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時候,大人總說有種東西叫做知識,而有種東西叫做智慧,但是沒有人說得清楚這兩者差別在哪裡。
我想這中間很可能有個bug,「知識和智慧有什麼不一樣」這個問題,沒有智慧的人回答不出來,有智慧的人則會避免回答,所以因為這樣才一直沒人可以解釋吧。
我第一次感覺讀到「智慧」,是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本書,作者李笑來用一個個小章節把「個人商業模式」、「複利模式」、「鏡像世界」等等所謂「底層邏輯」講透了,不只應用在投資領域,這些底層邏輯也能夠解釋不同領域的現象。
而後讀成甲的《精準學習》,他用「臨界知識」來作為底層邏輯的同義詞,那也是一本讀起來很爽的書。
最近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也是一本討論「智慧」的書,蒙格管他叫做「普通常識」。書中集結他過去受邀的演講稿,在演講中他就跟大家炫耀(示範)他如何從硬科學中獲得跨領域的基礎模型,並且用來解讀複雜現象。
「智慧」的概念討論久了,我發現不同作者都用不同的方式定義智慧到底是什麼:臨界知識、第一性原理、底層邏輯、模型...都好。那麼也許我可以很暴力的下一個結論:「智慧」的特性,就是它不單單描述特定領域的現象,而是後設地拉出不同領域的現象中,共同的潛藏模型。
蒙格認為,讀這類書可以讓你更有智慧,生活更好玩,還可以發大財。
還不讀爆。
作者是誰?為何寫這本書?
查理蒙格,巴菲特的好buddy。
蒙格打過二戰,以全校第12名畢業於哈佛法學院,做律師同時就在做股票投資,後來認識巴菲特之後離開律師行業,兩人開始合作,於是有了波克夏海瑟威。
蒙格與巴菲特以眼光精準,能夠抓到那些非常有潛力的大企業股票(ex: 可口可樂、吉列、華盛頓郵報...),而且長期持有這些股份死不賣出,以數十年連續戰勝市場為名。
不過這本書不是傳記,也不是投資教戰守則,書中重點還是放在蒙格老先生的思想精華,把他過去的演講稿收錄在一本書中。
蒙格很愛聊關於學科的基礎模型怎樣應用的事情,比起錢,蒙格好像更在乎「普世智慧」,可能因為他錢很夠用了吧。
「想要什麼東西,要先成為配得上它的人」,要過一個美好的人生,你要先成為配得上這樣生活的人,也就是說,你必須先有智慧(然後才會有錢)。
還沒有智慧的時候就擁有錢,聽說是一種詛咒。但我不清楚,反正現在我這兩種東西都沒有。
反向思維: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悲慘
反向思維是這本書的一大重點,蒙格書中第一章標題《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悲慘》就是運用這種思考方法。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若你想要得到x,那去思考怎樣得到非x,並且徹底避免之。」
反向思考是書中不斷出現的主題。我覺得這招思考的方式很猛,常常當你正著想「如何才能成功」時很容易卡關,但是試試看去思考「如何才能失敗」時卻是各種創意奔放啊。
一個可能的原因,跟人類的思維模型比較習慣於注意負面訊號應該有關係,畢竟演化讓我們本能擅長抓出危險,而非找出安全。所以當你去思考怎樣才能失敗時往往會有很多點子。一條一條列出來,然後試圖避免掉這件事就好了。
「我只想知道我未來會死在哪裡,然後永遠不要去那邊。」
知道你的賽道上前人通常死在哪一個沙灘上很重要。在第一章也提到一個懂得學習前輩經驗的笨烏龜,可以跑贏最堅持原創最聰明而不屑一顧前人經驗的兔子。
我們賺錢,應該要記住那些淺顯的,而非深奧的。我們不追求成為非常聰明的,只要持續避免成為蠢貨,長期下來就能帶來非常大的優勢。
原來是這樣啊(圖片來源)圖片來源)圖片來源)圖片來源)
信任是成功最大的關鍵。
蒙格認為本書最重要的觀念是「信任」。
不管你再聰明都會遇到比你更聰明的人,要是他們想騙你,你就會被騙。你必須知道誰可以信任,也必須讓自己成為可以信任的人
對於如何建立信任,蒙格沒有講詳細,只大概說了兩種方法:成為可靠的人,並且堅持做道德的事。
書中時常看到蒙格勸世人要為善,是有一點勸世文的味道。不過相較於其他勸世文,蒙格其實不會顯得裝高尚,他的態度並不是「我道德我好棒棒」,而是「我只知道做好事是賺錢最好的策略,我想賺錢。」
很親切欸,我也想賺錢。
跨領域的基本知識
索爾之槌(圖片來源)圖片來源)圖片來源)圖片來源)
避免馬斯洛之鎚
跨領域模型大概是這本書被講最多次的概念了(第二多的是在婊基金會浪費錢亂投資)。蒙格認為,只鑽研單一領域的知識,人很容易陷入偏執的「馬斯洛之鎚」困境(手上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因此世界是扭曲的。
歷史學家懷海德曾說過:「只有當人類發明了發明的方法後,社會才快速發展」。只有當人類學習了學習的方法後,個體才快速的發展。
要有跨領域的基本知識,第一步是成為學習機器:學習學習的方法。人類發明了發明的方法後文明才開始前進,同樣我們只有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後才會成長。
這種學習學習的方法,在許多討論學習的書中也有看到。例如《超速學習》這本書第一章就是「後設學習」,要求你在進行學習計畫前先做學習資源調查,考慮過不同學習的方法後選擇最好的其中一種去做。
李笑來自己的專欄就叫做「學習學習再學習」,先「學習」好「如何學習」再去「學習」的意思。
只不過,如何學習確實是大學問,網上有很多這類的線上課程,筆記術等等,也暗示了這個領域(學習的元理論)並沒有那麼好掌握。之後我應該會多讀幾本相關的書看看是否可以挖深一點學習理論。
求x:「x在這裡啊。」奧卡姆剃刀應用場景(圖片來源)圖片來源)圖片來源)
奧卡姆剃刀+第一性原理:硬科學治學法
蒙格強調的跨領域,我認為其實就是這兩種概念的結合:「奧卡姆剃刀」+「第一性原理」。
(掉書袋丟些炫砲名詞可能有點討人厭,但你不覺得奧卡姆剃刀這個詞很帥嗎?很像動漫的大絕招)
奧卡姆剃刀法則大概意思是:如果有多種可以解釋現象的理論,那麼優先選擇最簡潔的理論。蒙格舉例,波次曼常數的發明者其實不是波次曼本人,只是因為波次曼提出的是最簡潔的證明,所以以他名字命名(幫原始發明者QQ)。
而第一性原理就比較常聽到,就是要找出複雜現象裡面最基礎的原理解釋之。最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是馬斯克大大覺得買電池太貴了乾脆自己做的例子(霸氣滿分)。
這兩個概念結合起來,就是蒙格認為的「跨領域模型們」。
蒙格特別喜歡像是物理學、數學這樣的「硬科學」,在第二講時也有稍微列一下他認為哪些領域是重要的,例如:
- 數學:費馬/巴斯卡模型、定量分析法、決策樹理論、排列組合與機率等
- 會計學:複式簿記法是威尼斯人偉大的發明,而且不難理解。
- 心理學:可能是最重要的基礎模型,一定要掌握,蒙格也在第十一講列出了25個會造成人類誤判的心理模型,這個模型內容也和後來出現的經濟學門「行為財務學(behavior finance)切合,我在這篇文章整理。
- 統計學:不用精通但要知道模型怎麼用,如同橋牌高手不用精通費馬巴斯卡模型一樣。
- 以及微觀經濟學的各種模型,例如規模優勢(不過這邊演講稿內容開始有點走即興的感覺了,或者是我對經濟學掌握太少不懂蒙格想表達什麼)
不只掌握跨領域模型,還要做成檢查清單
蒙格認為,不管再優秀的飛行員,起飛前還是會run過一遍檢查清單。我們掌握跨領域的模型,也應該做成檢查清單,在思考複雜現象的時候一個一個拿出來核對。
就算是阿湯哥也會用檢查清單喔(圖片來源)圖片來源)圖片來源)
這點蠻猛的,一般人大概能跨一兩個領域就很不錯了,蒙格不只跨快要十幾個,還要求做成檢查清單,這思維習慣太強大了。
說到底,什麼是「模型」?
音樂作曲理論中,有個概念叫做「motif」,中文翻譯做「動機」,意思是樂曲中一段反覆出現的旋律。例如大白鯊的兩個音節反覆,流行歌的芭樂四和弦,或者「全聯福利,全聯福利,全聯福利Everything~」
(你接下來一週腦袋都會有這首歌,不客氣)
蒙格的「模型」意義跟這個motif的概念有點像,不同領域的現象中其實都會看到類似的模型出現,就很像音樂裡面不同歌都會聽到類似的motif一樣。
最簡單的例子是「複利模型」,因為每天累積1%的成長,導致量變帶來質變。每天都對老婆更好一點,最後老婆就會愛死你,還有什麼比這更難的?
(有,記得老婆的生日)
聰明人要避免的陷阱
第十講,蒙格在法學院做畢業演講,他特別提到聰明人必須小心不要落入的陷阱有哪些:
落入意識形態
蒙格認為即使是最優秀的聰明人,也會因為陷入意識形態而無法客觀思考。
他舉例一個非常出名的語言學家Noam Chunsky即使在手上證據非常明顯時,仍然無法定論人類語言本能是來自基因,就是因為受到左派意識形態的影響,結果被後來學者Steves Pinker打爆。
(不愧是蒙格真的猛,隨便舉都是這種語言學家高大上的例子,我只會舉全聯福利~全聯福利~全聯福利Everyday~)
至於如何不要掉入意識形態?蒙格認為可以跟達爾文學學,特別關注那些可以打翻自己好不容易建構起來的理論的反面證據,隨時反證自己,摧毀那些舊觀念。
自我服務偏好(Self-serving bias)
基本上就是自大,不知節制地自大。人越聰明,身邊笨蛋越多,就越容易自大。
蒙格舉例,莫札特是出了名的天才,也是出了名的窮。但其實他的收入在當年的音樂家裡頭算是很有錢的了,問題不是出在他沒賺錢,是因為他沒有節制開銷,甚至在沒收入的時候也繼續花錢。
蒙格認為這就是人性,其實是很難擺脫的。只能盡量吧。
他在演講中針對這點還真的沒說怎麼辦,我猜他本身個性就帶有一點點目中無人的特質(年輕時一天到晚得罪人,沒辦法太聰明了),所以針對這一點他可能也蠻困擾的?
自憐
蒙格認為除了嫉妒以外,最毒害的情緒就是「自憐」。
自憐會讓人陷入偏執的狀態,偏執是最難逆轉的情緒。
蒙格說他有一位朋友,出門時口袋都會準備一大疊卡片,每當身邊有人說出自憐的話時,就會送對方一張自憐卡片「你真是好可憐,全世界沒有人像你一樣可憐」。(也太機掰)
自憐毫無用處,是一種標準心理防衛反應。好消息是,這可以透過訓練擺脫。
不會數學運算模型,就是獨腳人參加踢屁股比賽
雖然不知道踢屁股比賽到底在當年是有多紅,蒙格一直用這當例子。意思是如果你在分析現象所能使用的工具少了數學這一項,那你就相當於把優勢拱手讓人。
要辨別技術什麼時候會幫助你,什麼時候會摧毀你
這個概念有點深奧,我覺得很值得細究。
蒙格舉巴菲特過去曾經經營的紡織廠為例子,有人來跟巴菲特說,他們發明了新的紡織機器,成本只要過去的四成。巴菲特聽到這消息的反應是:「如果果真如此,我就要關廠了。」
蒙格認為,技術革新不見得對公司(資本家)帶來好處,例如紡織廠的例子中,技術革新的好處可能最後是落入了消費者手上。
但他沒有在書中講太多細節,我猜測這個過程是因為:技術革新導致紡織成本降低,各大廠於是開始價格戰進入紅海市場,最後爽到的是消費者,因為可以用更低價買到過去很貴的衣服。
但我只是亂猜。
投資經理人就是在撈灰金
書中也講到很多投資相關的知識,例如波克夏的招牌,承襲葛拉漢的「價值投資」
以及蒙格用很多篇幅在批評投資經理人是在「撈灰金」。(蒙格自創的詞,相較於紮實的賄賂,投資經理人賺高額薪水但沒有對市場造成實質貢獻,蒙格認為這樣的現象是非常荒謬的)
但因為我是金融小白,這邊只能大概看過去。看完只覺得蒙格本人真的是蠻猛的,書中有兩篇演講稿都在婊基金會亂投資浪費錢,剛剛好就是受邀去基金會的演講。
真羨慕八十多歲的老人可以這樣玩,希望我也能活到那時候。
偏執是最難以改變的行為模式
書中反覆強調「摧毀舊觀念」部分,我特別有共鳴。
偏執是最難以改變的行為模式。
我們的想法是否在青春期就定型了呢?
讀完這本書我總會想,我在大學時代是非常浪漫主義的一個人,我讀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等書,心裡總是期待一個烏托邦。也因為這樣,我對「舊的」東西特別偏好,總不喜歡潮流,只愛經典。
這陣子研究加密貨幣,發現裡面一堆好玩的東西,我心裡就納悶:「為什麼就擺在眼前,這麼多花樣,我就這樣忽略了好幾年?」
是不是沒有定期清理我的舊觀念,以至於我開始排斥新的東西(大腦老化)?
其實這是很可怕的盲點,因為大學時代都讀老書經典,所以就認為「老書=好;新潮流=不紮實」,因此對任何2000年以後的東西懶得理解,這盲區也未免太大。
「要非常擅長摧毀自己的舊觀念,時常挑戰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觀念」
我覺得這句話的關鍵字是「摧毀」,因為好不容易得來的東西總是特別珍惜,所以要以特別激進的態度去挑戰自己的既有觀念才能夠清除。
這有點類似大腦大掃除的感覺。例如,極簡主義要解決的問題是舊有雜物太多,我們應該隨時檢視、挑戰家中雜物是否有存在必要,來讓環境比較清爽(我對極簡主義的解讀啦)
大腦可能也需要這種「極簡主義」的清理,隨時檢視自己腦中的觀念,是否有存在的資格,才能夠讓有意義的觀念進來。像是奧卡姆剃刀。
因為如果不這樣做,那可能是很可怕的。
盲區最可怕的是他正在影響你,但你完全不會知道(依照盲區的定義)
現實有一大半是人造的,觀念決定我們選擇認知什麼,而選擇不認知什麼,我們完全不會被通知。不注意盲區造成的風險,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不只外在的風險,活在偏執的觀念裡頭,也有可能會影響內在的心理健康。例如中世紀的嚴格天主教徒家庭,因為宗教觀念塑造大量的心理壓力,或者國小老師講的一句話影響長大一輩子等等...
想想這些後果,蒙格用「摧毀」這個字可能還太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