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投資者的必修課:彼得林區挑選贏家股票-《彼得林區選股戰略》#9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作者彼得·林區(Peter Lynch)是全球公認的傳奇投資人之一,曾擔任 **富達麥哲倫基金(Fidelity Magellan Fund)* 的基金經理,並在 1977 至 1990 年間,將該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從 2000 萬美元擴大至 140 億美元,期間平均年化報酬率高達 29.2%。他的投資理念強調 「投資自己了解的公司」,並倡導透過深入研究來發掘市場中的潛力股。他的選股策略兼顧 成長股、價值股和週期股,並透過分類不同的股票來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

raw-image


閱讀這本書的原因,是希望能夠在我的投資組合中建立更清晰的選股框架。我目前的投資策略主要由 ETF與少數自選股組成,ETF 作為穩定跟隨市場報酬的核心,而自選股則負責爭取額外的爆發性成長。既然已經有主動選股的部分,那麼如何篩選出具備優勢的股票,並制定適合的投資策略,就成為關鍵問題。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能否成為我的北極星,幫助我判斷個股是否處於合理的賽道?能否讓我針對不同類型的股票,建立適當的認知與操作方法?這是我希望從本書獲得的核心價值。

雖然這本書已經出版多年,其中提到的許多公司早已被市場淘汰,甚至一些名字我都沒聽過,但投資的 大原則並未改變。好公司的標準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關鍵仍然是理解企業的競爭優勢、成長潛力與市場地位,這些核心觀念仍然適用於今日的市場環境。因此,我希望透過本書,學習彼得·林區的思考邏輯,讓我的主動選股決策更加嚴謹、精準。

在本書中,作者對於 好公司的評估標準 進行了詳細說明,包括如何找到優質企業,以及好公司應該具備哪些特徵。例如,當公司開始發展許多額外業務時,投資者需要判斷這些業務是否與核心業務具備協同效應,還是只是「多慘化」經營(即多角化經營失敗的情況)。如果選到這類公司,投資風險可能會顯著增加。

贏家是誰

在這一部分,我選出了三個我認為市場投資者應該理解的重要觀念,其中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本書的核心思想——如何找到贏家。

1️⃣ 找到贏家的關鍵

選股的第一步當然是 研究。所有投資者買股票的目標,都是希望跟著公司的成長而讓資產增值。然而,許多人在購買日常用品(例如冰箱)時,會仔細比價、比較規格,但買股票時卻不清楚公司到底在做什麼,這是一種危險的投資行為。

彼得·林區強調,投資者應該關注以下幾個核心指標:

公司的過去盈餘表現:盈餘是否穩定成長?

商業模式的可規模化性:公司是否能夠擴張業務並維持高利潤?

未來成長潛力:企業是否具備長期競爭力,能夠持續創造價值?

然而,做完這些基本功課後,並不代表就能直接進場買入,這只是進場前的基本工作。研究結果可能顯示某間公司不值得投資,或者雖然值得投資,但當前價格並不具吸引力。如果一間好公司的交易價格過高,那仍然是一筆糟糕的交易;反之,一間基本面不佳的公司,若價格處於極具吸引力的區間,則可能蘊含投資機會。

2️⃣ 管理投資期望

選股後,投資者還需要管理自己的期望報酬率。如果買入的是大型成熟企業,投資回報的上限自然較低,期望值不應過度膨脹;而如果選擇小型公司,則可以期待較高的成長性,但同時也要有承受大幅波動甚至崩跌的心理準備。當市場劇烈波動時,投資者應該事先思考:

當股價大跌時,會選擇加碼還是認賠出場?

投資的邏輯是否仍然成立?

是市場錯殺,還是公司基本面真的惡化?

這些都是在投資前就應該思考的問題,而非等到市場發生變動後才匆忙應對。

3️⃣ 企業策略與投資決策

除了基本面分析,企業的策略變化也會影響投資者的判斷。彼得·林區在書中提到,企業提高盈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降低成本(提升獲利能力)

提高售價(增加單位收益)

開發新市場(擴展市場規模)

增加原有市場的銷售量(提升滲透率)

重整或關閉虧損業務(專注核心競爭力)

這些策略的變動,會直接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看法。這也是主動投資的難點——投資者除了要理解公司的基本面、對未來成長進行預測,還要持續關注企業經營策略的變化,並根據市場狀況及企業表現來調整投資決策。

這也正是彼得·林區所強調的:「投資者不應該只是買入股票,而是應該了解自己買入了什麼樣的公司,並持續關注它的發展。」這樣的思維,才能真正提升投資的勝率,避免盲目跟風或被市場情緒左右。

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

在這本書中,對我幫助最大的部分,就是投資的誤區與心理素質的挑戰。投資往往是一個反直覺的活動,因為人們在購買股票時的心理機制,與購買一般商品是完全不同的。當我們買產品時,通常會理性地比較價格、規格、品質,然而在投資市場中,投資人更多時候是基於恐懼與貪婪來做決策,而這正是導致許多錯誤行為的根本原因。

1️⃣ 投資人最常犯的心理陷阱:害怕錯過

彼得·林區指出,投資市場的心理機制與群眾行為密切相關,許多投資人買股票,並不是因為他們真正理解該企業的價值,而是因為他們害怕錯過。「大家都在賺錢,而我還沒進場」的恐懼,促使投資者在市場狂熱時匆忙進場。當新聞、社交媒體、朋友、家人都在談論某隻股票的驚人漲幅時,這種比較心理會讓人難以抗拒,認為「這波行情還沒結束,我不能錯過這次機會」。這種心理驅動力,讓投資者忽視了基本面,只關注短期價格變動,導致在市場過熱時高點接盤,最終當泡沫破裂時,才發現自己成了最後的買家。

「股價漲了還會再漲,跌了還會再跌」這種心理慣性,往往讓投資人追高殺低,最終含淚離場。

對我來說,別人的投資就是別人的遊戲,我們不知道其他人是否是為了短期的獲利而進場,還是因為想要想要拿股票來對沖自己的其他部位,亦或是粗手指按錯,在資訊不透明的狀況下還依賴其他人的行為進行操作,這就會導致別人得到他想要的,但是我們卻只能留下來獨傷悲。

2️⃣ 面對大跌的股票:從「想賺錢」變成「不想賠錢」 另一個常見的投資誤區,是投資人在買入後,當股價開始下跌,心態會從「我要賺錢」轉變為「我不想賠錢」。這時,常見的心理安慰機制就會啟動:

「股價總是會漲回來的。」

「只要回到我的成本,我就要賣掉。」

這種思維忽略了市場的本質:市場並不在乎投資人的成本,市場只會根據供需與情緒運行。當市場情緒悲觀時,股價往往會持續下探,甚至「超跌」,並不會因為某個價格曾經是投資人的買入成本而自動反彈。問題在於,股價沒有定錨,但投資人卻會無形中將自己的買入價視為定錨,認為只要回到成本就能解套,而不是重新評估公司的基本面與市場環境是否已經發生改變。

如果投資人在市場大跌時,沒有冷靜檢視手中的持股,與當初的投資理由進行對比,那麼每一次的價格下跌,都會進一步強化「是不是該賣掉?」的想法。這種心理壓力,使得許多投資者最終選擇在恐慌中賣出,錯失未來反彈的機會。

3️⃣ 如何克服心理陷阱?

彼得·林區強調,投資者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被市場情緒所左右。投資應該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而不是基於「市場當前的情緒如何」。當市場過熱時,投資者應該提高警惕;當市場恐慌時,反而應該冷靜評估是否存在被錯殺的機會。而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心理定錨效應」影響自己的投資決策,而是持續檢視企業的基本面,確保自己持有的是一間仍具備競爭力的公司,而不是單純期待股價回到某個價位。

投資不是單純的數字遊戲,更是心理與理性的較量。只有能夠控制情緒、堅持紀律的投資者,才能在市場的起伏中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

寫在最後

本書中還舉出了許多投資的誤區與誤解,讓人深刻體會到,主動投資者 相較於被動投資者,所要承擔的風險與挑戰本就更大。在這個資訊爆炸且變化迅速的市場環境下,資訊的流動速度已遠超過以往,股價往往能在極短時間內反映市場情緒與新訊息。雖然本書的出版時間已經超過三十年,那個時代的市場機制與資訊優勢的運作方式,與今日的環境已有顯著不同,但變的是科技,不變的是人性。

人類的 DNA 早已刻好了「趨吉避凶」的本能,這使得市場中的投資者,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會面臨相似的心理挑戰——追高、恐慌性拋售、過度自信、定錨效應等等。環境變了,但市場上投資人的行為模式,仍然受到相同的心理影響。而這也正是學習彼得·林區投資策略的價值所在:站在精英投資者的肩膀上,我們能夠看到什麼?透過吸取過去成功投資人的經驗,我們或許能少走一些彎路,少虧掉幾倍的錢,並減少因市場情緒起伏而犯下的錯誤。

也因此在主動投資的過程,仍然要持續的記錄所作的所有決策,過去的失敗決策如果能當作未來成長的養分,那我們就可以從失敗中成長,錯誤誰都會犯,但成功的人不會再犯第二次,而這就是記錄的威力,也是我們要成為成熟投資人痛苦又反直覺的必要過程。

《彼得林區選股戰略》這本書,我推薦給所有想要踏入主動投資的投資者,幫助他們建立更完整的選股思維;同時,也適合那些想要了解主動投資的難度,從而選擇被動投資的讀者。這是一本 好讀、易讀 的投資書籍,在彼得·林區幽默風趣的敘述與生動的案例分享中,我們能夠學習到 精英投資人的核心投資心法,並思考如何將這些智慧應用於當代市場環境中。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希望你可以:1️⃣ 動動手按一下愛心❤2️⃣追蹤我的方格子3️⃣追蹤我的粉絲專業、IG4️⃣或不吝按下「贊助」不吝請我喝杯咖啡支持我持續創作,我也會把你們的支持當作動力持續更新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22
謝謝您的分享❤️
avatar-img
Steve觀察筆記的沙龍
124會員
103內容數
自從疫情降臨之後,全世界的網路生態及人們的生活型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世界的變遷仿佛被按了加速鍵。 而活在其中的我們應該如何追上這個快速改變的時代,又如何不被世界潮流拋之腦後? 本專題所包含的範圍主要為追蹤美國科技股動向,並加入個人觀點。另外,本著希望人們有「成長思維」的觀念,因此不時地會加入心法/成長的文章。
2025/03/17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是一本探討人性與決策的書籍,作者摩根・豪瑟透過精選的故事,闡述即使世界快速變遷,人類行為模式和心理驅動力卻始終如一的基本法則。
Thumbnail
2025/03/17
《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是一本探討人性與決策的書籍,作者摩根・豪瑟透過精選的故事,闡述即使世界快速變遷,人類行為模式和心理驅動力卻始終如一的基本法則。
Thumbnail
2025/02/08
特斯拉2024年Q4財報營收、EPS低於預期,但能源業務強勁,股價開盤卻上漲。本文深入解讀財報數據,分析電動車、能源、AI等業務表現,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包含FSD、Robotaxi、Optimus機器人等計畫。
Thumbnail
2025/02/08
特斯拉2024年Q4財報營收、EPS低於預期,但能源業務強勁,股價開盤卻上漲。本文深入解讀財報數據,分析電動車、能源、AI等業務表現,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潛力與挑戰,包含FSD、Robotaxi、Optimus機器人等計畫。
Thumbnail
2025/01/26
Netflix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亮眼,訂閱用戶數及營收大幅增長,廣告業務也取得重大進展。本文分析財報數據,探討各市場表現、內容策略及未來展望,並針對Netflix的優勢與挑戰提出看法。
Thumbnail
2025/01/26
Netflix 2024 年第四季度財報亮眼,訂閱用戶數及營收大幅增長,廣告業務也取得重大進展。本文分析財報數據,探討各市場表現、內容策略及未來展望,並針對Netflix的優勢與挑戰提出看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投資小白一定不能錯過的一本財經好書 ~ 介紹了十位投資大師的投資哲學和操作手法。例如,墨比爾斯強調分散持有,而蒙格則偏好核心集中投資;威廉·歐尼爾推崇技術分析和停損策略,而彼得·林區則強調基本面分析和持股耐心。成功的投資都有共同點:做你最熟悉的、學會情緒控管、以簡馭繁、有勝算時奮力一擊和加碼。
Thumbnail
投資小白一定不能錯過的一本財經好書 ~ 介紹了十位投資大師的投資哲學和操作手法。例如,墨比爾斯強調分散持有,而蒙格則偏好核心集中投資;威廉·歐尼爾推崇技術分析和停損策略,而彼得·林區則強調基本面分析和持股耐心。成功的投資都有共同點:做你最熟悉的、學會情緒控管、以簡馭繁、有勝算時奮力一擊和加碼。
Thumbnail
本文旨在探討投資界兩大主要流派——成長投資和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及其代表人物。通過分析威廉・歐尼爾、彼得・林區等成長投資大師,以及華倫・巴菲特、班傑明・葛拉漢等價值投資大師的投資策略,本文旨在為新手投資者提供全面的投資思維框架,並論證成長與價值投資策略的互補性。
Thumbnail
本文旨在探討投資界兩大主要流派——成長投資和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及其代表人物。通過分析威廉・歐尼爾、彼得・林區等成長投資大師,以及華倫・巴菲特、班傑明・葛拉漢等價值投資大師的投資策略,本文旨在為新手投資者提供全面的投資思維框架,並論證成長與價值投資策略的互補性。
Thumbnail
 彼得 林區( Peter Lynch )_拔掉鮮花,灌溉雜草 在出任麥哲倫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使其基金資產成長777倍,平均年化報酬率29.2%,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
Thumbnail
 彼得 林區( Peter Lynch )_拔掉鮮花,灌溉雜草 在出任麥哲倫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使其基金資產成長777倍,平均年化報酬率29.2%,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
Thumbnail
投資績效檢視2022402
Thumbnail
投資績效檢視2022402
Thumbnail
在接觸這本書之前就認識橋水投資創始人瑞 達利歐,在股市之中具有非常顯赫的地位,是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具有精準的眼光,我一開始以為這本書的重心會在講解投資原則,但這本書的豐富程度令我十分驚訝,這是一本有關於人生的工作與生活指南,利用不同的切入觀點架構出人生準則,接下來我會以
Thumbnail
在接觸這本書之前就認識橋水投資創始人瑞 達利歐,在股市之中具有非常顯赫的地位,是全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對於新興市場的投資具有精準的眼光,我一開始以為這本書的重心會在講解投資原則,但這本書的豐富程度令我十分驚訝,這是一本有關於人生的工作與生活指南,利用不同的切入觀點架構出人生準則,接下來我會以
Thumbnail
我自己主要採行指數化投資的方式來準備退休金,我也認為這個方式會是適合絕大多數人的方法,但我不會說這是全世界唯一可行的投資方式。這世界上厲害的人很多,有些人有他的一套方法,搭上合乎時局,就可能獲得大筆財富,否則巴菲特這樣的人就不會存在。 想要從股市賺錢,很多人有他自己的一套,不管是買個股、用
Thumbnail
我自己主要採行指數化投資的方式來準備退休金,我也認為這個方式會是適合絕大多數人的方法,但我不會說這是全世界唯一可行的投資方式。這世界上厲害的人很多,有些人有他的一套方法,搭上合乎時局,就可能獲得大筆財富,否則巴菲特這樣的人就不會存在。 想要從股市賺錢,很多人有他自己的一套,不管是買個股、用
Thumbnail
  近幾年台灣的投資風氣,開始朝向了多元化的狀態,市面上已經不是以前一味地追尋飆股、名牌,那樣投機味道濃厚的年代,而是開始如歐美那些國家一樣,對於投資各國股票、債卷、基金或現在熱門的指數股票型基金、虛擬貨幣…等,幾乎只要能想得到的投資方式,身在台灣的我們幾乎都能接觸到。
Thumbnail
  近幾年台灣的投資風氣,開始朝向了多元化的狀態,市面上已經不是以前一味地追尋飆股、名牌,那樣投機味道濃厚的年代,而是開始如歐美那些國家一樣,對於投資各國股票、債卷、基金或現在熱門的指數股票型基金、虛擬貨幣…等,幾乎只要能想得到的投資方式,身在台灣的我們幾乎都能接觸到。
Thumbnail
4月25日,號稱 “ 投資界的傳奇” 彼得林區接受CNBC 專訪11分鐘,然後眾多財經youtuber 紛紛炸鍋,一個接一個作影片分析彼得到底想說什麼? 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接受採訪? 還有,彼得好久沒有露面了,是有什麼大消息要透漏嗎?其實人家說白了只是為了天主教學校募款而已,你們大驚小怪什麼。 錚錚
Thumbnail
4月25日,號稱 “ 投資界的傳奇” 彼得林區接受CNBC 專訪11分鐘,然後眾多財經youtuber 紛紛炸鍋,一個接一個作影片分析彼得到底想說什麼? 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接受採訪? 還有,彼得好久沒有露面了,是有什麼大消息要透漏嗎?其實人家說白了只是為了天主教學校募款而已,你們大驚小怪什麼。 錚錚
Thumbnail
彼得林區傳奇的績效 在彼得·林區出任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的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投資人超過100萬人,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基金的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達29.2%。  散戶是比基金還有利的 很喜歡彼得林區的幽默及帶來的投資想
Thumbnail
彼得林區傳奇的績效 在彼得·林區出任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的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投資人超過100萬人,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基金的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達29.2%。  散戶是比基金還有利的 很喜歡彼得林區的幽默及帶來的投資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