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節及天官賜福

我的學習筆記
發佈於阿牛聊歷史 個房間
2022/02/1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正月十五日,也就是俗稱的元宵節或燈籠節,很多人都想到這個時候要去看花燈,或是看廟會繞境遊行,甚至把這一天是為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不過這一天真正的節俗意義而言,應該被稱為「上元」會比較正確。
上海豫園於元宵節掛的燈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根據《東華錄》收錄的清順治十四年(1657)之〈御製盛京三元神廟碑文〉記載,從上古中國的《道書》便有談到,從東漢末年,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首先提出「一年三元」的概念,也就是「一上之天,一埋之地,一沒之水。」認為在這上元、中元、下元的日子裡,舉行懺悔、消災、廚病,都可以獲得成就。演變到北魏,這三元則分別對應節令的「孟春」、「孟夏」、「孟冬」,也就是把這三天視為年度勝日,舉行法會。
張道陵(34年-156年),被視為正一道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題外話,張道陵的生日即是正月十五日,這一天古代道教徒都會特別舉辦法會慶祝,不過臺灣的道教徒則另外將張道陵的生日定在「五月十八日」,另外祭祀。
說回來「三元」的部分,從張道陵建構這個學說之後,這三元之後而轉變並神格成代表天、地、水的「三官」,也就是構成世界三大體系的根本,而這「三官」也有分別代表的守護神與節日。其中,元宵節這一天,其實就是「天官」的守護神「紫微大帝」的賜福日。
尤其臺灣人從古代便常言:「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消災。」也就是在這一天好好行善、布施與祭祀紫微大帝,就能夠獲得上天的賜福,這一年想要做的事情都可以如願喔。所以,元宵節不是只有看花燈而已,而是新年新希望的重要許願日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107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