毒癮,從艋舺大哥改頭換面,甚至出版了一本書。雖然郭憲鴻從小陪父親在殯葬現場服務,對這個行業並不排斥,
Thumbnail
小說中透過大量隱喻、感受、意識流與主角對自身生命存在的意義,描繪了種族、殖民主義對維吾爾人的無聲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