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系列01開場白-理學講"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宋明理學"。

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

其實理學顧名思義:

就是一門盛行於宋朝、明朝;妳各位曾經背過,卻從來沒有搞懂的道理。

之所以搞不清楚,

要不就怪自己太混;要不就其實~學校老師自己也不懂

但是沒有關係,

我今天就是來幫大家搞清楚這回事的。

"理學"到底是什麼?

簡單來說:

就是一種集儒家、佛學、道教於一身的三合一雞湯、心靈大補帖。

根據某位不具名的理學家seafood表示:

“理,是萬物的本源,是一切的準則。

大至天地日月,小至人情世故。

不管你同不同意,大家都在依循著某種規矩行事,這是天理。

你看,太陽從東邊升起,這就叫天理;

你看,水往低處流,這也叫天理;

所以說,

seafood如日月,妳各位流水;

日月在上,流水在下

聽Seafood的話,這還是叫天理。

聽起來很奇怪嗎?

別怕,信就對了、信就對了。

只要大家都按照天理行事、別頂嘴、別任性;

存天理,滅人欲;社會自然會安定,人民自然會有錢。"

聽起來很嘴砲對吧?

但我們不妨回想一下學生時代,國文課學過的古文:

什麼"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

什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

唉呀這不就是君子嗎?蓮花真棒!妳各位學著點!

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作為理學的先驅,<愛蓮說>的作者,周敦頤,用的就是這套邏輯。

什麼邏輯呢?幫大家總結一下:

首先,先找一個無可辯駁的自然現象,什麼花草、日月、棋子、塞子之類的;

然後強行把它比喻成某個人生大道理,什麼東尼大木、聽媽媽的話;

這樣,一份香噴噴的雞湯~就完成了。

學會了嗎?那就趕緊把這個邏輯拿來寫文案吧!

尤其對於那些邏輯不通,思維不清的韭菜們特別好用。

看你是要用來營銷、選舉、還是傳教都好,反正別說是我教的XD

唉呀,離題了、離題了,我們言歸正傳~~~

總而言之,理學這門邪教,喔不XD 我是說學說、學說拉~~

其實並不怎麼"講理",注意,這裡是打引號的講理。

裡面充斥著一堆莫名其妙的論證結構

還有各種理工宅看了吐血的奇妙譬喻。

不管文科生怎麼護航,

放到現代文明來看,

理學,這東西,

實在是有點名不符實,根本不講道理,邏輯推演亂七八糟

簡直玷汙了"理"字本身,(停一秒),對嗎?

對,沒錯,還真的是~

沒有啦,我想說的是:

歷史學上很忌諱一種觀點,

什麼觀點呢?

那就是"以今非古";用今天的價值觀,去批判古人。

為什麼忌諱呢?

因為如此一來,我們除了能得到一點~點優越感,覺得古人都是白癡以外;

就什麼也沒有了。

我們讀歷史,是為了瞭解過去,

是為了與古人對話,

是為了換位思考。

試想身處在那個年代,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中,

換作是我們自己,真的能做得更好嗎?

有一句話說

以史為鏡,方能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往往啊,當我們仔細端詳,

你會發現,你會訝異,在看似愚蠢的背後,常常是更深沉的無奈。

進而產生一種同情的理解:

原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原來,一切都是不得不啊。

怎麼說呢?

事情還要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說起:

話說從前啊,

早在理學興起之前,

在孔老夫子那個年代,

他老人家,還是很講道理的。

"子不語怪力亂神。"

張口閉口都還算人間的事、做人的哲理。

雖說有些話放到現在,容易被看作"失言"或者"政治不正確",

比如子曰"女人和小人很難伺候"之類的~

但他老人家至少還算有話直說,

反正絕口不提神神鬼鬼就是了,

更遑論一些"天理無所不在"的鬼話。

在當時,只有道家的老子、莊子比較喜歡講這些玄學、錯把比喻當論證。

孔老先生的儒家一開始對此是很克制的。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要問:

從孔子死後到周敦儀a.k.a.蓮花男孩這一千多年的歲月裡,

到底發生了什麼?

才讓後世的讀書人,那些理學家seafood,

放棄了孔門弟子曾經的驕傲、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教誨;

變成後來那種

非要假借太陽、蓮花才能說教,

以及一副要"代替月亮懲罰你"的嘴臉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我下回,再跟大家一探究竟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給忙碌者的世界史的沙龍
14會員
369內容數
這是一部給忙碌者世界史,讓你每過一天,多了解一點歷史。
2023/01/30
1917/1/31一戰:德國重啟無限制潛艇戰
Thumbnail
2023/01/30
1917/1/31一戰:德國重啟無限制潛艇戰
Thumbnail
2023/01/29
1933/1/30「牠」的奮鬥: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
Thumbnail
2023/01/29
1933/1/30「牠」的奮鬥:希特勒就任德國總理
Thumbnail
2023/01/28
1947/1/29美國宣布國共內戰調停失敗
Thumbnail
2023/01/28
1947/1/29美國宣布國共內戰調停失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前言:天人合一 《道德經》出現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夠做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當然不是指修煉大法、神話故事里的天人合一。而是天道和人道的一種結合應用。在天道人道結合這方面,歷史經典中講得最好的就是《道德經》。 佛經,講的比較多的是離世規則,人間界之上的規則。 道家的
Thumbnail
前言:天人合一 《道德經》出現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夠做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當然不是指修煉大法、神話故事里的天人合一。而是天道和人道的一種結合應用。在天道人道結合這方面,歷史經典中講得最好的就是《道德經》。 佛經,講的比較多的是離世規則,人間界之上的規則。 道家的
Thumbnail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將道分成陰陽,本體論和認識論,就已經是「二」的層次的東西,愈分愈多,更是愈講愈遠,是向「三」和「萬物」層次的南轅北轍。這樣的解道,一無所獲可想而知。
Thumbnail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將道分成陰陽,本體論和認識論,就已經是「二」的層次的東西,愈分愈多,更是愈講愈遠,是向「三」和「萬物」層次的南轅北轍。這樣的解道,一無所獲可想而知。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八章〈知識與求道〉第三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 第八章〈知識與求道〉第三節
Thumbnail
能確定的剩下什麼 最常面臨到的問題 究竟 什麼能推估 什麼不能 然後又該怎麼做 天道 天道恢恢疏而不漏 民以食為天 很多事情,從心經,易經到黃帝內經,講的都是同一套道理,這世上,有一種東西稱作「天道」,它聽起來或許八股,或許,很像古時候統治者說的謊言,但事實上,它不是,並且,真實不虛 它是“基本
Thumbnail
能確定的剩下什麼 最常面臨到的問題 究竟 什麼能推估 什麼不能 然後又該怎麼做 天道 天道恢恢疏而不漏 民以食為天 很多事情,從心經,易經到黃帝內經,講的都是同一套道理,這世上,有一種東西稱作「天道」,它聽起來或許八股,或許,很像古時候統治者說的謊言,但事實上,它不是,並且,真實不虛 它是“基本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三章 第二節
Thumbnail
《求真答問—得自史學家的哲學啟示》第三章 第二節
Thumbnail
上次提到演化論,接著要稍微大範圍一點談以下問題: 神學與科學會有衝突嗎? 你說難道我就知道? 對,我就是知道,不然勒! 當然,你可以去查字典、查維基百科,他們會告訴你很多科學的操作型答案,但如果你只知道這些,絕對是不夠的。 你該知道的是範圍與限制。 而且越發現越多,直到今日還在繼續「發現」。
Thumbnail
上次提到演化論,接著要稍微大範圍一點談以下問題: 神學與科學會有衝突嗎? 你說難道我就知道? 對,我就是知道,不然勒! 當然,你可以去查字典、查維基百科,他們會告訴你很多科學的操作型答案,但如果你只知道這些,絕對是不夠的。 你該知道的是範圍與限制。 而且越發現越多,直到今日還在繼續「發現」。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宋明理學"。 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 其實理學顧名思義: 就是一門盛行於宋朝、明朝;妳各位曾經背過,卻從來沒有搞懂的道理。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宋明理學"。 是不是感覺~似曾相識? 其實理學顧名思義: 就是一門盛行於宋朝、明朝;妳各位曾經背過,卻從來沒有搞懂的道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