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普快時光#03-回程,3672次經南迴線往枋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結束在台東的三天旅行,到枋寮的回程我一樣選擇搭普快,而非搭對號車直接回高雄。與正午前枋寮出發的3671次不同,回程3672次在下午發車,還多掛一節車廂,但乘客數遠低於去程搭的那班。這個明顯對比,一直到普快停駛的2020年皆是如此。

比起普快,回程過枋山後所看見的九月初台灣海峽夕陽,美到讓人難以言喻,是照片無法重現,那年印象最深的一段車窗外風景。


【再見台東車站】

相比前一天一口氣走完山里與多良,在台東市區的第三天就沒有安排行程。隨著早晨到來,就該準備跟民宿內細緻的手繪觀光地圖告別。

raw-image

我完全不記得回程當天早餐跟午餐在哪吃或吃什麼,只知道從民宿出發走了很長的路,專程到中正路上的和記地瓜酥買名產,離台東舊站近一公里遠。那確實是沒機車或自行車,也有體力在大太陽下步行的年紀。

raw-image
raw-image

利用買完地瓜酥至退房前的空檔,再到改建中的台東舊站拍幾張照。下次再來就不會這麼雜亂,但也不能再這麼輕易闖入。

raw-image
raw-image

第二天晚上,同房間住了位似乎在騎自行車環島的人,也在我差不多退房的時候離開這裡,跟他簡單道個別。之後我就回到昨天下車的鼎東客運山線總站,準備搭車前往台東車站。

raw-image
raw-image

山線總站照片有拍到柱子上的時鐘,讓我知道自己是大概下午兩點半去搭公車。至於3672次普快是16:08發車,代表我得在台東車站打發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這天9月5日是週五,台東車站的人潮,毫不意外的比前兩天都還多,或許不少人是暑假結束要北返,就跟我一樣,不僅才剛退宿,也準備結束在東部的旅程。

raw-image
raw-image

下午四點踏上第一月台,恰巧跟前一天搭莒光號去太麻里時一樣,一列普悠瑪號停在隔壁第二月台準備北上,與這邊月台加掛到四節車廂,卻沒多少乘客上車的普快,形成強烈對比。

2020年普快停駛前那陣子,因時段因素,正午前自枋寮出發的3671次,始終都比下午自台東返回的3672次來得一位難求。其實差不多十月左右,3672次行駛到台灣海峽側時就已夜幕風景,沒有夕陽可欣賞。

raw-image
raw-image

普快16:08準時發車駛往枋寮,我坐在最後一節車廂看風景,直到一名大叔樣的乘客,拿著數位相機從走道穿越車廂,一路走到最尾端並打開通道門,開始拍攝路程景。我興起拍下他一舉一動的想法,就這樣記錄這個畫面。

raw-image

【普快,台灣海峽的夕陽陪伴】

把歸途快轉,直接來到與柴聯車自強號交會的太麻里車站。此時此刻,這座車站已無法被落在中央山脈那頭的太陽照到。

raw-image

同是行駛南迴線的普快,出發時間不同、方向不同,甚至啟程還是回程的心境,讓坐在車內的感覺明顯有別。此刻在看不到太陽的東部這頭,即使搭的是最慢、最悠閒的普快,一想到要回去忙碌且壅擠的西部都市,不經意地開始惆悵。

raw-image
raw-image

金崙發車後,即將經過這幾天剛造訪的多良。

既然窗戶是可開的,當下便突發奇想,決定試拍從列車看向車站觀景台的照片,雖然以數位相機來說很難抓時機。結果,竟然真的被我拍成功了。

raw-image

當其他乘客在看海跟紅色欄杆時,我竟然在跟外頭遊客在互相拍照。

普快列車已"晉升"為專列等級票價的現在,兩班「藍皮解憂號」經過多良路段都會放慢車速,好讓乘客方便拍照。所以要解開「普快乘客與多良遊客互拍」的成就,票價翻倍外還需要搶靠山的座位,但拍攝難度應該比之前降低不少。

raw-image

前面說太麻里車站照不到陽光,瀧溪車站表示:「我被照得好熱啊!」看來不是蓋在山腰,而是駐守在溪流出海口的車站,還多少能得到夕陽的眷顧。

就像停靠大武與貨列交會時留意到,站區沒有陽光,倒是一旁東邊的山坡地,很理所當然的沐浴在西曬太陽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3672次普快駛進古莊車站,一個南迴線向西穿越中央山脈前的重要隘口,同時是雙線路段的東端起點,卻在2017年10月後,不再有任何客運列車停靠。

raw-image

此時南迴線的周遭,幾乎看不太到明顯的陽光,只微微感覺旁邊山地的稜線上,仍有些金色餘波徘徊著。很快地普快發車,駛向緊鄰古莊車站的古莊三號隧道,朝遠在26.9公里外,能眺望台灣海峽的的枋山車站而去。

raw-image

穿越多個隧道之際,代表太平洋在身後越來越遠。對長居中部人的自己而言,這也象徵著「後山」花東,又將再回到當初那遙不可及的地理感。

下個停靠站是枋山,不過3672次一樣有在枋野號誌站停留,在沒有任何車輛停放的站場上,等待一班往台東的自強號交會。

raw-image

過了枋山車站後,在往北的大彎瞥見山腳的枋山市區,兩天前剛看過的台灣海峽景色也再度映入眼簾,差別是去程時的太陽在東側近頭頂的位置,如今到回程,太陽已轉變成一顆嬌小卻濃郁的深橘色圓球,準備沒入西側海面盡頭的地平線。

raw-image
raw-image

當初沒有預期3672次在九月上旬,行駛到台灣海峽側的時間這麼剛好,能把夕陽西沉入海的景色一覽無遺。很難用言語表達那股讚嘆,關於整片西邊天空被晚霞的橘色暈染,太陽卻渺小的躲在地平線上的雲層內,好似不理解自己實際在這片風景裡有多麼醒目。

或許這是南迴線台灣海峽側的黃昏日常,而有幸乘坐普快的我們,得以在自然風的吹拂下欣賞這一切,並逐漸駛近終點站枋寮。

raw-image
raw-image

依序停靠內獅及加祿後,3671次離枋寮只剩一站之遙。

raw-image
raw-image

其實這趟南迴線往返,除了台灣海峽與太平洋的景色,整條路線印象最深的車站屬加祿。這座車站的諸多特色,都是隨對比而誕生的,比如很大卻鮮少車輛停放的站場、小巧站房前有著附直升機停機坪的大廣場,以及我個人最愛的,天氣好時能完整看見東、南側山脈風光的車站絕佳位置,指的就是回程3672次經過加祿時給我見識的大武山風景。

還有,不知道台灣現在哪裡才能找到跟這裡一樣,未設置電化設備,還有著乾淨天空的廣大鐵路站場。

raw-image
raw-image

3672次普快,順利回到快入夜的枋寮車站。

raw-image

進站後,牽引四節車廂的柴電機車急躁地馬上解連,開進轉車盤做轉向作業。

跟前一年搭著復興號區間車遊覽屏東線一樣,在枋寮出站的我應該沒有久待,就直接回剛下車的第二月台,搭枋寮發車至新左營的區間車返回高雄。

於是又回到車窗不能隨意開啟的空調車廂內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南迴線真的是台鐵很美的一段路線,幸好電氣化工程鋪天蓋地施作前有來這趟,至少在還沒有任何電桿出現的時間點上,見識枋寮至太麻里間未架設電線的遼闊風景。也好在選擇普快往返,才能從向上開啟的車窗望出去,並在自然風、車外溫度,及列車不斷與景物擦肩而過產生的風壓聲中,去品味這段鐵路的醍醐味。

下一趟的南迴普快之旅在何時?其實來得,沒有在想像中的那麼久以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ouis路仁甲-avatar-img
2022/03/10
好懷念....
乘零|偶爾回頭-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11
果然鐵道迷不管多年輕,身體裡都住著念舊的老靈魂嗎~
avatar-img
乘零|獨旅漫行式
41會員
152內容數
關於那些獨旅,或有幸三五好友同行時走過的旅途。如果某些過往畫面始終記憶猶新,就代表你無意間把一些靈魂碎片留在那裡,無論開心或難過,都是生命永恆的印記。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5/03/01
要說回程有什麼開心的事,除了在月台上跟可愛狗狗互動了好一陣子外,騎著Youbike沿福興路接回台鐵橋下時,發現橋墩上在2010年看過的壁畫竟依然存在,只是褪色不少而已,就好似在提醒自己,有些回憶該過去就讓他過去,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對了。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21
2011年起不短的10年裡,泰安舊站經歷曇花一現的復駛,而後陷入發展停滯的時光裡;這也使當年自己曾與旅伴走過,自車站循鐵路走向大安溪鐵橋的500公尺路途,變得雜草叢生、綠樹成蔭,就連百年鐵橋也早已封閉且大面積生鏽。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2024/03/19
騎上YouBike沿安眉路往泰安舊站而去,沿途見識原有景點的沒落,及落雨松、櫻花林等新亮點的興起;車站狀況比預期好很多,不僅站房外觀和室內環境保持乾淨,氛圍也停滯在這座日治時期站房停用的1998年,彷彿多年前短暫有過的舊山線復駛,僅僅是一場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又到了超過3點才有辦法繼續前進,準備要上鼎鼎大名的高屏大橋啦。可惜橋上機慢車道不方便拍照,就沒有停下來,這邊很特別的是,因為新橋是從第二代舊橋去連結的,所以路是有點繞道而行,不是直行,對腳踏車族當然就沒有那麼方便,但也是順利抵達屏東啦。今天目標到枋寮。
Thumbnail
又到了超過3點才有辦法繼續前進,準備要上鼎鼎大名的高屏大橋啦。可惜橋上機慢車道不方便拍照,就沒有停下來,這邊很特別的是,因為新橋是從第二代舊橋去連結的,所以路是有點繞道而行,不是直行,對腳踏車族當然就沒有那麼方便,但也是順利抵達屏東啦。今天目標到枋寮。
Thumbnail
大家如果有來台東車站! 一定要記得到車站前的南迴鐵路紀念公園走走! 南迴鐵路是台灣環島鐵路網的最後一段! 南迴鐵路的美我在1993年就體驗過! 2023年是我第二次搭南迴鐵路! 這次從台東搭到新左營! 雖然是坐在普悠瑪自強號上! 但美景不因速度而快速消逝! 下次! 會搭藍皮解憂號慢慢瀏覽紀錄!
Thumbnail
大家如果有來台東車站! 一定要記得到車站前的南迴鐵路紀念公園走走! 南迴鐵路是台灣環島鐵路網的最後一段! 南迴鐵路的美我在1993年就體驗過! 2023年是我第二次搭南迴鐵路! 這次從台東搭到新左營! 雖然是坐在普悠瑪自強號上! 但美景不因速度而快速消逝! 下次! 會搭藍皮解憂號慢慢瀏覽紀錄!
Thumbnail
台鐵火車在路軌上奔馳,這一班次是新自強號,前方的顯示版不時會亮出110公里、120公里、125公里等等的速度,代表列車穩穩地高速向前。在東部時一路上都是山與海,讓人心情舒坦無比。然而當轉入西部之後,就彷如走在破碎的土地與歷史中,見證著台灣的未來。
Thumbnail
台鐵火車在路軌上奔馳,這一班次是新自強號,前方的顯示版不時會亮出110公里、120公里、125公里等等的速度,代表列車穩穩地高速向前。在東部時一路上都是山與海,讓人心情舒坦無比。然而當轉入西部之後,就彷如走在破碎的土地與歷史中,見證著台灣的未來。
Thumbnail
【往花蓮的最後一哩路】02-這是高雄往玉里路途中所搭的第二班車,但也是繼2016年的三年多後,再次搭乘普快進入南迴線,見識電氣化工程帶來的轉變。
Thumbnail
【往花蓮的最後一哩路】02-這是高雄往玉里路途中所搭的第二班車,但也是繼2016年的三年多後,再次搭乘普快進入南迴線,見識電氣化工程帶來的轉變。
Thumbnail
【往花蓮的最後一哩路】01-縱使自強號能直達玉里,依然從高雄出發,搭區間車途經正進行電氣化工程的屏東線南段,到枋寮轉轉搭可能明年就會停駛的普快。
Thumbnail
【往花蓮的最後一哩路】01-縱使自強號能直達玉里,依然從高雄出發,搭區間車途經正進行電氣化工程的屏東線南段,到枋寮轉轉搭可能明年就會停駛的普快。
Thumbnail
2014年的暑假,自己頭一次搭上只在南迴線有固定班次的普快,也展開了初次前往台東的最後一哩路。那是個沒人說搭藍皮能「解憂」、每節車廂坐不到十人,搭車時能清幽開窗看景的熱潮開始前時光。
Thumbnail
2014年的暑假,自己頭一次搭上只在南迴線有固定班次的普快,也展開了初次前往台東的最後一哩路。那是個沒人說搭藍皮能「解憂」、每節車廂坐不到十人,搭車時能清幽開窗看景的熱潮開始前時光。
Thumbnail
乘著復興號編組區間車來到林邊一帶,窗外逐漸被密集的魚塭取代,呼應著屏東線無可複製的南國風情。列車駛入仍未電氣化的屏東線南端終點-枋寮。一個歡迎旅人駐足片刻,再啟程出發的半島隘口。
Thumbnail
乘著復興號編組區間車來到林邊一帶,窗外逐漸被密集的魚塭取代,呼應著屏東線無可複製的南國風情。列車駛入仍未電氣化的屏東線南端終點-枋寮。一個歡迎旅人駐足片刻,再啟程出發的半島隘口。
Thumbnail
2013年台鐵屏東線是高架半完工的狀態,高架路段完成單線且準備電氣化,屏東車站也迎來改建高架站房的倒數。即便因高架化工程而處處是工程痕跡,但倒也在這些風景消失前夕,捕捉最終面貌。
Thumbnail
2013年台鐵屏東線是高架半完工的狀態,高架路段完成單線且準備電氣化,屏東車站也迎來改建高架站房的倒數。即便因高架化工程而處處是工程痕跡,但倒也在這些風景消失前夕,捕捉最終面貌。
Thumbnail
初訪台鐵屏東線是2013年9月,對這路線的印象是「南國鐵道」,而最先下車的九曲堂、六塊厝,如「鄉下的市區」和「市區的鄉下」般彼此對比。南國氣息也隨著列車南下,悄悄在旅人周圍飄散開來。
Thumbnail
初訪台鐵屏東線是2013年9月,對這路線的印象是「南國鐵道」,而最先下車的九曲堂、六塊厝,如「鄉下的市區」和「市區的鄉下」般彼此對比。南國氣息也隨著列車南下,悄悄在旅人周圍飄散開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