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女媧造人紀念日

我的學習筆記
發佈於阿牛聊歷史 個房間
2022/02/0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清初蕭雲從《女媧》,選自《離騷圖》,刊印於順治二年(1645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根據漢代哲學家東方朔與西晉學者董勛的研究,大年初七這一天是女媧用黃河水與黃土造人的日子,當時製造出來的人就是我們華夏人的祖先,之後她用繩鞭打泥而成的人,則是非華夏人,這個傳說感覺有點中華自我中心啊XD~
不過在中國古代,對大年初七的紀念是非常講究的,這一天又被稱為「七元」或是「人日」(因為要紀念女媧造人的關係)。
在古代,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會全家聚在一起吃七菜羹,也就是白菜頭、芥蘭菜、菜心、芥菜、春菜、大蒜及芹菜。每道菜在中國各省都又不同的意涵,基本上就是求個好彩頭、延年益壽與長治久安等吉祥好運的集合意涵。
相傳在唐宋時期,人們在這一天也會簡個小紙人進行祭祀,一方面是紀念造物主女媧創造的人類始祖,或是會在窗戶上貼上人形雕花,並到廟中拜拜祈福與感念女媧的恩德。
廣東省深圳市海上世界的女媧補天雕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部分客家人也流傳,大年初七到正月二十五這幾天,其實也是女媧提煉七彩石補天上缺口的日子,也就是俗稱的「女媧補天」於是從東晉至今兩千年來,中國人紀念這天也叫做「天穿日」,尤其具有上古河洛血脈的客家人對這一天特別鍾情。
不過台灣的天穿日是由中華民國政府客家委員會訂在正月二十日,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6會員
106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