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戰國》李牧,救得了趙國,救不了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李牧在,趙國在。李牧亡,三個月後,趙國亡。殺李牧的,並非秦人,而是趙幽繆王遷。

秦王政繼位後,一統天下的戰車,轟隆隆,快速地向前滾動。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派悍將桓齮(ㄏㄨㄢˊㄧˇ ,huán yǐ)攻克趙國平陽、武城(今河北省磁縣),斬首十萬,殺趙將扈輒。次年,桓齮再次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攻趙。邯鄲城內無大將,趙國危在旦夕。風雨飄搖之際,趙王遷想到了駐守北邊,長期與匈奴對抗的李牧。李牧在代地經營數十年,成功將匈奴摒於㕍門關外,輕易不敢越雷池一步。接了將印的李牧帶兵南下,以劣兵之勢大破桓齮於肥下(河北省晉縣),殲滅秦軍十萬。桓齮畏罪,潛逃至燕國。氣得秦王暴跳如雷,要以金千斤,邑萬家,求購桓齮的頭。一說桓齮與樊於期可能為同一人,因兩者發音極其相似。樊於期,荊軻刺秦王歷史名場面,獻給嬴政的除了燕國膏腴之地督亢地圖,就是樊於期的頭。

秦王政:(氣得摔書簡)這個桓齮,竟敢逃亡燕國。

(大臣們皆誠惶誠恐)

國尉繚:大王,李牧在,趙國不好打啊!

秦王政:(從桌上拿起寶劍、拔出半截)滅桓齮三族。

(大臣們更頭低低地不敢則聲)

秦王政:(寶劍入鞘,聲調激昂)國尉,秦國,就沒人能夠打得過李牧嗎?

(大臣們面面相覷,無人應聲)

為統一天下,秦國已經努力了一百多年。至秦王政,秦國的戰鬥力達到頂峰。

然,肥之戰拯救了趙國,也阻斷了秦國統一天下的腳步。李牧以一人之力,挽住了秦國併吞六國的戰車,卻挽不住自己的命運。

原野上、塵土飛揚。大勝桓齮的李牧,拔出佩劍,指向高空,慨慷激昂。

“我們是誰?”

“趙人,趙人,”萬千士兵呼喊著,體內趙國魂熱血翻騰。

趙國都城邯鄲,大片大片陽光。李牧大跨步地踏入朝堂,右手一揮,紅色披肩一揚,意氣豪邁。身後一束陽光,長長地灑了進來。

李牧:(開心大喊)大王。

(趙王遷親自離座迎接,親熱地握著他的手)

李牧:(笑呵呵猶如對一個子侄輩)大王,又長高了。

趙王遷:(興高采烈)肥下一戰,殺秦人十萬,大將軍為趙國報仇了。

(一片附和聲)

李牧:(神情轉審慎擔憂)大王,秦人還會來的。

(趙王遷瞬間沒了笑意)

春平侯:將軍在,趙人就不懼秦人。

趙王遷:(綻開笑容)伯父說得好呀,將軍在,趙人就不懼秦人。

(附和之聲又起)

趙王遷:(拿著詔令和封印走到李牧身邊)母親和我商議,封將軍為武安君。

(鏡頭一一掃過郭開,春平侯,趙悼倡后,李牧)

李牧:謝大王

趙王遷:秦國有武安君,寡人也有武安君。

郭開:(咕噥著)秦國的武安君,下場可不好啊!

趙王遷:相邦說什麼?

郭開:郭開說大王英明。

(又一片附和聲)

趙國的守護神李牧,沐著光而來。

秦國武安君下場不好,並非空穴來風。

武安者,最早出自西周。國之能安邦勝敵者,號 “武安”。君,是卿大夫的一種新爵號。

秦國武安君,白起也。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敵近百萬,未嘗一敗。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殺趙軍40萬。經此一役,趙國元氣大傷。白起欲一舉滅了趙國,秦昭襄王聽從范雎之言未一鼔作氣,給了趙國休養喘息重建的機會。等到反悔了,卻久攻不下,白起更不願重披戰袍打一場不會嬴的仗。昭襄王強制白起無效,免其官爵,貶為士卒,逐出咸陽。白起因病沒有立即動身,前方戰敗消息接踵而至,昭襄王更加憤怒,命人驅逐白起。白起的馬車才跨出咸陽,昭襄王使者噠噠的馬蹄聲,緊跟而來。使者送來一把劍,昭襄王命白起自盡。因范雎向昭襄王進讒言說,白起臨走時有怨氣,恐為他國所用。白起仰天長嘆,一生戎馬,全獻給了秦國,不知何過之有?悲從中來,涕泗緃橫。白雲悠悠,烏鵲南飛。終悟及長平一戰,阬殺十幾萬降卒,死有餘辜,實不為過。一聲長嘯,舉劍自殺。白起的傳奇告終,留予後人話淒涼。時,公元前257年。

武安君的封號來得出乎意料,李牧不無遲疑地看了興高采烈的趙王遷一眼,又望向了在座的趙悼倡后。倡后微笑示意,李牧才接下了封印詔令。一旁的春平侯和相邦郭開,一個波瀾微動,一個波瀾大動,各懷鬼胎。十幾歲的趙王遷不明就裡,傻呵呵。

接受武安君封號之時,二十四年前白起為范雎讒言所殺這段過往,是否曾在李牧腦海一閃而過?

趙王遷之父趙偃並非嫡長子,伯父春平侯才是。二人父親趙孝成王薨逝時,太子(春平侯)在秦為質,理應回國即位。不意,在大臣郭開的操弄下,趙偃趁機奪了王位。對此,春平侯一直心懷怨恨。

趙悼倡后,倡,古以歌舞演戲之人。《列女傳》記載,趙悼倡后原是邯鄲城一名倡女,後嫁於趙王宗族。其夫死後寡居,趙偃因其貌美而納入宮中。李牧曾以此女出身不正勸諫,趙偃不聽。趙偃與王后生子趙嘉,立為太子。後因倡姬誣陷趙嘉母子,趙偃改立倡姬為王后,立倡姬之子趙遷為太子。趙偃死後,趙遷繼位,郭開為相邦。

因著這層緣故,李牧在倡后微笑後,才接下武安君的詔令和封印。

趙偃臨終前:(對李牧)我立王后,你反對。我立太子,你還是反對。但寡人知道,你沒有私心。

趙偃臨終前:(對趙遷)遷兒,任何時候,都要相信李牧。

(拉李牧的手牽住趙遷的手)只要李牧的邊軍在,趙國就不會有事。

公元前232年,秦軍再次兵分兩路進攻趙國,又被李牧擊敗。聽到戰敗消息的秦王政,大概免不了又暴跳如雷地問一句, “秦國,就沒人能夠打得過李牧嗎?” 只要趙國未滅,那麼韓趙魏三晉,就依然是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李牧,成了趙國的守護神,也是東方六國的屏障。對這位繼白起之後的一代戰神,趙國理應愛之惜之敬之。然,秦人就要侵門踏戶,趙國生死存亡之際, 趙王遷聽信郭開讒言,殺了李牧。

秦王政:趙國地動,你們都聽說了嗎?

謀士姚賈:乾旱加上地動,大王,滅趙的機會來了。

(秦王政看向王翦,王翦心虛地垂下眼)

秦王政:(近身盯著他)王翦,寡人半年之內一定要去邯鄲。

王翦:大王,趙國還有李牧。

秦王政:(怒目圓睜)李牧在,秦國就不滅趙了嗎?

王翦:滅趙不易。

(秦王政恨恨地咬著牙,轉過身去用力揮了一劍)

謀士姚賈:大王,如果李牧不在呢?

(秦王政豁然開朗,聽到、看到了滅趙的曙光)

公元前229年,趙國地動。李牧一直駐守著的代地本就貧瘠,加上大旱,發生飢荒。另一廂,咸陽傳來消息,秦軍正在集結。為了抵禦秦軍,李牧跑去邯鄲要糧食,態度堅決明確。

沒有糧食,打不了仗。

不給糧食,李牧不走。

李牧的思路,單純又直接。一身趙國魂,念茲在茲抗秦保趙。邯鄲城裡的宗室權貴,卻各有各的算計。春平侯想以糧食換李牧同一邊,助他坐上本該是他的王位。李牧義正詞嚴,

秦人就在門外,趙人不能自己先動手打起來。沙丘宮變故,公子可還記得?

沙丘宮之變,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因廢嫡立幼導致手足相殘。最終演變成自己獨個被囚困在沙丘宮,無糧可炊,三個月後,餓死宮中。歷史上,趙武靈王以實施胡服騎射,敢為天下先而聞名,趙國因此盛極一時。

秦軍已離開咸陽,王翦為上將軍,直撲代地。李牧來不及等糧食,連夜趕回代地備戰。

郭開大約認為秦國滅趙乃遲早之事,家族利益遠在國家存亡之上,大方開心地收了秦國的賄賂,等著當秦國的上賓。遭李牧拒絕的春平侯轉而與郭開狼狽為奸,二人聯手誣陷李牧謀反,輕輕易易地忽悠了趙悼倡后。

攸關趙國存亡,代地邊軍傾巢而起,在井陘與秦軍對峙。秦軍遠道而來,相持愈久,對趙軍愈有利。李牧安慰軍士,糧食一定會到。他以為趙王遷雖年幼,但不會重蹈30年前長平之戰的覆轍。好不容易等到邯鄲有人來,送來的不是糧食,而是召李牧回去當相邦,和改由趙葱統領邊軍的詔令。趙倬倡后甚至發話,只要武安君到邯鄲,糧食即刻出發。

李牧:這是拿糧食來要挾我。

軍士:將軍,朝廷不信任我們,我們回代城。

(一片附和聲,李牧作勢阻止)

李牧:(語調激昂)我不去邯鄲,他們不給糧食,沒有糧食,20萬人怎麼打仗?現在秦人就在外面,王翦這一次來,是來滅趙的。守住代地,邯鄲就有機會,趙國就有機會。放棄代地,邯鄲就完了,趙國就亡了。

(痛苦地閉眼沉思)

李牧:(抓住趙葱之衣領)公子,和王翦打仗你不行,他們也不會服你。你先回邯鄲,李牧隨後就到。看在我們都是趙人的份上,看在我們先祖的份上,給趙國一次機會。

李牧:(對一眾軍士)回代城,苟且一時。但是守在這裡,你們都可能會死。為了趙國而死,死得其所,因為我們是趙人。

(眼一閉,一行英雄淚,潸然而下。睜開眼睛望向上方,笑了笑,無限淒涼。)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李牧這一笑,內心多淒涼!

李牧驍勇善戰又多謀,善待邊關黎民百姓,烹羊宰牛犒賞士兵,獨獨忘了要籠絡宗室權貴的心。不會搞政治,不經營關係,在朝無奧援,唯一憑恃趙王遷,還是個任人拿捏的頑劣青少年。以糧食要挾他回邯鄲,用意至明。李牧看到了自己的悲劇,內心荒涼又悲涼。一生戎馬,披肝瀝膽,赤忱丹心,抵不過幾句讒言。將軍黃沙百戰穿金甲,死有何懼?怕的是不能為趙國而戰,馬革裹尸,死得其所。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為了給趙國一次機會,李牧快馬邯鄲行。此一去凶多吉少,出城時李牧眷戀不捨地回首望了一眼代城。往事歷歷,不過數年前,李牧大勝,桓齮敗走。邯鄲城上大片陽光,灑在了李牧身上,灑進了巍巍朝堂。李牧沒能再見到邯鄲的陽光,一進驛站,郭開已擺開陣勢等著殺他。依然是大片大片陽光,李牧轉身望著天空,還是屬於趙國的天空。陽光明媚亮麗,李牧不禁大笑,笑這人世好荒謬,笑自己一身趙國魂,落得如此悲劇收場。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李牧死後三個月,公元前228年,王翦攻佔邯鄲。郭開被憤怒的趙人殺死,一說趙悼倡后和郭開同樣下場,春平侯不知去向。趙王遷獻出地圖投降,流放到房陵(今湖北一帶)深山之中。傳說趙遷因心念家園,神思故鄉,而作有詩歌《山水》一首,聞者莫不為之動容。

房山為宮兮,沮水為漿;不聞調琴奏瑟兮,惟聞流水之湯湯!

水之無情兮,猶能自致於漢江;嗟余萬乘之主兮,徒夢懷乎故鄉!

夫誰使余及此兮?乃讒言之孔張!

良臣淹沒兮,社稷淪亡;余聽不聰兮!敢怨秦王?


陽光明媚亮麗,李牧不禁大笑,笑這人世好荒謬,笑自己一身趙國魂,落得如此悲劇收場。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英華-avatar-img
2023/06/14
名將不是戰死,就是被害死,李牧保衛家國,一片忠心,仍難逃一死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15
李英華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髮。紅塵多憾事,因人性本自私。愈讀歷史愈覺得,無情的不是悠悠歷史,而是人的自私愚昧。唉,悲觀了,來張自然美照。
Red-avatar-img
2023/06/02
其實這篇文章當初在matters時,想要回覆,我想到黃易的尋秦記,之前有人念ㄏㄨㄢˊ ㄑㄧˊ,呵呵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02
A-red
吳鐵肩-avatar-img
2023/05/03
令人浩歎!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4
吳鐵肩 人性自私又愚昧,無可奈何。只有嘲諷,只有喟嘆,只有荒謬。
林漢清-avatar-img
2023/05/02
嗨!晨愉。古來今世,永不變的是俗世心。明為暗算,忠為奸斃;真想做人的,一字~難。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5/04
林漢清 做人難!若有來世,想當蝴蝶。
avatar-img
Sappho 一丘一壑也風流的沙龍
81會員
121內容數
來自前現代的靈魂,誤闖入後現代的肉體。碰來撞去,都是密碼。心悸,卻又無可奈何。不合時宜,又跟不上時代,只好活在自己的小小時代。
2025/02/13
一樣的月色,照著同樣一口井,一千八百年來,看朝代更迭,嘆歷史興亡,無盡的蒼桑。詩人居住過的小胡同,歷經歲月淘洗,成了浪漫遐想的「才子巷」。不起眼的一口井,搖身一變為大名鼎鼎的「王粲井」。
Thumbnail
2025/02/13
一樣的月色,照著同樣一口井,一千八百年來,看朝代更迭,嘆歷史興亡,無盡的蒼桑。詩人居住過的小胡同,歷經歲月淘洗,成了浪漫遐想的「才子巷」。不起眼的一口井,搖身一變為大名鼎鼎的「王粲井」。
Thumbnail
2025/01/23
睡夢中,陳天一濳入水中,一道皎潔的光迎著他。待他浮出水面,滿天星斗望著他,落入水裡成星河。星宿海,黃河的最初,陳天一的最終。
Thumbnail
2025/01/23
睡夢中,陳天一濳入水中,一道皎潔的光迎著他。待他浮出水面,滿天星斗望著他,落入水裡成星河。星宿海,黃河的最初,陳天一的最終。
Thumbnail
2024/09/01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冠蓋滿京華,李白賜金放還,拔劍四顧心茫然。歷史如一幅落落長的卷軸字畫,一邊緩緩舒展開來,一邊悠悠說著長相思、在長安。
Thumbnail
2024/09/01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冠蓋滿京華,李白賜金放還,拔劍四顧心茫然。歷史如一幅落落長的卷軸字畫,一邊緩緩舒展開來,一邊悠悠說著長相思、在長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李牧在,趙國在。李牧亡,三個月後,趙國亡。殺李牧的,並非秦人,而是趙幽繆王遷。陽光明媚亮麗,李牧不禁大笑,笑這人世好荒謬,笑自己一身趙國魂,落得如此悲劇收場。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Thumbnail
李牧在,趙國在。李牧亡,三個月後,趙國亡。殺李牧的,並非秦人,而是趙幽繆王遷。陽光明媚亮麗,李牧不禁大笑,笑這人世好荒謬,笑自己一身趙國魂,落得如此悲劇收場。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Thumbnail
戰國的一條大主線,就是秦是如何一步步把那六國逼死的。 這條大主線上,前期的主要受害者,是魏,韓。 這哥倆因為離得近,而且平分了豫西通道,所以成為了秦國東出的主要打擊目標。 想當年三晉何其威風,中神通獨挑四夷,但越往後傳,這三晉卻真成了全真教,弟子們一代不如一代,在秦國的不斷打擊下,尤其韓、魏這兩國在
Thumbnail
戰國的一條大主線,就是秦是如何一步步把那六國逼死的。 這條大主線上,前期的主要受害者,是魏,韓。 這哥倆因為離得近,而且平分了豫西通道,所以成為了秦國東出的主要打擊目標。 想當年三晉何其威風,中神通獨挑四夷,但越往後傳,這三晉卻真成了全真教,弟子們一代不如一代,在秦國的不斷打擊下,尤其韓、魏這兩國在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大興朝議,李淵也是長嘆了一口氣。 一步錯,步步錯。 「太原已失,河東大半也已反叛。」李淵道:「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河東之地,謹守關西而已。」 李世民站了起來:「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要就此放棄,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臣第一個就不能同意……皇上若能假臣三萬兵馬,定可奪回晉汾。」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Thumbnail
漢,起於鉅鹿之戰。 亡於鉅鹿之亂。 鉅鹿之亂就是黃巾起義啦。 黃巾起義雖然沒有直接的消滅漢朝,但絕對是打開三國時代的關鍵。同樣的,秦末的鉅鹿之戰,沒有消滅秦朝,也沒有讓漢高祖劉邦威震天下。卻也絕對是打開楚漢相爭的關鍵。
Thumbnail
漢,起於鉅鹿之戰。 亡於鉅鹿之亂。 鉅鹿之亂就是黃巾起義啦。 黃巾起義雖然沒有直接的消滅漢朝,但絕對是打開三國時代的關鍵。同樣的,秦末的鉅鹿之戰,沒有消滅秦朝,也沒有讓漢高祖劉邦威震天下。卻也絕對是打開楚漢相爭的關鍵。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秦國的第一個王,是秦惠文王。 秦國的強大,這時是得到周天子認可的,雖然他的認可也沒有什麼鳥用,不過秦國還是得到了合法地位的提升。不管怎麼說,這畢竟是數百年秦國所追求的目標。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Thumbnail
春秋時代,各國總是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就是國君底下的卿大夫奪權。 卿大夫並不是單純的「大臣」,事實上,他們就是各國的小諸侯。 試想,周天子養了很多諸侯,但諸侯一開始擁兵自重不甩周天子,開啟了自由自在的春秋時代。 那諸侯底下的小諸侯不會有樣學樣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