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豆漿早餐會」揭開台灣半導體傳奇序幕(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 / 呂學錦
這個故事似乎已經成為神話。民國63年2月7日,七位人士相約這一天在台北市南陽街40號小欣欣豆漿店舉行早餐會,種下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種子,接著就是生根發芽成長拙壯,到今天成為護國神山,在全球産業中舉足輕重,不容忽視的關鍵角色力量。
當年這個決定真的是神來一筆,價值連城。著名的七位人士是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高玉樹、行政院秘書長費驊、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兆振、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交通部電信研究所所長康寶煌和顧問潘文淵。
「一頓不到400元的燒餅、油條、豆漿早餐,確立了台灣往積體電路發展的計畫。」(《方賢齊傳》p.222-223)
就是這樣嗎?

1. 經國院長的囑咐

首先,依據《矽說台灣》這個早餐會的緣起是:民國62年10月某日,行政院長蔣經國囑咐秘書長費驊,在科技方面找一個具突破性的項目來做,愈大愈好。費驊受命後,立即找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和交通部顧問潘文淵共商大計。

2. 方賢齊「大膽假設、小心嘗試、有效當用」

其次,從吾輩瞭解方賢齊的做事原則: 「大膽假設、小心嘗試、有效當用」而言,他有慧眼了知半導體的重要性,偕同潘文淵做了大膽假設,然而他們又如何進行小心嘗試呢?
方賢齊,長期致力於電信事業之建設與經營,於民國57年3月出任交通部常務次長,隔年1月兼任電信總局局長;並於58年5月改組電波研究所為電信硏究所;核派康寶煌擔任該所第一任所長。
根據《電信研究所20年》記載,該所成立時,設定之任務為「建立電信器材與技術之國家標準,支援電信局解決技術上問題,和促進國內電信製造工業的發展。」成立後的研究項目,除了電信核心技術,如傳輸、交換、無缐電傳播特性等之外,包含半導體技術。

2.1 萬事起頭難

依據59年10月1日到電信研究所報到,參加半導體研究小組的謝錦銘說「我報到的時候,已經有這個研究小組」。綜合謝所言,以及曾經擔任第二任和第三任此研究小組召集人的葉勝年和張來喜回憶研判,相信該半導體研究小組成立於民國59年4月。
電信研究所當年就把半導體技術納入研究項目,反應的是當時電信總局高階主管和電信研究所首長,了知電晶體和積體電路,在電信傳輸系統和交換系統扮演重要角色。相信方賢齊總局長和康寶煌所長,對於電晶體的發明與其應用,了然於心。何以故?
圖/電晶體可以是說是積體電路中的靈魂。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2.2 電晶體是因電信網路建設需要而發明

話說電晶體的發明,緣自美國電信先驅AT&T 1907年獲得政府有條件下同意,以「一個系統、一個網路、普及服務」 經營理念,獨占經營電話服務事業;條件之一是承諾建設連接紐約和舊金山的長途電話系統。
1915年,運用真空管技術做中繼器和放大器,併同其他技術完成這個承諾。然而AT&T的研發部門,貝爾實驗室,負責真空管技術的主管深刻體會,真空管不可能成為高效率的放大器和開關,必須設法找出替代方案。
認知這個需求,並著手招兵買馬,推動固態物理和量子力學理論與實驗並行的研發主管,於1936年到位。經過11年的努力,1947年12月23日貝爾實驗室三位研究人員,巴丁、巴拉頓、和簫克利,公開展示一種可以放大訊號的半導體裝置,電晶體於焉誕生。
根據AT&T的記載,1952年秋電晶體商用化,首度用在實驗長途電話直撥的第五號縱橫制交換機之多頻鈴音產生器。1955年,電晶體在電信網路設備中取代了真空管;1957年,應用在高頻率的寬頻放大器。積體電路發明後,半導體在電信設備的使用不勝枚舉。
然而,當年的小公司德州儀器有先見之明,認為電子學將改變生活的每個層面;於是取得專利授權後製造電晶體,並推出電晶體收音機,成為最暢銷的商品。
電晶體於焉深植人心。IBM執行長買了100台德州儀器出品的電晶體收音機,送給高階主管,要他們研究如何把電晶體用在電腦上。

2.3 小心嘗試

為探索電信研究所在半導體研究小組的作為,筆者請當年實際參與者張來喜和葉勝年兩位前輩提供資料。兩位都分別撰寫各自的回顧文章,分別呈現於附錄三之一附錄三之二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在此過程中,張來喜找到民國65年12月刊登於交通建設月刊〈介紹電信研究所半導體實驗室及研究工作〉圖文並茂的文章;筆者也從《電信研究所20年》這本書,看到一段敘述這個實驗室的概況。中華電信研究院協助查詢找到經濟部致交通部信函,協議雙方所屬工研院與電信研究所之合作。
《研究所20年》記載:「本所於民國61年3月,開始籌劃半導體實驗室。民國61年7月至62年12月間,進行實驗室之建築及水電工程。民國63年2月間,開始洽辦頂讓環宇電子公司進口之晶片擴散設備乙批,當年5月簽約後,設備陸續運抵本所,並進行裝機工作。
民國63年12月完成裝機工作,民國64年5月完成晶片擴散設備之試車工作。民國64年12月完成半導體實驗室特殊空調系統之試車工作。民國65年3月完成實驗室廢毒氣排氣系統之改善工程,並於當年5月正式開始實驗製造工作。」
這五年期間電信研究所在半導體實驗室之建立,人員進用招聘和培訓,以及海外顧問,包括潘文淵博士的聘請與指導都有實質進展。相信這就是方賢齊在建立半導體技術「小心嘗試」具體作為。
只是體質上是政府部門的電信總局和電信研究所,在執行從無到有的半導體技術建立速度和規模範疇,存在著諸多限制,似乎趕不上行政院對於政策落實的期待。
康寶煌在63年METS座談會上坦言:「電信研究所在每一年度,與電信總局所屬事業單位開會商討研究項目,但半導體製造方面,過去並未重視,難與工業界之需要相配合。」
這個現象呼應潘文淵在電信研究所曾表示:「我國的半導體發展,不能只在地上爬着走!」的觀察心得。相信這就是小心嘗試的結論。
方賢齊「有效當用」的做事原則,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正向應用。因此決定另起爐灶,在經濟部體系設置財團法人,賦予較大經營決策權力,俾能實現更大的計劃。
本文未完待續,請見系列文章(下)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本文作者為國立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遠見雜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 / 吳淡如 在一個家庭影片上看到一隻受困的浣熊。美國家庭,常常會遇到浣熊這種不速之客,他們偶爾會到人類家裡翻翻垃圾弄點東西吃。 這天早上,男人在他車庫裡發現一隻浣熊,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困在他汽車罩子下面,就快被勒死了。 車主發現牠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但心裡也很疑惑:怎麼會搞成這樣呢? 延伸閱讀
文 / 黃達夫 最近美國最高法院決定審理由亞裔「學生要求公平招生(Student for Fair Admissions)」組織,控訴哈佛大學,招生不公的上訴案,引發廣大的討論。 考試以外,需要更多元的評審方法 因此,美國大學新生的選擇,都會把多面向的條件合併起來評量。 延伸閱讀
文 / 林靜芸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 食用雞蛋不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 延伸閱讀
文 / 尤虹文 兩年來因為變種病毒不斷翻新,全世界一次又一次陷入混亂和恐慌。 兩年多的疫情映照出東西方差異:西方國家不願意遵守隔離和口罩紀律,多數人對於返國必須隔離14天都表示不可思議。一位矽谷工程師甚至好奇地問:怎麼有人願意遵守規定,乖乖地待在防疫旅館呢? 醫護筋疲力盡,甚至無法自救 延伸閱讀
文/李立亨 我拍故我在,自拍對年輕人跟非年輕人都一樣意義重大。自拍不僅是年輕人的社交行為,更是非年輕人嘗試社會化的一種努力。 2002年,世界第一款手機自帶拍照功能的諾基亞7650問世。20年後的今天,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不能自拍並發送上傳的手機,還算不算手機? 自拍,到有腔調的地方去 什麼是自拍?
文/賴珩佳 現今美國CDC將印尼列入與台灣、日本防疫同為一級的國家。印尼第一劑疫苗施打對象約1億7000萬人,全國覆蓋率已達82%,第二劑施打對象覆蓋率至今為56%,第三劑優先施打對象為全國醫護人員,至今已完成90%。 代打疫苗、代入住防疫旅館等行業興起 印尼展現民主的力量,移除不公允的防疫規定
文 / 吳淡如 在一個家庭影片上看到一隻受困的浣熊。美國家庭,常常會遇到浣熊這種不速之客,他們偶爾會到人類家裡翻翻垃圾弄點東西吃。 這天早上,男人在他車庫裡發現一隻浣熊,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困在他汽車罩子下面,就快被勒死了。 車主發現牠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但心裡也很疑惑:怎麼會搞成這樣呢? 延伸閱讀
文 / 黃達夫 最近美國最高法院決定審理由亞裔「學生要求公平招生(Student for Fair Admissions)」組織,控訴哈佛大學,招生不公的上訴案,引發廣大的討論。 考試以外,需要更多元的評審方法 因此,美國大學新生的選擇,都會把多面向的條件合併起來評量。 延伸閱讀
文 / 林靜芸 我從小不吃肉,肥肉、雞皮、內臟完全不碰,海產也少吃。所以母親每天給我吃一個蛋,最懷念是後院母雞剛下的蛋,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淋一點醬油,攪拌之後真的是每粒飯都香噴噴。我還喜歡吃荷包蛋、滷蛋、白煮蛋、蒸蛋、煎蛋、蛋包飯等等。 食用雞蛋不會引發高膽固醇心血管疾病 延伸閱讀
文 / 尤虹文 兩年來因為變種病毒不斷翻新,全世界一次又一次陷入混亂和恐慌。 兩年多的疫情映照出東西方差異:西方國家不願意遵守隔離和口罩紀律,多數人對於返國必須隔離14天都表示不可思議。一位矽谷工程師甚至好奇地問:怎麼有人願意遵守規定,乖乖地待在防疫旅館呢? 醫護筋疲力盡,甚至無法自救 延伸閱讀
文/李立亨 我拍故我在,自拍對年輕人跟非年輕人都一樣意義重大。自拍不僅是年輕人的社交行為,更是非年輕人嘗試社會化的一種努力。 2002年,世界第一款手機自帶拍照功能的諾基亞7650問世。20年後的今天,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不能自拍並發送上傳的手機,還算不算手機? 自拍,到有腔調的地方去 什麼是自拍?
文/賴珩佳 現今美國CDC將印尼列入與台灣、日本防疫同為一級的國家。印尼第一劑疫苗施打對象約1億7000萬人,全國覆蓋率已達82%,第二劑施打對象覆蓋率至今為56%,第三劑優先施打對象為全國醫護人員,至今已完成90%。 代打疫苗、代入住防疫旅館等行業興起 印尼展現民主的力量,移除不公允的防疫規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運算速度發展的歷史,從真空管的誕生到積體電路的演進。在軍火工業的需求推動下,晶片技術取得了快速進展。文章也提及日本在1980年代對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及臺積電的成立過程,最後分析了中國晶片產業的崛起與挑戰,並提到國外對中國技術封鎖的影響。這些發展不僅改變了科技格局,也影響了全球經濟。
Thumbnai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專業積體電路(IC)製造服務公司。台積電由張忠謀創立,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目前為全世界知名半導體領導公司。
Thumbnail
臺積電從一個公部門推動的企業,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領先企業。文章介紹了臺積電的成立及發展歷程,包括企業成立的背景、技術推動的過程、以及發展的影響。內容充實,涉及多方面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目前我國面臨極大的凶險,因為對岸的敵意不斷湧現,連對岸的軍機都已經擾亂邊界的秩序。而身為一位學者,交易者,自由創作者,教育者。我必須要誠懇發問。請問台積電真的那麼偉大嗎?我認為不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這就是台積電的煩惱。而我從符號學的意義感受到,其實日本暗自在扶植自己早已默默鍛鍊的半導體產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Thumbnail
護國神山 台積電,連股神 巴菲特 都投資,說起來,台灣也有一家「飲食界的台積電」,包括前英國首相 強森、好萊塢大明星 阿湯哥 都搶著到店內學個幾招,該企業服務品質、技術規格、品牌價值一流,令同業望塵莫及,它就是始終大排長龍、就算漲價客人仍然打死不退的 鼎泰豐 。 說起包子,天津狗不理、叉燒包、小籠
Thumbnail
24.03.09-楊光磊博士-范琪斐 專訪 *楊光磊博士,前台積電前研發處處長,為第一代、非常早的老台積人,退休之後在中芯擔任獨立董事、也在Intel當過資深技術顧問。 *美國建廠進度慢,美國對於基礎建設的建置效率一直都很低, 台積電日本廠建很快,日本想告訴世界,日本仍然是一個半導體強國。
Thumbnail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元老矽谷人分享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Roger Borovoy 羅傑波若彿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一年前,半導體晶圓傳載解決方案廠家登組織半導體供應鏈大聯盟,集合旗下供應商包括迅得、濾能、科嶠及耐特等廠商,希望藉自身打入晶圓代工龍頭的經驗,透過整合全球關鍵材料創新技術整合服務,打造台灣半導體國家隊,為供應鏈在地化提供強而有力的後盾。而這次就來介紹其中一家公司(4542)科嶠。 公司概觀
Thumbnail
晶片戰爭在各大巨頭競爭把電晶體縮小的戰場上感覺上已經越來越接近極限,目前需要改走透過先進封裝科技的彎道來維持領先。而這個概念的先驅者便是台積電的前研發主管蔣尚義。《日經亞洲》難得對他進行了專訪讓他本人直接陳述想法,並對目前整個先進晶片產業的現況做了全方面的鳥瞰式報導和各方廝殺狀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運算速度發展的歷史,從真空管的誕生到積體電路的演進。在軍火工業的需求推動下,晶片技術取得了快速進展。文章也提及日本在1980年代對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及臺積電的成立過程,最後分析了中國晶片產業的崛起與挑戰,並提到國外對中國技術封鎖的影響。這些發展不僅改變了科技格局,也影響了全球經濟。
Thumbnail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TSMC),成立於1987年,是全球領先的專業積體電路(IC)製造服務公司。台積電由張忠謀創立,總部位於台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目前為全世界知名半導體領導公司。
Thumbnail
臺積電從一個公部門推動的企業,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領先企業。文章介紹了臺積電的成立及發展歷程,包括企業成立的背景、技術推動的過程、以及發展的影響。內容充實,涉及多方面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目前我國面臨極大的凶險,因為對岸的敵意不斷湧現,連對岸的軍機都已經擾亂邊界的秩序。而身為一位學者,交易者,自由創作者,教育者。我必須要誠懇發問。請問台積電真的那麼偉大嗎?我認為不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這就是台積電的煩惱。而我從符號學的意義感受到,其實日本暗自在扶植自己早已默默鍛鍊的半導體產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Thumbnail
護國神山 台積電,連股神 巴菲特 都投資,說起來,台灣也有一家「飲食界的台積電」,包括前英國首相 強森、好萊塢大明星 阿湯哥 都搶著到店內學個幾招,該企業服務品質、技術規格、品牌價值一流,令同業望塵莫及,它就是始終大排長龍、就算漲價客人仍然打死不退的 鼎泰豐 。 說起包子,天津狗不理、叉燒包、小籠
Thumbnail
24.03.09-楊光磊博士-范琪斐 專訪 *楊光磊博士,前台積電前研發處處長,為第一代、非常早的老台積人,退休之後在中芯擔任獨立董事、也在Intel當過資深技術顧問。 *美國建廠進度慢,美國對於基礎建設的建置效率一直都很低, 台積電日本廠建很快,日本想告訴世界,日本仍然是一個半導體強國。
Thumbnail
一位親身歷經半導體創谷的元老矽谷人分享 我居住的社區,最近搬來了一位經歷最早矽谷成形時代的鄰居, Roger Borovoy 羅傑波若彿先生。他在由我好友龔行憲(也是大家熟悉的光纖教父)主持的演講會上,分享了自己參與矽谷開創的趣事,以及為何此地被全世界尊稱為矽谷的來龍去脈。
Thumbnail
一年前,半導體晶圓傳載解決方案廠家登組織半導體供應鏈大聯盟,集合旗下供應商包括迅得、濾能、科嶠及耐特等廠商,希望藉自身打入晶圓代工龍頭的經驗,透過整合全球關鍵材料創新技術整合服務,打造台灣半導體國家隊,為供應鏈在地化提供強而有力的後盾。而這次就來介紹其中一家公司(4542)科嶠。 公司概觀
Thumbnail
晶片戰爭在各大巨頭競爭把電晶體縮小的戰場上感覺上已經越來越接近極限,目前需要改走透過先進封裝科技的彎道來維持領先。而這個概念的先驅者便是台積電的前研發主管蔣尚義。《日經亞洲》難得對他進行了專訪讓他本人直接陳述想法,並對目前整個先進晶片產業的現況做了全方面的鳥瞰式報導和各方廝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