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女性主義(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女權主義的源頭在於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其基礎哲學在於對於兩性對稱性的強調,進入現代性時代後與平等主義思想結合,將傳統兩性關係視為男上女下關係並由此形成的一股思想運動,主要目的在於挑戰所謂「不平等」的社會文化。
原始女權主義的訴求不是已經完成,就是因被視為不可能完成而被放棄,到了今日女權主義的基本訴求在第一世界基本上已經完成了;舊的目標因完成(如爭取女性選舉權、兩性平等教育)導致了運動能量的無以為繼,而新目標(如幫助LGBT、少數群體權力,只要心理女性就算是女性)又會在某種程度上反過來打擊到過去女權主義所完成的目標。
現代社會的女權主義始源於十九世紀,是啟蒙主義思想的繼承者之一,從最初探討兩性之間真平等的模式,到十九、二十世紀交界時的政治與學術權力的爭鬥達到了其實質上的巔峰,之後就是逐漸向下的趨勢,二十世紀後期的時候就抵達了解構大於建構的階段,在伊麗莎白一世的時代,口紅與高跟鞋是女權主義者們的合法武器,用來表現女性如何與男性不同;但是大概到了1970年代之後上述裝扮就被視為「男性對女性的壓迫」,是必須從社會中清除的要素,有趣的是塔利班有類似的看法。
黑火星的亞馬遜,左邊是1951年的初版封面,右邊則是2022年的70周年版封面,可以看出許多要素的改動。
若是對比歷史上的敘述,從二十世紀後期開始,這種前一波女性主義把上一波女性主義的象徵視為「壓迫」,並試圖「摧毀」這些象徵的行為構成了每一波女權主義的迭代,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中期的「第一波女權主義」運動實際上是女權主義從開始到高峰並走到第一波衰退前的過程,而後面幾波每隔二十年就會改朝換代的「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女權主義則是對女權主義衰退的反動、而每一波女權主義創造出來的價值通常會比前一波還要少、而對自身的解構則通常會高於前一波,這通常會導致辨識與認知能力的下降(通常是透過濫芋充數的方式指定需要攻擊的「陋習」),譬如把言語騷擾等同於輪姦的metoo運動。最戲劇性的則是後一波女權主義通常會把上一波女權主義當成攻擊對象,這是因為運動本身不在有根本上突破的結果,所以只能把過去的結論(即使比新結論合理)當成錯誤來進行攻擊,以產生「進步」的錯覺。
女權主義思想上的高峰期已過,現在還存在的只是不具思想創造力的破壞性運動,自二十世紀後期,女權主義就已經抵達了我稱為「晚期」的階段,其最有可能留在世界傳承的大多數結論/文化/藝術影響絕大多數是其於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產出,也就恰恰是「後現代」女權主義者們急於攻擊的目標,也是「現代」保守主義者們保護的目標。
女權主義在過去曾經創造了許多文化典範,其結束後一些仍然會存在於世界上,而剩下來的則會透過冷漠與計畫性攻擊被清除(照現代文明的現象,大部分的清除會是最後幾波女權主義者們自己幹的),但這不能否定女權主義實際上已經接近其終結的結果。
我認為女權主義與現代性一樣,作為一種運動只剩下不到一百多年的歷史壽命;事實上真正的女權運動已經結束了,剩下來的只是改革者為進步而進步的自我解構罷了。隨著二十一世紀繼續前進,女權主義中較舊的,不可喪失的部分會被保守主義所吸收;而較新的,可以被消滅的部分則會被遺忘。女性主義作為一個流派,會變得越來越像是一個教條,而非探討女性的思想體系。最後變成一種類似「生活態度」的指示,並融入到後起的宗教與意識形態中,並「不再重要」。
95會員
137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龜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晚期不等於末期!攝護腺癌骨轉移,積極治療扭轉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因為嚴重背痛而就醫,才發現是攝護腺癌骨轉移。」林嘉祥教授指出,「雖然在診斷時便是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單獨腰椎轉移,但是患者勇敢積極的接受各項治療,包括脊椎手術、腰椎轉移部位放射線治療、達文西根除性攝護腺癌根除手術、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4-06-03
晚期肺癌臨床試驗,助癌友找到新契機一名晚期肺腺癌的病友,三年前確診時即有骨頭和淋巴腺的轉移,肺部也有好幾處腫瘤,在初步基因分析裡,並未找到基因突變,開始使用化學治療,中間也嘗試雙免疫治療。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4-03-26
晚期肺癌治療新趨勢 癌症免疫藥物大揭密超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你知道癌症免疫藥物是什麼嗎?哪些情況可以使用呢?請蔡俊明教授說明。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4-02-19
(舊文)女角強者化、男角女性化──胡金銓早晚期電影中女性形象相同之處 (二)(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及《關鍵評論網》刊登) 今次談及胡金銓早晚期電影中女角色相同之處。相比不同之處,胡有更多的女角色設定一直貫穿其早晚期的電影,形成其獨特的女性形象。 一.性暗示 性暗示是胡金銓早晚期電影的共同之處,除了早前提及有關性的處理外,其他電影都涉及性,例如《迎春閣之風波》
Thumbnail
avatar
袁廸旗
2024-02-11
(舊文)女俠、女賊到女鬼──胡金銓早晚期電影中女性形象不同之處(一)(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及《關鍵評論網》刊登) 胡金銓在武俠片之地位,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中以《俠女》獲得國際肯定和後人爭相模仿。不過,胡的武俠片水準高且具個人風格,非一般導演能達到,特別是其影片女性角色形象,與一般武俠片男性英雄主義的大為不同。 無論是與胡金銓同期的張徹電影,或是現
Thumbnail
avatar
袁廸旗
2024-02-11
女性主義丨從王思佳綠茶婊影片淺談厭女文化讓我們來看看這部王思佳和七七老大(以下簡稱王和七),一個月破九十萬觀看的影片散播著什麼樣的價值觀。 以下我想用女性主義為出發的角度,逐字擷取內容來討論社會上厭女的流行......
Thumbnail
avatar
英雄日記
2022-01-08
女性主義丨母親掉髮的生命經驗與安親班媽媽我媽在我大三的時候頭髮都掉光了,沒有原因也看過醫生。 記得當時我告訴他:「沒有頭髮表示你可以戴上很多頂好看的假髮和帽子啦。」但他還是很悲傷,於是我陪他剃光了頭髮。 只是我不想被問東問西,一副執行世俗孝子的行為被議論,不如戴上帽子遮掩。 當時我卻沒想過對女性來說,失去頭髮該多嚴重.....
Thumbnail
avatar
英雄日記
2022-01-06
女性主義與建築到底有什麼關係?許多論者的疑惑經常是,如果要談論女性主義、或討論女性與建築等課題,那麼,有男性與建築,或男性主義與建築議題可以討論嗎?更直接地:什麼是「女人的建築」?這裡所指稱的「女性的建築」究竟是提供給女性使用的建築?還是為女性創造的建築?或是由女性設計的建築作品?這樣的討論究竟有何論述的重要性與正當性呢?
Thumbnail
avatar
Artco Books 典藏藝術出版
2021-11-30
女性主义杂想01 “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不需要追求自我的更高、更快、更强。况且现实是,如果你不能成为强者,你自己都无法得到社会和男性的尊重,更谈何为弱者争取尊重?就我的经验和观察,其实有时候男性的逻辑很简单,你比他强,他就服气。
avatar
陈逸青
2021-11-07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札記上個月花了不少時間看完貓頭鷹出版社的《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讀完後想寫心得文,但仔細想想,要結合自己作為生理男性的體驗,才是這篇「心得」比較良好的體裁。
Thumbnail
avatar
翡翠綠切開來都黑的
202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