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人慈》(中):文明是帶來進步還是詛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在正式進入今天的正文之前,大家先聽聽這首歌吧!

犧牲平等來保全,不見得會來的美好明天。

對文明的省思,是我從這本書上得到最有趣的概念。過去從歷史課本上我們學到的內容,大多是建構在「歷史時代」上,那「歷史時代」前的「史前時代」呢?好像都是輕描淡寫帶過,就只知道人種、冰河期等,卻沒有思考過他們的生活方式,而這本書卻勾起了我對史前時代不一樣的想像。

某位旅者在一四九二年於巴哈馬群島上岸時,面對原住民做出這樣的描述:「他們不帶武器,也不知道何謂武器,因為我給他們看了把劍......他們卻出於無知把自己割傷。」蠻荒與文明,究竟哪個是好是壞,由誰去定義是否就已經是主導了「好」「壞」?蠻荒真的如我們所猜測是一片苦痛嗎?究竟人們從史前時代進入歷史時代,是進步還是退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文明的詛咒

raw-image
文明的核心在於支配。

遊牧民族

最早期的人們是遊牧民族,他們普遍在乎不受他人管轄,要管轄的話也都是不得不的短暫期間,因為在某些情況下,有些人比較博學或者手段高超,他們具有特定某種工作能力而能夠指揮他人,研究者們把這種短暫的權力關係稱為「基於成就的不平等」。此時的人們相當重視平等,社會運用人類特有的「羞恥心」來讓人保持謙卑。如果有人自吹自擂、想統治他人,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為了避免在不久的將來此人自信心膨脹而傷害他人,群體內的夥伴們會盡量用各種方法不理睬他,嚴重地如果傷害了其他的夥伴,則有可能會將其誅之。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適應這些社會規範,成為群體中的一份子。而人們也因為羞恥心,得以自己將自己馴化,好鬥不合群的個體不易有繁衍機會,和藹可親者則有更多後代。

此外,遊牧民族在生活方式上也與現代文明人大不相同。他們不會儲藏囤積,認為大自然的萬物是彼此共有的,隨時以感謝的心向大自然索取,別人向自己索求時也無私分享。人們從小就被教導受大地與他人的恩惠,對社會有相當強的信任感,照顧小孩是族群全體的責任,不分男女、長幼、你我。小孩餓了想喝奶,就算不是自己的孩子也都會無私奉獻。成年之後的社會男女平等,雙方一生中平均都有兩三個伴侶,彼此因為愛而結合,但也可以祝福而分離。

定居

如果我們一度活在自由平等博愛的世界,
那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

在舊約的《出埃及記》中有寫到「留著奶與蜜的地方」這也就是人們會開始定居的原因。人們在遊牧民族時,享受大自然的恩惠,不同的族群間還容易聚散離合,但到了物產豐饒的地方,部分的人們選擇留在那裡,不用像遊牧時期去獵捕,輕鬆就有飯吃,所以選擇定居下來。

定居下來一開始可能還好,但隨著人口增加,漸漸失去獵捕能力的人們瓜分著僅剩的資源,私有財產制開始出現。在遊牧時期,圈一塊地說是自己的根本沒人會理睬,反正幾天後就去別的地方了,但在定居的情況下,勢必會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而吵起來。從這時起,結盟、戰爭、防禦工程始出現,贏家的存在促成了權力的誕生,百分之一的人壓迫、奴役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人變成商品,從尊重生命變成什麼都可以交易。

為了解決定居糧食不足的問題,農業誕生。農業的發明雖然短暫地解決了定居糧食不足的問題,但在背後卻有更大的隱憂。考古學的研究發現,採集狩獵相當輕鬆,每週大概工作二十到三十個小時而已,多的時間就是放鬆、廝混、約炮,相對的,農人日出而落日落才息,幾乎沒有什麼空閒時間,每週工作高達七十個小時。不僅如此,遊牧覓食者有大量的運動,善用全身肌肉,吃各種蔬果;農人只吃單調的作物,做著類似的活動,除了少量運動讓身體變差以外,部分肌肉長期過度使用還造成身體疼痛。

定居的人們變得更靠近自己的排泄物與自己馴養的動物,吸食牠們的奶,城鎮成了病毒與細菌孳生的溫床。更可怕的是,那些行動被控制的人們,為了解決自己的生理需求,跑去跟動物性交,各種疾病油然而生。而那些百分之一的人,為了避免自己得到性病,要求另一半要足夠「乾淨」,也才開始有了守貞的思想。

飢荒、洪水、流行病,在遊牧時代根本不存在的問題,在定居時代卻變成了大麻煩。為了解釋這一切,人們開始編織宗教的說法,說諸神的憤怒、做了什麼壞事等等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反正百分之一的人說底下的人有罪,要努力去懺悔去改,世界才會變更好,一開始的人們即便覺得這是屁話,但也無法反抗,久而久之,這些話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真實。想想贖罪券,就知道這件事情有多瞎。

而且原本不擅處理甚至可以說是習於避免紛爭的遊牧民族,面對這些權力日益膨脹的定居侵略者,他們帶來軍隊、武器、傳染病,遊牧民族也只能用他們習慣的方法——逃得更遠,反正世界之大肯定有這些定居者不存在的地方。ㄜ…但是兩千年後世界無處可逃就是了,所以現在也幾乎沒有遊牧民族了。

文明

文明的詛咒就這麼揭開序幕,從部落到村莊,從村莊到城市,從城市到國家,國家就此誕生。

現今認為文明的東西,一開始其實都是壓迫的工具。金錢的發明,讓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們要花費勞動力、蔬果、肉類等物產去兌換這沒什麼用的東西,然後百分之一的人還套個收稅回收。書寫的發明一開始也是為了寫人們積欠的債務,法律也是用來懲罰逃跑的奴隸。現在我們所謂文明的象徵,過去是怎麼迫害人的,大家也可以想想。怎麼說明這件事為真呢?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富蘭克林就說「沒有哪個嘗過野蠻人生活的歐洲人,後來還可以忍受活在我們的社會制度裡」。如此的壓抑,相信不少人可能從學生時代就有感受了。

然而文明也並非一無是處,早期人們的生活,或許靠著馴化及被支配的奴隸所撐起,但從晚近對於人權的倡議、傳染病的消滅、足夠強的農業技術的發展,人們自由意識高漲,文明歷經幾千年的黑暗,在這短短幾百年間,卻以全新的姿態重現。文明帶來的結果恐怕現在還很難說。

抵禦文明的支配

https://www.nownews.com/news/3822417

https://www.nownews.com/news/3822417

大家還記得剛剛富蘭克林的那句話嗎?在過去幾百年間,總會有人想逃離文明的支配的吧!百分之一的人口中是說著:「沒有做決定的領導者,大批人口就沒有辦法運作。」但這是真的嗎?歷史上的集體合作事件駁斥這個論調。

土耳其南部的巨大神殿、復活節島上的摩艾石像,都是在定居社會尚未發展時所建造出來的,這證明即使沒有嚴格的社會階級制度也能完成幾乎不可能的任務。跳脫書中的說法,看看香港的反送中運動又或者是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動員大批人口一定要領導者對下發號施令嗎?更多的時候是對於夥伴的支持在影響著我們的行為,讓我們主動去做,這種由人被馴化的合作本性在現代就是人民的力量。

然而「文明的支配」與「人民的力量」之間的衝突最後誰獲勝了?過去的「文明」與「人民」就像是「中共」與「港人」在反送中議題上的兩端,人民試圖利用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方法傳達訴求,但是文明只想噴催淚瓦斯、辣椒水、毒打一頓來叫人民乖乖聽話。歷史帶給我們的教訓是,當文明沒有想建立在道德上跟你對話的時候,要嘛不是下場淒慘,要嘛只能打回去,但最後...打輸的機率還很高,因為文明有著夠強的資本與制度,支配著下面的人做出「惡」,但人民因為被馴化的特性而希望以「善」的方式解決。然而世界沒有邪不勝正,不還手那就等著被支配,等到你沒有力氣再抵抗。

這就是「文明」的做法。

過去的「地理大發現」,讓歐洲人帶著疾病、槍砲彈藥到和平的原住民地區肆意燒殺擄掠,形成了大西洋奴隸貿易。經過馴化的人們彼此和平共存,但是經過文明洗禮的歐洲人,更能夠接受把人隨意當物品買賣、殺戮,這對於馴化的人們完全是不敢想像。「文明」大肆侵略「自由」,人們也掉進陷阱裡,被永遠地困在牢籠。

世界上的人會為了「文明」而戰,或許是接受文明的我們注定逃離不了的命運了吧!曾經有學生問過我,他覺得在學校的日子學國語、英文、數學好無聊,為什麼不能去爬山、探索戶外,我一時語愣,也只能說,你在這裡長大,那這就會是你必經的過程。藏在後頭沒有說的是,你不讀國家會罰你錢,長大後你還要繳各種保險及稅金,而且去外面找工作除非你家境超好,不然沒有個國中學歷什麼事都綁手綁腳,就算你想學陶淵明離群索居,也是很難辦到的,不然人家偷渡移民就不會那麼辛苦了~

小結

最後提個還沒講的留到下集:

大家可以思考,既然人們都覺得文明不好、想回歸自由,那麼那些進入體系的人難道不會想改變這一切嗎?這個問題可以很簡單的回答,也可以很深入的回覆,我們下一篇再來深入地聊聊這個話題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吧!
102會員
181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喝吧!的其他內容
2024/07/13
終於來到《人類怎麼學》的尾聲,這篇來談談認同與思考。認同會以「原住民」作為例子,幫助大家從各個面向上探討常見的身份認同問題。思考則是會帶大家看到各種權威、語言、儀式所固定住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4/07/13
終於來到《人類怎麼學》的尾聲,這篇來談談認同與思考。認同會以「原住民」作為例子,幫助大家從各個面向上探討常見的身份認同問題。思考則是會帶大家看到各種權威、語言、儀式所固定住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4/07/06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07/06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2024/04/13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4/13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是說中國多數的朝代,都深受北方邊患所苦,來自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不時南下襲擾,甚至踏破防線,直接入侵中原地區,威脅政權的穩定。雖然不少皇帝都有心要根除這樣的外敵,但成功的卻很少。這關鍵的原因,在於農業社會的軍事組織、作戰方式與遊牧民族截然不同,雙方在觀念上有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是說中國多數的朝代,都深受北方邊患所苦,來自大草原的遊牧民族,不時南下襲擾,甚至踏破防線,直接入侵中原地區,威脅政權的穩定。雖然不少皇帝都有心要根除這樣的外敵,但成功的卻很少。這關鍵的原因,在於農業社會的軍事組織、作戰方式與遊牧民族截然不同,雙方在觀念上有很大的差異........
Thumbnail
上週聊到中國歷代西北邊換基本上都是遊牧民族,包括最早的匈奴、魏晉南北朝的鮮卑乃至於蒙古,無一不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因為逐水草而居再加上氣候條件的限制,這些遊牧民族的人口基本上都遠少於農耕民族,但為何這些遊牧民族數千年來一直威脅著周遭農耕民族呢?以下來聊聊遊牧民族的起源與生活特性。 遊牧民族的起源
Thumbnail
上週聊到中國歷代西北邊換基本上都是遊牧民族,包括最早的匈奴、魏晉南北朝的鮮卑乃至於蒙古,無一不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因為逐水草而居再加上氣候條件的限制,這些遊牧民族的人口基本上都遠少於農耕民族,但為何這些遊牧民族數千年來一直威脅著周遭農耕民族呢?以下來聊聊遊牧民族的起源與生活特性。 遊牧民族的起源
Thumbnail
作者前言: 這是一個『人文人本』的書。 這是一本把血腥冷酷拿掉的《自然律》。 首先,來首OP Adiemus(阿迪馬斯) 別被開頭五秒的靜止畫面騙到,後面的畫面都很壯闊漂亮 真的值得花五分鐘看完,絕對是享受 前情提要: 主角為了獲得博士學位,毅然決然的進入亞馬遜叢林。 尋找一個能夠接受他,讓他長時間
Thumbnail
作者前言: 這是一個『人文人本』的書。 這是一本把血腥冷酷拿掉的《自然律》。 首先,來首OP Adiemus(阿迪馬斯) 別被開頭五秒的靜止畫面騙到,後面的畫面都很壯闊漂亮 真的值得花五分鐘看完,絕對是享受 前情提要: 主角為了獲得博士學位,毅然決然的進入亞馬遜叢林。 尋找一個能夠接受他,讓他長時間
Thumbnail
一、原住民意識覺醒 二、文化侵略的深刻思考 《最後的獵人》全書共收錄短篇小說8篇,田雅各的創作意圖十分明顯,他反映了平地漢人文化入侵山地,造成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侵略的種種衝突,以及衍生的諸多問題,在在顯示著者身為原住民的文化思考之深刻。 三、落實尊重少數族群 四、洋溢山林韻味
Thumbnail
一、原住民意識覺醒 二、文化侵略的深刻思考 《最後的獵人》全書共收錄短篇小說8篇,田雅各的創作意圖十分明顯,他反映了平地漢人文化入侵山地,造成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侵略的種種衝突,以及衍生的諸多問題,在在顯示著者身為原住民的文化思考之深刻。 三、落實尊重少數族群 四、洋溢山林韻味
Thumbnail
#66《人慈》(中):文明是帶來進步還是詛咒?某位旅者在一四九二年於巴哈馬群島上岸時,面對原住民做出這樣的描述:「他們不帶武器,也不知道何謂武器,因為我給他們看了把劍......他們卻出於無知把自己割傷。」蠻荒與文明,究竟哪個是好是壞,由誰去定義是否就已經是主導了「好」「壞」?
Thumbnail
#66《人慈》(中):文明是帶來進步還是詛咒?某位旅者在一四九二年於巴哈馬群島上岸時,面對原住民做出這樣的描述:「他們不帶武器,也不知道何謂武器,因為我給他們看了把劍......他們卻出於無知把自己割傷。」蠻荒與文明,究竟哪個是好是壞,由誰去定義是否就已經是主導了「好」「壞」?
Thumbnail
原住民獵人之所以不會在山林裡大開殺戒,是因為獵人本身是一套規範/信仰的組成部分。這套規範將獵人牢固的定位在現代社會所謂的生態鏈裡,且禁止貪婪、快感、戲謔、娛樂的存在。
Thumbnail
原住民獵人之所以不會在山林裡大開殺戒,是因為獵人本身是一套規範/信仰的組成部分。這套規範將獵人牢固的定位在現代社會所謂的生態鏈裡,且禁止貪婪、快感、戲謔、娛樂的存在。
Thumbnail
從原初時代到新時代的世界 原初時代時人類與動物是相同的,在進入舊時代前,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可以通婚偶爾獵殺彼此成為食物,對這遙遠的過去想像時,每個閃過的畫面中都有需要費力攀爬的樹木,樹幹上依附著其他不同的蕨類、藤蔓或紛飛黃蜂,冒著雀斑色的雪白蕈菇擁擠爭長著。
Thumbnail
從原初時代到新時代的世界 原初時代時人類與動物是相同的,在進入舊時代前,人是動物,動物是動物,可以通婚偶爾獵殺彼此成為食物,對這遙遠的過去想像時,每個閃過的畫面中都有需要費力攀爬的樹木,樹幹上依附著其他不同的蕨類、藤蔓或紛飛黃蜂,冒著雀斑色的雪白蕈菇擁擠爭長著。
Thumbnail
前言 「荒原」並不荒涼、其實它熱鬧得很。 不管是地府荒原、地球上的荒原、或是天界的荒原。 這一「荒」字,是對人類而言。 人類是喜歡群居的生物,就算沒了肉體,那些維持著三魂七魄型態的魂靈,照樣改不了群居的習性。然後,人類不能或無法群居的地方,一概稱之為「荒」。 其他魂靈生物倒是不計較這些名稱,有個名兒
Thumbnail
前言 「荒原」並不荒涼、其實它熱鬧得很。 不管是地府荒原、地球上的荒原、或是天界的荒原。 這一「荒」字,是對人類而言。 人類是喜歡群居的生物,就算沒了肉體,那些維持著三魂七魄型態的魂靈,照樣改不了群居的習性。然後,人類不能或無法群居的地方,一概稱之為「荒」。 其他魂靈生物倒是不計較這些名稱,有個名兒
Thumbnail
本章以玻里尼西亞的島民先後移居到紐西蘭與查坦群島做為案例研究,移出的那一步也註定了悲慘的命運,因為先天環境的落差。做為個人,我們也或許面對這樣的落差,而人、該如何自處?
Thumbnail
本章以玻里尼西亞的島民先後移居到紐西蘭與查坦群島做為案例研究,移出的那一步也註定了悲慘的命運,因為先天環境的落差。做為個人,我們也或許面對這樣的落差,而人、該如何自處?
Thumbnail
遊牧民族徵集作戰人員的方式,其實是有點像訂定契約,或許也可以這樣說,更類似「合夥打劫」。作戰人員必需要自備武器鎧甲、牲口糧食、馬匹坐騎等作戰裝備,而給予的承諾就是參戰的人員在戰勝後,將可一起分配戰利品。
Thumbnail
遊牧民族徵集作戰人員的方式,其實是有點像訂定契約,或許也可以這樣說,更類似「合夥打劫」。作戰人員必需要自備武器鎧甲、牲口糧食、馬匹坐騎等作戰裝備,而給予的承諾就是參戰的人員在戰勝後,將可一起分配戰利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