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都市傳說】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楊海彥、謝宜安、阮宗憲(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2021,蓋亞文化
去年十月書剛到手,就開始忙年末、忙過年,最後才終於在開工前看完。
**
這本百科書身17 x 23,整整有584頁,看似厚重,但閱讀時一則一則翻過去,直接明瞭的論述方式,卻能讓人沉浸其中,不知不覺中便快速閱讀、吸收。
書中盡力蒐羅了臺灣人從小到大習以為常的各種傳說、禁忌、鬼故事,並且每一則除了故事本身,都會再附上考究緣由、各種異變。
因為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時時能引發內心共鳴,看到有趣的事件時,又會興沖沖的與家人朋友分享各自的經驗,往往又能延伸出更多的回憶或趣味。而在追溯各個傳說的來由時,又能看到台灣在歷史上各個時期受到不同社會、政治的影響後,都市傳說的不同呈現方式或各種傳說的變體,尤其有趣。
但也許因為這類傳說大多以口傳為主,能追到的文字資料,除了日治時政府為了統治臺灣考察留下的文字,有許多一輩一輩臺灣人口述流傳下來的禁忌傳說,若非剛好有作家以該傳說為題寫作,就只有網路興起之後能看到一些討論記錄……但若能被作家寫進書裡的,都不知道流傳多久了吧,實際源頭究竟如何實在難以考證,這是我個人唯一感到可惜之處,同時這也是這樣的整理工作最為不容易的部分吧。
**
一直以來都對妖怪靈異、民宿禁忌、傳說感興趣。從前因為日本比較早興起妖怪、都市怪談一類的研究,也就看了比較多日本的整理。很開心看到最近幾年臺灣也興起了這樣的風氣,在一段累積之後,「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也整理出版了這本臺灣的都市傳說百科。若以臺灣的妖怪靈異學發展來看,時機也差不多了,有這樣一本整理是情理之中,但本書不論是相關研究者作為資料收藏,或者普通讀者作為怪談故事來閱讀,都讓人滿足、充滿樂趣,能完成得如此讓人滿意,算是意外之喜。
總之推薦所有喜歡逛媽佛版、喜歡研究靈異鬼怪的朋友,都入手一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2會員
43內容數
讀讀我書架上的那些裝飾品。 或者偶爾看看電影。 隨筆記錄,或隨心吐槽。 別走心,更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閱讀這本書,是因為聽說張新成要演電視劇。 在跟朋友聊起這話題時,他非常推薦原作小說,所以我就將它放入了我的待閱讀書單,那會兒大約是在辛丑年除夕之前,現在都要年底了,我終於因為看了太多耽美文,對許多套路感到有些膩,而打開這本久違的言情小說。
「編輯」其實就是「整理資訊成易於吸收的狀態」,那人生往這件事情上靠攏,也不是什麼難以想像好處的事情吧……比如整理自己過去的日記/夢境,好好總結,說不定能找到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所在;比如「定義」的重要性,若能理解,寫履歷或自我介紹時絕對有用;比如枯燥的重複性的工作讓人失去熱情,但為什麼要做……
也許這樣的「忽略」是種保護色,女孩們若是交情要好,勾手、十指交扣、親密擁抱,都根本不算什麼。多少拉拉在青春期懵懵懂懂時,嘗過這樣曖昧不明的甜蜜情愫,卻也時常在下一個「尋找結婚對象」的人生階段時,告訴自己那不過就是青春時的誤會,繼而步入了異性婚姻。
全書從敘述那迷宮似的「家」開始,無法理解的格局、來來去去的家庭成員、飢餓,與貧窮。雙胞胎姐妹從廢墟一般的「家」爬出生路。 生活如此艱難,文字卻親切溫馨而易於閱讀,只是回憶一樣娓娓道來,回顧與雙胞胎妹妹攜手走來的路。
閱讀這本書,是因為聽說張新成要演電視劇。 在跟朋友聊起這話題時,他非常推薦原作小說,所以我就將它放入了我的待閱讀書單,那會兒大約是在辛丑年除夕之前,現在都要年底了,我終於因為看了太多耽美文,對許多套路感到有些膩,而打開這本久違的言情小說。
「編輯」其實就是「整理資訊成易於吸收的狀態」,那人生往這件事情上靠攏,也不是什麼難以想像好處的事情吧……比如整理自己過去的日記/夢境,好好總結,說不定能找到困擾自己已久的問題所在;比如「定義」的重要性,若能理解,寫履歷或自我介紹時絕對有用;比如枯燥的重複性的工作讓人失去熱情,但為什麼要做……
也許這樣的「忽略」是種保護色,女孩們若是交情要好,勾手、十指交扣、親密擁抱,都根本不算什麼。多少拉拉在青春期懵懵懂懂時,嘗過這樣曖昧不明的甜蜜情愫,卻也時常在下一個「尋找結婚對象」的人生階段時,告訴自己那不過就是青春時的誤會,繼而步入了異性婚姻。
全書從敘述那迷宮似的「家」開始,無法理解的格局、來來去去的家庭成員、飢餓,與貧窮。雙胞胎姐妹從廢墟一般的「家」爬出生路。 生活如此艱難,文字卻親切溫馨而易於閱讀,只是回憶一樣娓娓道來,回顧與雙胞胎妹妹攜手走來的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最近除了準備畢業論文之外,也一邊在思考畢業之後該何去何從,就這樣回去原來的工作嗎?還是尋求其他可能呢? 抱著這個問題,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樣一本書《每一次職涯瓶頸都是轉機:資深生涯諮詢師帶你跳脫外在困局,清除自我苛責,重寫人生劇本》,書名很長,作者是一名生涯諮詢師,他將諮詢的個案分門別類整理成一本書
Thumbnail
稅目的種類百百種,我們繳過所得稅、牌照稅,但你聽過「認知稅」嗎? 這本書破除我們的思維盲點,給予新的思維框架,從嶄新的角度看到自己過往的「認知」,其中甚至會發現,我們過去花了不少錢在替我們的認知侷限「繳稅」。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擁有知識的幻覺。
Thumbnail
變革從來都不輕鬆,因為只要有組織的存在就一定會發生改組的行為,因此變革無處不在而你的職業生涯也一定會面對到的,所以學會如何面對它是不能避免的。
Thumbnail
平常我是盡量不碰太大規模的議題,因為這牽涉到有形跟無形的環節,不過今天想要藉題發揮一下,既然有這個機會就說說我的看法。
Thumbnail
​ 台北市中山區有許多人文特色公園先前小編介紹過:林森與康樂公園、松江詩園、花博公園、榮星花園、 一江公園 等等幾個公園公園 。這些公園都有自己特色存在。這次再來介紹永盛公園。 台北市中山區永盛公園相關資訊:: ​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3巷30號 ​ 開放空間 (無時間限制) ​ 02    
Thumbnail
在80年代的香港,曾經出現過疑似狐仙現身的事件。當時銅鑼灣溫莎公爵大廈(現時為皇室大廈),被指有一塊雲石的紋理中出現七個狐狸頭。更有傳聞說,該處的狐仙會殺嬰。消息傳開後記者及市民蜂擁而至,想要一睹狐狸雲石。最後導致大廈一度停業,需要拆除涉事雲石才能平息風波。
Thumbnail
2021/09/07 特搜!臺灣都市傳說 ISBN:6839863194705 努力看書寫文章的八月過了,九月是該來第一篇了(? 其實也不是說八月後面就沒看書,應該說是去看不用動腦的書去了哈哈哈 那種的就寫不了札記,本來這本是想參加活動的,但看來來不及參加了,不過前陣子看完的還是寫吧~ 都市傳說跟怪
Thumbnail
「魚肉好吃嗎?」 在大家正開心的吃著剛剛烤熟的吳郭魚時,卻聽到一位老婆婆用台語說這句話的聲音。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最近除了準備畢業論文之外,也一邊在思考畢業之後該何去何從,就這樣回去原來的工作嗎?還是尋求其他可能呢? 抱著這個問題,我在網路上看到了這樣一本書《每一次職涯瓶頸都是轉機:資深生涯諮詢師帶你跳脫外在困局,清除自我苛責,重寫人生劇本》,書名很長,作者是一名生涯諮詢師,他將諮詢的個案分門別類整理成一本書
Thumbnail
稅目的種類百百種,我們繳過所得稅、牌照稅,但你聽過「認知稅」嗎? 這本書破除我們的思維盲點,給予新的思維框架,從嶄新的角度看到自己過往的「認知」,其中甚至會發現,我們過去花了不少錢在替我們的認知侷限「繳稅」。 知識最大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擁有知識的幻覺。
Thumbnail
變革從來都不輕鬆,因為只要有組織的存在就一定會發生改組的行為,因此變革無處不在而你的職業生涯也一定會面對到的,所以學會如何面對它是不能避免的。
Thumbnail
平常我是盡量不碰太大規模的議題,因為這牽涉到有形跟無形的環節,不過今天想要藉題發揮一下,既然有這個機會就說說我的看法。
Thumbnail
​ 台北市中山區有許多人文特色公園先前小編介紹過:林森與康樂公園、松江詩園、花博公園、榮星花園、 一江公園 等等幾個公園公園 。這些公園都有自己特色存在。這次再來介紹永盛公園。 台北市中山區永盛公園相關資訊:: ​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3巷30號 ​ 開放空間 (無時間限制) ​ 02    
Thumbnail
在80年代的香港,曾經出現過疑似狐仙現身的事件。當時銅鑼灣溫莎公爵大廈(現時為皇室大廈),被指有一塊雲石的紋理中出現七個狐狸頭。更有傳聞說,該處的狐仙會殺嬰。消息傳開後記者及市民蜂擁而至,想要一睹狐狸雲石。最後導致大廈一度停業,需要拆除涉事雲石才能平息風波。
Thumbnail
2021/09/07 特搜!臺灣都市傳說 ISBN:6839863194705 努力看書寫文章的八月過了,九月是該來第一篇了(? 其實也不是說八月後面就沒看書,應該說是去看不用動腦的書去了哈哈哈 那種的就寫不了札記,本來這本是想參加活動的,但看來來不及參加了,不過前陣子看完的還是寫吧~ 都市傳說跟怪
Thumbnail
「魚肉好吃嗎?」 在大家正開心的吃著剛剛烤熟的吳郭魚時,卻聽到一位老婆婆用台語說這句話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