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節及天官賜福

我的學習筆記-avatar-img
發佈於阿牛聊歷史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正月十五日,也就是俗稱的元宵節或燈籠節,很多人都想到這個時候要去看花燈,或是看廟會繞境遊行,甚至把這一天是為農曆新年的最後一天。不過這一天真正的節俗意義而言,應該被稱為「上元」會比較正確。
上海豫園於元宵節掛的燈籠(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根據《東華錄》收錄的清順治十四年(1657)之〈御製盛京三元神廟碑文〉記載,從上古中國的《道書》便有談到,從東漢末年,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首先提出「一年三元」的概念,也就是「一上之天,一埋之地,一沒之水。」認為在這上元、中元、下元的日子裡,舉行懺悔、消災、廚病,都可以獲得成就。演變到北魏,這三元則分別對應節令的「孟春」、「孟夏」、「孟冬」,也就是把這三天視為年度勝日,舉行法會。
張道陵(34年-156年),被視為正一道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題外話,張道陵的生日即是正月十五日,這一天古代道教徒都會特別舉辦法會慶祝,不過臺灣的道教徒則另外將張道陵的生日定在「五月十八日」,另外祭祀。
說回來「三元」的部分,從張道陵建構這個學說之後,這三元之後而轉變並神格成代表天、地、水的「三官」,也就是構成世界三大體系的根本,而這「三官」也有分別代表的守護神與節日。其中,元宵節這一天,其實就是「天官」的守護神「紫微大帝」的賜福日。
尤其臺灣人從古代便常言:「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消災。」也就是在這一天好好行善、布施與祭祀紫微大帝,就能夠獲得上天的賜福,這一年想要做的事情都可以如願喔。所以,元宵節不是只有看花燈而已,而是新年新希望的重要許願日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143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正月初九,在台南可是有錢也吃不到溫體牛肉啊!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初九在中國古代是祭祀宇宙主宰「昊天玄穹玉皇上帝」(簡稱:上帝)的日子,而在臺灣民間稱為「天公生」或「玉皇萬壽日」。
已經開市,送窮神了,時間來到了大年初八,這一天是什麼日子呢?不知道各位還記得過年期間許多長輩都到宮廟裏頭去「安太歲」或「點光明燈」嗎? 其實每個宮廟師父幫人家點燈、安太歲的時刻幾乎都在大年初八這一天,這天在中國傳統上被稱為「祭星君」、「順星節」。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大年初四、初五是迎接神明回凡間,已經生活作息恢復,不過人們總是希望新的一年可以過得更好,於是在大年初六這一天,也就是就會進行「送窮」儀式。這個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秦漢時期。今天我們來聊聊送窮的方式跟典故吧!
大年初五開市日,往往被人們認為是新春年假的最後一天,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到公司上班打卡,繼續在資本主義的世界求生了~(淚),那進了資本主義的世界以後,有什麼眉角可以幫助我們混得更好呢?
臺灣民間有句俗話,「送神早,迎神晚」。其實大年初四整天,就是人們在準備祭物迎請神明從天宮回到人間的日子,通常迎神都是在午後進行,甚至有的直接到大年初五才進行迎神儀式。其實這也是表現人們對神明的恭敬心,希望神明能夠少操煩於人間的工作,能在天上好好過年休息。
正月初九,在台南可是有錢也吃不到溫體牛肉啊!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初九在中國古代是祭祀宇宙主宰「昊天玄穹玉皇上帝」(簡稱:上帝)的日子,而在臺灣民間稱為「天公生」或「玉皇萬壽日」。
已經開市,送窮神了,時間來到了大年初八,這一天是什麼日子呢?不知道各位還記得過年期間許多長輩都到宮廟裏頭去「安太歲」或「點光明燈」嗎? 其實每個宮廟師父幫人家點燈、安太歲的時刻幾乎都在大年初八這一天,這天在中國傳統上被稱為「祭星君」、「順星節」。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大年初四、初五是迎接神明回凡間,已經生活作息恢復,不過人們總是希望新的一年可以過得更好,於是在大年初六這一天,也就是就會進行「送窮」儀式。這個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秦漢時期。今天我們來聊聊送窮的方式跟典故吧!
大年初五開市日,往往被人們認為是新春年假的最後一天,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到公司上班打卡,繼續在資本主義的世界求生了~(淚),那進了資本主義的世界以後,有什麼眉角可以幫助我們混得更好呢?
臺灣民間有句俗話,「送神早,迎神晚」。其實大年初四整天,就是人們在準備祭物迎請神明從天宮回到人間的日子,通常迎神都是在午後進行,甚至有的直接到大年初五才進行迎神儀式。其實這也是表現人們對神明的恭敬心,希望神明能夠少操煩於人間的工作,能在天上好好過年休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下元節是農曆10月15日的節日,與水官大帝的生日有關,是道教的重要節日。在這一天,民眾會祭拜水官大帝以消災解厄,並且有各種傳統習俗。文章將介紹下元節的由來、祭祀方式、飲食習慣以及注意事項,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重要的華人節日。
Thumbnail
民俗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臺灣家家戶戶無論是佛教、道教信仰或沒有特殊的信仰,都會在門口擺一桌普度好兄弟(或稱老大公媽)幽冥界的眾生。民俗節日在臺灣會看到很有人情味的情景,普度供施的供品桌子前面還有一個臉盆,裡面裝著洗臉水,上面放一條新的毛巾。無論哪一家的鬼道眾生、哪一家的老大公媽、哪一家的好兄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所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有分上元、中元、下元。「中元」是地官赦罪,所以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有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像放假一樣,要準時收假不然會去抓回來。放出來的時候,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在春意盎然的甲辰年正月十六,張天師府熙熙攘攘,迎來了一年三度的皈依典禮。信徒們心懷敬意,齊聚於此,尋求心靈的淨化與提昇。 典禮之初,隆重的祭拜儀式便在晨曦的微光中莊嚴展開。每一位參與者的額頭都被神聖的光輝所觸及,那是一種無形中最強大的能量印記,它們來自於天地間最純淨的光階層。 在
Thumbnail
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隨著時間的流逝,春節的慶祝方式和意義經歷了演變,最後是在什麼訂定春節,讓我們可以一起放假慶祝呢?
Thumbnail
每年農曆新年正月初九,正是民間習俗「拜天公」的吉祥節日,而佛教徒雖非皈依天神,但禮敬諸天,諸天神聖因善業福德而生天上,雖不一定學佛修行,但經常擁護佛法、獎善罰惡,成就有德之人,為佛門的護法善神。 所以各大佛教山頭都會在這天舉辦「供佛齋天」大法會,陳設莊嚴、美味的供品,上供諸佛之外,也供養諸天聖眾
Thumbnail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而這個日子有兩件關係著接下來全家運勢的事; 1.送神- 恭送 九天司命真君(灶神) 和 太歲星君 2.清黗- 一年一度在年終歲尾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及神像,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除了把髒東西清除,也像把一年的霉運、晦氣送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下元節是農曆10月15日的節日,與水官大帝的生日有關,是道教的重要節日。在這一天,民眾會祭拜水官大帝以消災解厄,並且有各種傳統習俗。文章將介紹下元節的由來、祭祀方式、飲食習慣以及注意事項,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重要的華人節日。
Thumbnail
民俗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臺灣家家戶戶無論是佛教、道教信仰或沒有特殊的信仰,都會在門口擺一桌普度好兄弟(或稱老大公媽)幽冥界的眾生。民俗節日在臺灣會看到很有人情味的情景,普度供施的供品桌子前面還有一個臉盆,裡面裝著洗臉水,上面放一條新的毛巾。無論哪一家的鬼道眾生、哪一家的老大公媽、哪一家的好兄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所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有分上元、中元、下元。「中元」是地官赦罪,所以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有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像放假一樣,要準時收假不然會去抓回來。放出來的時候,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在春意盎然的甲辰年正月十六,張天師府熙熙攘攘,迎來了一年三度的皈依典禮。信徒們心懷敬意,齊聚於此,尋求心靈的淨化與提昇。 典禮之初,隆重的祭拜儀式便在晨曦的微光中莊嚴展開。每一位參與者的額頭都被神聖的光輝所觸及,那是一種無形中最強大的能量印記,它們來自於天地間最純淨的光階層。 在
Thumbnail
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隨著時間的流逝,春節的慶祝方式和意義經歷了演變,最後是在什麼訂定春節,讓我們可以一起放假慶祝呢?
Thumbnail
每年農曆新年正月初九,正是民間習俗「拜天公」的吉祥節日,而佛教徒雖非皈依天神,但禮敬諸天,諸天神聖因善業福德而生天上,雖不一定學佛修行,但經常擁護佛法、獎善罰惡,成就有德之人,為佛門的護法善神。 所以各大佛教山頭都會在這天舉辦「供佛齋天」大法會,陳設莊嚴、美味的供品,上供諸佛之外,也供養諸天聖眾
Thumbnail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而這個日子有兩件關係著接下來全家運勢的事; 1.送神- 恭送 九天司命真君(灶神) 和 太歲星君 2.清黗- 一年一度在年終歲尾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及神像,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除了把髒東西清除,也像把一年的霉運、晦氣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