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聞在那邊】為什麼要有疾病日?這些健康新聞你真的有看懂嗎?記得聽醫生的話按時用藥喔~

2022/03/24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1.11
【小編在那邊】對於關心健康保健的聽眾專題策畫【健康新聞在那邊】系列,這一集透過四則新聞與受邀的來賓來聊聊疾病日用意與與預防。
誰是中風的高風險族群?!避免二次中風該怎麼做?
小中風跟中風差別在哪裡?​ 為什麼二次中風的機率很高?​ ​
本則重點​
📍疾病日的用意?​
📍中風初期辨認方法​
📍被忽略的中風危險因子!​
📍預防二次中風該怎麼做​ ?
天氣轉涼,小心中風失能風險😱​ 牢記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 發現異樣應趕快撥打119送醫治療🚑​ 並且尋找病因避免二次中風的發生!
​■疾病日的用意​
有些疾病在全世界會定專屬疾病日,由來多半是與季節性有關。例如秋冬可能會較容易有呼吸道相關的疾病,天氣驟變等因素會需要提醒長輩們要注意保暖,而早晚溫差大時,起床時的突然一個動作也是有危險性的。所以疾病日是提醒大家要注意關心自己與家人。
■中風初期辨認方法​
【小編選新聞】教授演講臉歪斜、說話不清 觀眾急Call 119救命​ 
📌https://lihi1.com/aLQMv ​ ​
你知道嗎? 「10月29的世界中風日」
透過這則國健署跟腦中風學會的新聞,發表了腦中風的紅色警報評估表,裡面主要提供一些共病的疾病,比如說糖尿病、一些相關高血壓的問題。如果檢視這些疾病你都有一項,抓到三個燈的話,你可能就是屬於高危險族群。之前我們是談中風徵兆的發現,早期發現有中風的徵兆,建議趕快到醫院檢查。從這則新聞獲得的價值,就是幫我們把這條線再往前拉。若是身體現在好好的沒什麼大問題,其實大家是沒動力學什麼叫中風、中風徵兆是什麼,比較難取得關注。
所以國健署的發表,讓所有人都應該要注意中風這件事,因為你自己或家人都有可能是高危險族群,你就絕對不能不知道中風的徵兆的判斷。知道了中風徵兆判斷之後,就是就觀察自己,如果一旦有徵兆發生,就要馬上就醫。疫苗認證的Aaron聊到自己有高血壓、高血脂,若沒有這類的遺傳基因,可能認為中風不會是自己的事,但如果是家人注意到中風的高危險群是那些、中風徵兆又是什麼,互相關心與提醒注意家人及自身的身體狀況,是很重要的。
■被忽略的中風危險因子!
【小編選新聞】小中風怎麼辦?醫指6要點,防中風、失智症找上門! 
📌https://lihi1.com/KRqmS
沒有特別家族病史時,一般人都會輕忽,除非是有遺傳因素或是周邊的親朋好友有發生這類的病況,才會有警覺或去留意到這樣的狀況。另外疾病跟家族之間是否有密切關係,可能與生活的形態有關係。比如說我們家就是從小吃重鹹,有可能在腎方面的問題是一票連下來的,有一些疾病或許是跟遺傳有關係,有些卻是與生活形態有關係。不見得每個疾病都一定跟你的家族有共同的連接,就算有連接要看從「基因上」與「生活形態上」來觀察。
負責醫師活動的Stasia聊到,有位年輕的女同事因為壓力太大,忽然上班上到一半,同事說你的臉怎麼歪一邊,然後趕快去急診,結果是小中風!在她復原期間,講話有一半是沒有表情的,花了蠻長一段時間做復健,後來醫生告訴她可能是免疫出問題,可能跟壓力太大有關係,對應之前的討論,這跟本身生活習慣可能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也沒有家族遺傳,反而是來自於環境因素。小編提到這個就是所謂的小中風,不同在於影響程度,發生的因素是某部分的血管被塞住,而臉部沒表情確實就是中風的徵兆。
所以我們要如何及早察覺呢? 在國外,我們叫他 FAST ( Face . Arm. Speech. Time.) 在臺灣叫做「微笑、舉手、說你好」,來判斷以爭取送醫的黃金救治時間。
  • 第一微笑,就是說你的笑的時候是兩邊的笑容都會出現嗎?
  • 第二舉手,舉起兩隻手,觀察是不是都舉得起來,若發現有一隻手根本撐不住就會掉下來,同時手或是身體的步伐有半邊比較不順?
  • 第三說你好,注意自己講話的時候,左右兩邊是否同時在動?
這三種察覺方式與年紀沒有絕對的關係,只要透過察覺出有狀況時,就要迅速就醫! 國健署跟腦中風學會也一再提醒大家,及早發現自己與家人是否為高危險族群,並要特別留心注意。真正的預防還是要回到生活形態上,保持運動習慣與飲食是最重要的基礎。
■預防二次中風該怎麼做​ ?
中風之後有非常高比例的中風患者,會再發生第二次的中風。有些病患很幸運地沒有再度發生,但二度中風的這件事就是因為中風已經發生了,後續辛苦地治療與復健,卻忘記要去找出導致中風的原因。有一些中風,是可以找得到疾病發生的原因,比如說心房顫動,也會引起中風,發生中風的比例會比別人高好幾倍,若能發現是心房顫動所造成的,就應該要治療心房顫動。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觀念,值得大家一起來知道,對於健康衛教可以做推廣,包括政府計畫,國健署跟腦中風協會,他們每年這時候都會出來提醒。
疫苗認證的Aaron聊到有關心房顫動,比起三高,可能是一般人比較不認識、容易忽略掉的中風危險因子。以臺灣在各方面的教育,一般人大概都已經知道,血壓、血脂、血糖要控制好,不控制會造成很多疾病的發生,包括中風。反過來來講中風的原因,除三高之外,裡面佔了快三成的,其實是心房顫動。但心房顫動不在我們平常會注意到的範圍,做健檢時,心電圖不一定測得到心房顫動,為什麼呢?因為心房顫動不見得好找,也不是一直發生的狀況。通常去醫院會要你背一台機器背24小時,但可能那24小時內剛好都沒發生心房顫動,如心悸、喘是常見的症狀。但有些心房顫動的人,因為顫動久了,習慣了反而不覺得不舒服,也不會特別注意。
醫學界有在討論,到底什麼樣的人,應該要週期性來做篩檢,應該用什麼樣的工具,多久用一次。目前所知,單純的、高危險的心房顫動,會依年紀越大,心房顫動的比例會越高。年紀到七、八十歲以上,每十個就會有一個有心房顫動。再加上如果老人家平常不太動,心房顫動發作久了也習慣,都很有可能會疏忽掉,而沒有被篩檢出來。若剛好是中風過的病人,症狀可能又更不明顯,這在醫學公共衛生上一直是一個難題。因此除了三高之外,預防二次中風,並找出造成中風的危險因子,就可以避免走到一個自己無能為力面對疾病的狀況,而也需要自己與家人間能互相關心與留意。
巴金森病爸爸總是生氣氣?每月自我檢測最安心!
為什麼需要檢測巴金森?
動動手指檢測能延緩失能?
多問一句話能維持生活品質?
本則重點
📍每月帶著親友檢測巴金森病!
📍巴金森的有哪些症狀?
📍照顧者的正確衛教知識
巴金森是神經退化性疾病,定期檢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每月帶著親友檢測巴金森病!
【每月8號手指操自我檢測】聽國語👉 https://youtu.be/wbZiEHRqcL8 
聽台語👉 https://youtu.be/c6udYSGyC8k
11月8號不是一個特別的疾病日,但這幾個月的8號電視廣告都會看到這個動作,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教大家做一個動作來自我檢測!
爲什麼是8號呢?其實是這件事情是跟巴金森病有關係,在這一天全家大小一起做這動作:大拇指與食指開合,左手做完換右手,各做25下。如果發現會越做越慢、黏不起來,或者是會卡住、點不到時,建議安排到醫院的神經內科看巴金森病。
去醫院看巴金森病時,醫生也是請你做這個動作,動作障礙學會的理事長就特別把這個帶到電視上,透過廣告跟新聞的報導去提醒大家,這個不用到天天做,但大家一起在每個月的8號做這動作,就能聯想到巴金森病,大家一起做個檢查,早期發現就能早期預防與治療。
【延伸閱讀】 警訊自我檢測/及早發現巴金森病 每月8號手指操自我檢測 
📌https://lihi1.com/GmEdx
■巴金森的有哪些症狀?
巴金森病像中風一樣,是失能的疾病之一,也就是說到最後是沒有辦法自理生活的狀況,所以在發生疾病時就開始治療,是可以幫助生活品質會更好。新聞裡面也有特別提到,這個動作其實就是巴金森病一個病徵,除了會產生動作上的障礙之外,另外一個病徵叫做情緒,這個情緒特別指的是憂鬱,若動作上與情緒上都有明顯的符合,建議一定要前往就醫。
■照顧者的正確衛教知識
臺灣已經成為高齡化社會,照顧者也成為這個世代下需要被關心與注意的,而照顧者除了照顧病患或可能是照顧自己的家人,在照料上需要正確的衛教知識,才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糾紛與摩擦。而照顧者在照顧巴金森病人時,病患本身情緒就是其中一項病徵,所以照顧者心理與心態是否接受正確衛教是很重要的,例如照顧的病患是家人時,若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反倒會怪自己,這樣反而會產生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另外一個情緒。雖然照顧需要以同理的心態來對應,但若沒有對疾病有充分的認知,就會產生衝突,甚至感到壓力。所以若是帶巴金森病患去醫院時,主動告知醫生病患的心理狀況與病徵,醫師也能從病況上提供更多指引與建議,並針對病患做適當的治療,還有一點就是正確服藥一定對疾病會有幫助。記得每個月8號大家一起來自我檢測。
精緻飲食險成糖尿病?配合醫生按時服藥好重要!
哪一種糖會造成糖尿病?​
糖尿病除了醫生還能問誰?​ ​
本則重點​
📍糖尿病智慧好幫手​
📍引導親友正確醫療​
📍配合醫生按時服藥​ ​
該如何發現糖尿病?​
從哪取得更多糖尿病的知識呢?​
保持警覺心千萬別自己當醫生!​
■糖尿病智慧好幫手​
你知道嗎?「11月14號世界糖尿病日」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和中華民國糖尿病病友的全國協會,都是糖尿病患可以去取得很多相關知識的地方。今年的糖尿病日,特別針對糖尿病患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APP,可以用LINE加入「糖尿病智慧好幫手」,它是一個聊天機器人,可以針對問題來詢問。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可能都會跟糖尿病相關,如這個東西我能不能吃,現在身體有哪些狀況等,可以透過這個APP提出問題,不用因爲類似這樣的問題去找醫生。如果有個可以大概讓你瞭解狀況的APP,針對你的問題自動幫你找出最相關的訊息,這對多數的糖尿病患而言是蠻受用的。上面已有一些基礎的內容,也持續增加中。協會希望透過這個APP,內容數位化跟科技化的一個工具,像是隨身可諮詢的對象,當你有一些相關問題就可以利用這個 APP來幫忙,但如果你已經有出現嚴重的身體不適,還是要趕快就醫。
■引導親友正確醫療
「疫起控糖 安心腎利」 2021世界糖尿病日活動起跑​ 📌https://lihi1.com/ntKdI
善用正確資訊的管道,獲得較正確的知識!千萬別連生病都是問街頭巷尾,可以互相提醒,但這不是知識的來源,也千萬不要自己當作醫生或當別人的醫生,像是我們隔壁鄰居的女兒就是吃了什麼就好了,至少也要查證一下。像這個 「糖尿病智慧好幫手」APP,也可以幫助稍加查證,獲得正確的知識。負責醫師活動的Stasia聊到糖尿病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現在大家吃得都是精緻飲食,我姐姐的小兒子是很小隻瘦瘦的,在我姐姐開始做烘培之後,小兒子肚子越來越大,脖子後面黑黑的,就開始覺得不對勁,去搜尋小兒糖尿病,在搜尋查證後懷疑可能有小兒糖尿病,就建議姐姐帶他去看醫生,的確是快變成糖尿病的前期,還好及早發現能開始預防。不一定只有成人會得到糖尿病,隨時要保持警覺性。疫苗認證的Aaron繼續聊到如果身爲親友或者街坊鄰居,一旦覺得不對勁,第一個是要有警覺性,第二個動作就是先建議去看醫生,不要當醫生幫他做診斷,引導回到正確的醫療的路徑才是最好的。
■配合醫生按時服藥​ ​
【延伸閱讀】​ 
糖尿病沒症狀不用吃藥?降血糖藥會傷肝腎?糖友遠離心腎病變 醫曝這件事最重要​
📌https://lihi1.com/GLDtm ​ ​
糖尿病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後面會有些嚴重的副作用產生,所以還是需要配合醫生按時服藥,對整體的器官照顧才是有幫助的。當你知道你身邊有糖尿病的親朋好友或是自己的家人,在飲食上協助確認,或當過量時適時制止,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況。疫苗認證的Aaron聊到,接觸過很多疾病領域,每認識一個疾病,看到結果就會害怕,中風也是失能、 巴金森也是失能、糖尿病搞到蜂窩性組織炎可能會去掉一條命,後來發現這種害怕其實可以轉爲警覺性,不用一天到晚恐嚇自己,一旦發現不太對勁,就不要自己當醫生,前往就醫才是最好的方式。糖尿病的預防一樣要回到生活形態,從飲食控制、運動開始調整生活開始。
想呼吸卻喘不過氣?肺阻塞危險因子有哪些?
每10秒就死亡一個人?空污到底有哪些?
本段重點
📍肺阻塞症狀​
📍一分鐘登階檢測​
📍健康新聞回顧​
每年因肺阻塞的死亡人數高​
如果身邊充滿危險因子​
透過一分鐘登階檢測肺部健康​
並定期去胸腔內科做肺功能檢查
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延伸閱讀】​ 20年老菸槍罹「這種肺病」 每年死300萬人!比新冠肺炎更索命​ 
📌https://lihi1.com/VrIyJ
■肺阻塞症狀​
你知道嗎?每年11月的第三個禮拜三是「世界肺阻塞日」。
肺阻塞就是肺塞住,呼吸比較不順暢,對醫療稍微有一點認知,這其實就叫做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阻塞性肺炎,現在直接叫這個疾病為肺阻塞
肺阻塞感覺就像,你平常想呼吸又喘不過氣來。這個疾病,全球每10秒就有一個人會因爲肺阻塞而死亡,每年的死亡人數達到300多萬人!這個比例還蠻高的。生活中很多的危險因子,包括廢氣、空汙、菸害、粉塵這些都是造成肺阻塞疾病的發生。
■一分鐘登階檢測​
透過新聞將「一分鐘登階檢測​」自我檢測的方式來提醒我們:如果一分鐘爬不到30階就已經喘到不行,可能是非常高的危險族群;如果是一分鐘爬30階到50階就緊繃,那是中度風險;如果爬50階到80階,是比較低風險。
重點是說你爬這一段距離你到底喘的狀況是什麼?若發現自己在「一分鐘登階檢測​」中屬於非常高或中度風險的族群,建議去醫院做進一步的肺功能的檢查,這方面的專科可以找胸腔內科檢查。
提到空汙這件事情,臺灣的空汙有交通、氣候、能源空汙等,室內的空汙是嚴重的,室內空汙來自於什麼呢?就是自家沒有對流而產生的污染。沒有對流是一個蠻嚴重的事情,但很少人會特別留意,所以臺灣長時間是處於空汙的狀況。民衆自己要有警覺性,透過簡易的檢測,或許可以觀察自己的肺功能狀況是否需要納入健檢或定期的檢查當中,至少如果發現有一些特殊的狀況的話,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健康新聞回顧​
小編在那邊以後會固定一段時間,透過最近發生的新聞來跟大家談談,到底在生活上有哪些要注意留意的事情,不是要教大家怎麼治療,而是生活上的行爲有哪些應該要產生,跟大家討論跟分享。
本次四則新聞,我們從世界中風日,來到了每個月8號的巴金森病的自我檢查,然後來到了世界糖尿病日,最後是11月的最後第三個禮拜三的世界肺阻塞日,透過最近這一連串的疾病日,提醒大家對這些疾病多留意,應該要採取什麼樣子的態度來面對,希望能對大家有一些幫助。
謝謝你的閱讀,請給小編一個愛心吧!並把文章收藏起來!也請多多分享和留言交流~

Follow 小編在那邊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各大Podcast平台【 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KKBOX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6會員
56內容數
健康新聞的翻譯蒟蒻嗎? ! 各大Podcast平台、FB、IG、YT 搜尋「小編在那邊」歡迎訂閱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