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腦中風原因與預防方式嗎?了解成人與孩童風險,降低腦中風機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

腦中風是一種急症,成因為大腦血液供應出現出血或堵塞症狀而使大腦氧氣供應不足引起的。根據統計,中風是美國第五大死因,每年約有80萬人罹患中風,並且其風險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在台灣,腦血管疾病是前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60-79歲是中風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層。腦中風若不及時接受適當、有效的治療,將導致中至重度的殘障後遺症,需要他人協助才能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而頻繁的就醫也會造成照顧者和家庭經濟的沉重負擔。

中風

中風是當血管堵塞或出血而導致中斷或減少大腦的血液供應時發生的腦血管疾病,其結果是使大腦缺氧和腦細胞死亡,影響該區所主導之功能,進而造成殘疾或死亡。但大多數中風是可以治療的,故快速診斷對於減少腦損傷和提供醫生能夠使用適合的方法治療中風是非常重要。

中風的類別

中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能在短時間內對患者造成嚴重的身體和認知影響。為預防中風的發生,了解中風的不同類型和引起中風的風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最常見的中風類型,佔所有病例的87%。它是由於大腦動脈中的血流受到限制或阻塞而引起的。血凝塊會阻止血液和氧氣到達大腦的某個區域,而造成此區域腦功能損傷。

出血性中風

當腦部血管破裂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而這通常是因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所引起的。

暫時性缺血發作

短期間血液流向大腦某區域不足時,會發生暫時性缺血。這種症狀通常只持續幾分鐘到一小時,就會恢復正常血流,然後症狀就會消失。有些人把這種情況稱為「小中風」。暫時性缺血發作是大腦中較小的暫時性阻塞,可能會產生一些輕微的中風症狀,但不會造成持久的損傷。即使如此,暫時性缺血發作仍然屬於醫療緊急情況,需要立即就醫。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資料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暫時性缺血發作患者如果不接受任何治療,一年內就會發生重大中風,而10-15%的人則在3個月內會罹患中風。

隱性中風

在大多數情況下,阻斷血液流向大腦的血栓是導致中風的因素。 但有時,中風的原因無法確定, 這就被稱為隱性中風。

腦幹中風

當腦幹發生中風時,它會影響身體兩側,並可能使人處於“鎖定”狀態。 當出現鎖定狀態時,患者通常無法說話或頸部以下無法移動。

原因和風險因素

理解中風原因和風險因素,對於預防中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透過管理和調整可以控制的風險因子,並盡可能地降低其他風險,則可有效地預防中風。

原因

中風的發生主要有兩種原因,分別為血栓和出血。當大腦動脈被血栓阻塞或產生狹窄狀況時,血流會減少,進而引發缺血,導致腦細胞受損。這些血塊可能在大腦動脈內或身體其他部位形成,經由血液流動帶至較窄的腦部動脈。此外,動脈內脂肪斑塊的積累也可能導致血栓形成,從而引發腦部缺血。另一種原因是由於血管破裂導致出血。高血壓、身體創傷和動脈瘤都可能導致血管破裂。當大腦動脈破裂時,會對腦細胞造成壓力和損傷,並降低血液對腦組織的供應。此外,當大腦動脈破裂時,血液也會溢出在大腦內部或大腦表面,甚至流入大腦和顱骨之間的空間使腦壓升高,例如腦出血與蜘蛛膜下腔出血的情況。

不可控的風險因子

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風的機率也會增加。雖然中風在老年人中更普遍,但許多65歲以下的人也可能會中風。甚至嬰兒和兒童也有可能中風。

遺傳

中風風險可能會因家族病史而增加,如CADASIL,這種疾病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會使中小型血管壁增厚,阻止血液流向大腦,導致大腦血液流動受阻。此外,根據統計,如果你的家人中有人在65歲之前中風,你可能面臨更大的風險。

中風、暫時性缺血發作與心臟病病史

有中風病史的人再次中風的風險會升高。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曾經有短暫性缺血發作的人,中風的機率幾乎是沒有中風病史的相同年齡和性別的人的10倍。此外,有心臟病發作病史的人也需要注意,因為心臟病發作是由斑塊累積阻塞了通往心臟的血管,如此便提升了斑塊累積阻塞大腦血管引起中風的機率。

可控的風險因子

高血壓

高血壓是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可控風險因素。但高血壓是一個不易感知的健康問題,某些生活習慣可能使您更容易罹患高血壓,如果不治療,高血壓可能會損害循環系統,並導致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健康問題。

吸菸

吸菸會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傷害,增加中風機率。尼古丁會刺激身體製造腎上腺素,這會導致心跳加快,血壓上升,此外,尼古丁也會使血管收縮,致使心臟工作負荷加重。一氧化碳會與血紅蛋白結合而降低身體運送氧氣到身體各部位的能力,導致心臟必須更努力地工作來運輸氧氣,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帶來一些變化,例如血管損傷,這可能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據估計,糖尿病患者 約16%會因罹患中風而死亡。因高血糖狀態下,血管會變硬或失去彈性,這種情況被稱為動脈硬化,同時血液凝塊也可能形成,進而阻塞血流。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腦部血管中,就可能導致中風。糖尿病通常也會伴隨著其他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會增加中風的風險。例如,高血壓、高膽固醇和肥胖症,而這些都是已知的中風危險因素。

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對於中風的風險有很大的影響。某些飲食模式和飲食成分會增加中風的風險。例如,攝取高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都會增加血液中的壞膽固醇( L D L )含量,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再者,攝取高鈉鹽則會增加血壓,高糖飲食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和糖尿病,這兩種情況都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此外,攝取高卡路里則可能導致肥胖。但是每天攝取足夠量的水果和蔬菜則可降低中風風險。

周邊動脈疾病

周邊動脈疾病是因腿部和手臂肌肉的血管狹窄,使血管中脂肪斑塊堆積,在輸送血液時影響血液流通。有周邊動脈疾病的人更容易罹患頸動脈疾病,進而增加中風風險。

房顫

房顫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這種狀況會降低心臟有效地向身體其他部分輸送血液的能力,進而增加形成血栓的風險,如果血栓從心臟移動到腦部,就可能阻塞腦部的血液供應,從而導致缺血性中風。這也是為什麼房顫一直被認為是中風的重要風險因素。事實上,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的報告,房顫病患的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五倍。

兒童中風

通常認為中風只影響老年人,但實際上,兒童也可能發生中風。兒童中風雖然相對罕見,但卻是兒童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兒童中風的風險因子和成人不同,這也使得預防和治療更為複雜。兒童中風的風險因子包括以下幾種:

  1. 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風險因子之一,如瓣膜異常或感染。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血栓形成,血栓可能隨血流移動到腦部,引發中風。
  2. 血液疾病:鐮狀細胞貧血症和地中海型貧血症等血液疾病,可能使血液變得粘稠,從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根據統計,至少10%的鐮狀細胞貧血症兒童均罹患過中風,因這些兒童體內,通往大腦的血管可能已經縮小或閉合,而使紅血球無法將氧氣輸送到大腦。 此外,血友病兒童患者的出血風險較高,因而增加中風的機率。
  3. 頭部創傷:嚴重的頭部創傷可能會導致腦部出血,進而引發中風。當大腦中的血管破裂時,血液就無法到達目的地,因此,大腦缺氧,這可能會導致永久性腦損傷。
  4. 疾病感染:某些類型的感染,如腦膜炎,也可能導致腦部的炎症,從而增加中風的風險。
  5. 其他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與動脈畸形所引起的動脈破裂也會增加中風的機率。

預防

預防中風的最佳方式是保持健康飲食、適當運動、戒菸和適量飲酒,並控制血壓、管理糖尿病和接受心臟病治療,這些都能降低風險。此外,攝取水果、蔬菜、全穀物、堅果、種子和豆類等健康食品也有助於降低風險,健康脂肪也有助於降低中風的風險,例如魚類中的omega-3脂肪酸和堅果中的單元不飽和脂肪,均可幫助提高血液中的好膽固醇( H D L )指數,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攝入紅肉和加工肉的數量,限制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攝取適量的鹽分也有助於維持健康的血壓。若出現疑似中風症狀,請記住使用“FAST”,包括臉部下垂、手臂虛弱和言語困難來判定,並立即聯繫緊急服務。

結論

中風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可以導致殘疾或死亡。缺血性中風是最常見的中風類型,佔所有病例的87%,而出血性中風則是發生在腦部血管破裂的時候,通常是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形引起的。了解中風的不同類型和風險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可以幫助人們預防中風的發生。其中,高血壓是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攝取高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高鈉鹽、高糖飲食以及攝取高卡路里則會增加中風的風險。此外,吸菸、糖尿病和周邊動脈疾病也是中風的可控風險因素。因此,了解和管理這些風險因素對於預防中風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及早就醫進行診斷和治療也是減少中風影響的重要方式。

avatar-img
8會員
43內容數
✨ 歡迎來到「知識禪修天」 ✨ 在這裡,你將獲得最新的醫學常識,與心靈成長的智慧。 我們不僅關注你的身體健康,還陪伴你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無論你是想掌握前沿醫學知識,還是尋找心靈的片刻寧靜,這裡都是你的歸宿。 🌟 訂閱我們,一起踏上健康與智慧的成長之旅吧!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知識禪修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 睡眠剝奪是全球性的問題,是指一個人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或睡眠的品質不夠好,此問題導因於健康問題、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環境因素或個人的生活習慣等原因。短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波動、反應時間減慢等問題。而長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這種頭痛的主要原因是頸椎結構、肌肉、骨骼或神經產生問題,進而發生頭痛症狀,目前大約20%的頭痛病患就是因為頸因性頭痛而就醫。在台灣,頸因性頭痛人口比例約為0.4%至2.5%,20歲到60歲的人都可能經歷過,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左右,近年來年輕患者也越來越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被他人負面評判,因而產生尷尬、抑鬱的感覺,進而產生避免社交情況的強烈欲望。在陌生的情況下經歷社交恐懼是正常的,但當這些恐懼持續存在,造成重大痛苦,並限制你的生活時,就會造成心理負擔。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非常害羞的人身上,其會影響工作、學校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普遍會經歷的現象。血管收縮症狀是更年期的標誌。大部分女性會有這種症狀,但也有少數女性症狀會嚴重。這些症狀會隨著更年期的各個時期出現不同的模式。 血管收縮症狀會導致潮熱、夜間出汗、心悸和血壓變化等症狀。然而,更年期會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是荷爾蒙波動影響控制血壓和溫度的機制。除此之外,手術
前言 睡眠剝奪是全球性的問題,是指一個人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或睡眠的品質不夠好,此問題導因於健康問題、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環境因素或個人的生活習慣等原因。短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波動、反應時間減慢等問題。而長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這種頭痛的主要原因是頸椎結構、肌肉、骨骼或神經產生問題,進而發生頭痛症狀,目前大約20%的頭痛病患就是因為頸因性頭痛而就醫。在台灣,頸因性頭痛人口比例約為0.4%至2.5%,20歲到60歲的人都可能經歷過,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左右,近年來年輕患者也越來越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被他人負面評判,因而產生尷尬、抑鬱的感覺,進而產生避免社交情況的強烈欲望。在陌生的情況下經歷社交恐懼是正常的,但當這些恐懼持續存在,造成重大痛苦,並限制你的生活時,就會造成心理負擔。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非常害羞的人身上,其會影響工作、學校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普遍會經歷的現象。血管收縮症狀是更年期的標誌。大部分女性會有這種症狀,但也有少數女性症狀會嚴重。這些症狀會隨著更年期的各個時期出現不同的模式。 血管收縮症狀會導致潮熱、夜間出汗、心悸和血壓變化等症狀。然而,更年期會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是荷爾蒙波動影響控制血壓和溫度的機制。除此之外,手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個人化中風預防新策略 一、 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 🔴 **心房顫動(AFib)**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類型,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 預計到 2050 年,美國心房顫動患者將超過 1500 萬人。 🔵 40 歲的成年人,活到 80 歲時,有 25% 至 33% 的機率會
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及冠心病,會顯著增加認知衰退及失智症風險。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透過早期發現與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這些風險,維護腦部健康。維持心臟健康不僅能預防心臟病,還有助於保護大腦功能。
Thumbnail
腦中風是一種突發性疾病,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後果,甚至致命。預防腦中風至關重要。瞭解腦中風的五大警訊症狀及如何預防腦中風的以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控制危險因素。
在行走一段距離後,突然感到疼痛或無力,有可能是「間歇性跛行」。全身的動脈都有可能發生血管硬化或阻塞的事件,發生在腦血管稱為「中風」,發生在四肢周邊血管,便是周邊動脈疾病或稱「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間歇性跛行」是雙腳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因動脈血管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漸「硬化狹窄」。間
Thumbnail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Thumbnail
分為兩種型態: 1.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阻塞」而導致腦細缺血。 2.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
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體,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應更加小心,積極預防。想知道中風前兆如何判斷?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就醫?萬芳醫院神經科謝瑞瑜醫師特別與您
Thumbnail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在睡眠中呼吸中止或異常淺的疾病,通常由喉嚨後部的軟組織在睡眠時阻塞氣道導致。 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它會對心臟造成巨大負擔,增加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的風險。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心臟負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Thumbnail
約每十萬人會有 50 至 100 個發生心因性猝死 最重要的疾病因子:第一名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第二是擴張型心肌病變,第三是肥厚型心肌病變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個人化中風預防新策略 一、 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 🔴 **心房顫動(AFib)**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類型,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 預計到 2050 年,美國心房顫動患者將超過 1500 萬人。 🔵 40 歲的成年人,活到 80 歲時,有 25% 至 33% 的機率會
心血管疾病如心臟衰竭、心房顫動及冠心病,會顯著增加認知衰退及失智症風險。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透過早期發現與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這些風險,維護腦部健康。維持心臟健康不僅能預防心臟病,還有助於保護大腦功能。
Thumbnail
腦中風是一種突發性疾病,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後果,甚至致命。預防腦中風至關重要。瞭解腦中風的五大警訊症狀及如何預防腦中風的以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控制危險因素。
在行走一段距離後,突然感到疼痛或無力,有可能是「間歇性跛行」。全身的動脈都有可能發生血管硬化或阻塞的事件,發生在腦血管稱為「中風」,發生在四肢周邊血管,便是周邊動脈疾病或稱「周邊動脈阻塞疾病」。 「間歇性跛行」是雙腳之「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因動脈血管會隨年齡的增長逐漸「硬化狹窄」。間
Thumbnail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Thumbnail
分為兩種型態: 1.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阻塞」而導致腦細缺血。 2.出血性中風:因腦血管「破裂」,產生血塊壓迫腦細胞及影響供血。
中風的發生多數屬於突發性,這與個人血管狀態有關。隨著年紀增長,血管逐漸老化並失去彈性,尤其是患有三高、吸菸、缺乏運動、有心房顫動及腦中風家族史的人,更是腦中風高危險群體,中風機率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應更加小心,積極預防。想知道中風前兆如何判斷?出現哪些症狀要儘快就醫?萬芳醫院神經科謝瑞瑜醫師特別與您
Thumbnail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在睡眠中呼吸中止或異常淺的疾病,通常由喉嚨後部的軟組織在睡眠時阻塞氣道導致。 這種疾病不僅會導致日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等問題,更嚴重的是它會對心臟造成巨大負擔,增加患者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的風險。 研究表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四倍。 心臟負
Thumbnail
【腦中風自我穴位按摩】中醫針灸按摩、食補防中風復發的秘訣 腦中風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疾病,對身體和生活品質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中風的復發機率高,估計5年內累積復發率為35%,10年內累積復發率為51%。如果是二次中風,病人的後遺症和致殘程度通常會比第一次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Thumbnail
約每十萬人會有 50 至 100 個發生心因性猝死 最重要的疾病因子:第一名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第二是擴張型心肌病變,第三是肥厚型心肌病變性