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記六.一二 東區法院 撲向每一輛囚車喊:「撐手足,撐到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2020年6月12日,約下午五時左右,東區法院的囚車出入口的位置,約有三、四十人在守候聲援被捕人士,有人高舉「香港獨立」旗、「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

每當閘門發出聲響,囚車出來,大家就變得緊張,「出來了,出來了」,一句句口號叫得聲嘶力竭,「撐手足,撐到底」、「沒有暴徒 只有暴政」、「釋放義士 還我公義」,聲援的群眾把手機燈貼近囚車窗邊,希望手機的燈光能夠讓車內的被捕人士看到。 陸陸續續,分別有四輛囚車開出,大伙兒揮旗、叫口號、追出馬路,高舉「五·一」(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手勢,直至囚車遠去,各司其職,然後大家又有默契地回到閘門等下一輛囚車。

記得,我第一天到東區法院是去年的7月31日,首次有44人因7月28日中上環的警民衝突被控暴動,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那天狂風驟雨,除了在法院外舉傘守候的市民,法院內亦有大量的被告家屬,其中一位被告的朋友向我傾訴:「一些探監的注意事項、認可的交來物品等等,支援小組的義工都跟我說,不用擔心的,你們日後需要甚麼,我們可以直接郵寄給家屬,大家直接帶過去就可以了。有時候,我真的感到很悲涼,為甚麼這些事情,我們香港人會如此熟練,做得如此周到?」

反修例運動一週年,我看著在場的大家,經過一整年的「訓練」,香港人對於被捕、上庭、還柙這些程序似乎不再陌生,我問一位在場人士,「如何知道車裏頭的是不是手足?」他回答:「不知道的,大家只是鳩叫。」

然後他笑一笑,「你可以話我們所做的是『寧濫勿缺』。以前有前輩跟我們說囚車車頭會放著識別的編號,但現在不會了,不用執著太多,『寧濫勿缺』呀!」他向我再重覆了一次。

一位年長的人士走過,緊握拳頭鼓勵眾人,「加油,大家要為不公義加油。」有在場年輕人士嘀咕:「為不公義加油?這句說話好像不太make sense(合理)。」

我站在一旁,看著他們,仔細地想想這一年來發生過的事,哼著my little airport (香港一個二人獨立音樂組合)的歌,「點先可以沒憂愁? 點先可以沒淚流? 點先可以沒內疚? 點先可以自由?(怎樣才可以沒憂愁?怎樣才可以沒淚流?怎樣才可以沒內疚?怎樣才可以自由?)」


(寫於2020年6月12日當天,曾刊於香港媒體《誌 hkfeature》)

|不定期更新|Instagram:@shit.will.come.tru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屎坑 shitwillcometrue的沙龍
4會員
21內容數
2022/08/02
在這個人人隱身的網絡世代,李威龍的Instagram寫上了自己的中文全名,頭像是身份證的大頭照。 回到兩個月前,相約訪談的那個下午。 我好奇地問他,「不怕被人起底嗎?」 他想了想,「沒有啦,因為感覺真實一點,真實用戶,確保在網上的我和現實的我不是偏差太遠。」 延伸影像|Youtube
Thumbnail
2022/08/02
在這個人人隱身的網絡世代,李威龍的Instagram寫上了自己的中文全名,頭像是身份證的大頭照。 回到兩個月前,相約訪談的那個下午。 我好奇地問他,「不怕被人起底嗎?」 他想了想,「沒有啦,因為感覺真實一點,真實用戶,確保在網上的我和現實的我不是偏差太遠。」 延伸影像|Youtube
Thumbnail
2022/07/16
判刑前一日, 在荔枝角收押所探望阿龍。他拿起聽筒就滔滔不絕,「不用擔心,我不會坐太久的,應該一年多吧!」還高興地說,「在這裏,很多人喜歡我的畫,畫到不想畫了。」 翌日,李威龍被判監3年2個月。 「我不是為了社會做的」 「有什麼心理準備嗎?」網友續問。 「沒有,沒準備就是最好的準備。」他笑著說。
Thumbnail
2022/07/16
判刑前一日, 在荔枝角收押所探望阿龍。他拿起聽筒就滔滔不絕,「不用擔心,我不會坐太久的,應該一年多吧!」還高興地說,「在這裏,很多人喜歡我的畫,畫到不想畫了。」 翌日,李威龍被判監3年2個月。 「我不是為了社會做的」 「有什麼心理準備嗎?」網友續問。 「沒有,沒準備就是最好的準備。」他笑著說。
Thumbnail
2022/07/11
記得在大學讀到關於電影的歷史時,少不免老師總會提及幾個重要的電影宣言。 第二個是1987年,由電影監製詹宏志起草的《台灣電影宣言》(又稱《「另一種電影」宣言》),表達對當時電影政策的強烈質疑。 所有的宣言,不管是在抵抗什麼,有一個必備的共通點,就是有人在對世界大嚷:是時候改變了。
Thumbnail
2022/07/11
記得在大學讀到關於電影的歷史時,少不免老師總會提及幾個重要的電影宣言。 第二個是1987年,由電影監製詹宏志起草的《台灣電影宣言》(又稱《「另一種電影」宣言》),表達對當時電影政策的強烈質疑。 所有的宣言,不管是在抵抗什麼,有一個必備的共通點,就是有人在對世界大嚷:是時候改變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工廈的貨用升降機門打開時,善信們蜂擁而上,雖然轎廂面積只夠容納十餘人,但礙於其額定載重量是為貨物而設,故不足觸發超載警號,後方人群也毫無警覺地向前擠。   西裝沁溼的世鋒正巧追出店外,擔憂他們釀成人疊人,從遠處的廊道上喝罵:「白痴,旁邊還有路!」   信眾這才在恐慌狀態下拾回智商,驚急四散
Thumbnail
  當工廈的貨用升降機門打開時,善信們蜂擁而上,雖然轎廂面積只夠容納十餘人,但礙於其額定載重量是為貨物而設,故不足觸發超載警號,後方人群也毫無警覺地向前擠。   西裝沁溼的世鋒正巧追出店外,擔憂他們釀成人疊人,從遠處的廊道上喝罵:「白痴,旁邊還有路!」   信眾這才在恐慌狀態下拾回智商,驚急四散
Thumbnail
  兩人開著警車來到了江綿家,位在離麟成國中不遠處巷子內的老舊連棟透天,貼滿磁磚的牆中央是有些斑駁的紅色鐵門,陸少齊按下像鴨嗓一樣難聽的電鈴,沒多久就聽見屋裡傳來吱呀的聲音,大門也應聲開啟。   「誰阿?」   「警察。」   「警察?警察來我家做啥?」半掩的門後面站著一位婦人,操著一口流利的
Thumbnail
  兩人開著警車來到了江綿家,位在離麟成國中不遠處巷子內的老舊連棟透天,貼滿磁磚的牆中央是有些斑駁的紅色鐵門,陸少齊按下像鴨嗓一樣難聽的電鈴,沒多久就聽見屋裡傳來吱呀的聲音,大門也應聲開啟。   「誰阿?」   「警察。」   「警察?警察來我家做啥?」半掩的門後面站著一位婦人,操著一口流利的
Thumbnail
那是一個過分平常的寧靜午後,烈日映照在高樓大廈之間,彷彿烘烤著這座不斷孕育罪惡與犯行的城市。全玻璃窗面的大廈反射出城市部分的天際線,遠看就像一面巨大參天的鏡子,直到一扇窗突然粉碎,無數的玻璃碎屑對街道上的人們來說好似從天而降,玻璃雨一陣是霉運突襲他們的無妄之災。碎窗的後頭,是戴著馬戲團面具的男子
Thumbnail
那是一個過分平常的寧靜午後,烈日映照在高樓大廈之間,彷彿烘烤著這座不斷孕育罪惡與犯行的城市。全玻璃窗面的大廈反射出城市部分的天際線,遠看就像一面巨大參天的鏡子,直到一扇窗突然粉碎,無數的玻璃碎屑對街道上的人們來說好似從天而降,玻璃雨一陣是霉運突襲他們的無妄之災。碎窗的後頭,是戴著馬戲團面具的男子
Thumbnail
那日半夜隔壁的難友被拖了出去,再也沒有回來,「我是冤枉的」的遺語,在鐵柵交錯的狹廊內,回盪了一生。
Thumbnail
那日半夜隔壁的難友被拖了出去,再也沒有回來,「我是冤枉的」的遺語,在鐵柵交錯的狹廊內,回盪了一生。
Thumbnail
你的心,是否也是如此,防守嚴密?
Thumbnail
你的心,是否也是如此,防守嚴密?
Thumbnail
右邊出現一盞白底燈箱,上面的楷書字『市立大學』隱隱泛出紅光。 馮果轉過方向盤,車身在燈箱旁彎了進去。...
Thumbnail
右邊出現一盞白底燈箱,上面的楷書字『市立大學』隱隱泛出紅光。 馮果轉過方向盤,車身在燈箱旁彎了進去。...
Thumbnail
在早上7時多再次醒來時,我還是有種難以言喻的失落。 忘了從那天開始,他們不見天日的行動方式成為常態,在責難自己沒有好好記著教訓的同時,又嘗試努力地安慰自己,「或許,有些影像是注定缺失」。 但今天的距離,與昔日強力部門封鎖的物理距離,於我而言是截然不同。 這是記者一個失語的時代。 不甘。
Thumbnail
在早上7時多再次醒來時,我還是有種難以言喻的失落。 忘了從那天開始,他們不見天日的行動方式成為常態,在責難自己沒有好好記著教訓的同時,又嘗試努力地安慰自己,「或許,有些影像是注定缺失」。 但今天的距離,與昔日強力部門封鎖的物理距離,於我而言是截然不同。 這是記者一個失語的時代。 不甘。
Thumbnail
《2021.11.05監獄服役的第四十一天》 一陣咆嘯從教室內發出~ 囚服男和獄警轉頭看向房內後,發現!!
Thumbnail
《2021.11.05監獄服役的第四十一天》 一陣咆嘯從教室內發出~ 囚服男和獄警轉頭看向房內後,發現!!
Thumbnail
《2021.10.19-監獄服役的第二十八天》  直到,突然一隻滿滿刺青紋面的手從金屬鐵門穿出,在我眼前一公分停住........
Thumbnail
《2021.10.19-監獄服役的第二十八天》  直到,突然一隻滿滿刺青紋面的手從金屬鐵門穿出,在我眼前一公分停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