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要如何活出一個能越來越好的人生呢?
我覺得需要一種心有不甘的態度,一顆不願甘心的「不甘心」。
當然,隨著年歲,越來越清楚這世上所有的性格或是行為只是一個指標,太少或太多都有可能成為一個人的缺點和不足,所以要說「不甘心」是一個缺點的話,也許對大部分的來說,是。
但對我來說是一個向前衝刺的最佳的動力來源。也許可以不需要這麼累,或是要以這種不那麼健康的心態當作動力,也能保持上進。所以說,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罷了。但就是因為這樣接近病態的執著,才不需要我額外去擔心動力這件事。就像隨時隨地都有加油站那樣,不需要擔心要是接下來的路程沒有可以補充動力的話,該怎麼辦。
最近的內心辯論是,「我好像不願甘心,但又無法保持幹勁」,再一次以公路旅行當做比喻的話,就像是這條路上雖然充滿加油站,但我依舊沒有全力踩下油門,一路到底。
可能不是動力的問題,這條路上,也許有其他我更重視的元素和風景也說不定。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48內容數
在二十幾到三十歲這之間,是初出茅廬,走進社會的年紀,雖然充滿驚喜、未知與挑戰,但也伴隨著許多焦躁和不安。 對我來說,這裡是「緩解焦慮」的地方,也希望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少一點知識焦慮,讓大家有一個覺得溫暖的園地,畢竟「這個世界不缺對錯,缺的是溫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y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一次上場比賽是小學四年級,顫抖的雙手和不聽使喚的腳,讓必賽結果可想而知...沒等比賽結束,教練在中場休息時刻,先是一拳打在手臂,見我沒什麼反應,在踹上兩腳,這是我的童年很習以為常的事情。 抗壓力,是真的蠻重要的指標呢~
最近,看太多韓劇了... 後來才發現是因為「學生」給人一種可以犯錯的預期...說起來覺得心酸,畢業將近十年,我發覺自己的心不比學生時期清晰,又或著是說,我們往往是被逼著長大,做出所謂成熟的決定和發言。 我到底屬於何處?又或著是不是真的走在完成夢想的路上呢? 最近,真的看太多韓劇了...
過去的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有邏輯的人,說話條理分明,文章井然有序,即便在自己的世界裡,我明白我的天馬行空讓我終究不願被某種秩序馴服,這樣的叛逆,在不講究自我為中心的亞洲社會隱影藏的很好,而就如同老套的電影般,我漸漸的從真實的自我和社會賦予的角色之間,模糊了界線,忘了自己是誰。
最近在生活上又遇到一些瓶頸,除了草稿裡的封存文章,還有人生選擇上的優先順序問題。 這種明明想去眼前那座山名水秀,但卻一直惦記著會不會錯過另一頭的海岸風情,孰先孰後有時候也不是看風景這樣簡單的比較,人生有很多事情是「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了」的,像是親人的問候和出遊,和爸媽的午後談心或飯後漫步。 但即
今年要結尾了,賴床的早晨,拖著慵懶的身軀,完成第一個任務,洗衣服。 今年要結尾了,又是看似無所事事的一年,我的內心跟自己說,這就是我的第二個gap yaer,沒事的。 今年最喜歡的電影大概就是「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了吧,心中一直有種和熏一樣不想成為普通人的想法,總覺得那些世俗的樣子是一種從眾或盲從。
剛開始有意識自己想要出走流浪的時候,內心有無數個怎麼辦...
第一次上場比賽是小學四年級,顫抖的雙手和不聽使喚的腳,讓必賽結果可想而知...沒等比賽結束,教練在中場休息時刻,先是一拳打在手臂,見我沒什麼反應,在踹上兩腳,這是我的童年很習以為常的事情。 抗壓力,是真的蠻重要的指標呢~
最近,看太多韓劇了... 後來才發現是因為「學生」給人一種可以犯錯的預期...說起來覺得心酸,畢業將近十年,我發覺自己的心不比學生時期清晰,又或著是說,我們往往是被逼著長大,做出所謂成熟的決定和發言。 我到底屬於何處?又或著是不是真的走在完成夢想的路上呢? 最近,真的看太多韓劇了...
過去的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有邏輯的人,說話條理分明,文章井然有序,即便在自己的世界裡,我明白我的天馬行空讓我終究不願被某種秩序馴服,這樣的叛逆,在不講究自我為中心的亞洲社會隱影藏的很好,而就如同老套的電影般,我漸漸的從真實的自我和社會賦予的角色之間,模糊了界線,忘了自己是誰。
最近在生活上又遇到一些瓶頸,除了草稿裡的封存文章,還有人生選擇上的優先順序問題。 這種明明想去眼前那座山名水秀,但卻一直惦記著會不會錯過另一頭的海岸風情,孰先孰後有時候也不是看風景這樣簡單的比較,人生有很多事情是「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了」的,像是親人的問候和出遊,和爸媽的午後談心或飯後漫步。 但即
今年要結尾了,賴床的早晨,拖著慵懶的身軀,完成第一個任務,洗衣服。 今年要結尾了,又是看似無所事事的一年,我的內心跟自己說,這就是我的第二個gap yaer,沒事的。 今年最喜歡的電影大概就是「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了吧,心中一直有種和熏一樣不想成為普通人的想法,總覺得那些世俗的樣子是一種從眾或盲從。
剛開始有意識自己想要出走流浪的時候,內心有無數個怎麼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生不可能永遠順心如意,也不可能內心不起波瀾,我試圖追回內在的平靜感,原來也都是追求不完的,不如將人生放輕鬆點去感受、去體會,就會如同火車過站一樣,一站站的就過去了~ 能夠在任何環境的狀態下感受到"我好愛我自己、我接納我自己",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每一處"人格缺陷",其實就是愛自己、做自己的舒適狀態。
Thumbnail
沒有天下掉餡餅,只有飛來橫禍;你以為的人間天堂,終究是你以為--《孤注一擲》 這一部犯罪劇情片,故事背景是在緬甸北部的詐騙集團,以真實故事來改編,將整個國際詐騙的脈絡描述得相當清楚,甚至連分工以及所屬工作都完整到像是教科書。
Thumbnail
我真的很想用快樂的態度面對人生但快樂總是故意遠離我,我也不是故意用消極和悲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但以我現在的生活條件快樂是不可能的,我想快樂啊,但他總是故意遠離我,他故意不讓我快樂
Thumbnail
一個人認命活著的動力,是因為有負擔,這個負擔雖沉重,卻也有一點甜蜜在裡頭,人生就是苦樂摻半,在苦境中修一點蜜來嚐,日子才不致於太絕望。說苦樂摻半是言過其實,大部份的人生,都是苦大於樂,舉例來說,一周辛苦工作五天,才換得兩天的休息,或是一天工作八至十小時,才換得下班之後放鬆的兩三小時。 然而,不
如果勇敢走到下一步,我希望自己是快樂的,可能我有很多渴望和理想,雖然在現實生活其實也不一定要去做,但是如果我真的清楚的知道渴望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我會不會更清楚自己,和再走到另一個人生歷程,今天的我也是在水花和波浪裡,我覺得什麼都不知道真的是很絕望的事情,但是一副我也沒有辦法的姿態過著日子,但是有時候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工作經歷的文章,從情感和工作環境的角度探討了失落和痛苦,但強調了面對困難和逆境時的勇敢和堅定。作者特別提到了對自信的失去和工作環境下的競爭壓力。
Thumbnail
感情的甜蜜總讓人如癡如醉,但如果發現對方出軌,傷心和憤怒一定會讓你很想報復對方。但是如果你因此享用出軌的方式報復對方,衝動和情緒控制不當很容易使你陷入更痛苦和懊悔的折磨,不要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報復,非常不明治。你要知道報復不會解決問題,而會讓問題更多,也讓你自己的行為本質上和對方诶有區別。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生不可能永遠順心如意,也不可能內心不起波瀾,我試圖追回內在的平靜感,原來也都是追求不完的,不如將人生放輕鬆點去感受、去體會,就會如同火車過站一樣,一站站的就過去了~ 能夠在任何環境的狀態下感受到"我好愛我自己、我接納我自己",坦然地接受自己的每一處"人格缺陷",其實就是愛自己、做自己的舒適狀態。
Thumbnail
沒有天下掉餡餅,只有飛來橫禍;你以為的人間天堂,終究是你以為--《孤注一擲》 這一部犯罪劇情片,故事背景是在緬甸北部的詐騙集團,以真實故事來改編,將整個國際詐騙的脈絡描述得相當清楚,甚至連分工以及所屬工作都完整到像是教科書。
Thumbnail
我真的很想用快樂的態度面對人生但快樂總是故意遠離我,我也不是故意用消極和悲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但以我現在的生活條件快樂是不可能的,我想快樂啊,但他總是故意遠離我,他故意不讓我快樂
Thumbnail
一個人認命活著的動力,是因為有負擔,這個負擔雖沉重,卻也有一點甜蜜在裡頭,人生就是苦樂摻半,在苦境中修一點蜜來嚐,日子才不致於太絕望。說苦樂摻半是言過其實,大部份的人生,都是苦大於樂,舉例來說,一周辛苦工作五天,才換得兩天的休息,或是一天工作八至十小時,才換得下班之後放鬆的兩三小時。 然而,不
如果勇敢走到下一步,我希望自己是快樂的,可能我有很多渴望和理想,雖然在現實生活其實也不一定要去做,但是如果我真的清楚的知道渴望的事情到底是什麼,我會不會更清楚自己,和再走到另一個人生歷程,今天的我也是在水花和波浪裡,我覺得什麼都不知道真的是很絕望的事情,但是一副我也沒有辦法的姿態過著日子,但是有時候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工作經歷的文章,從情感和工作環境的角度探討了失落和痛苦,但強調了面對困難和逆境時的勇敢和堅定。作者特別提到了對自信的失去和工作環境下的競爭壓力。
Thumbnail
感情的甜蜜總讓人如癡如醉,但如果發現對方出軌,傷心和憤怒一定會讓你很想報復對方。但是如果你因此享用出軌的方式報復對方,衝動和情緒控制不當很容易使你陷入更痛苦和懊悔的折磨,不要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報復,非常不明治。你要知道報復不會解決問題,而會讓問題更多,也讓你自己的行為本質上和對方诶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