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畫與代表臺灣的漫畫(4):堪為代表的軸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鑑於「風格」是種過於抽象的標準,如前所述,對於「臺灣漫畫」的定義問題,最後往往再次落回人、史、時、地、物的取現邏輯,試圖凸顯在地元素的代表意義。漫畫家彭傑在〈臺灣漫畫界的毒藥─「風格」〉文中指出:
不少人找出來的答案卻是「題材本土化」。
有人畫921、有人畫史豔文、有人畫媽祖過台灣、有人畫廖添丁⋯⋯
以題材多元化而言,這是好現象!(至少日本人絕對不會畫媽祖)
但卻有「少數人」像是挖到寶一樣,把本土題材當成本土風格的出路。
這可奇了!
橫山光輝畫了史記和三國志,怎麼沒有人說他是中國漫畫?
小川悅司畫了中華小廚師,同樣也沒人說那是中國漫畫?
「題材」和「風格」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今天就算叫李安去拍超人,他一樣不會是美國導演。
太多人執著於本土風格這個口號,而流於形而上的自滿。
台灣人狂熱於經營小團體,
在一個環境裡總是急著區分出你(們)和我(們),
接著找出我(們)的獨特性,甚至以此為傲。
所以在日本次文化強大的入侵下,不少人急於找出「台灣風格」;
但卻忘了風格乃可生不可造,那必須要靠長時間的文化累積才會慢慢出來的東西。
圖 70 風格與創作環境、文化背景關係概念示意圖(來源:周文鵬整理)
如果臺灣漫畫必須足以「代表臺灣」,那麼除了島內意識的群聚及認同,更需要具備某種有別於外來作品的區隔,必須考量境外接受者之於作品內、外要素的綜合視角。如引文所述,長期改編中國文史的日本漫畫家橫山光輝,不僅身為日本巨大機器人題材之父,完成了《鐵人28號》、《巴比倫二世》、《六神合體》等科幻漫畫名著,筆下《項羽與劉邦》、《三國志》、《水滸傳》、《殷周傳說》等作品,更以異國浩瀚的文化底蘊為素材,建構起日本漫畫體系的另一向度。這自然也凸顯了題材與代表性之間的悖論,更說明了在「日本公民在日本創作的漫畫」的基礎之上,所謂的「代表○○」,其實存在著反客為主、收為己用的操作可能。
如圖70所示,以本質而言,任何創作之於母國的代表意義,其實都有兩種不同的邏輯:
  1. 取得型:針對眾所周知的既有對架元素,透過素材運用的概念,進行既有物象及其內在意涵的取用與拼湊。
  2. 創造型:塑造並流傳新生指標,在既有物象及相關內涵的系統之外,建構成立於接受者認知的新價值表徵。
換言之,「臺灣漫畫」歷來面臨的定義問題,也許大多來自「取得」的單一視野,所以側重在地化、本土化的訴求,偏廢了多元素、多向度、多系統的發展進路,疏離於風格化、國際化、長遠化的策略意識。以當代知名漫畫作品《航海王》為例,作為故事基底的遠洋航運、海上盜賊、尋寶蒐奇等題材,其實多不屬於日本文化的原生環節。以地域、環境、時空、動植物、器具而論,在本就架空的故事背景中,除了劇中角色羅羅亞‧索隆使用的日本刀及劍術之外,在以日式建築為主體的海軍本部出現以前,作品中對於日本在地特質的標榜不僅不甚明顯,甚至更因為融用了泛地域的題材及素材,而創造出了劇情中令讀者趨之若騖的異國風情。
圖 71 作品代表性及其構成概念示意圖(來源:周文鵬整理)
相較之下,同期知名作品《火影忍者》儘管因為導入忍者文化而貌似「取得」代表性,但箇中異能、異獸、異科技等奇幻發想,卻又顯然綜跨兩類邏輯。由此可見,無論取得、創造或交錯創發,這兩部作品的成功,形同說明了以「○○公民所創作」為基礎,只要能夠理清方向意識、專心經營精彩內容,各種來自地域、國籍、文化、作者、風格、題材的種種悖論,都可以因為作品的成功而借力於受眾,在實質意義中達成平衡。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歷來不乏質疑與憂心,認為我國漫畫作品無論圖像、內容或表述都高度接近日系風格,實須積極回歸在地特色;但可以理解的是,這類說法或許尚未察覺,不僅「畫臺灣的作品」與「臺灣畫的作品」之間存在各種牽絆創意創發的問題,「特色作品」、「精彩作品」與「暢銷作品」之間的多重不等式,也更有其直接作用於代表效應的影響價值,既不該一概而論,也沒有掛一漏萬、本末倒置的空間。
可喜的是,曾一度同時設限參賽者國籍與題材要求的新北市原創漫畫競賽,雖然同樣於2016年的徵件簡章中明文「作品劇情須結合位於新北市境內,並經本府文化局指定或登錄之『文化資產』(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化景觀、傳統藝術及保存技術、古物、民俗及有關文物,以新北市文化資產網登錄者為主),或經文化部公告之世界遺產潛力點,進行創作。」但卻開放了外籍人士的參與資格。這或許說明了主辦單位的計劃目標已相對聚焦在優秀作者、作品的深入當地,並以此為橋板,期待境外視角對於地方特色、臺灣文化的理解及輸出。
本文摘自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讀圖漫記:漫畫文學的工具與臺灣軌跡》/作者:周文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哈囉大家好!歡迎來到【NYCU PRESS說書中】! ✍身為出版社編輯,愛書、惜書之餘,更希望能把出版社工作實務、與作者相處的點點滴滴以及最最最重要的推薦每本書的可讀之處帶給大家! 希望你/妳能在此抽出15分鐘,細細品味這形色匆匆年代下,閱讀與知識的珍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於語言、產地、作者國籍都存在可能的悖論,因此如同漫畫家彭傑所言,無論學界、輿論或創作者,多數人在嘗試處理臺灣漫畫的定義問題時,總會「努力尋找臺灣漫畫風格」,抑或「強調本土風格」。於是又將陷入另一個難解的問題──何謂臺灣的漫畫風格?
細分來看,以漫畫為討論對象時,「Made in Taiwan」其實包括了兩種不同的概念。由於產生漫畫作品必須經過創作、出版兩種進程,因此「作品在臺灣形成」的概念,又可以再分成「原創的發生」及「出版業務的完成」。換言之,儘管「Made in ○○」的梳理方式並不少見,但對創作型商品而言,卻依然顯得模糊
一如「臺灣不是美國」、「臺灣不是日本」等國家認知,一般情況下,語系及文字的識別,常是定義區別的最直接指標。不過,由於政治的因素及抗力,令臺灣民眾一直對海峽彼端有著離合難定的複雜情緒,在這樣的基礎上,前述觀念對於臺灣社會與「臺灣文學」來說,其實不完全適用。
由於語言、產地、作者國籍都存在可能的悖論,因此如同漫畫家彭傑所言,無論學界、輿論或創作者,多數人在嘗試處理臺灣漫畫的定義問題時,總會「努力尋找臺灣漫畫風格」,抑或「強調本土風格」。於是又將陷入另一個難解的問題──何謂臺灣的漫畫風格?
細分來看,以漫畫為討論對象時,「Made in Taiwan」其實包括了兩種不同的概念。由於產生漫畫作品必須經過創作、出版兩種進程,因此「作品在臺灣形成」的概念,又可以再分成「原創的發生」及「出版業務的完成」。換言之,儘管「Made in ○○」的梳理方式並不少見,但對創作型商品而言,卻依然顯得模糊
一如「臺灣不是美國」、「臺灣不是日本」等國家認知,一般情況下,語系及文字的識別,常是定義區別的最直接指標。不過,由於政治的因素及抗力,令臺灣民眾一直對海峽彼端有著離合難定的複雜情緒,在這樣的基礎上,前述觀念對於臺灣社會與「臺灣文學」來說,其實不完全適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如果去搜尋台灣動畫,看到的或許是動畫電影代工,3D建模技術成熟等等。 但要提出台灣的動畫作品,又有多少作品能留下如此鮮明的印象? EP.1【2024年的《八戒》】 EP.2【角色的還原度呈現】 EP.3【文化造就的差異性】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臺中漫畫博物館致力於展示臺灣漫畫的發展史與商業現況,並提供豐富的展覽元素,包括歷史性漫畫、得獎作品、漫畫家工作室展示等。除了展覽,園區內還有賣甜點與餐點的小店,環境優美且溫暖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週末有雷射燈光秀,未來主場館開放後將提供更多展覽空間。地址:臺中市西區林森路33號。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歷經多種文化的影響,包括原住民文化、荷蘭文化、明鄭時期、清朝文化、日本文化及中華民國文化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底蘊。不同文化的交融帶來多元性,未來或許會出現一種新文化,秉持自由、民主、和平與友善的價值,對全球產生正面影響。本文探討這些文化對臺灣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如果去搜尋台灣動畫,看到的或許是動畫電影代工,3D建模技術成熟等等。 但要提出台灣的動畫作品,又有多少作品能留下如此鮮明的印象? EP.1【2024年的《八戒》】 EP.2【角色的還原度呈現】 EP.3【文化造就的差異性】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近年,日、韓漫進入臺灣人生活,細緻畫風與高潮迭起的劇情,圖像敘事不僅成為我們的日常,更帶動相關商機、活動舉辦。讚嘆日韓漫的同時,臺灣有自己的漫畫嗎?臺漫,又走出了什麼路?來到「國家漫畫博物館」(主場館尚未完成),目前全區劃分為13區,自臺灣漫畫的歷史、發展再到多元題材等,一同閱讀體驗「臺漫」新氣象。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Thumbnail
臺中漫畫博物館致力於展示臺灣漫畫的發展史與商業現況,並提供豐富的展覽元素,包括歷史性漫畫、得獎作品、漫畫家工作室展示等。除了展覽,園區內還有賣甜點與餐點的小店,環境優美且溫暖適合各年齡層的遊客。週末有雷射燈光秀,未來主場館開放後將提供更多展覽空間。地址:臺中市西區林森路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