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內卷,戰鬥、躺平都沒用?別怕!你還有第三個選擇

2022/02/15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談到內卷,我想起成功學大師卡內基曾經寫過一個故事。
一座造船廠,早班和夜班的工人都很懈怠,造船廠的效率很低。卡內基察看兩班工人後,有天在早班工人上班的時候,在地上寫了一個數字;在晚班工人上班的時候,在地上也寫了一個數字。
然後卡內基讓人傳話給早班和夜班的工人,讓他們知道數字表示另一班工人,他們前一日工作期間的業績。卡內基通過這種方式誘發早班與夜班工人的競爭心,於是他們都為了打敗對方努力工作,甚至縮減吃飯、休息的時間,進而提升了公司的整體績效。
可以說,這就是內卷的起源,老闆們總想著「如何在給員工同樣工資的情況下,把員工的生產力最大化?」。

§到底什麼是「內卷」?

「內卷」(involution)原本是個哲學概念,用來和「演化」(evolution)對比。
演化指的是某個物種或個體不斷成長,逐漸趨於自我完善。而內卷指的是物種或個體的成長,因為內在因素的複雜化、糾纏和自我消耗,無法進入更趨近完美的下一階段。
當內卷概念進入大眾視野,在人們的日常用語中,逐漸成為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理解。內卷通常用來譬喻生活中,包括求學、工作、養育子女等競爭環境越來越惡劣,使得身在其中的人,不得不在這個惡劣環境中壓榨自己,奮力求生且無可奈何的困境。
常見的例子,莫過於效益至上的職場。
過去,某些專案經理會通過激勵的方式淘汰員工。比如原本一周可以完成的案子,提出激勵獎金,要員工五天做完。當員工五天做完後,將「五天完工」視為常態,於是五天做不完的員工就被淘汰。接下來又對三天做完提出激勵,直到測試出在固定薪酬下,績效最大化的方式。
這意味著員工受到更多的壓榨,卻無法得到更多的回報,拼命工作的結果,反而在壓榨自己。於是,開始有員工怠工,或選擇離職,這時公司又得重新招聘、培訓員工,長期來說對公司發展並無幫助。這就是內卷化的結果。
因此內卷往往同時發生兩種情況:
一少。可獲得的機會越來越少、資源越來越少、報酬越來越少、按照個人意願做選擇的空間越來越少。
一多。競爭者變得比過去更多、需要投注的精力與時間越來越多、焦慮在內的各種負面情緒被誘發的越來越多。
吊詭的是,這種對身心都極度不健康的環境,來自許多上班族吹捧的成功學。這也不令人意外,畢竟不少老闆都崇拜卡內基之類的成功學大師,他們看重公司的績效,勝過員工的人性。所謂人性尊嚴,那也不過是用來驅動員工加班的工具。

§面對內卷,你選擇戰鬥或逃跑?

內卷的害處,在於引起許多人的焦慮。我們都可能是別人焦慮的原因,內卷的焦慮因此在人際之間傳遞。
人是動物,因此人類天生在面對壓力時,大腦前額葉就會釋放激素,讓人產生戰鬥或逃跑的防禦機制。也是通過這個機制,人類種族才得以延續。但人類和其他動物又不一樣,因為人類面對壓力,發展出許多應對壓力的方法和工具。
比如補課的學生,通過校外的學習,提前學習學校老師還沒教的知識。或是把老師沒講清楚的課程內容,通過校外的學習搞懂。如此一來,就能更好的應付考試。
但內卷在於壓力也會升級,當校外補課的學生越來越多,校內老師發現考題越來越難鑒別出學生的程度,老師們就把考題難度增加。這麼做,又有些學生搞不懂,成績上不去,又得花更多時間去補課。
工作也是如此,儘管受到高等教育的國民比率比過去高得多,但相應的各種工作難度也上升了,而工作強度、薪資待遇、勞動缺口、社會的通貨膨脹等等,卻又和教育的發展掛勾。這也產生了學歷貶值的問題,以前大學畢業容易找到好工作,現在卻似乎越來越難。
某些人他們更傾向要努力,相信艱苦工作環境是一種考驗,自己只要撐過去,就能通過考驗,甩開那些無法通過的人,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報償。也有些人選擇不參加這種競爭,他們選擇相對薪資待遇比較低的工作,也不去為結婚、生子、買房這些事情操勞。
但相對的,有些人內心真的能接受這種環境,但有些人只是消極逃避,他其實並不滿意自己的生活,只是他更加不願意承受工作不合理的壓力。
說到底,努力不是應對內卷的辦法。因為面對一個合理的環境,努力能有一個明確的報償。在一個不合理的環境,努力可能並不能獲得報償,並且在努力期間喪失的生活品質可能更多。
📷

§整合的路:陰性力量與陽性力量的協調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每個人的人格都有陰性力量(anima)和陽性力量(animus),就像女性並非完全陰柔的,男性也並非完全陽剛。
如果一位男性只相信男人不能哭泣,男人就是要堅強的像鋼鐵一樣,那麼他就很難發展出健全的人格,他可能會因此顯得暴力、無法忍受失敗,導致性格扭曲。
同樣地,如果一位女性認為自己不可能有自己的成就,只能依附於有力量的物件,她就無法完整的發展自身,也會導致精神的不健康。
內卷使我們看見許多人都在這種失衡的處境之中,有些人只看見自己「必須奮鬥」,有些人看見自己「什麼都不行」。也就是說,面對內卷的壓力。有太多的焦慮來自「自身」,卻忘了許多壓力原本就不該由自己一個人承擔。
看見了嗎!這就是內卷讓某些人被迫戰鬥,又讓某些人只願躺平的原因。
我們的教育長久以來缺乏真正「關懷思維」的教育,人們在學校裡,老師鼓吹競爭。同時家長之間也在競爭,看那些曬排名、曬夏令營、曬房子等等的比拼,人們從小被囑咐著「要贏」哲學、不時還要面對家人「輸了就完蛋」、「考不好,養你有什麼用!」的恫嚇。
個人的內在也不平衡,害怕困難與失敗帶來的恐懼,在沒有外在支援的情況下,美其名叫個人的考驗,殘酷點說就是「不敢呼救,只能等待崩潰」的一群人。
面對內卷,個人和群體需要的既不是一味努力,也不是一味逃避,而是陰陽力量的調和。
就像東京大學教育系佐藤學教授提出的「學習共同體」,讓學生組成自主的學習團體,讓每一科表現占優的學生去教導落後的學生一起學習。或是像喬伊(Lois Joy)等學者的研究,按董事會成員的女性數量多寡為財富500強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公司,它們的銷售回報率比其餘公司高出42%,股本回報率高出53%。
就個人而言,自己有努力的空間,也有尋求説明的需要,不需要事事苛求完美。就團體而言,讓特質互補的成員「合作」,共用決策權和報償。是應對內卷最好的策略,光想著努力或逃避,都是極端的選擇,也容易把自己推向極端。
📷

§小結

內卷的壓力容易讓人盲目,因為在壓力下,個體的焦點都在自己身上,很難顧及他人。除了鴨子劃水,活得要死不活,否則就是當個廢材。
停止戰鬥或逃跑,都不是治本之道。治本之道,需要我們重拾兩個合乎人性的事。一個是重拾人際之間的關懷,就像之前有七位女性好友一起買房生活,這種感情不講誰勝誰負,也不談個人成就。
另一個是重拾自我接納的平常心,我們不可能變成超人或上帝,我們肯定會犯錯,如果有人希望我們成為他們的超人或上帝,我們不用滿足他們,我們只需要活出我們自己。
這不是躺平,就像當我們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業,我們自然會很努力。
內卷背後是我們成長階段,欠缺和他人合作、共同應對壓力的教育,工作中也缺乏合作思維所導致的結果。如果我們都認為自己是孤獨的,只能依靠自己,那麼很多事情確實就顯得異常困難。而這些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困難的,於是有的人把自己當兩個人用,有的只好放棄。這就會陷入內卷。
別忘了!內卷的反義詞是「進化」
人類進化靠的不是比其他動物更強大的身體力量,靠的是過人的智力。而把人類智力最大化的方式,從來不是個人單打獨鬥,而是共同分享。歷史上重要的人類文明成就,都來自整體人類的努力。
當我們意識到,有些事情既然對每個人都很難,可是只要大家共同分擔,就能降低困難,那麼內卷的狀態也就打破了。
這個道理用在尋找伴侶、找工作同樣適用,比起找一個讓我們徹底依靠的物件,更重要的是找一個能跟我們互補合作的夥伴和環境。
    dawei
    dawei
    他坐在你面前,腦袋泡在水裡,眼皮眨得漫長如冬夜。以哲學細胞和諮商經驗,苦熬多年只為識破人生道理。但愛是什麼,他和你一樣在尋找。現任台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