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望向紅色欄杆後那片海-多良車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台東行第二天,從山里回到台東車站後,在車站解決午餐並休息一陣子,才搭上有停靠太麻里的莒光號,出站步行至台9線轉鼎東客運往多良。

多良何時被冠上「最美麗的車站」已不可考,但無論是洪致文著作中那保持雙線規模的舊照片,還是停用後結合月台欄杆與太平洋海景的網美照,這座停用後才逐漸聲名遠播的依山傍海車站,確實是台鐵車站裁撤後的特例。


【靠海的站牌】

當時台東車站有間「池上便當」,成了午餐的唯一選擇。在站房內這一坐,就從十點半一路待到快下午一點,才搭上第三月台的莒光號往太麻里而去。

raw-image
raw-image

月台另一側,北上往樹林的普悠瑪號正整裝待發。

台東線在暑假前才剛電氣化,說普悠瑪號來這是「新手上路」也不為過,再加上座位難訂、東部限定等因素,常遇乘客搭車前跟列車合影留念。這是新車或稀有車型才有的關注度。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看照片我才回想起,那天白天真的很熱!熱到月台遮雨棚下方的溫度計都能顯示35度。

raw-image

搭莒光號在太麻里下車,步行至山下台9線的「大王國中」站牌,轉乘安朔方向的鼎東客運。跟司機說要到多良,最後拿到寫往大溪的車票,即多良往南在瀧溪車站旁的站牌。

車內配置很有遊覽車的感覺,人數比預期多不少。

raw-image
raw-image

十多分鐘後離開金崙,公車駛在左側為一片海的台9線路段,很快就抵達多良,讓車內約一半的乘客下車。

至於在路的另一側,回程往台東市區方向的站牌後頭,就是夏季蔚藍的太平洋。看到這個美景,頓時覺得比起陰天甚至下雨,大熱天出太陽還是比較好的。

raw-image
raw-image

【多良,電氣化前】

我剛好在多良車站兩個關鍵時間點中間來訪,往前是2006年的車站裁撤,除專列停靠外已無法走上月台;往後是2020年的南迴線電氣化,不僅調整了運行這路線的車輛形式,也永久改變多良車站的天際線。

這座車站在山坡地上,從台9線出發,循道路穿越鐵路下方的第一個180度彎,就能看到不斷被照片傳播的紅色欄杆月台,出現在右手邊海的方向。

raw-image
raw-image

完整保留的兩座月台,加上明顯能容納兩條股道的路廊,都見證著此處曾是可讓列車交會、待避的號誌站,目前卻剩靠海的路線使用著。

多良車站的南北兩端路線延伸都是單線隧道,南端看得比較清楚,就算電氣化後改走沿著山壁而行的新多良一號隧道,依然可親眼看見列車進出隧道的過程。

raw-image

這裡有棟仍用做台鐵機房的建築,白牆、紅柱與黃色屋簷,混搭成奇妙的中國風外觀。隨著多良成為觀光景點,它的屋頂被改建成樓梯連結的觀景台,拍照角度可將月台、隧道,甚至台9線車流一網打盡。

為方便民眾拍火車,觀景台上還增設列車經過的概略時刻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近幾年若去過多良車站,八成會被市集般的聚集攤販給嚇到,他們也毫不避諱的把動線改成要前往觀景台得先穿過攤販群才行。在2014年,攤販僅有少少幾攤,設在與月台相反的靠山側,難以想見未來會"成長茁壯"到這般地步。

raw-image

其實自台9線道路起點開始,經多個S彎後會過多良車站抵達山頂的「瀧部落」,但無論是這趟,還是多年後2020年金崙騎機車來的那次,這周邊最讓我想再回訪的場所,並非當初引領我來訪的車站,而是往上一層,世外桃源般遠離喧囂車站的多良國小。


【向陽薪傳木工坊】

有點忘記已停刊的《鐵道旅行》哪一期,有篇搭普快前往多良車站的遊記,寫到從車站走到部落的途中,會經過已廢校一段時日的多良國小,一棟全白色但鐵門深鎖的校舍建築。

2010年起來到這裡,就不再是廢棄建築了,而是「向陽薪傳木工坊」。

raw-image

從多良車站出發,經有公廁的U形彎,曾經的多良國小校舍就在下個U形彎位置。木工坊進駐後,不僅入口設招牌,校舍側面白色牆上也出現排灣族的蛇紋與陶壺圖案裝飾。

raw-image

如果沒有非要拍到月台與海的照片,很適合多爬一段坡,到沒太多人駐足且地勢更高的這裡,靜靜地倚靠在有漂流木夾雜其中的欄杆上,看海。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兩層樓校舍被改為木工坊教室,一樓增設賣店。2020年造訪時遊客參觀園區開始收100元門票,能抵這間店的消費。

raw-image
raw-image

賣店內有隻非常親人的看門狗夥伴,名叫「巧克力」,會直接側躺攤在腳邊讓你撫摸,八成被貓咪給帶壞。

raw-image
raw-image

因為賣店及管理人員大多在一樓活動,遊客會以為校舍二樓不開放,實際上二樓又是一個觀景好處所,走廊有著木製吧檯、長椅及板凳,很適合買杯飲料,坐個一下午看看海。

說到椅子,我在賣店買的唯一商品,就是一張當初不知為何而買的木頭小椅子,大小很適合放娃娃坐著,即便我從未買過任何人形娃娃。

raw-image
raw-image

讓小椅子在校舍二樓的圍牆上拍張海景照,接著循下山的路,回到車站觀景台旁另一個更矮的位置,拍張小椅子跟南迴線、多良車站月台合影的照片。這個攝影角度偏斜,不適合拍月台,但拍火車經過就很剛好。

跟現在被電氣化設備"切割"的風景相比,當時景緻乾淨得像假的。

raw-image
raw-image

【往市區的回程】

回程一樣搭鼎東客運改往台東市區方向,但就不在金崙或太麻里下車,直接坐回台東市區總站。這趟下山路途,依然遇到不少準備去車站的遊客,有一副在騎車環島的騎士,也有剛下遊覽車正話匣子關不起來的長輩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當然也有像我這樣,搭公車來,也要搭公車回去的人,在靠海的站牌等著從大武方向來的鼎東客運進站。

我在過馬路時拍下這趟最滿意的照片,因為天空中由上往下逐漸變白的漸層藍,以及太平洋海面的湛藍,交會在地平線上那綿延的淺紫色雲團裡,形成既和諧又柔和的公車站牌背景。

raw-image
raw-image

從台9線靠海這側看去,多良車站的月台及路線結構一目瞭然。站體混凝土支柱明顯配合山壁高度而有長有短,儼然是座半高架車站-鐵道路線蓋成高架,站房和機電設備則座落於山坡地。

看資訊提過1998年啟用的泰安新站,是西部幹線的首座高架車站,那整個台鐵的第一座,就是多良嗎?

raw-image

從多良回台東市區的公車票價是140元,比太麻里到多良的票價高了一倍,遺憾是這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我過金崙不久後就進入半夢半醒的狀態,沒有好好看看沿途風景。

等到車子在平日下班時段進入台東市區後,我才開始比較清醒,因為身旁不僅有坐人,車內也擠滿剛下課的眾多學生。這班公車就這樣在台9線由南往北,一路回到設在台東市安慶街,現已停用的鼎東客運山線總站,替我這趟旅途的第二個白天收尾。

raw-image
raw-image

這是我頭一次到鼎東客運的總站,時間也來到台東行的最後一夜。等到下次再來總站報到,就是隔天準備搭公車去台東車站,搭普快回西部的時候了。

身為鐵道迷就要有始有終,去程搭普快,回程當然也得搭普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2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Day15本該由後龍車站往南走向通霄車站,但靈光一現,何不由通霄往北走回後龍?如此,就可在傍晚時分,登上好望角,走在高架的西濱公路,伴著夕陽,一路欣賞海景及大風車。真是痴心妄想啊!
Thumbnail
Day15本該由後龍車站往南走向通霄車站,但靈光一現,何不由通霄往北走回後龍?如此,就可在傍晚時分,登上好望角,走在高架的西濱公路,伴著夕陽,一路欣賞海景及大風車。真是痴心妄想啊!
Thumbnail
台東行第三天的回程,再度選擇搭台東發車的普快到枋寮轉車。從下午至黃昏,3672次行駛在緊貼山地而夕陽照不到的南迴線東段,並在離開枋山後的路程,送給乘客台灣海峽的晚霞美景。
Thumbnail
台東行第三天的回程,再度選擇搭台東發車的普快到枋寮轉車。從下午至黃昏,3672次行駛在緊貼山地而夕陽照不到的南迴線東段,並在離開枋山後的路程,送給乘客台灣海峽的晚霞美景。
Thumbnail
2014年台東行第二天,搭公車拜訪了因紅色欄杆及太平洋海景而馳名的多良車站,也是台鐵極少數在裁撤之後,反而因地方經營及社群媒體傳播,使名氣不減反增的代表性車站。
Thumbnail
2014年台東行第二天,搭公車拜訪了因紅色欄杆及太平洋海景而馳名的多良車站,也是台鐵極少數在裁撤之後,反而因地方經營及社群媒體傳播,使名氣不減反增的代表性車站。
Thumbnail
第一次搭乘南迴線的普快班次,所見所聞都是新鮮的初體驗。從台灣海峽到太平洋,列車穿梭在橋梁與隧道的交錯中,讓乘客經歷窗外景色及自然風的互動,在那還沒太多人在意藍色身影的2014年。
Thumbnail
第一次搭乘南迴線的普快班次,所見所聞都是新鮮的初體驗。從台灣海峽到太平洋,列車穿梭在橋梁與隧道的交錯中,讓乘客經歷窗外景色及自然風的互動,在那還沒太多人在意藍色身影的2014年。
Thumbnail
花東縱谷金黃稻浪 2021/11/04東里鐵馬驛站11/05池上
Thumbnail
花東縱谷金黃稻浪 2021/11/04東里鐵馬驛站11/05池上
Thumbnail
位於台東縣太麻里的多良火車站,在近年來越來越有名,越來越受歡迎,進而成了著名的觀光景點,它距離台東市開車約 40 來分鐘,在兩年前的花東之旅,會想要到這裡看看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網路上許多網友的 PO 文,也一直看到 "最美麗的車站" 美稱,所以既然來到了台東,就請坐在副駕駛座的旅伴,用手機設定好
Thumbnail
位於台東縣太麻里的多良火車站,在近年來越來越有名,越來越受歡迎,進而成了著名的觀光景點,它距離台東市開車約 40 來分鐘,在兩年前的花東之旅,會想要到這裡看看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網路上許多網友的 PO 文,也一直看到 "最美麗的車站" 美稱,所以既然來到了台東,就請坐在副駕駛座的旅伴,用手機設定好
Thumbnail
跟大家分享我最喜歡的城市——台東❤️ 山、海最能代表台東的大自然❤ 到台東不知道要去哪玩嗎?今天跟著我走就對了~ 從南迴公路往台東出發,當你看到綿延的海岸線、蔚藍的大海🌊 恭喜你即將抵達台東🥳 📍多良火車站  親眼見證被鐵道迷封全臺灣最美的車站🚃( ≧Д≦) 一眼望去遼闊無邊際的大海,
Thumbnail
跟大家分享我最喜歡的城市——台東❤️ 山、海最能代表台東的大自然❤ 到台東不知道要去哪玩嗎?今天跟著我走就對了~ 從南迴公路往台東出發,當你看到綿延的海岸線、蔚藍的大海🌊 恭喜你即將抵達台東🥳 📍多良火車站  親眼見證被鐵道迷封全臺灣最美的車站🚃( ≧Д≦) 一眼望去遼闊無邊際的大海,
Thumbnail
從向陽薪傳木工坊上拍的照片        有人說過台東海的藍並非碧藍、天空藍等,我們任何能用腦海想到詞彙能形容的都不足以形容的藍色,因此,取了一個別名叫做「台東藍」,專屬於當地的,僅能親身到當地去看海才能感同身受。若要我說,這種藍的難以言喻,來自於漸層,且閃閃發亮,倒映著藍天白雲,分外迷人。除了顏色
Thumbnail
從向陽薪傳木工坊上拍的照片        有人說過台東海的藍並非碧藍、天空藍等,我們任何能用腦海想到詞彙能形容的都不足以形容的藍色,因此,取了一個別名叫做「台東藍」,專屬於當地的,僅能親身到當地去看海才能感同身受。若要我說,這種藍的難以言喻,來自於漸層,且閃閃發亮,倒映著藍天白雲,分外迷人。除了顏色
Thumbnail
台灣鐵路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鐵道系統,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環島鐵路,台鐵不僅是許多人上班通勤的選擇,更是出外旅遊的得力助手。究竟是哪些別具風味的車站值得分享以及推薦,那就跟著筆者的一起來趟東部幹線深度遊吧!
Thumbnail
台灣鐵路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鐵道系統,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環島鐵路,台鐵不僅是許多人上班通勤的選擇,更是出外旅遊的得力助手。究竟是哪些別具風味的車站值得分享以及推薦,那就跟著筆者的一起來趟東部幹線深度遊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