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智者:以我父親為例

2022/01/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摘要
常常陪父親在家附近逛逛,培養與他的新感情;換個環境,務必解除他內心的焦慮;照護父親,需要愛,更需要方法與支援;搬進養護中心,從家中帶來對父親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照片、繪畫或個人創作物等等,來創造他對「新家」的依附;頻死階段而減少進食時,會尊重病人意願決定是否放置鼻胃管;當父親病情導致生命進入末期、發生感染時不用抗生素。
keyword:第一晚效應、養護中心(第二個新家)、插鼻胃管、臨終期
現在翻看過去的行事曆,我發現除了工作外,「父親」絕對是個頻繁出現的詞,不是「照顧爸爸」、「帶爸爸去公園」,就是「接爸爸」、「送爸爸」──在那段時間裡,我經常帶父親到家裡附近逛或散步。家中其他人知道我和父親在一起,總是放心一些
父親到新環境
平常父親跟母親住,有一回將父親帶到我們家住,正常人換了床就睡不著。醫學上把這種「認床」現象,叫做「第一晚效應」(First-Night Effect)。父親倒是沒有「第一晚效應」。
不過對於失智症患者來說,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實在是挑戰多多:廁所、房間、起床後,盥洗時,毛巾?水杯?牙刷?牙膏?白天沒事的時候要做什麼?想出去怎麼辦?這一切,他內心肯定焦慮,但無法說出來。
而家裡的人呢,也得面對他因為失去認知能力而造成的種種情況:他會用我老婆的牙刷刷牙,拿我的毛巾擦臉,用我兒子的杯子喝水。鑑於父親超強的自尊心,當認知障礙發生時,我們不能說「你拿錯了」,只能另外想辦法,比如兒子把自己的水杯放到高處,這樣就不會被阿公拿到了。
不過,家人碰到這些「麻煩事」,不煩躁、不抱怨並不容易。從認知上講,不把這些事情當成「錯誤」,而是接納父親的失能,才能夠不心煩、不抱怨
照護父親,需要愛,更需要方法與支援
失智猶如一張單程車票,近乎死亡,它是不可逆的、基本上不會變好;像搭一趟慢車,經歷一趟有去無回的旅程,而照顧者就像「陪跑員」,共同上場面對這個競賽,卻要面對「離開的人有沒有記住我」的困局
長期照護父親,沒有愛的確是不行,但是只有愛,卻沒有方法,沒有支援,有時也還是不行。照護其實是很專業的一件事,所以需要經過學習,才能運用知識與科技來協助日常生活,也就是要以理性做足照護的功課,以感性和愛編織出堅固的支持網絡,讓照護父親得以有高品質的過程。
舉例來說,在治療及擬定父親的照護策略時,醫師常需要視情況調整用藥。失智症並不像其他疾病一般,可以依靠抽血或是其他檢驗來判斷情況,因此更加仰賴醫師親自診視父親,但這看似基本的要求,卻成了我跟家人的負擔。
由於,我跟我夫人有時還是要工作上班,有時無法請假陪同父親就醫,但此時若能申請或聘用具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得以協助醫囑的「居家照顧員」陪同就醫,就能讓父親的治療更加安全與細緻。
父親因失智症影響大腦許多的認知功能,注意力、記憶力、視覺空間能力,甚至是語言功能等。除了依照醫師囑咐,服用藥物之外,也應於平日加入職能活動。我父親是中度失智的個案,應接受專業的認知刺激或認知訓練治療,以促進腦部活化,延緩認知退化。
在養護中心,父親成為新住民
在養護機構有個空間,那兒是一整片的落地窗,對面是一座綠油油的小叢林,那是一個可以和父親,一同透過落地窗觀景興歎、思考活著的意義的一個幽靜地方。
父親輕輕移動了身體,倚靠在沙發上接著說:「我住進來(機構)的時候,不太習慣陌生的機構生活,跟過去在家時,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不太一樣。在這裡要和大家一起吃飯,過團體的生活。
其實,我沒當過老人,卻不由自主、理所當然的認為長者搬進養護機構,自然就能適應機構的新生活。事實上,卻鮮少去了解父親在遲暮之年,離開自己長住多年「起家厝」的那一刻,心裡的感受與想法是什麼
身為家人,理當去同理父親在遷入機構時,伴隨而來的失落與衝擊感。試著站在他角度設想,如何在心理上接納遷居機構後的生活與自我、如何延續過往習慣的生活型態,如何在社交生活上能與他人安心的互動,並認識與欣賞和自己有不同特質的人。
另外,父親需要重新定義對「家」的理解,並從中發現不同的意義,同時也是父親必須面臨的挑戰。當父親踏進養護機構的第一天,猶如搬進第二個新家,試著鼓勵他在遷入時,利用環境因子來建構「家」的感覺,我從家中帶來對父親具有紀念意義的物品、照片、繪畫或個人創作物等等,來創造他對「新家」的依附,使他能延續原有的生活經驗,並更能掌握適應新環境的過程。
父親在醫院的日子
父親因故送至養護中心,與中心負責人討論,父親是否需要放置鼻胃管,主要是以餵食為考量。當父親因住在養護中心出了一些狀況,而必須送到醫院治療,是否放置鼻胃管,也與主治醫師做過討論,醫生說:「病人進入頻死階段而減少進食時,會尊重病人意願決定是否放置鼻胃管。」
他也提醒我們,病人的身體到最後階段,已不需要這麼多養分,給多了反而是負擔,「嘴巴吃不下去就不需要勉強」,放鼻胃管雖有餵食方便等優點,但仍會造成鼻孔或喉嚨不適,照護應順其自然。
近年失智症照護觀念已逐漸翻新。插鼻胃管並非必然,有插跟沒插管對生命長度沒有差異,但生活品質相差甚多。如今愈來愈多重度失智者不會插管,家屬盡量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慢慢餵食,維持進食的尊嚴。
生命末期
當綠葉悄悄落下,父親真的變老,如何讓他能活得長且久時,持續的反思著,人活著的價值與意義,不僅僅在疾病的挑戰,老後生活的經濟、照顧等種種限制。
然而,每個人臨終期的長短和瀕死前的症狀都不一樣,也可能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前,就出現跡象。
其他重大疾病的病人,到末期仍有自由意志可以談末期準備,但失智病人到末期已經退化到無法思考、表達了,必須在疾病早期先了解他們的想法、意願
病人最終去世時的狀態,對家屬非常重要。以延長生命為目的照護目標與照護方式,在某些情況下,會對家屬造成心理創傷。看到末期病人出現一些症狀,家屬會緊張、不知怎麼辦,這時只要打一通電話給護理師,照著護理師的建議做可能就解決了,家屬心安,不用送病人去急診
父親瀕死症狀包含疲倦虛弱,慢慢進入無意識狀態、意識改變、吞嚥困難或不吃不喝、肌肉張力喪失腸蠕動變慢,可能大便失禁或便秘、尿量漸少、手腳冰冷、盜汗、瀕死前出現喉嚨發出嘎嘎聲、呼吸型態及心跳改變,可能張口呼吸、呼吸好像在嘆氣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Jeadre
    Jeadre
    博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