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不變,才能駕馭變化-《一如既往》#97

抓住不變,才能駕馭變化-《一如既往》#9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的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是一位備受推崇的投資與行為金融作家,他曾是《華爾街日報》和《The Motley Fool》的專欄作家。他的上一部作品《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在全球廣受好評,透過行為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金錢觀念與財富積累的關鍵思維,幫助讀者理解如何做出更理性的財務決策。

raw-image

在《一如既往》這本書中,摩根・豪瑟延續了他對人性與決策的深刻觀察,聚焦於那些即便世界快速變遷,依然恆久不變的基本法則。他強調,雖然科技、經濟、社會環境不斷變化,但人類的行為模式和心理驅動力卻始終如一。這種思維與劉潤在《底層邏輯》中所提到的概念相似,即我們應該學會如何「看懂局」,在面對不同情境時,依循一套穩固的思考框架,避免被市場或外界雜訊干擾,從而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這種觀點也呼應了《創新的用途理論》所探討的內容。許多產品或服務看似創新,實則根本上仍在滿足人類最原始的需求。例如,速食店的得來速(Drive-Thru)之所以受歡迎,不是因為食物更美味,而是因為它滿足了人們在趕時間或天氣惡劣時的便利需求。同理,《一如既往》試圖讓我們理解,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人類的根本需求與行為模式依舊不變,而這些「恆常不變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在複雜的世界中找到清晰的決策標準。

本書的寫作風格類似於一部短篇故事集,每一章節都透過精選的故事來支撐作者的論點,內容紮實且富有洞察力,並以幽默且平易近人的語氣呈現,使讀者能夠快速理解並產生共鳴。這本書不僅容易閱讀,也能啟發讀者思考,是一本兼具可讀性與深度的優秀作品。

在閱讀本書後,我特別選出三個讓我深思的觀點,這些不僅適用於投資,也適用於做任何決策時的思維指引:

1. 長期好的變化帶來巨大的影響,但人們只關心短期不好的變化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美國國家研究院的研究指出,心臟病自 1950 年以來造成死亡的比例已經下降了 70%」。換句話說,如果這個比例沒有變化,那麼過去 65 年死於心臟病的人數會增加 2500 萬人,這是一個驚人的進步。但人們卻對這樣的長期改善毫不在意,看到每年僅下降 1.5% 的數據時,往往不以為然。

人類天性容易忽略複利的影響,卻對短期內的震盪反應過度。新冠疫情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充其量只是短短一兩年的事件,但在當下卻被視為世界末日般的存在。同樣地,股票市場的長期財富增長往往被忽視,投資人卻時刻關注聯準會的發言是否影響市場 0.幾個百分點,結果往往因短期波動而做出錯誤決策,最終被市場的劇烈震盪洗出場。

2. 投資於準備,而不是預測

風險的本質是「我們無法預測,但極可能發生的事情」。正因為無法預測,所以風險隨時都可能發生,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準備。能夠預想到的風險可以事先做好應對,想像力無法觸及的部分,則往往會帶來巨大損失。

就像消防演習與各種災害預防措施,這些訓練的目的不是在於「預測」何時會發生災難,而是因為我們無法預測,所以必須時刻準備,以確保當風險降臨時能夠應對。投資亦是如此,留有現金部位或事先做好資產配置,不是等到市場變壞才開始準備,而是一直都要維持備戰狀態,如此一來,無論市場如何變動,都能有餘裕應對。

3. 平靜會播下瘋狂的種子

為什麼平靜後反而更會引發更多的起伏不定?

以投資為例,在大牛市時,每間公司的財務狀況都看似強健,未來充滿希望,這時候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會逐漸下降,開始做出「奇怪的事情」——例如,過度槓桿操作,把資產價格推高至不可思議的程度。當大多數人都相信市場只會越來越好時,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足以讓泡沫破裂,股災隨之發生。

歷史上,中國的朝代更替也是如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太平盛世時,人們過度樂觀,認為未來將一片光明,結果開始鬆懈、貪污腐敗,最終內憂外患導致衰敗。這是一個無法打破的歷史循環,因為人類總是忍不住去測試「繁榮的極限」,直到泡沫破裂。

這也就是「均值回歸」與「老人與狗理論」所描述的現象:市場瘋狂過後,終將回歸理性,但人性仍然會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如既往」——不論科技如何進步,人類的行為模式與心理驅動仍然如出一轍。


人們往往將注意力放在那些瞬息萬變的事物上,認為這才是掌握未來、抓住趨勢的關鍵。然而,真正能讓人在混亂中保持穩定的,往往是那些恆久不變的基本法則。

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如果我們能夠識別出那些不變的底層邏輯,就能夠降低決策中的不確定性,減少被市場波動和情緒影響。這不僅適用於投資,也適用於人生的各種選擇。市場、科技、社會制度都可能改變,但人性、風險、心理模式、複利效應等基本原則始終如一。

這本書我推薦給所有希望提升決策能力或想更看得懂大局的人,無論是投資者、企業家,還是對行為經濟學感興趣的讀者。它不僅幫助我們看清世界的變化,更讓我們理解應該如何在這些變化中找到不變的核心,做出更理性、更穩健的選擇。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希望你可以:1️⃣ 動動手按一下愛心❤2️⃣追蹤我的方格子3️⃣追蹤我的粉絲專業、IG4️⃣或不吝按下「贊助」不吝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持續創作,我也會把你們的支持當作動力持續更新文章!☺
avatar-img
Steve觀察筆記的沙龍
123會員
103內容數
自從疫情降臨之後,全世界的網路生態及人們的生活型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世界的變遷仿佛被按了加速鍵。 而活在其中的我們應該如何追上這個快速改變的時代,又如何不被世界潮流拋之腦後? 本專題所包含的範圍主要為追蹤美國科技股動向,並加入個人觀點。另外,本著希望人們有「成長思維」的觀念,因此不時地會加入心法/成長的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彼得·林區的經典著作《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分享作者學習心得與啟發。文章整理書中精華,包括如何尋找「贏家」公司、管理投資期望、應對市場波動以及克服常見的心理陷阱。作者強調,彼得林區的投資理念即使在當代市場環境下仍具有參考價值,並建議主動投資者學習其投資思維,提升投資勝率。
特斯拉2024年Q4財報營收、EPS低於預期,但能源業務強勁,股價開盤卻上漲。本文深入解讀財報數據,分析電動車、能源、AI等業務表現,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包含FSD、Robotaxi、Optimus機器人等計畫。
Netflix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亮眼,訂閱用戶數及營收大幅增長,廣告業務也取得重大進展。本文分析財報數據,探討各市場表現、內容策略及未來展望,並針對Netflix的優勢與挑戰提出看法。
2024年投資回顧與2025年展望:分享高達65%投資績效的經驗,探討AI浪潮下的投資策略、風險控管,以及對特斯拉、Nvidia等個股的看法,並預測2025年市場趨勢與挑戰。
蘋果在遊戲市場的嘗試歷史悠久,但面對強勁競爭者,始終無法獲得主流成功。從90年代的Pippin,到近年的Apple TV與Vision Pro,蘋果的遊戲產品無法形成強大的生態系,且硬體設計未針對遊戲需求優化。面對重重挑戰,蘋果能否透過強大的生態系進入遊戲市場,成為市場競爭中新的領頭羊,值得關注。
2024年第三季,特斯拉報告營收251.8億美元,年增8%,毛利率和淨利潤均有所提升。特斯拉在汽車和能源業務均表現亮眼,尤其是能源發電與儲存部門增長52%。此外,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中強調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及未來的成長潛力。報告引發市場熱議,股價在開盤後漲幅達22%。
本文探討彼得·林區的經典著作《彼得林區選股戰略》,分享作者學習心得與啟發。文章整理書中精華,包括如何尋找「贏家」公司、管理投資期望、應對市場波動以及克服常見的心理陷阱。作者強調,彼得林區的投資理念即使在當代市場環境下仍具有參考價值,並建議主動投資者學習其投資思維,提升投資勝率。
特斯拉2024年Q4財報營收、EPS低於預期,但能源業務強勁,股價開盤卻上漲。本文深入解讀財報數據,分析電動車、能源、AI等業務表現,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包含FSD、Robotaxi、Optimus機器人等計畫。
Netflix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亮眼,訂閱用戶數及營收大幅增長,廣告業務也取得重大進展。本文分析財報數據,探討各市場表現、內容策略及未來展望,並針對Netflix的優勢與挑戰提出看法。
2024年投資回顧與2025年展望:分享高達65%投資績效的經驗,探討AI浪潮下的投資策略、風險控管,以及對特斯拉、Nvidia等個股的看法,並預測2025年市場趨勢與挑戰。
蘋果在遊戲市場的嘗試歷史悠久,但面對強勁競爭者,始終無法獲得主流成功。從90年代的Pippin,到近年的Apple TV與Vision Pro,蘋果的遊戲產品無法形成強大的生態系,且硬體設計未針對遊戲需求優化。面對重重挑戰,蘋果能否透過強大的生態系進入遊戲市場,成為市場競爭中新的領頭羊,值得關注。
2024年第三季,特斯拉報告營收251.8億美元,年增8%,毛利率和淨利潤均有所提升。特斯拉在汽車和能源業務均表現亮眼,尤其是能源發電與儲存部門增長52%。此外,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中強調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及未來的成長潛力。報告引發市場熱議,股價在開盤後漲幅達22%。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