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遊牧民族(一)

2023/01/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聊到中國歷代西北邊換基本上都是遊牧民族,包括最早的匈奴、魏晉南北朝的鮮卑乃至於蒙古,無一不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因為逐水草而居再加上氣候條件的限制,這些遊牧民族的人口基本上都遠少於農耕民族,但為何這些遊牧民族數千年來一直威脅著周遭農耕民族呢?以下來聊聊遊牧民族的起源與生活特性。

遊牧民族的起源

在談遊民民族如何產生的,我們先來談談家畜的馴化,所謂的馴化,是指一種生物的成長與生殖逐漸受另一種生物利用與掌控的過程,例如人類栽培各種農作物、畜牧,以及切葉蟻馴養真菌。人類馴化動植物的目的主要包括作為食物和衣物的來源、運輸、守衛或是觀賞娛樂用途。常見的馴養動物包括了寵物、家畜等。總共約有2500個物種受到過人類馴化, 約250個物種被認為進行了完全馴化。
動物的馴化很好理解,就是馴化者為被馴化動物提供庇護, 被馴化動物為馴化者提供穩定的產品和便利, 馴化雙方在整個過程中都增加了生存適應性。馴化後的動物為人類提供了肉食、服飾和生產力等。那植物的馴化又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植物的馴化說穿了就是人類長時間從作物中挑選出生長快、產量大且易於採收的品種,如我們熟知的玉米不是很大一把嗎?但最早的玉米可不是這樣,下圖有玉米的演化,各位讀者可以比較一下,型態是不是差異非常大。
玉米的演化,由(Photo courtesy of John Doebley.) - Virginia Gewin: Genetically Modified Corn—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 Risks.PLoS Biol 1/1/2003: e8. https://dx.doi.org/10.1371/journal.pbio.0000008,CC BY 2.5,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368784提供
普遍認為,適合馴養的動物應具有以下特點:
  • 集群的社會結構
  • 草食動物或雜食動物
  • 繁殖能力強
  • 生長快速
  • 性格溫順
  • 不太會逃跑
人類最初因喜愛動物而對其進行飼養並建立了親密關係。如今廣為接受的馴化方式是共生、獵食和定向。在共生方式中, 野生動物被食物殘渣、污穢物吸引, 主動接近人類並逐漸與人類建立了雙向的夥伴關係,例如最早被馴化的狗;在捕獵方式中, 人類初期直接殺死捕獲的野生動物, 而後人們選擇相對溫順的動物進行繁殖,例如豬的馴化;定向方式是在人們已經掌握了一定馴化經驗之後,具有明確目的的馴化,例如馬、駱駝等。
除了狗以外,最早被馴化的家畜就是在一萬年前於兩河流域附近成群的山羊與盤羊(綿羊)被馴化,而後牛也被馴化,而後隨著牲畜管理技術的發展,這些牲畜也不一定要圈養在農田附近,可以帶著牛羊隨季節去找最好的草地,游牧生活也由此演化出來。
之後游牧型態的生產方式擴展至北邊的歐亞大草原,到了西元前三四千年時氣候冷化的原因,由於馬相對於牛羊前者可以用蹄挖開積雪找出草,對於游牧人度過冬季非常有幫助,也因此馬也在此一時被馴化,後來遊牧民族更發現到馬具有跑得快且靈活的特性,馬的此一特性在往後數千年的日子裡更是遊牧民族優勢的一大來源,我們下次再來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9會員
    131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