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工資停滯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台灣工資問題
依賴中國程度越高
薪資停滯可能性越高

依賴中國
大量進口中國產品
工作需求外移
到中設廠
僱用當地員工

薪資所得會慢慢拉近
直到薪資高到企業無法負荷
才有可能回台設廠

阿肥:只要中國還是世界工廠,這現象還是會持續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肥的沙龍
0會員
17內容數
阿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1
因應Fed升息,高利率時代來臨,資產管理更顯重要。 現在各家銀行都推出自己的網路虛擬帳戶優惠 遠東商銀有五萬元2.6%的優惠,為期半年 還有不限額1.185的利率,此部分目前無期限 (不限額應為台灣業界唯一) 若要延長優惠可以推薦好友加入Bankee (一定要請好友輸入推薦碼,兩人都能有此優惠)
2023/04/01
因應Fed升息,高利率時代來臨,資產管理更顯重要。 現在各家銀行都推出自己的網路虛擬帳戶優惠 遠東商銀有五萬元2.6%的優惠,為期半年 還有不限額1.185的利率,此部分目前無期限 (不限額應為台灣業界唯一) 若要延長優惠可以推薦好友加入Bankee (一定要請好友輸入推薦碼,兩人都能有此優惠)
2023/04/01
對 他給我很像現在鴻海的fu 就是只差一個目標走出來 你傳送了 而且他現在股價還低於淨值 你傳送了 比鴻海還慘 更被看扁 鴻海頂多股價跟淨值差不多而已 歷年配息也都穩定 你傳送了 市場趨勢是 5G 6G 使用金屬機殼會屏蔽訊號 如果轉型成電動車應該滿有搞頭?
2023/04/01
對 他給我很像現在鴻海的fu 就是只差一個目標走出來 你傳送了 而且他現在股價還低於淨值 你傳送了 比鴻海還慘 更被看扁 鴻海頂多股價跟淨值差不多而已 歷年配息也都穩定 你傳送了 市場趨勢是 5G 6G 使用金屬機殼會屏蔽訊號 如果轉型成電動車應該滿有搞頭?
2022/07/06
依照歷年淨值比走勢來評估: 通常淨值比 1.1到0.8之間浮動(小數點忽略) 2022-2021 來到1.3-1.2之間(小數點忽略) 可能因為疫情等因素 長線投資者推薦 買入點0.9以下買進(越靠近0.8越好)
Thumbnail
2022/07/06
依照歷年淨值比走勢來評估: 通常淨值比 1.1到0.8之間浮動(小數點忽略) 2022-2021 來到1.3-1.2之間(小數點忽略) 可能因為疫情等因素 長線投資者推薦 買入點0.9以下買進(越靠近0.8越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淺談臺灣職場的低薪問題,探討勞工面臨的挑戰以及產業之間的惡性競爭。根據調查,數百萬名勞工的薪水仍低於三萬元,無法抵抗日益上漲的物價。文章揭示了因市場壓力導致的勞工過勞及產品與服務品質下降的惡性循環,並指出在此情境下,老闆與勞工之間的矛盾加劇。呼籲改善勞工待遇,以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這兩天剛好在Dcard上看到一篇,工地板模師傅將年輕人低薪或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歸因於引進外籍勞工,因為覺得太倒果為因,希望能再提出自己見解之於,也邀請各產業界大拿提出觀點,避免受困於單一產業侷限。 這裡沒有瞧不起板模師傅的意思,畢竟人家月薪可能比我還高QQ
Thumbnail
這兩天剛好在Dcard上看到一篇,工地板模師傅將年輕人低薪或找不到工作的問題歸因於引進外籍勞工,因為覺得太倒果為因,希望能再提出自己見解之於,也邀請各產業界大拿提出觀點,避免受困於單一產業侷限。 這裡沒有瞧不起板模師傅的意思,畢竟人家月薪可能比我還高QQ
Thumbnail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有錢也造不出來。
Thumbnail
欠缺工業的後遺症很多,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防災,卻屢屢買不到台灣製造的產品,或是零組件很難全台灣製,說穿了就是產業崩掉的原因。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喝牛奶去養一頭牛,但產業邏輯是欠缺這些技術勞工,過幾年台灣若有需要,有錢也造不出來。
Thumbnail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Thumbnail
過去近20年,每過一陣子,筆者跟友人想到一些事業能做,開始去評估成本時,總會遇到一個典型的狀況。不管是小東西、大機台,全部都外移了,對方還很好心的要介紹西進中國的廠商。而當我們閒聊產業局勢時,都不免發現基本邏輯的一致性,中國具有低廉的成本,不去設廠的就會沒競爭力。
Thumbnail
人家就是不想吃你這套3班8小時制度,薪水給多三成也不要,那我們該怎麼辦?確實部分工廠做得下去,但也不是每一間都可以,到頭來這種文化成本,該付的都得付。 結果就是,這幾年開始有人驚覺,會不會全世界只有中國,可以做到無限制壓搾勞工、轉嫁汙染到環境、還具有一定教育水準、有錢就願意當奴工?
Thumbnail
人家就是不想吃你這套3班8小時制度,薪水給多三成也不要,那我們該怎麼辦?確實部分工廠做得下去,但也不是每一間都可以,到頭來這種文化成本,該付的都得付。 結果就是,這幾年開始有人驚覺,會不會全世界只有中國,可以做到無限制壓搾勞工、轉嫁汙染到環境、還具有一定教育水準、有錢就願意當奴工?
Thumbnail
先前看到一則新聞,說2021年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125元、年增2.07%,創歷年新高。許多年輕朋友跳出來聲稱自己其實沒有領到那麼高,其實是天平另一端,是那些收入在前段班的人拉升了才造成這樣的數據。 畢業服完兵役後,我就外派大陸展開了近四年的海外職涯旅程。在這過程中感受到的,是產業
Thumbnail
先前看到一則新聞,說2021年台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3125元、年增2.07%,創歷年新高。許多年輕朋友跳出來聲稱自己其實沒有領到那麼高,其實是天平另一端,是那些收入在前段班的人拉升了才造成這樣的數據。 畢業服完兵役後,我就外派大陸展開了近四年的海外職涯旅程。在這過程中感受到的,是產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