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天下-江南一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西元572年,南北三國起了巨變。

北齊自毀長城斛律光,北周亦誅宰相宇文護。原本被大家打得像落水狗一樣,龜縮一隅苟延殘喘的陳朝,發起了反攻。

領頭的大將,叫做吳明徹。

實在有點像十八、九世紀的中國人名,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

你以為我看到黑影就開槍?

吳明徹身為大將,學的不是兵法。據說古書經史,他讀過一些,略懂略懂。而真正擅長的部分,卻是「天文、孤虛、遁甲」。

明徹原本是個農民,他爸倒是當過大官,但很早就死了。後來哥哥們有點門路,把他弄進了皇室東宮當小差。

誰想到侯景攻陷南京城,東宮第一個遭殃,吳明徹就去逃難了。

後來聽說陳霸先到了附近,這個沒名氣沒官位的農夫僕役,就去見了未來的陳高祖,秀了一手。

陳霸先立刻迎他上座,跟他談論經世之要。擺明了諸葛亮烙印,就問你信不信他是穿越的。

好啦,其實你真的看不懂,為什麼要幫吳明徹加這一段。他並沒有得到諸葛亮待遇,就是跟著大將周文育對抗西梁軍閥王琳的一員而已。

不過接下來又發揮穿越者優勢了。

周文育被害,陳軍大敗的時候,只有吳明徹一個人提早帶領部隊開拔,回返南京。

剛好陳霸先過世,吳明徹非但沒被懲罰,還嘉獎帶兵有功。

不久,北周大軍開來,吳明徹以少量兵力誘敵突襲,居然也成功拖延了敵軍腳步。

陳世祖蒨覺得很厲害啊,就要求他擔任總都督。

你知道,十個穿越九個宅,吳明徹跟其他將軍相處得就不太好。陳蒨只好派弟弟陳頊來了解一下。

這名字奇怪,啊,是陳朝下一個大皇帝。

吳明徹馬上跟人家交朋友,都督不當了,回去接受皇帝跟皇弟的信賴,等著陳頊發達。

當陳頊收到偽詔時,吳明徹跟謀主毛喜有志一同,表示這詔一定是假的。

就這樣,陳頊大權在握,進而稱帝。吳明徹也雞犬升天,主動請纓北伐。

第一波遇上的守將不是別人,就是曾經跟吳明徹打了好多年,後來投奔北齊的王琳同學。

吳明徹穿越的嘛,不但沒有嚇一跳,更知道王琳才到任沒多久,馬上先來個衝鋒把他逼退入城。接著一邊假裝在準備攻城具,實際卻是引肥水灌城。

王琳他們在壽春城裡那一個慘啊,只有呂布才能懂。

這時,北齊援軍開到,停在三十里外。吳明徹的下屬都很恐慌,只怕腹背受敵。

「不要怕,北齊書說他們不會過來,我們攻城就對了!」

空城計都沒這麼大膽,但結果那支由皮景和率領的大軍,真的從頭到尾不動,就這樣看吳明徹攻城攻了三個月。

吳明徹終於攻破城池,擒獲王琳。而皮景和就這樣回家,去領部隊無損之賞了。

好啦,嚴格要說,其實就是北伐不只吳明徹一軍,其他人都在做周邊攻擊。北齊有不少守軍援軍都吃了敗仗,所以皮景和只守不攻……還是很怪?

這是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的道理。

皮景和當時是尚書僕射,頭號執政瑯琊王的親信。只要保留這三十萬大軍,他就是北齊無庸置疑的權力中樞一員。

丟個壽春,死個降將算什麼你說是不是呢?

事實也是打下壽春後,南陳北齊又僵持了兩年。吳明徹再次建議:改打彭城。但其實他沒去打,而是在半路設伏,狠狠嗑了北齊援軍一頓。

而吳明徹始終不贊成大舉入侵北齊。

說得他像個穿越英雄,其實這時候他已經是六十幾歲的老將了。

彭城伏擊戰兩年後,北周攻破了鄴城,消滅北齊皇室。不管吳明徹願不願意,陳頊都要他再次出動。

吳明徹對上周軍?照樣破,照樣給你水淹城。

但不管是穿越者還是諸葛亮,怎樣都防不了的,就是自己的大限將至。吳明徹突然背痛得厲害,而周軍也來了個天才:王軌。

王軌在河岸旁立木柵,以鐵鎖貫車輪,封鎖了陳軍的船艦。

吳明徹一邊要副將帶騎兵撤退,一邊再次發動水攻……趁著河面大漲,希望能脫出王軌的封鎖圈。

但王軌實在鎖得太廣,雖然逃了一陣,等到水退,陳軍船艦依然被困。

吳明徹遭到逮捕,送往長安。北周按慣例予以封侯軟禁。重點是,吳明徹的戰敗,讓南北之勢開始逆轉。

北周攻下北齊後,內亂頻生。但這一戰,卻讓北周世族風雨生信心,改而積極籌畫一統大業,來撫平國內不滿。

北周厲兵秣馬,預備南征,卻在隋國公楊堅等人的反對下,先往北伐。惜北伐未出,時年三十六歲的北周武帝就駕崩了。

陳朝因此得到了寶貴的一年半喘息時間。

西元579年底,南北戰爭再開。

失去吳明徹的南朝大軍,兵敗如山倒,一個月內,淮南之地盡沒。

數年戰功一朝還。

而志得意滿的北周宣帝,突然下令停止南征,進行遷都洛陽計劃。大興宮殿,改元改號,北周的政壇內鬥於焉展開。

周宣帝又花了一年時間,把以楊堅為首的反戰派壓下去,再行伐陳。但陳軍憑著長江之利,硬生生擋了下來。

周將決定改轅易轍,回頭掃蕩江北各要鎮,一一擊破。

三個月後,江北再無陳軍。


就在這關鍵時刻,周宣帝突然駕崩。

而北方司馬家的血統,就跟著發作:北周大後丞,外戚司馬消難,狼顧了。

司馬消難是正統司馬懿子孫,他們老家河內,在北方分裂時屬於北齊。作為河內大族,雖然離兩晉消失也過百年了,司馬家在北方還是混得很不錯。

不過司馬消難實在受不了北齊那些神經病皇帝,在北周打來時搶先投降。

受降者,正是楊堅的父親,楊忠。為了讓司馬消難放心,楊忠還特地跟他結拜,楊堅也是把他當叔叔在禮敬。

對,不是楊堅找他麻煩。楊堅一秒成為輔政,首先是找尉遲迥的麻煩,要他解兵歸朝。

官方說法是,司馬消難一聽說尉遲迥拒絕,就知道事情要糟,立馬打電話給南朝說要投降。

不是,大哥,大家都是拒絕楊堅命令,繼而起兵造反,你跑去南朝做啥子呢?

《司馬消難傳》沒有說。

事實上,司馬消難的管區,就是過去侯景的管區。不急著想侯景去篡南梁,其實侯景一開始投降,就是為了接受南朝資助,成立偽政權。

司馬消難一定知道,自己的號召力不如尉遲迥。起兵反楊堅?一來女兒還在皇宮當皇后,二來就算加入尉遲迥打倒楊堅,也不過為人作嫁。

這不夠司馬,另起爐灶才是真司馬。

雖然陳宣帝沒有建立偽政權的打算,但也立刻封司馬消難為高官,把江北指揮權完全交給他。

不然要怎麼辦?反正江北無陳人嘛。

是說有注意到嗎?這個也宣帝那個也宣帝,司馬消難當年背叛的,也是北齊宣帝。宣本為良諡,怎麼這時候都給了亡國前一人?

為什麼南北三國,都從極盛走入極衰?

就是「世族政治」。

我們可以捧皇帝,建大功立大業。同樣也可以一翻手,就毀了你的王朝。

想當然耳,陳宣帝這樣大捧司馬消難,陳朝底下的世族,恐怕也要跟著出事了。

就在北周內戰終了,楊堅迅速取而代之,與陳朝締結和平盟約後,陳宣帝就突然地駕崩了。

當時太子諸王都進宮輪流服侍皇上,而皇帝駕崩,大家馬上就集合了。

太子第一個到,跪地就先來個五子哭墓。哪想到,突然頸後一疼,竟是第二個來到的二兒子,始興王陳叔陵賞了他一刀。

這天早上,正好輪到陳叔陵服侍湯藥,所以他手裡才有這不算武器的武器:剉藥刀。

宣帝皇后柳敬言大驚,連忙奔去護住大兒子。陳叔陵當然沒在客氣,連砍了幾刀。

這時,太子的奶媽突然從柱子後撲了出來,抓住陳叔陵的手。陳叔陵一甩便脫,但也給了太子起身機會。

慌亂中,陳叔陵伸手抓住了太子的衣裳。兩人一番拉扯,太子就像受傷的野獸,奮力掙脫。

陳叔陵正打算再補上一刀,突然給人勒住了。

原來是老四,長沙王叔堅趕到。不是孫堅啊。

長沙王奪了陳叔陵的刀,以摺袖把陳叔陵綁在柱子上。這一下忙碌,卻不見了太子。長沙王慌忙去尋,而陳叔陵就用力扯斷衣袖,逃出宮外。

事情還沒結束。

陳叔陵聚集了兵馬,要大家跟他一起造反。但響應他的人並不多。

禁軍統領,前北伐大將蕭摩訶則及時趕來。

陳叔陵派使者說,加入我吧。

蕭摩訶答,你不夠格,我知道始興王的謀主跟大將,至少要他們來我才願意加入。

然後兩個傻瓜來了,當場被蕭摩訶斬首。接下來就是蕭摩訶大破陳叔陵的故事了,略過。

雖然我們有點認真的說了這個故事,不過大概有87%都是假造的吧。在皇后面前殺太子,是一個完全沒有意義的篡位行動。

事實上,以中國慣例至今,有沒有太子根本不重要。先帝死去,有皇后詔,尚書令,你就可以稱帝了。

雖然陳叔陵被記錄了很多不好的事蹟,但我更關注一點:「高宗素愛叔陵,不繩之以法,但責讓而已」。

老實說,當時存在著「遺詔被改」的可能性。

基本上有立太子,遺詔其實不需要再註明一次由太子接班,但陳宣帝的遺詔則有:「皇太子叔寶繼體正嫡,年業韶茂,纂統洪基,社稷有主。

不論如何,陳叔寶順利當上了末代皇帝,力行仁政。

我以前也認為,就是爸爸窮兵黷武,兒子才要補破網。不過苻堅跟王猛告訴了我,對老百姓行德政的目的,還帶有削弱世族的力量這一個動機。

總之,南北兩朝都換了一個全新風貌,在仁政底下偶爾出現的叛亂,或許也說明了些什麼。

時間,終於來到西元588年底。

隋朝晉王楊廣,帶兵南征的時間到了。

但所有的北朝進軍消息,都沒有傳進陳叔寶耳中。陳後主叔寶所重用的中書官員施文慶,把戰情封鎖了。

施文慶出身貧賤,當時終於得到出任湘州刺史的機會。一旦成為地方之霸,人生就翻轉了。

正因如此,施文慶害怕皇上知道軍情告急,進入戒嚴狀態,會取消調度到任。所以他選擇跟另一個沈客卿合作,粉飾太平。

萬不一國家覆滅,中書省官員馬上就會變成雜碎。但一州刺史,獻州以降,榮華富貴依舊不可限量。


589年,陽曆1月22日,長江大霧。

隋軍沒有錯過這個天賜良機,成功渡江。七天內,南京城已被包圍。

2月10日,朱雀門守將任忠投降,引隋軍入宮,擒獲臣後主。

兩日後,楊廣入城,宣布陳朝結束。

唐朝魏徵寫了一段很長的評論,來論述陳朝何以滅亡。雖然這邊只很簡單寫後半起落,但也看得出來很詭異吧?

事實上,北周至隋來說,陳朝一度是佔優勢的。

魏徵除了敘述之外,最大的重點也很簡單,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講陳叔寶與陳叔陵的故事。

「陳後主是個媽寶。」魏徵如是說。

他認為陳叔寶長年在後宮長大,不知民間疾苦兵凶戰危,才會受人蒙蔽而不自知。

那我坦白說,不要看魏徵很有名就相信他,陳叔寶是在他爸身陷北朝時出生的,十幾年在荊州北部長大,甚至不跟爸爸一起住。

媽寶?肯定是。

但他媽能保他多少?成長在南北朝大邊境的亡國臣子,哪有可能是養尊處優大的。那後面近十年,爸爸回來當親王,首席執政到稱帝,陳叔寶也不會是漢靈帝那種沒見過榮華富貴就一步登天的。

更不要說,就憑陳叔寶,能完成中央集權嗎?

陳朝是一個皇帝不動,全國停擺的國家嗎?

不可能的。

想要更進一步了解陳朝的滅亡,就讓我們把視角轉回隋朝的南征元帥身上吧。最重要的那個人,從來不是名義上的領頭者。

不是晉王楊廣,也不是搶先入城的賀若弼、韓擒虎。

接下來要登場的,人稱隋初第二名相。

更是影響隋朝三十七年命脈最深,《大唐雙龍傳》中未曾出場,卻牽引局勢的那個男人。

清河公,楊素。


陳人望之懼曰:「清河公即江神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2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1
竇建德是隋末群雄中一個相當特別的角色,雖然自行稱帝,但始終以扶助隋室、講信求義為先。 某方面來說,還挺像劉備。
Thumbnail
2024/10/11
竇建德是隋末群雄中一個相當特別的角色,雖然自行稱帝,但始終以扶助隋室、講信求義為先。 某方面來說,還挺像劉備。
Thumbnail
2024/10/05
你有想過他們其實是不同國家嗎?
Thumbnail
2024/10/05
你有想過他們其實是不同國家嗎?
Thumbnail
2024/10/02
食論農桑,貨曰貨幣:用公正第三方的替代品來進行交易。 農桑順著前回講隋朝,貨幣就很快一樣把南北朝到隋帶入。
Thumbnail
2024/10/02
食論農桑,貨曰貨幣:用公正第三方的替代品來進行交易。 農桑順著前回講隋朝,貨幣就很快一樣把南北朝到隋帶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問吳起可有悔?堅持理想,初心不變,心之所善,擇善固執,何悔之有?
Thumbnail
問吳起可有悔?堅持理想,初心不變,心之所善,擇善固執,何悔之有?
Thumbnail
忽然街邊起了騷動,常寧回頭一看,一個衣著單薄小孩兒給人掃地出門,摔在薄霜地裡動彈不得,趕他出來那人口中呼喝,掄起掃帚還要打人,常寧眉頭一皺,策馬上前說道:「怎麼了?人都給你打落階下,還不足?這麼點大孩子,有事你不能教麼?」
Thumbnail
忽然街邊起了騷動,常寧回頭一看,一個衣著單薄小孩兒給人掃地出門,摔在薄霜地裡動彈不得,趕他出來那人口中呼喝,掄起掃帚還要打人,常寧眉頭一皺,策馬上前說道:「怎麼了?人都給你打落階下,還不足?這麼點大孩子,有事你不能教麼?」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Thumbnail
「是嗎?霍邑城已經陷落了……」 屈突通站在河東城牆上,聽著斥侯來報。 兩城連攜的戰術,本為屈突通所長,數年前,他更憑此大敗反賊楊玄感,從武衛將軍升上了驍衛大將軍。 「看來叛軍之中,也有高人。」 獸牙郎將桑顯和走了上來,道:「大將軍,咱們是否該執行下一步了?」
Thumbnail
西元572年,南北三國起了巨變。 北齊自毀長城斛律光,北周亦誅宰相宇文護。原本被大家打得像落水狗一樣,龜縮一隅苟延殘喘的陳朝,發起了反攻。 領頭的大將,叫做吳明徹。 實在有點像十八、九世紀的中國人名,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 你以為我看到黑影就開槍? 且看吳老師的算無遺策吧。
Thumbnail
西元572年,南北三國起了巨變。 北齊自毀長城斛律光,北周亦誅宰相宇文護。原本被大家打得像落水狗一樣,龜縮一隅苟延殘喘的陳朝,發起了反攻。 領頭的大將,叫做吳明徹。 實在有點像十八、九世紀的中國人名,不知道是不是穿越的。 你以為我看到黑影就開槍? 且看吳老師的算無遺策吧。
Thumbnail
時值魏晉南北朝。 長期統治北方的北魏,因故分裂為兩國。 南朝梁國一直想趁機上去偷雞,卻意外收了一個北朝大軍閥侯景。結果北伐不成,南梁內亂大起。 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三吳世族推舉了多次防備北朝進攻的大將陳霸先為帝,建立南陳朝。
Thumbnail
時值魏晉南北朝。 長期統治北方的北魏,因故分裂為兩國。 南朝梁國一直想趁機上去偷雞,卻意外收了一個北朝大軍閥侯景。結果北伐不成,南梁內亂大起。 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三吳世族推舉了多次防備北朝進攻的大將陳霸先為帝,建立南陳朝。
Thumbnail
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史稱東晉。 自秦始皇以來,「統一中國」的魔咒,就縈繞在每個權力者的心頭。 東晉一百多年來,不停的試圖北伐收復失土,恢復中華。 也因此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北伐大將。 從一無所有的祖逖開始,後來每個北伐者,都必然成為東晉最大的權臣。 想驅動需要動員全國人力物力的大型戰爭,能不權臣嗎?
Thumbnail
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史稱東晉。 自秦始皇以來,「統一中國」的魔咒,就縈繞在每個權力者的心頭。 東晉一百多年來,不停的試圖北伐收復失土,恢復中華。 也因此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北伐大將。 從一無所有的祖逖開始,後來每個北伐者,都必然成為東晉最大的權臣。 想驅動需要動員全國人力物力的大型戰爭,能不權臣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