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白吃的午餐過時了,矽谷式福利的下一章:森林裡的度假山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幾個月前我發文談到覆水難收的遠端工作,沒錯,那件事情的確繼續在發酵,而且已經有新發展。

現在回到辦公室上班的日子又往後推延。雖然疫情已經進入尾聲,但沒有一家公司說員工「必須」回到工作崗位,也沒有一家公司明確公布哪一天要回去。大家就這麼拖著尋求解套之道,也順便觀察市場走向,看別家怎麼處理這個燙手山芋。

森林裡的員工度假山莊

結果總部設在舊金山的 Salesforce 發難開了第一槍,把矽谷式福利加碼帶入下一個新章節,使得白吃的午餐相形只是上一世紀的小兒科。其實這不只是福利,而是科技公司後疫情工作環境的重大改變,把工作跟其他功能徹底分離,而加碼做成史無前例的福利。

在那篇文章我談到要所有員工乖乖坐在辦公室裡的日子已經不可能再回復。未來最可能的發展就是公司與員工各退一步,工作的場所將是在家裡或是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社交、學習和建構協力的場所,將是在辦公室──以上這些功能都是Zoom不可能取代的。

不久前我們團隊一百多人在線上開會聚餐,過去兩年來每次這樣的大型線上聚會,你都會吃驚有多少人離職,螢幕上又出現了多少新面孔。這些以前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現在卻變成新聞。新人可能加入公司兩年,卻從來沒有跟團隊任何人見過面,走在街上擦身而過都不會認識。這對管理階層會是恐怖的「協力失落」危機。

那個線上聚餐雖然公司盡了心力,送給每位員工價值50美元的 Uber Eats 餐卷,可是我仍舊是一個人孤獨地帶著耳機看著螢幕吃晚餐⋯⋯所以那是「只有餐,没有聚」的聚餐。這就是在家工作最大的後座力,大家遲早都會慢慢變成傭兵。

過去我們所謂的「上班」其實是工作+討論+分享+學習+社交+協力的綜合名詞。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任何一種形式的上班是只有工作,但過去我們一直把上班與工作之間畫上等號,以為只要有網路、能工作,就解决了上班問題。

未來的辦公室不必再是執行工作的地方。生產與溝通各有不同的需要,自然也應該可以在不同的環境裡執行。

摩天大樓搬進森林

Salesforce 上週宣布,將在矽谷和聖塔克魯茲之間的森林裡,和擁有75英畝的度假山莊 1440 Multiversity 合作,建構一個 Salesforce 員工專用休閒中心。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在外州找尋一塊更大更適合的地㸃,建構一個完整而永久性的員工休閒中心。如果現有75英畝的森林度假山莊都只能算是暫時,我不難想像未來永久的員工休閒中心也許將會是一個度假王國。

當其他主要一線科技公司都還停留在觀察期,Salesforce 已經率先公布員工以後可以自由選擇彈性上班,現在又率先走出了第二步,把矽谷式福利推向下一個章節。

但是說這駭人聽聞的下一步是重大的福利只說對了一半,更重要的一半是打造一個專業而另類的溝通與休閒環境。要休閒、要溝通、要分享、要學習就要做到專業,把傳統辦公室從等號中移除。這是高招,因為辦公室這個名詞已經讓員工感到恐懼,如果要回到會議室去成就那些必須做的事,員工也許覺得那是「不得已」;如果把會議室搬到森林裡的度假山莊,員工會「雀躍不已」。

台灣讀者對於 Salesforce 也許未必熟悉,但他們是早期成立的雲端公司之一,全球有七萬員工 ,市值兩千億美金。二十二年前我加入的雲端新創公司曾是他們最大競爭對手,但 9/11 恐攻把我們的龍頭寶座毁了。所以我對這家公司一直有一點「牙癢癢的情懷」。每次到舊金山看到 Salesforce Tower 我都詫異新創一旦成功,竟然可以成為此等規模。

raw-image

今天無論從哪個方向的高速公路近入舊金山,最先陷入眼簾的就是那棟360多米的地標建築。那也是舊金山最高的摩天大樓。

教你如何「拔插頭」和「離線」

1440 Multiversity 是矽谷和聖塔克魯茲之間的加州紅杉森林裡,極少有人知道的一個非營利休閒山莊,創辦人也曾是矽谷知名科技公司的CEO。他們的設施與課程就是要教科技人學會如何「拔插頭」:這裡是學習、休閒、度假、靜修、舒壓和關機充電的地方。在這裡一切都要與工作和辦公室脫離。

下面記者訪問山莊創辦人的短片中,他說中了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話:科技把所有的一切都連結在一起,卻讓我們把自己排除在外。來到這裡你唯一需要的就是放下一切,把時間都留給自己。所以這裡叫 1440──代表著在這裡一天的1,440分鐘,每一分鐘都是屬於你自己的。

Salesforce 已經把這個員工度假中心取名為「先鋒山莊」。在這個度假中心裡員工可以完全拔掉插頭,放慢腳步抬頭看森林、看四周,活在有機的大自然中。他們可以學瑜伽,練打坐,學烹飪,學手藝,由導覽帶領參觀花園,在山裡健行,洗一場森林浴,請人按摩,或浸泡在無邊的温水泳池裡。公司可以在這裡舉辦離線會議,建構團隊協力,個人可以在這裡找回失落已久的社交生活⋯⋯一切都是在輕鬆有趣又有機的森林中進行,而不是在那個慘白又令人畏懼的會議室𥚃。

這裡的設施也很精彩,山莊共有150間沒有電視、沒有電話,但是有壁爐的套房,三餐都是由教授烹飪的廚師專人料理的創意美食,食材全都來自當地的農場,山莊的森林裡有二十個可以提供户外教學及聚會的天然場所,另外還有一個半圓形露天演奏廳。這裡以後當然也少不了會有露天音樂會。

raw-image

Salesforce 第一批送來度假的員工,會是未來新進人員的新生訓練。在2022結束之前,他們會送進一萬名員工,讓他們在這兒至少花個三天兩夜拔掉插頭,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未來也會開放讓員工帶著家人一起來過與工作完全分離的日子。

Salesforce 這麼大手筆的下一步,背後的驅動力到底是什麼?是抛出一個更大膽的福利企圖留住人才?還是為了適應後疫情時代雇主、員工、工作、生活四者之間的新關係?我相信兩者都是。

後疫情時代的矽谷式福利

在家工作兩年之後我們漸漸都成了「單兵」與「傭兵」。傳統的戰鬥團隊不斷被排山倒海的 Zoom 侵蝕,而漸漸在我們眼前消退。電腦螢幕和耳機不會是我的團隊。如果每一次下了Zoom會議,你都有一種轉檯的解脫感⋯⋯那這種失落和疲憊應該是矽谷科技公司一級主管們最該擔憂的事。疫情期間每一家公司的新僱人員,跟團隊裡的人都從來沒有打過照面。所以失去的不只是人與人的連結,而是對公司的歸屬感與認同感⋯⋯那個,矽谷才輸不起。

盯著電腦螢幕看了兩年,耳機也戴了兩年,真的是大家都累了 。彈性上班是未來唯一的選擇,企業們也應該重新思考,未來要如何建構新的企業文化,兼顧彈性上班和向心力。

Salesforce CEO 在對員工宣布度假山莊計劃的時候也提到,過去兩年最大的挑戰不只是工作,而是失去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所以他要用最自然、最歡樂的方式把這些都找回來。

raw-image
raw-image

我常獨自去山莊附近的森林裡健行騎登山車,那裡是我拔插頭的私密地方。我常常在翠綠的紅木森林裡走一整天都碰不到一個人,那種地方從來就沒有訊號,可是那也正是我要的──那份安静與離線對我非常重要。疫情期間這些地方我去了不下20次,也彷彿是靠著這種身處大自然的離線,我才能定期 reboot 保持運轉。

所以有人想到在這裡蓋一座度假山莊我並不意外;有科技公司要把這裡當作最新的矽谷式福利,我覺得那是搶先比其他公司聰明了一步。

Salesforce 面對的問題是矽谷所有公司共同的問題。他們大膽做出的調整,也會有帶風向的作用。後疫情時代要搶著留住人才,就必須推出更有創意的做法。只要 Google 捲起袖子,台面上的大咖都會跟進。永久在家工作是今天新創公司搶人的法寶,但度假山莊這一招他們只能認輸了。所以矽谷道高一尺魔高一仗的搶人戰術也許才剛剛開打。

以後約人來公司吃頓觀光飯說不定會是落伍的舊玩意兒,只能用來敷衍那些你不喜歡的朋友。真要酷,就約他們到度假山莊,住壁爐套房,吃創意有機美食,聽森林音樂會,完了可以泡在無邊的温水泳池裡話家常⋯⋯這一天說不定不遠了。

未來要是哪家公司的「度假山莊」出現在夏威夷的茂怡島也不要太驚訝,因為那曾是 Salesforce CEO 丟出的第一個構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olga-avatar-img
2022/02/15
拔插頭跟離線太重要了,每個人的方式都不一樣,也都需要學會。
上班的確不是只有工作阿!不然會很恐怖。
avatar-img
鱸魚的沙龍
7.0K會員
203內容數
全世界都是向 Google 看,向臉書看,沒有人往矽谷的另一邊看。所以我要帶你看矽谷很少有人知道的另一面。矽谷不是你想的那樣。
鱸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5/03/15
該不會過去這19年我都會錯意了?想到這,你說我還活得下去嗎?
Thumbnail
2024/12/05
加州連年野火在矽谷意燒出了創意,也燒出了新興行業:矽谷牛仔和打工的羊。
Thumbnail
2024/12/05
加州連年野火在矽谷意燒出了創意,也燒出了新興行業:矽谷牛仔和打工的羊。
Thumbnail
2024/09/01
那個被一位賤老闆逼出來的億萬富翁
Thumbnail
2024/09/01
那個被一位賤老闆逼出來的億萬富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大學就讀資工名校卻是神經學出身的我,對所謂灣區科技產業那可以說是嚮往已久。大學四年來聽工科朋友們侃侃道來,那薪資、那有趣的工作內容、那漂亮的公司園區都令我們這種身處破爛小研究室打雜的理學生羨慕不已。 這一次來舊金山,也可以說是圓夢之旅。 科技公司種種福利其中最讓我期待的就是漂亮的園區了。然而,RM和
Thumbnail
大學就讀資工名校卻是神經學出身的我,對所謂灣區科技產業那可以說是嚮往已久。大學四年來聽工科朋友們侃侃道來,那薪資、那有趣的工作內容、那漂亮的公司園區都令我們這種身處破爛小研究室打雜的理學生羨慕不已。 這一次來舊金山,也可以說是圓夢之旅。 科技公司種種福利其中最讓我期待的就是漂亮的園區了。然而,RM和
Thumbnail
疫情趨緩之後,紐約上班族陸續接到即將結束居家辦公,回辦公室上班的通知。但是經過一整年的居家辦公,許多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都已經有所改變,不論公司方或者勞工方似乎都沒辦法再確確實實回到從前。今天,在紐約工作的筆者,希望用自身及朋友的經歷,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紐約上班族的後疫情生活。
Thumbnail
疫情趨緩之後,紐約上班族陸續接到即將結束居家辦公,回辦公室上班的通知。但是經過一整年的居家辦公,許多生活習慣和工作模式都已經有所改變,不論公司方或者勞工方似乎都沒辦法再確確實實回到從前。今天,在紐約工作的筆者,希望用自身及朋友的經歷,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紐約上班族的後疫情生活。
Thumbnail
兩年半,兜了一大圈,鐘擺總算要回來了。
Thumbnail
兩年半,兜了一大圈,鐘擺總算要回來了。
Thumbnail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高達將近一半科技巨頭的員工表示如果現在結束居家辦公要他們重返辦公室,將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高薪與夢幻的辦公室似乎不再是吸引員工的第一要件,經過疫情長期的影響,嘗試過居家辦公的彈性與效率,我們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公司也應該制定出新的辦公模式。
Thumbnail
哼!結束居家辦公我就離職,高達將近一半科技巨頭的員工表示如果現在結束居家辦公要他們重返辦公室,將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高薪與夢幻的辦公室似乎不再是吸引員工的第一要件,經過疫情長期的影響,嘗試過居家辦公的彈性與效率,我們也開始反思工作與生活的意義,公司也應該制定出新的辦公模式。
Thumbnail
如何要讓員工回到辦公室現在竟成為矽谷科技巨頭們最大的挑戰。這張牌要怎麼打,這個球要怎麼發,都是高度的技巧,而且一不小心就可能搞砸了⋯⋯就像蘋果那樣。
Thumbnail
如何要讓員工回到辦公室現在竟成為矽谷科技巨頭們最大的挑戰。這張牌要怎麼打,這個球要怎麼發,都是高度的技巧,而且一不小心就可能搞砸了⋯⋯就像蘋果那樣。
Thumbnail
矽谷式福利可能進入下一個新章節,使得白吃的午餐只是上一世紀的小兒科。
Thumbnail
矽谷式福利可能進入下一個新章節,使得白吃的午餐只是上一世紀的小兒科。
Thumbnail
在這扇窗子面前坐了602天之後,我終於第一次回到辦公室上班。回去是想看看老朋友,也順便給點面子。結果老朋友沒看到,面子給了也沒人知道⋯⋯矽谷正掀起一股抗拒潮,不願意回到辦公室。
Thumbnail
在這扇窗子面前坐了602天之後,我終於第一次回到辦公室上班。回去是想看看老朋友,也順便給點面子。結果老朋友沒看到,面子給了也沒人知道⋯⋯矽谷正掀起一股抗拒潮,不願意回到辦公室。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必須因工作將肉體長期禁錮在某地?數位化能成為解放的鑰匙嗎?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必須因工作將肉體長期禁錮在某地?數位化能成為解放的鑰匙嗎?
Thumbnail
毒品、針頭、糞便、房價早就讓很多人想找藉口逃離舊金山⋯⋯終於,遠端工作壓垮了這隻駱駝。傳統的美國夢現在意外出現了2.0版本:你可以住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繼續淘矽谷的金。
Thumbnail
毒品、針頭、糞便、房價早就讓很多人想找藉口逃離舊金山⋯⋯終於,遠端工作壓垮了這隻駱駝。傳統的美國夢現在意外出現了2.0版本:你可以住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繼續淘矽谷的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