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看似很嗆,主角也是一名看似不怎麼討喜的女孩—玫瑰的人生故事,然而在這些看似如何如何的背後,我們到底是要看到符合誰的期待?
向來以短篇小說見長、也是極少數以這樣成就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拿大作家艾莉絲.孟若,此次用十個短篇小說的篇幅,交織出一位女主角玫瑰的長篇人生故事。
「玫瑰感到羞愧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她身為女人,卻遭到如此誤解,認定她無法成為理想的女人。」
理想的女人到底是如何?
玫瑰的人生中一次次的感到羞辱與挫敗,來自貧窮且素質低落的小鎮;與原生家庭的不和諧;注定逃離的命運中,撞進一段段看似恩愛卻貌合神離、當別人小三、騙人與被騙的情感關係中,做出一個個我們所不能理解的選擇,追求夢想卻也同時傷害了至親。但孟若總能把身為一個女性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真實樣貌表現出來,經歷過這些的玫瑰,依然親自面對人生的各種殘酷,更珍惜生命當中夾雜的溫柔。
想要活得幸福,難道不可以嗎?
觀看這些也可以感受到,因年代感所看見的女性地位落差,比如傳統上對「好女人」的定義,對比到今日女性在自主上不同風向的轉變(當然男性地位亦同)。然而又有多少的「理所當然」被遺留至今?
有沒有坦然接受追求後的自己呢?
玫瑰後來真的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節目主持人,一個她沒想過的樣貌。
然而在她回首過往與派屈克的婚姻,或當別人於她的面講出「我在電視上看過妳」時,心裡湧起的首先卻是羞愧,那些虛偽的自信,那種她無法誠實解釋的失敗。玫瑰終將回去面對自己曾逃離的一切,那不只是對失望的逃避、而是愛人的能力。
不管是她覺得永遠不如她所願,帶走一切的愛情、與繼母芙蘿尚未調解好的關係、甚至是愛她自己,這位打從心底覺得破敗小鎮出生比別人失敗,卻始終帶著驕傲的女孩。
你所追求的樣子到底是要符合誰的期待呢?你起身追求的夢想是希望成為完全不一樣的自己嗎?不得不說,我多多少少有過。
然而當心底深處無法誠實面對這樣的自己時,追求再多也只會讓你不得不回望,還沒擁有這些的自己,是什麼樣子?
回到書名:「妳以為妳是誰?」,不曉得有多少人從小時候被家庭、被朋友這樣質問過,它固然是一句貶低甚至潑你冷水的挑釁話語,但若是我們自己問自己,它可以是句自我省思,思考我們的理想與現實真正的樣貌究竟有多大差距?
然後,我們是否又可以在理解後,選擇能讓我們心安又能做得理直氣壯的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