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YouBike"加持"下,從泰安新站到舊站變得更近,也有時間停下腳步留意途中景物,如檜木樹屋、泰安國小與泰安派出所,再從安眉路接上福興路右轉,抵達泰安舊站。
舊站站房的狀況比想像中好上非常多,不僅建築外觀保持完整,貌似都有固定打掃,讓站房和站前廣場都沒有明顯髒亂,甚至站長室尚有「白熊」坐鎮,在列車不再駛入後,仍日復一日迎接旅人到來,一同走進彷彿停滯在1998年停用時的舊日風華。
泰安新站往舊站的路上,周圍景色可看出隨時間流逝而來的變化,例如新站南側幾乎徹底被綠茵給覆蓋的高架橋側邊和底部,以及明顯褪色的木製標示牌。
通往泰安舊站的安眉路,平日車流偏少很適合騎自行車徐行。
盛夏前夕的5月尾聲,在微風吹拂下邊騎車邊望著兩旁田野的綠意盎然,多少沖淡了自己「不知泰安舊站變成何樣」的惆悵與興奮,能做的只是享受這段移動過程。
自高架橋出發約600公尺,很快經過我認為的「泰安地標」之一-檜木樹屋,可這屋況別說是外圍的樹沒有修剪,我都懷疑這棵榕樹已徹底攻佔樹屋內部,枝葉像從屋內沿窗戶跟縫隙長出來似的。
Google地圖留有用民宿標示的「檜木樹屋」地標,但搜尋下來,大概2018年起就很少再有樹屋資訊,八成跟稍早的「新幹線列車站」一樣結束民宿經營,成為泰安觀光全盛時期的縮影。
如今泰安的觀光亮點,圍繞在「泰安落羽松」及的「泰安派出所櫻花林」身上,這點從Google地圖評論數能看出端倪,前兩者高達7,000則和4,500則,可不遠處的泰安舊站,就算把兩個位置相同的地標合起來算,也不到3,000則。
值得欣慰是區域內的大家評價差不多,都在4顆星以上,沒有誰拖累誰。
往「泰安落羽松」的巷子在泰安國小旁,我並未前往一探究竟,選擇繼續直行安眉路,來到有著火車彩繪牆的Y字路口;從這向右可直抵泰安舊站,這回我改走左邊,經過屋頂側邊也貼上櫻花大圖的泰安派出所,很快就騎到安眉路與福安路交叉口。
這條站前福興路即為泰安社區商圈區域,有幾間咖啡、雜貨和餐飲小店,水利署、農會及長老教會等亦坐落於此。從岔路往商圈方向,沿兩旁皆有住家的道路再步行300公尺,泰安舊站就會在左手邊。
我經過「上禾老茶舖」時,有隻看來年紀稍大的的白狗從庭院裡走出並隨我一路移動,但貌似沒有警戒態度,比較像順路一起走。
茶鋪旁有間「車頭福德祠」,旁邊磚牆上有著將土地公、土地婆與小朋友畫成Q版人物的交趾陶壁畫;小女孩為比愛心,把手"長"成那樣莫名有趣。
至於那隻白狗?牠真的只從茶鋪走出來,跑到對面一棟有小耳朵的平房前繼續睡而已,壓根兒沒要陪我的意思;可愛的是隔年2023年5月Google街景裡,這隻狗依然被拍到睡在平房前,想必是牠的專屬打盹席。
很快地,看到不遠處顏色00顯眼的YouBike車群,就曉得泰安舊站已到,連同十幾年前曾上過車的公車亭,一同佇立在靜謐的站房前,迎接我這唯一的旅人到來。
超過十年不見了,可惜這次是獨自前來,沒有旅伴。
這座具有「市定古蹟」身分的停用車站,在1935年大地震致使木造站房毀損後重建現有站房;中部同年代興建的造橋、銅鑼、清水、二水等現有站房,與這座車站有著很相似的結構與風格,同為挑高空間的平房建築,外圍有著避雨迴廊,並將候車室與出站動線做區隔,設置兩個剪票口,讓旅客從中間進站、側邊出站。
「剪票口」這詞大概會越來越少被用,畢竟有人站裝「閘門」、無人站裝「刷卡機」,驗票過程也早已沒有"剪票"動作,靠閘門和機器偵測就能判讀,最多被拒絕的原因仍需人工確認;像泰安舊站完成保留兩座單向剪票口的現況是十分難得的,尤其那只夠1人通過的弧形柵欄,充分體現舊時代的運作機制。
站房內留著兩座售票窗口,從櫃檯高度與開口大小,可看出分別是對應車票與貨物;依現在觀點,或許會以為矮的是無障礙專用,僅能從可雙開讓大型貨物進入的窗口設計,來窺探台鐵貨運全盛期的遺留。
售票窗口間掛著北上、南下各一幅時刻表,用手印方式印上車次、車種、時間、起訖站等資訊,不確定是否為停用前的版本。
這座車站停用前自己曾搭經過的冷氣平快,可能是表中的1516次平快;能以普通車價格搭到冷氣車實在超值,尤其夏天打開車廂門瞬間,那冷氣直面而來的超劇烈溫差體驗,讓人莫名過癮。
自1998年舊山線停駛起,經2010至2014年短暫行駛觀光專列的"迴光返照"後,已無列車再駛入泰安舊站,尤其2018年勝興至6號隧道的鐵道自行車啟用,真覺得除非復駛這裡到后里舊路線,不然「鐵道事業」歷程的泰安舊站,大概死透了。
不再載客,台鐵當然不必再派員進駐,取而代之留守車站的,是一隻身穿站務員制服,同時戴工地帽和手持大盤帽的白熊,平穩地"坐"在正對售票窗口的辦公桌上,不經意與探向裡頭的遊人們偶然相望。
辦公室朝向福興路的門緊閉上鎖,然而不管是側門,還是通往月台方向的兩扇拉門,都大方的完全敞開,毫無防備;我沒印象2011或2013年造訪時,這空間有無開放。
我穿過進站剪票口向左走,很快來到掛有「站長室」招牌的辦公室入口,也留意到鐵路那側山壁植被之茂盛,醒目提醒著列車停駛後的時光停滯。
辦公室跟候車室一樣維持得很乾淨,從滅火器、折疊椅、打掃用具等物品的存在,多少能推斷有人定期打掃,並非無人管理;或許把隱蔽的門都敞開,是想讓室內通風來維持原有家具的狀態。
我在想,「地理環境」大概把這座車站帶到現今狀態的必然吧!因周遭清幽而妥善保留上世紀車站的建築與氛圍,卻也因位置偏僻,當列車不再駛來,恐怕很難開創出實際的觀光效益。
走回候車室稍坐一會兒,我起身再穿過剪票口,走向防空洞般通往月台的隧道。
這個進站動線是泰安舊站的特色之一,因月台及鐵路所在地勢比站房高,必須走進陰暗的直線隧道,再循著兩座樓梯走上月台候車;你說電梯?請勿用現代標準要求在1998年就停用的山區小站。
印象中非高架卻這樣安排動線的車站,只有南迴線的大武,而且它還是候車大廳上樓到剪票口、剪票口再上樓到月台搭車的配置,不搭電梯等同走樓梯健身。
站房保存狀態比預期好,所以我本以為月台,甚至站場也會是同樣的理想情況,然而,我忽略對鐵路車站而言,有沒有列車行駛需求,環境整理標準上會有大相逕庭的規劃,如同車輛的動態與靜態保存,完全是兩碼子事。
這就是為何,當我從室內的站房出發走像隧道,再從樓梯走上露天的月台與站場時,會對當時眼前所見的景象,產生如此強烈的震撼。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