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特斯拉(TESLA) 2021Q4 財報 獲利逐季創高,特斯拉的成長到頂了還是會更好呢?#11

2022/02/14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特斯拉(TSLA)發布了2021年第四季財報,營收獲利都超過分析師預期,也達到了連續三季的大幅成長,我們應該擔心特斯拉會不會有成長趨緩的時候嗎?幸福還能夠更幸福嗎?讓我們來看看第四季財報跟公司對未來的想法。
馬斯克認為機器人會是未來公司的另一個重點

一、營收狀況

本季特斯拉公司營收為177億美元,年成長了65%;扣掉成本後的毛利為48億美元,毛利率為27.4%,比去年同期成長了42.7%;扣掉產銷研後的營業利益為26億美元,年成長來到驚人的354%,營業利益率則為14.7%,較去年成長了172%,營業利益的大幅成長跟去年特斯拉積極擴建工廠有關,到了上一季基本上所擴建的德州、柏林工廠都已經來到最後準備階段;淨利潤為23.2億美元,同樣是大幅的較去年成長了760%;最後是稀釋後EPS為2.05美金,成長了754%。
而公司也提到這一季的營業利益會有如此大的進步跟車輛成本減少、交貨數量增加、服務業務收入增加有關,但同時也因為增加研發經費以及CEO的股票獎勵還有增加的車輛召回及原物料成本上漲,導致有部分營業費用的增加。綜觀這些會影響營業費用的項目,大概可以推斷2022年下半年因為供應鏈應該不會那麼緊繃以及其他「減項」經費的減少,以及「加項」隨著工廠擴建及產能提升,下半年的營業利潤可望在更上一層樓。
接下來看看上季特斯拉最主要的業務電動車銷售狀況。車輛獲利為195億美元,車輛毛利率在較上一季增加0.1%,來到30.6%,年成長27%,代表的是平均一台車可以多賺6%左右的獲利。再來看到不同車種部分,Model S/X Q4產量為13109輛,因為2021年第一季改版的關係,因此不能拿本季的產量跟上一季的比較,而應該看季成長率,2021 Q4的成長率為46%,距離2020 Q4當時還在生產舊版Model S/X時的16097輛已經不遠,相信下一季就會有所突破。
接下來看到主力產品Model 3/Y的表現,Q4總共生產了292731輛,年成長了79%,季成長則是成長了約28%,這部分強勁的成長幾乎是過去12、13%季成長的兩倍,表明特斯拉在工廠優化的進步。
而以上數據都是有受到供應鏈影響的結果,若供應鏈問題沒那麼嚴重的話,這部份的成長我估計應該會再增加5-10%。
最後來看到觀察特斯拉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存貨天數,該數值降到4天,表示車輛製造好到銷售出去的天數。換言之,比起上一季的6天、去年同期的11天,這一季降到幾乎是趕著出貨的程度,也反映了現在特斯拉迫切的問題不是有沒有人買,而是能多快把車輛交給買家。

二、超級工廠狀況

在供應鏈緊繃、運輸成本增加、勞力短缺的狀況下,位在美國加州的佛利蒙工廠在2021年來到了破紀錄的產量,公司也認為未來應該能突破一年60萬輛的數字;而同在美國德州的超級工廠已經開始在2021年年底生產Model Y,預計近期即會開始交車。
作為目前最主要的銷往海外的上海工廠的部分,在2021年減少了製造成本後也讓該廠能生產超過45萬輛的Model 3/Y。而在德國的柏林廠,目前正在取得當局的生產授權中。

三、各業務表現

在最主要的電動車銷售部分,全自動駕駛訂閱(FSD)Beta已經從2021年Q3是初以來的幾千輛到現在已經超過60000輛車訂閱使用。
特斯拉車輛目前全車成本最高的地方還是在於電池,也因此除了在優化工廠產能外,先進的4680電池技術也會是未來是否能再降低車輛成本的關鍵,目前公司也仍在持續研發當中。
至於在比較次要的能源業務部份,電力部署部分年增加了約32%,但還是受制於供應鏈因素,公司期望未來可以透過新建的Megapack工廠讓該部分銷量有所提升;另外在太陽能裝置方面,太陽能相關部署年成長了約68%、太陽能屋頂的部分則年成長了將近三倍,而公司現在則是將注意力放在減少成本,才能再規模化該部分建設。

四、未來展望

在公司未來發展的方向,重點還是先把產能提高,特斯拉並預計可以每年有50%的產量增長,但未來幾季可能還是會看到供應鏈的影響。這部分其實可以對照我在ASML財報所寫的,目前下游的公司其實仍然受制於晶片短缺的影響導致產能無法全開,在這狀況下可以看下游的消費應用產品的狀況預先知道上游未來什麼時候會出現轉折,到時候投資方向就可以先採取行動。

五、電話會議重點

  • 2022年底之前將會宣布新工廠的地點。
  • 晶片生產在2022年仍然會是一個問題,但是會比2021年底緩解一些,但公司在2022年仍然能夠有超過50%的營收成長。
  • 特斯拉認為全自動駕駛未來將會是一個很重要的營利來源,若能夠結合自動駕駛計程車將會是另一個公司成長的力道。
  • 公司將會在2022年實現全自動駕駛。
  • 特斯拉認為若未來要推出新產品,可能會因為供應鏈(尤其是晶片短缺)問題導致車輛生產的減緩,也因此新產品的推出不會在今年,可能要到明年才會有新產品的消息。
  • 在新產品當中,公司認為最重要的是Optimus 人形機器人,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未來可能會比汽車業務更加重要。第一次使用將會用在特斯拉自身工廠移動、搬運東西等。
  • 目前4680電池已經開始製造,特斯拉公司表示2022年第一季就可以交付。
  • 特斯拉表示綠能點數(碳權)所佔的比例會越來越小(越來越多車廠跨足電動車),在上一季,不包含綠能點數的毛利率來到29.2%。
  • 除了持續使用現金發展業務外,一直有在償還高息債務。
  • 2022年公司的成長仍然受供應鏈和物流的影響,因此仍然難以預測。
  • 新建的工廠通常效率較低,更高的固定成本會影響獲利,但是隨著公司的銷量持續增加透過營運槓桿將讓營業利潤利隨著增加。
  • 隨著FSD發展,軟體銷售(FSD訂閱)與車輛銷售總合下來會有更好的獲利成長空間。
  • 有關於Dojo何時推出的問題,特斯拉表示這種超級電腦晶片可能在今年夏天推出。
  • 被問到保險業務的部分,目前保險已經在五個州推行,並希望今年年底全美國能有80%的客戶在買車時也可以辦理特斯拉保險。當然這當中將會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但下一個特斯拉保險的推動地區將會是歐洲。特斯拉也不忘吐槽一下加州對於的保險的限制。
  • 特斯拉表示目前Cybertruck目前最大的問題並非電池,而是如何克服技術的問題讓生產成本降下來。

六、我的看法

1.上一季特斯拉存貨天數減少到只有4天,年初訂購都可能要等半年以上才拿的到車,在未來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我想50%的年複合成長應該只是低標,我預估如果真的如公司所言年底可能稍微緩解的話,今年75-80%成長率應該是有可能的。
2.目前四處工廠除了原來就已經有在製造的上海及加州工廠外,德州與柏林廠也都有些進展,如果都上線生產後,特斯拉應該會有下一波急速的成長,外加近期油價衝高,想必電動車會逐漸成為人們心中的首選。外加特斯拉的強項還是在於自有工廠的產能強化,從他們已經營運很久的加州、上海工廠都還能榨出產能,可見新廠的設備一定也是更加先進,或許未來還能看到毛利率更高的特斯拉。
3.在未來最有潛力的項目,我認為是FSD及保險。首先,除了購買汽車外,訂閱制的服務已經被證明是一個可以從消費者身上賺到更多錢的方案。而對於顧客來說,不像買斷制,顧客除了買到可以持續更新的軟體外,可隨時訂閱的模式更可以有「彈性」,對於顧客來說的心理壓力更小,使用了之後又能有高黏著性,之後再觀察公司是否會提供留存率指標判斷使用者感受。而保險則是配合FSD的發展,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使用者願意使用。
4.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計劃我認為難度應該還是挺高的,第一,我為何一定要用「人形」機器人不可,人類形狀的機器人不一定能夠提高辦事效率;第二,機器人能帶給人們多少便利性,人們能夠接受每天有一部載有攝像鏡頭的機器在家裡走動嗎?對於每天重複的工作機器人的機器學習能力如何,還是只是一個會移動的Alexa。也許未來能看MUSK能透漏一些資料讓我們了解為什麼他會認為機器人的未來性更好。
5.我認為特斯拉不推新產品是對的,雖然大家引頸期盼很久又落空了,但以現在的供不應求的情況來說,還是應該先滿足買車人的需求,盡全力把產能衝起來,才能有更多現金去做更多的生產或研發。拚了命的推新產品可能會讓原來的產車效率因為分散去造其他產品而導致效率降低,甚至也有可能其他產品的零件要求擠壓到造車部分,在現在供應鏈緊繃的狀況可能會有更多的影響。
6.下一季供應鏈仍然緊張,我認為到年底前應該都還沒辦法完全消化,因此存貨天數到2023應該仍會維持低檔,到了年底、2023年應該會迎來特斯拉最大的爆發期。

七、結論

上一季特斯拉的成長仍然強勁,客戶仍然持續搶著買單,而未來隨著工廠完成、優化、電池技術更加先進,且成本能夠再壓低後,有望壓低汽車價格,創造更多需求,進而帶動FSD軟體或其他軟體面的業務,然後隨之而來的保險業務也有所進帳。而特斯拉現在的體質越來越健全,跟2020年那時候快破產的特斯拉已經不能同日而語,相信這間世界市值最高的汽車公司能透過軟硬體整合顛覆整個汽車產業的遊戲規則。
-----------------------------------------------------------------------------
歡迎關注我的粉絲專業握手啦握手IG我會不定期分享對於市場/成長/心法的想法,希望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思考角度,享受思考、成長的樂趣!
117會員
85內容數
自從疫情降臨之後,全世界的網路生態及人們的生活型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世界的變遷仿佛被按了加速鍵。 而活在其中的我們應該如何追上這個快速改變的時代,又如何不被世界潮流拋之腦後? 本專題所包含的範圍主要為追蹤美國科技股動向,並加入個人觀點。另外,本著希望人們有「成長思維」的觀念,因此不時地會加入心法/成長的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