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女媧造人紀念日

我的學習筆記-avatar-img
發佈於阿牛聊歷史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根據漢代哲學家東方朔與西晉學者董勛的研究,大年初七這一天是女媧用黃河水與黃土造人的日子,當時製造出來的人就是我們華夏人的祖先,之後她用繩鞭打泥而成的人,則是非華夏人,這個傳說感覺有點中華自我中心啊XD~

不過在中國古代,對大年初七的紀念是非常講究的,這一天又被稱為「七元」或是「人日」(因為要紀念女媧造人的關係)。

在古代,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會全家聚在一起吃七菜羹,也就是白菜頭、芥蘭菜、菜心、芥菜、春菜、大蒜及芹菜。每道菜在中國各省都又不同的意涵,基本上就是求個好彩頭、延年益壽與長治久安等吉祥好運的集合意涵。

相傳在唐宋時期,人們在這一天也會簡個小紙人進行祭祀,一方面是紀念造物主女媧創造的人類始祖,或是會在窗戶上貼上人形雕花,並到廟中拜拜祈福與感念女媧的恩德。

raw-image

部分客家人也流傳,大年初七到正月二十五這幾天,其實也是女媧提煉七彩石補天上缺口的日子,也就是俗稱的「女媧補天」於是從東晉至今兩千年來,中國人紀念這天也叫做「天穿日」,尤其具有上古河洛血脈的客家人對這一天特別鍾情。

不過台灣的天穿日是由中華民國政府客家委員會訂在正月二十日,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學習筆記的沙龍
95會員
166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2025/04/29
本文探討2010年前後中國大陸「民國熱」興起及其衰落的原因。文章指出,隨著兩岸關係和解以及中共對國民黨歷史的重新詮釋,「民國熱」一度興起,但因中共的打壓、國粉內部的派系鬥爭和極端思想的蔓延,最終導致「民國熱」消退,國民黨也因此與大陸「國粉」產生距離。
Thumbnail
2025/04/29
本文探討2010年前後中國大陸「民國熱」興起及其衰落的原因。文章指出,隨著兩岸關係和解以及中共對國民黨歷史的重新詮釋,「民國熱」一度興起,但因中共的打壓、國粉內部的派系鬥爭和極端思想的蔓延,最終導致「民國熱」消退,國民黨也因此與大陸「國粉」產生距離。
Thumbnail
2025/03/11
本文探討古今中外獨裁者共同的人格特質,以朱溫、希特勒、習近平等為例,分析其施虐傾向、反社會、偏執、過度自戀、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等六大人格缺陷,並結合美國情報機構對獨裁者人格分析的研究,探討獨裁者的心理特徵與行為模式。
Thumbnail
2025/03/11
本文探討古今中外獨裁者共同的人格特質,以朱溫、希特勒、習近平等為例,分析其施虐傾向、反社會、偏執、過度自戀、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等六大人格缺陷,並結合美國情報機構對獨裁者人格分析的研究,探討獨裁者的心理特徵與行為模式。
Thumbnail
2025/03/04
本文探討中國擁抱普世價值的可能性,從「中國通」到「擁抱熊貓派」的美國對華政策轉變,分析現代化理論與政權穩定理論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的作用,並以臺灣的經驗為對比,闡述普世價值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聯繫,以及中國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Thumbnail
2025/03/04
本文探討中國擁抱普世價值的可能性,從「中國通」到「擁抱熊貓派」的美國對華政策轉變,分析現代化理論與政權穩定理論在中國民主化進程中的作用,並以臺灣的經驗為對比,闡述普世價值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聯繫,以及中國政治改革的必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4/08/08發布: 今天一早點入方格子,忽然發現一篇舊文出現了新的按讚格友,好奇的看了一下,還得到「即時精選」,原來是這一篇: 「台灣習俗「中元普渡」裏,「胭脂水粉組」供品,為什麼每次都要用新的?Chat gpt的回答還滿有道理的。」 便想到來生成美麗的「胭脂水粉組」供品。 指令:
Thumbnail
2024/08/08發布: 今天一早點入方格子,忽然發現一篇舊文出現了新的按讚格友,好奇的看了一下,還得到「即時精選」,原來是這一篇: 「台灣習俗「中元普渡」裏,「胭脂水粉組」供品,為什麼每次都要用新的?Chat gpt的回答還滿有道理的。」 便想到來生成美麗的「胭脂水粉組」供品。 指令:
Thumbnail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Thumbnail
三百年前的臺灣人,會怎麼度過2022年呢? 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 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歲時祭儀,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三百年前的除夕 三百年前的臺灣沒有做臘肉的習俗,倒是除夕之前會開始醃泡菜。等到除夕那天打開,叫做「來年菜」。
Thumbnail
牛女故事中的織女與七仙女被視為護幼的女神,閩南地區的七夕風俗則脫離牛郎織女神話傳統,轉為「七娘媽」信仰,由移民攜入臺灣後,漸進發展出地方特色。 語料來源: 語彙: 【料小】: 東西。(台灣釋義不同!) 【齊全】: tsau5-tsng5, (台灣 tsiau5-tsng5) 【脫絭】,客家用語。
Thumbnail
牛女故事中的織女與七仙女被視為護幼的女神,閩南地區的七夕風俗則脫離牛郎織女神話傳統,轉為「七娘媽」信仰,由移民攜入臺灣後,漸進發展出地方特色。 語料來源: 語彙: 【料小】: 東西。(台灣釋義不同!) 【齊全】: tsau5-tsng5, (台灣 tsiau5-tsng5) 【脫絭】,客家用語。
Thumbnail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Thumbnail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Thumbnail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2022年是壬寅虎年,服飾誌也整理了三百年前臺灣人的歲時祭儀。在那個放浪不羈的羅漢腳時代,臺灣的節慶也有許多熱鬧且熱情的習俗。一起來看看臺灣這些稀奇古怪的過節方式吧!
Thumbnail
冬至,又稱亞歲、冬節、短至,是中國24節氣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這天是北半球在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最漫長的一天。從這天開始,白天會逐漸增長,夜晚逐漸變短.天氣也將開始回暖。每年的冬至的日期並沒有一定,但幾乎落在12月21到23日之間,是陰氣最重即將升陽的日子。
Thumbnail
冬至,又稱亞歲、冬節、短至,是中國24節氣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這天是北半球在一年之中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最漫長的一天。從這天開始,白天會逐漸增長,夜晚逐漸變短.天氣也將開始回暖。每年的冬至的日期並沒有一定,但幾乎落在12月21到23日之間,是陰氣最重即將升陽的日子。
Thumbnail
白糖粿原是閩南常見的一種時令甜點,傳統上會在農曆七月七日製作。這天不只是農曆七夕,也是閩南女性、幼童的守護神「七娘媽」誕辰。七娘媽又稱七星娘娘、七星夫人,相傳她是王母的第七個女兒「織女」,也有些地方也供奉織女的六個姐姐(如夙負盛名的台南開隆宮,主祀七星娘) 民間除了會準備花果、油飯、脂粉等,也會蒸煮
Thumbnail
白糖粿原是閩南常見的一種時令甜點,傳統上會在農曆七月七日製作。這天不只是農曆七夕,也是閩南女性、幼童的守護神「七娘媽」誕辰。七娘媽又稱七星娘娘、七星夫人,相傳她是王母的第七個女兒「織女」,也有些地方也供奉織女的六個姐姐(如夙負盛名的台南開隆宮,主祀七星娘) 民間除了會準備花果、油飯、脂粉等,也會蒸煮
Thumbnail
在七娘媽生這一天,女孩們會在中庭備好瓜果、鮮花、化妝品祭拜織女,祈求自己的手藝和容貌跟織女一樣好。在盛行繍補工藝的早期台灣,七娘媽可以說是所有繡娘們的寄託。 在這個逐漸被「情人節」取代的節日,臺灣服飾誌希望可以用另外一個方法,替一直守護台灣的七娘媽慶生。
Thumbnail
在七娘媽生這一天,女孩們會在中庭備好瓜果、鮮花、化妝品祭拜織女,祈求自己的手藝和容貌跟織女一樣好。在盛行繍補工藝的早期台灣,七娘媽可以說是所有繡娘們的寄託。 在這個逐漸被「情人節」取代的節日,臺灣服飾誌希望可以用另外一個方法,替一直守護台灣的七娘媽慶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